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池水体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 被引量:33
1
作者 程庆霖 郑丙辉 +2 位作者 王圣瑞 焦立新 黄民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98-703,共6页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了滇池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揭示了其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组分的分布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滇池水体的CDOM的主控因素以及其相对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水体CDOM可分为四个组分,分别... 利用平行因子分析法(PARAFAC)解析了滇池水样的三维荧光光谱,揭示了其有色溶解性有机质(CDOM)组分的分布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滇池水体的CDOM的主控因素以及其相对贡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水体CDOM可分为四个组分,分别为类腐殖质荧光组分C1(240,415),C3(265,525),C4(255,505)和类蛋白荧光组分C2(230/280,330);空间分布呈现北部和入湖河口处等污染较重的区域CDOM组分荧光强度最高,而其区域较低的趋势,且四个组分呈现正相关(p<0.01),说明其来源相同。主成分分析表明,滇池水体CDOM四个组分均来源于陆源有机质(贡献率74.18%);同时,DTN,DTP,DON受四DOM组分的控制比较明显,显示出强烈的陆源性质。滇池水体CDOM组分可以与溶解性营养盐较好的多元非线性拟合,进而通过C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示滇池水体富营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荧光光谱 滇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生物填料槽预处理黑臭河水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程庆霖 张勇 +3 位作者 黄民生 潘震 何岩 曹承进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5-140,共6页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后续人工湿地处理黑臭河水的效能.试验结果显示,新型软性填料槽对于CODCr,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63%,29.41%和29.22%,均高于空白对照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新型软性填料具有纤维状、比表面积大且易于挂... 本试验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后续人工湿地处理黑臭河水的效能.试验结果显示,新型软性填料槽对于CODCr,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63%,29.41%和29.22%,均高于空白对照槽.扫描电镜分析表明,新型软性填料具有纤维状、比表面积大且易于挂膜的特点,可用于黑臭水体生态系统的修复,且可作为人工湿地技术一种很好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臭河水 软性填料 预处理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锌离子纳米金传感器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3
作者 吴娟 华小雨 +5 位作者 孙国浩 胡培昕 贺沁婷 任芳 程庆霖 姜炜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2,共7页
以NaBH4还原氯金酸负载在Fe_(3)O_(4)上,制备得到芝麻球状Fe_(3)O_(4)@Au纳米粒子,以Au纳米粒子充当罗丹明B(RB)的荧光淬灭剂得到可循环再生的Zn+离子智能传感器Fe_(3)O_(4)@Au-RB。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及振... 以NaBH4还原氯金酸负载在Fe_(3)O_(4)上,制备得到芝麻球状Fe_(3)O_(4)@Au纳米粒子,以Au纳米粒子充当罗丹明B(RB)的荧光淬灭剂得到可循环再生的Zn+离子智能传感器Fe_(3)O_(4)@Au-RB。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XRD)及振动样品磁力计(VSM)对Fe_(3)O_(4)@Au进行了形貌及晶型结构的表征,并研究了Fe_(3)O_(4)@Au-RB对水溶液中Zn^(2+)的传感性能。结果表明,Fe_(3)O_(4)@Au-RB对Zn^(2+)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且荧光响应强度随着Zn^(2+)浓度的增加而增强,检测极限为0.42μmol/L,竞争离子的共存不会影响Fe_(3)O_(4)@Au-RB对Zn^(2+)的选择性;Fe_(3)O_(4)作为磁响应载体,使用后的Fe_(3)O_(4)@Au经外磁场回收,再次负载RB构筑传感器进行循环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粒子 Fe_(3)O_(4) 罗丹明B Zn^(2+)传感器 荧光响应 循环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材料Fe_(3)O_(4)-RGO-NH_(2)对Ag^(+)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娟 贺沁婷 +5 位作者 程庆霖 任芳 陈卓涵 赵雨 曾诗豪 张莹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0,共6页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RGO-NH_(2),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力计(VSM)及Zeta电势对其形貌及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e_(3)O_(4)-RGO-NH_(2)纳米吸附剂对水溶液中Ag^(+... 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制备了新型磁性纳米吸附剂Fe_(3)O_(4)-RGO-NH_(2),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振动样品磁力计(VSM)及Zeta电势对其形貌及晶型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Fe_(3)O_(4)-RGO-NH_(2)纳米吸附剂对水溶液中Ag^(+)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水溶液pH值对Ag^(+)吸附具有很大影响,pH=4.0时吸附效果最佳。Ag^(+)最大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及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Ag^(+)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 纳米吸附剂 制备 银离子(Ag+) 捕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