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代女真属国、属部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4-90,共7页
辽代契丹统治者在女真、五国部地区依据各部落集团和各部族社会发展的水平 ,设置了具有一定羁縻统辖性质的不同层次的属国、属部。从辽朝对女真各属国、属部的统辖关系特点看 ,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四种统辖制度 ,即系辽籍女真地区属国... 辽代契丹统治者在女真、五国部地区依据各部落集团和各部族社会发展的水平 ,设置了具有一定羁縻统辖性质的不同层次的属国、属部。从辽朝对女真各属国、属部的统辖关系特点看 ,大致可分为三个地区、四种统辖制度 ,即系辽籍女真地区属国、属部的两种统辖制度、生女真地区属部的统辖制度、五国部地区属部的统辖制度。充分体现了辽朝“因俗而治”的治国方针 ,从而实现了辽朝对整个女真地区的政治、军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女真 五国部 属国 属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羁縻与外交:中国古代王朝内外两种朝贡体系——以古代东北亚地区为中心 被引量:21
2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28,共9页
中国古代王朝的朝贡体系分为"内圈"边疆民族的朝贡制度与"外圈"周边朝贡国的朝贡制度,二者具有两种不同的政治属性。从东北亚地区朝贡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两种朝贡体系进行历时性和全景式的考察,二者与中央王朝的关系... 中国古代王朝的朝贡体系分为"内圈"边疆民族的朝贡制度与"外圈"周边朝贡国的朝贡制度,二者具有两种不同的政治属性。从东北亚地区朝贡制度的角度出发,对两种朝贡体系进行历时性和全景式的考察,二者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是否被纳入地方行政管理体系"、"是羁縻建置的君臣身份还是具有独立性的藩属国身份"、"是否存在政治隶属关系"以及"是发展为民族地区建置还是被条约体系所取代"等四个方面,是区别中国古代王朝朝贡制度"内圈"与"外圈"的核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贡制度 羁縻 外交 东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金王朝与中华多元一体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17,共3页
2005年10月15日—16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历史研究》编辑部在天津联合举办“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论坛”。“论坛”特别注重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重大问题、基本脉络的认识把握与理论提升,以及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议题大多是中国... 2005年10月15日—16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历史研究》编辑部在天津联合举办“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论坛”。“论坛”特别注重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重大问题、基本脉络的认识把握与理论提升,以及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议题大多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科研中值得深思的共性疑难,故与会者唇枪舌剑,彼此交锋,讨论非常热烈。还在相互论难中迸发出不少智慧火花,提高和升华了理论认识。争鸣议论的热点主要是:历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理论范式的清理与建构,包括唯物史观、文化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中国传统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与变迁,例如唐宋变革、文明冲突与中华多元一体、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造、集团、分层及利益冲突整合等等。与会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突破了“五朵金花”之类的单调理论范式,在具体深入的断代研究和专门研究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应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倘若仅仅满足于断代或专门的具体研究,局限性较大。只有具体研究与基本问题探讨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才能积极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繁荣。现将与会专家的代表性论说荟萃如下,以飨同好,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王朝 多元一体 中国 辽朝 金朝 历史发展 国家结构 13世纪 北方民族 南北朝 一体多元 边疆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安东都护府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程尼娜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27-132,共6页
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高句丽政权以后,于其地设置安东都护府,至唐肃宗时期废止。高句丽政权灭亡之前,其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原地区已经较为接近,这决定了安东都护府是封建制类型的羁縻府州。唐朝对安东都护府统辖下的各羁縻府州县,实行因俗... 唐高宗总章元年灭亡高句丽政权以后,于其地设置安东都护府,至唐肃宗时期废止。高句丽政权灭亡之前,其社会发展水平与中原地区已经较为接近,这决定了安东都护府是封建制类型的羁縻府州。唐朝对安东都护府统辖下的各羁縻府州县,实行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安东都护府设置之初,具有较强的军事统治色彩,并有唐朝的常驻军。武则天时期,安东都护府曾一度改制为安东都督府。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唐朝不断地调整对安东都护府的统辖方式,玄宗时期逐渐由羁縻府州制度转向一般州县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安东都护府 安东都督府 羁縻府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女真朝贡制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程尼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0-109,166-167,共20页
明代女真朝贡制度一经建立便很快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先后经历了建构、发展、整顿、破坏,以及由女真羁縻卫所朝贡制度演变为敕书朝贡制度的不同阶段。明朝将女真朝贡制度纳入王朝政治体系,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明... 明代女真朝贡制度一经建立便很快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先后经历了建构、发展、整顿、破坏,以及由女真羁縻卫所朝贡制度演变为敕书朝贡制度的不同阶段。明朝将女真朝贡制度纳入王朝政治体系,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明前期)共同管理女真朝贡制度。其全力经营女真朝贡制度的主要目的:一是为营建"大一统"的国家规模;二是将女真朝贡制度纳入东北边疆的防御体系,防范和牵制北方蒙古部。从女真朝贡制度运作过程看,政治功能占主导地位,经济活动居次要地位,因此将女真朝贡活动简单地定位为女真朝贡贸易活动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女真 朝贡制度 大一统 政治功能 边疆防御 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黑龙江流域属国、属部朝贡活动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程尼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0-147,共8页
辽朝在征服、招抚黑龙江流域乌古、敌烈、鼻骨德、五国部等族群之后,相继建立属国属部制度,并将其纳入王朝"道"一级行政区划之中,各属国属部在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统辖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朝贡活动。辽中期建立起管理属国、属部的... 辽朝在征服、招抚黑龙江流域乌古、敌烈、鼻骨德、五国部等族群之后,相继建立属国属部制度,并将其纳入王朝"道"一级行政区划之中,各属国属部在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统辖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朝贡活动。辽中期建立起管理属国、属部的地方机构,对一些属国属部的统辖机制开始由朝贡制度向行政统辖制度转变,表现出统辖关系紧密的乌古、敌烈部朝贡次数骤然减少,鼻骨德部次之,统辖关系相对疏松的五国部则实行持续而规律的朝贡活动,因此不可简单地认为黑龙江流域属国属部朝贡活动频繁是辽朝对其统辖紧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朝 黑龙江流域 属国属部 朝贡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兀良哈蒙古三卫朝贡制度 被引量:7
7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7,共14页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 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被明朝视为防范北部蒙古部的首道藩篱,自明成祖永乐二年建立后,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完善健全,由中央礼部、兵部和地方辽东都司、永平府共同管理,各种制度、规则逐步建立健全,明朝为守住这道藩篱,花费即便大量钱财也在所不惜。然而兀良哈三卫朝贡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受到北方蒙古部干扰,往往是朝贡与掠边交替进行,甚至是两者同时并行。明世宗后期,蒙古诸部吞并了兀良哈蒙古后,兀良哈人的"朝贡"活动,成为蒙古部变相索取明朝财物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兀良哈三卫 蒙古部 朝贡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程尼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66-172,共7页
夫余国建立于西汉武帝时期,最盛时分布在西流松花江流域到嫩江下游地区。最迟西汉末年夫余国已与西汉王朝建立朝贡关系,夫余王谨守朝贡制度规则,得到汉朝授予藩属王的印绶和玉匣。汉魏晋时期夫余朝贡活动先后由汉朝的玄菟郡、辽东郡,魏... 夫余国建立于西汉武帝时期,最盛时分布在西流松花江流域到嫩江下游地区。最迟西汉末年夫余国已与西汉王朝建立朝贡关系,夫余王谨守朝贡制度规则,得到汉朝授予藩属王的印绶和玉匣。汉魏晋时期夫余朝贡活动先后由汉朝的玄菟郡、辽东郡,魏晋王朝的幽州、护东夷校尉府管辖,在夫余国强盛时期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亚朝贡体系。两晋时期,在东北朝贡成员之间发生战争时,世守忠孝的夫余国得到晋朝的扶持和保护,但当晋朝内乱,夫余国失去中央王朝的保护后,迅速衰落乃至亡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余国 两汉 魏晋 朝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晋时期东部鲜卑朝贡制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尼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154,共11页
东部鲜卑自东汉初年开始与中原王朝发生朝贡关系,在汉魏晋各王朝于鲜卑地区建构的朝贡制度运作下,东部鲜卑由汉魏时期不稳定的塞外朝贡成员,发展成为在郡县地区追随北方边郡长官角逐势力的朝贡成员,到十六国时期诸燕鲜卑政权开始营建自... 东部鲜卑自东汉初年开始与中原王朝发生朝贡关系,在汉魏晋各王朝于鲜卑地区建构的朝贡制度运作下,东部鲜卑由汉魏时期不稳定的塞外朝贡成员,发展成为在郡县地区追随北方边郡长官角逐势力的朝贡成员,到十六国时期诸燕鲜卑政权开始营建自己的朝贡体系,高句丽、夫余、契丹、库莫奚曾一度成为其朝贡成员。诸燕政权营建的东北民族朝贡制度,承晋启魏,为北魏政权所继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晋 东部鲜卑 诸燕政权 朝贡制度 朝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句丽与汉魏晋及北族政权的朝贡关系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尼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49,共6页
1—5世纪初,无论是统一王朝时期,还是王朝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和北族政权都采取积极朝贡的姿态,朝贡活动呈现出单向、双向、多向的变化,先后向十多个王朝和政权进行朝贡。随着政治形势和朝贡对象的变化,高句丽朝贡... 1—5世纪初,无论是统一王朝时期,还是王朝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时期,高句丽对中原王朝和北族政权都采取积极朝贡的姿态,朝贡活动呈现出单向、双向、多向的变化,先后向十多个王朝和政权进行朝贡。随着政治形势和朝贡对象的变化,高句丽朝贡活动的目的及其与朝贡对象的关系也有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句丽 汉魏晋 北族政权 朝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初探 被引量:1
11
作者 程尼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34,共7页
东北亚封贡体制是古代中国王朝东亚封贡体制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典型的部分。两汉时期,随着东北亚封贡体制的创立与发展,其下成员不断增加,到东汉前期已基本囊括了当时东北亚地区较为发展的民族与政权。东北亚封贡体制以多种形式建构,可... 东北亚封贡体制是古代中国王朝东亚封贡体制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典型的部分。两汉时期,随着东北亚封贡体制的创立与发展,其下成员不断增加,到东汉前期已基本囊括了当时东北亚地区较为发展的民族与政权。东北亚封贡体制以多种形式建构,可分为郡县区内的封贡关系、郡县和护乌桓校尉等管理的塞外封贡关系、朝廷直接掌管的塞外封贡关系等三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不是一成不变,变化最为显著的是封贡体制下靠近郡县地区。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的建构,确立了汉朝在东北亚世界至高无上的地位,对于汉朝东北边疆地区的经营、安边固土,对于东北亚各族、各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汉代东北亚封贡体制所体现的基本规则与功能,对后代中国王朝封贡体制的建构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东北亚 封贡体制 封贡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下·国家·边疆民族
12
作者 程尼娜 王万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46,共7页
秦汉以后,"天下"包括中国王朝与他国,不可因文化、族群与汉人不同,就简单地将王朝的边疆民族(内夷)与"天下"内的邻国(外夷)相等同。在传统国家形态下生活在边疆的各族群和政权,长期接受王朝的政治统辖,统辖形式有... 秦汉以后,"天下"包括中国王朝与他国,不可因文化、族群与汉人不同,就简单地将王朝的边疆民族(内夷)与"天下"内的邻国(外夷)相等同。在传统国家形态下生活在边疆的各族群和政权,长期接受王朝的政治统辖,统辖形式有一个由羁縻制向直接统治变化的过程。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建立政权和王朝的北方民族,都是长期受羁縻统辖的边疆民族,他们在推进边疆统辖机制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中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的认识基础是政治统辖,然后才是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因素,切不可颠倒与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 传统国家形态 羁縻制度 边疆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东北古族与中原政权的朝贡关系
13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3,共5页
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已为考古学文化所证实。夏商王朝建立之后到秦朝建立之前,学界多笼统地认为东北地区古国、古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然对春秋战国诸侯国林立纷争时期,东北民族的朝贡活动是否持续进行,又怎样开... 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已为考古学文化所证实。夏商王朝建立之后到秦朝建立之前,学界多笼统地认为东北地区古国、古族与中原王朝保持着朝贡关系,然对春秋战国诸侯国林立纷争时期,东北民族的朝贡活动是否持续进行,又怎样开展等问题,一直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朝贡关系 中原政权 先秦 考古学文化 中华文明 中原王朝 春秋战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中国藩属体制的探索——读《汉唐藩属体制研究》
14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4-127,共4页
关键词 古代中国 体制研究 汉唐 民族政权 边疆地区 管理体制 学术用语 近代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立与整体:辽宋夏金时期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发展轨迹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8-118,共11页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 辽宋夏金王朝是原唐朝统辖的民族在原唐疆域内建立的政权,各王朝统辖的各族人口中以汉人占多数。辽夏金王朝从国情出发,程度不同地继承中原王朝典章制度的同时,兼容了统治民族的传统制度和文化特点,体现了中国历史整体性的内在机制与发展轨迹。南北民族大迁徙使民族杂居状况更为普遍,客观上加速了民族融合,分布于内地与边疆、北族王朝与两宋王朝的同一民族内部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强化了古代中国社会底层的整体关系。各王朝统治者皆自称“正统”,将重建大一统王朝作为最高目标。儒家文化成为各王朝的主体文化,北族王朝积极吸纳汉文化精华发展本族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民族在以儒学为主的整体文化层面上,实现了由浅入深的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宋夏金 整体性 内聚力 正统观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营州都督府相关问题探赜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卿 程尼娜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6-172,共7页
营州都督府是唐前期东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所领城傍羁縻州数量随少数部族的归附与东北边疆的动荡存在着动态变化,营州都督府的级别也随着这一变化而经历了从上都督府到下都督府的变动。在唐王朝统御东北边疆诸族、管辖与控制东北边... 营州都督府是唐前期东北边疆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所领城傍羁縻州数量随少数部族的归附与东北边疆的动荡存在着动态变化,营州都督府的级别也随着这一变化而经历了从上都督府到下都督府的变动。在唐王朝统御东北边疆诸族、管辖与控制东北边疆过程中,营州都督府的职官具有较强的军事特点。契丹叛唐后,营州都督府移治幽州的时间,应在神龙元年(705)。玄宗开元二十八年(740),营州都督府最后被平卢节度使府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营州都督府 羁縻州 军事职责 撤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朝科举与辟召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井康典行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3-91,共9页
辽朝前半期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有恩荫、流外和辟召,尤其藩镇辟召、奏荐州县官幕职官广泛流行,估计有许多汉人由此途径担任地方官,从而确保了各级机构所需要的官僚数。因此,可知辽朝的藩镇应具有与唐朝后半期和五代时期藩镇相同的人事权... 辽朝前半期官员入仕的主要途径有恩荫、流外和辟召,尤其藩镇辟召、奏荐州县官幕职官广泛流行,估计有许多汉人由此途径担任地方官,从而确保了各级机构所需要的官僚数。因此,可知辽朝的藩镇应具有与唐朝后半期和五代时期藩镇相同的人事权,即这一时期朝廷的人事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辽朝后半期确立科举制度之后,朝廷通过任命新取进士为地方官,逐渐将藩镇的用人权收归中央。因此,辟召任官的现象明显减少。可以说辽朝通过采用科举制度实现对汉地的深入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科举 辟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琉球王国的首里城 被引量:4
18
作者 阪仓笃秀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30,41,共6页
随着全面接受明文化的影响,琉球王国成为东亚文明圈的一员。国都首里城与王府正殿朝向西面,这与东亚文明圈"天子南面"的传统明显不同。笔者围绕着"南面与西面"问题解析琉球王国相关的历史,提出了新见解。
关键词 琉球王国 首里城 东亚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史》“篡改开国史”辨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尼娜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9,共16页
《金史》记载的金朝开国史是信史。“都勃极烈”不是金建国后女真国主的称号,而是生女真进入高级酋邦阶段后大酋长的称号。阿骨打建国之初只求民族自立,并没有灭辽的宏图,宋人文献称阿骨打是接受了杨朴“图霸天下,谋为万乘之国”的建议... 《金史》记载的金朝开国史是信史。“都勃极烈”不是金建国后女真国主的称号,而是生女真进入高级酋邦阶段后大酋长的称号。阿骨打建国之初只求民族自立,并没有灭辽的宏图,宋人文献称阿骨打是接受了杨朴“图霸天下,谋为万乘之国”的建议,才称帝建国的说法,既不符合金建国前后女真人的政治生态,也不符合杨朴的身份,当是宋人的演绎。在金向辽请求册封过程中杨朴的事迹是真实的,《金史》对此并未隐匿。宋晁公迈《历代纪年》成书早于《太祖实录》,明确记载金初存在“收国”年号。《太祖实录》没有虚构和编造金朝建国时间、国号、年号,据此撰写的《金史》没有篡改开国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史》 开国史 都勃极烈 杨朴 “收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代生女真属部官属考论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尼娜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4-153,共10页
生女真属部官属由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国相、都统、详稳及其他近僚集团成员、官属成员所构成,国相是景祖乌古乃参照辽朝属国属部的官职而设立的,是节度使所倚重的辅弼人物。在辽朝属国属部体制的运作下,生女真属部官属担负着为辽朝经营... 生女真属部官属由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国相、都统、详稳及其他近僚集团成员、官属成员所构成,国相是景祖乌古乃参照辽朝属国属部的官职而设立的,是节度使所倚重的辅弼人物。在辽朝属国属部体制的运作下,生女真属部官属担负着为辽朝经营“鹰路”的职责,同时也听从朝廷与地方政府的指令,从事各种军政事务。生女真部族节度使作为属部长官,以经营“鹰路”的名义,征服异己,扩大势力范围。在统一生女真诸部的过程中,官属的主要成员也逐渐为节度使的家族、宗族所垄断,女真社会逐步由简单的酋邦发展为高级复杂的酋邦,进入到建立国家的前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代 生女真 节度使 国相 近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