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工格室及加筋的生态边坡加固方案试验分析
1
作者 程小凯 《交通世界》 2025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为有效提升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效果,保证公路运营安全,基于传统边坡防护方案,提出土工格室+植物秸秆加筋联合加固的处理措施,通过室内冲刷试验,系统分析了土工格室+植物秸秆加筋联合防护效果及格室尺寸对防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工格... 为有效提升公路路基边坡防护效果,保证公路运营安全,基于传统边坡防护方案,提出土工格室+植物秸秆加筋联合加固的处理措施,通过室内冲刷试验,系统分析了土工格室+植物秸秆加筋联合防护效果及格室尺寸对防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工格室+植物秸秆加筋联合防护方案可有效增强路基边坡抗冲蚀性能,提高生态边坡整体防护质量;合理缩减格室尺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加筋土固结效果,从而保证边坡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边坡防护 土工格室 降雨模拟 冲刷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中炭质页岩填料路基的压实工艺探讨
2
作者 程小凯 《交通世界》 2025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为提高路基施工质量,需掌握炭质页岩路基压实工艺相关参数,从而保证公路运营安全。依托某公路项目路基施工实践,通过相关试验,系统分析了各种虚铺厚度下路基压实效果,并提出了沉降差法压实度控制要点。研究表明:①炭质页岩作为路基填料... 为提高路基施工质量,需掌握炭质页岩路基压实工艺相关参数,从而保证公路运营安全。依托某公路项目路基施工实践,通过相关试验,系统分析了各种虚铺厚度下路基压实效果,并提出了沉降差法压实度控制要点。研究表明:①炭质页岩作为路基填料的压实性能较好,工程实践中,采用弱振碾压工艺进行碾压,效果更加显著;②虚铺厚度30cm+弱振2遍、虚铺厚度40cm+弱振3遍、虚铺厚度50cm+弱振4遍条件下,当路基填料沉降差代表值分别低于6.6、4.2、1.7mm时,其压实度方可满足实际施工需求;③炭质页岩可作为下路堤填料,不适合用作上路堤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 路基填筑 沉降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设计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恺毅 李景文 +1 位作者 黄俊华 程小凯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5-589,共5页
以SOA架构为模型,提出了结合AJAX技术的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框架,实现了异构系统的整合与应用系统的集成,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最后以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实例,探讨了基于Web Service... 以SOA架构为模型,提出了结合AJAX技术的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框架,实现了异构系统的整合与应用系统的集成,设计了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体系结构。最后以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实例,探讨了基于Web Services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WSIS)的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信息服务 AJAX WEB SERVICES SO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一体化监测联合反演开采沉陷概率积分预计参数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胡东升 程小凯 +2 位作者 张雅飞 李涛 廉旭刚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86,共6页
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需要通过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监测。针对传统差分干涉测量难以监测地表大梯度形变、无人机技术无法对矿区边缘进行高精度监测的难题,提出融合DInSAR和无人机两种非等精度的监测技术,采用地面传统测量实测进行... 煤炭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需要通过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监测。针对传统差分干涉测量难以监测地表大梯度形变、无人机技术无法对矿区边缘进行高精度监测的难题,提出融合DInSAR和无人机两种非等精度的监测技术,采用地面传统测量实测进行验证,将三种数据的优势进行互补,实现矿区的高精度监测。使用融合后的数据对华阳集团一矿81403工作面的概率积分参数进行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的参数结果与实测参数结果基本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陷监测 DINSAR 无人机 融合数据 概率积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成炭剂增强可喷涂聚氨酯基绝热材料的耐烧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超 张洁 +5 位作者 程小凯 范敏 孙立 韩娇 余景景 张习龙 《固体火箭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7-954,共8页
喷涂聚氨酯基弹性体存在易燃、耐烧蚀性能差及耐烧蚀绝热材料用酚醛树脂的小分子挥发等问题。以聚氨酯基喷涂材料为试验对象,设计合成一种二维纳米成炭剂(2d-CA),并应用于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中,开展二维纳米成炭剂对聚氨酯基喷涂绝热... 喷涂聚氨酯基弹性体存在易燃、耐烧蚀性能差及耐烧蚀绝热材料用酚醛树脂的小分子挥发等问题。以聚氨酯基喷涂材料为试验对象,设计合成一种二维纳米成炭剂(2d-CA),并应用于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中,开展二维纳米成炭剂对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热解过程中气相和凝聚相产物生成规律研究,提出了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的耐烧蚀机制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含有2d-CA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烧蚀分解过程及反应机制等。结果表明:聚氨酯基喷涂绝热材料采用二维纳米成炭剂相比传统酚醛树脂,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700℃下残炭量为17.94%;添加5%含量2d-CA的喷涂聚氨酯基绝热材料,线烧蚀率和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337 mm/s和0.227 g/s,其气相热解产物主要为饱和碳氢烷烃化合物、不饱和烃、CO_(2)和NH3等,其中饱和烷烃含量最高;该材料烧蚀炭层含有高热稳定P—O—C结构,可能是由2d-CA分子自身发生脱水反应或2d-CA与DOP之间发生酯化交联反应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材料 聚氨酯弹性体 纳米成炭剂 耐烧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林分内优势木与平均木的遗传效应分析
6
作者 游昌顺 程小凯 +1 位作者 张建章 肖纪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7-40,共4页
在3个杉木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林分,各林分采集1株优势木种子(C1)和5株平均木(平均木之间相距50 m以上)的混合种子(C2),共计12对24份种子,进行育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个林分的优势木生长速度总平均数大于平均木总平... 在3个杉木产地分别随机选择当地起源的4个林分,各林分采集1株优势木种子(C1)和5株平均木(平均木之间相距50 m以上)的混合种子(C2),共计12对24份种子,进行育苗、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2个林分的优势木生长速度总平均数大于平均木总平均数;10年生胸径生长量多重比较,C1>C2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在杉木林分中按一定标准选出的林分优势木和该林分的平均木之间的生长速度差异基本上是能够遗传给F1代的;产地间的遗传方差占总遗传方差的73.9%以上,占近3/4的绝对优势,而林分间与林分内单株间的遗传方差合计只占近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林分 优势木 平均木 遗传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