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玄武门之变”新探 被引量:4
1
作者 程宗才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82-89,共8页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是唐代政治史上的著名事件。对于这次军事政变,旧时史家认为“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而建成、元吉嫉功妒能,妄图加害世民,世民被迫自卫,“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近代治史者也大都因袭这一说...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生的“玄武门之变”是唐代政治史上的著名事件。对于这次军事政变,旧时史家认为“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而建成、元吉嫉功妒能,妄图加害世民,世民被迫自卫,“管蔡既诛,成康道正。”近代治史者也大都因袭这一说法,认为“唐太宗杀李建成、李元吉对本身来说是必要的自卫,对国家来说是有利于大局的行动。”其实,细加考查,这场政变的性质似有商榷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寂 旧唐书 敬德 太宗 太子 “玄武门之变” 刘文静 长孙无忌 政变 李世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唐前期宰相制度的演变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宗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78-85,共8页
本文认为唐代自太宗起为加强皇权已开始采用多种措施分割相权,主要表现为;尚书省地位被降低,退出宰相机构;大量引入参政宰相,分割中书门下宰相职权;政事堂秉笔值班制度有所变化。
关键词 唐朝 宰相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晚唐时期的相权 被引量:2
3
作者 程宗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42-49,共8页
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割据势力的凌侵、阶级矛盾的加剧及财政收入的困竭,唐朝中央政权以至皇权都比安史乱前大为削弱。影响唐朝封建皇权由强变弱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央政权内部宦官操纵宫廷禁军,挟持皇帝。在宦官专军干政情况下,由唐代皇... 安史之乱后,由于藩镇割据势力的凌侵、阶级矛盾的加剧及财政收入的困竭,唐朝中央政权以至皇权都比安史乱前大为削弱。影响唐朝封建皇权由强变弱的主要原因,是在中央政权内部宦官操纵宫廷禁军,挟持皇帝。在宦官专军干政情况下,由唐代皇帝采用多种措施分割削弱的宰相权力更形微弱,宰相的地位愈益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宦官专权 宰相 中央政权 翰林学士 南衙北司之争 神策军中尉 藩镇 李辅国 甘露之变 中晚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元吉何以必走玄武门 被引量:2
4
作者 程宗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4年第1期53-57,共5页
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率其心腹尉迟敬德、张公瑾等伏兵玄武门,袭杀其兄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何以发生于玄武门?陈寅烙先生指出,是因当时守卫宫城的禁军驻于玄武门北的禁苑,尤其因宫庭禁军... 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率其心腹尉迟敬德、张公瑾等伏兵玄武门,袭杀其兄弟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何以发生于玄武门?陈寅烙先生指出,是因当时守卫宫城的禁军驻于玄武门北的禁苑,尤其因宫庭禁军的骨干所谓“左右屯营”驻于玄武门。夺取玄武门,即可控制宫庭,挟制高祖,取得政变之成功。此巳为治唐史者所熟知,无待赘言。然而我们不禁要问:太宗何以知悉建成、元吉一定要走玄武门而伏兵击之?如果二人不走玄武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门之变 朝臣 宫城 禁军 政治生活 武德 皇帝 士人 太宗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柬之何以不杀武三思
5
作者 程宗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94-100,共7页
本文认为,武周末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武装政变,之所以只杀了武则天的内宠二张,而没有杀掉武则天的亲信武三思,其原因有三:一是武氏宗族势力盘根错节,二张在朝中及禁军中也颇有实力,张柬之无力双箭齐发;二是武三思之党与中宗结成了政治联盟... 本文认为,武周末年宰相张柬之发动武装政变,之所以只杀了武则天的内宠二张,而没有杀掉武则天的亲信武三思,其原因有三:一是武氏宗族势力盘根错节,二张在朝中及禁军中也颇有实力,张柬之无力双箭齐发;二是武三思之党与中宗结成了政治联盟,并参预了诛二张的谋议;三是这次政变是以中宗为政治领袖,必须尊重中宗意旨,张柬之不可咨意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柬之 武三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