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两课”教育改革谈高校素质教育工作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宏燕 王盛开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46,共2页
高校素质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是辨证统一的。高校“两课”教育改革正是遵循这两大原则进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素质教育有两个重要原则:一是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它们是辨证统一的。高校“两课”教育改革正是遵循这两大原则进行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创新,以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导出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素质教育 “两课”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的感性文明与城市生态文化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宏燕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7-191,共5页
一座城市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基本上由种种建构城市的技术所衍生出来。技术的感性文明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技术的感性文明是指技术流程立足于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外化在产品的... 一座城市代表着一种文化符号,而这种文化符号基本上由种种建构城市的技术所衍生出来。技术的感性文明与城市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技术的感性文明是指技术流程立足于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健康、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外化在产品的功能和形式上,使民众在接触、享用技术产品中感受和美之意。它是当代技术的内在规定,富有人文情感、生态学意义和未来学观念特征,是现代工业文明转向后现代文明的要素。技术的感性文明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能够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态文化建设,降低城市生存与扩张的风险;同时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文明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的感性文明 生态文化 城市 节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企业发展的节点:企业文化的阶段性管理——以联想为案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宏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10-113,共4页
基于联想企业文化3个发展历程的研究,提出科技型企业若想突破发展的瓶颈,需要遵循企业文化阶段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在适应企业环境变化、憧憬基本规划的前提下,内核在稳定中因时修正,外围相应变革。为我国高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培育企业文化... 基于联想企业文化3个发展历程的研究,提出科技型企业若想突破发展的瓶颈,需要遵循企业文化阶段性管理的基本原则:在适应企业环境变化、憧憬基本规划的前提下,内核在稳定中因时修正,外围相应变革。为我国高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培育企业文化和更新企业核心能力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指南,以提升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阶段性管理 企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化劳动与理想社会——解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科技文化观
4
作者 程宏燕 杨怀中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1,共3页
现代科技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且引发了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范式转换。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惯常认识范式,在"科技文化—社会制度—人类未来社会"系统内建构了科技文化观:本体论是社会现实的人... 现代科技不仅在日常生活方面带来巨大的价值,而且引发了观察和研究问题的范式转换。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惯常认识范式,在"科技文化—社会制度—人类未来社会"系统内建构了科技文化观:本体论是社会现实的人与感性自然物的息息相关性,其具体内容是自然科技文化、人文科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三者的有机统一,其实现途径是在社会系统层面重建社会制度规范,价值指向是追求社会和人类未来的全面发展。要消除异化劳动,人类必须在具有合理生存性能的理想社会保障下建立系统性科技文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劳动 科技文化观 理想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挑战及评价机制创新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怀中 程宏燕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2年第3期114-120,共7页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应对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评价机制必须创新,对辅助课堂教学的高校红色网站、教师博客、QQ聊天室和BBS等应构建基本的评价内容,从而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机制的时代发展性。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评价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智慧·伦理世界·自在生活——评《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
6
作者 韩东屏 程宏燕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5-136,共2页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很少有人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效应,学术界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学研究也寥寥无几。杨怀中教授独具前瞻性视域,开科技伦理学学术研究之先河,先后出版了《科技伦理学》(1988)、《现代科技伦理学概论-... 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很少有人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效应,学术界对科学技术的伦理学研究也寥寥无几。杨怀中教授独具前瞻性视域,开科技伦理学学术研究之先河,先后出版了《科技伦理学》(1988)、《现代科技伦理学概论--高科技伦理研究》(2004)。之后,多年的潜心研究和硕硕成果终汇聚而成《现代科学技术的伦理反思》(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0月版)。该著厚积薄发,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在科技文化大视野范围内,立足于中西科技伦理思想的历史考察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沿循理念--本质--运行机制的研究思路,进行全方位的深度研究,在近年来的科技伦理学研究专著中堪称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科学技术 科技伦理学 伦理反思 伦理世界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现代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 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原理”课教学模式创新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宏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47-49,共3页
当前,“0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生子女身份以及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特点。因此,把握“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价值取向,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学内容应彰显马克思主义学说正义思想,回归理性思考;... 当前,“0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独生子女身份以及与互联网同步成长的特点。因此,把握“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价值取向,创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学内容应彰显马克思主义学说正义思想,回归理性思考;授课方式应突显情感型平等交流,呼应学生独立之特性;教学形式应倾向现代传媒科技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课程教学模式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的实证方法和科学理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友恒 周双玥 程宏燕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S02期5-9,共5页
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得到了切实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即便如此,学界中仍存在着许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质疑,一些西方学者经常会以马克思主义缺乏现代科学的实证性质和方法对其加以批驳。马克... 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得到了切实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即便如此,学界中仍存在着许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质疑,一些西方学者经常会以马克思主义缺乏现代科学的实证性质和方法对其加以批驳。马克思主义固然不能等同于西方学者头脑中的实证科学,但马克思主义不仅与实证主义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并且在马克思本人在研究中同样采取了实证研究的方法。在当代,许多学者不仅为马克思主义的实证性和科学性进行辩护,并也采取实证研究方法论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此我们提倡一种“马克思式”的实践研究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中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并主张社会各界主体使用这种方法促进马克思主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证主义 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