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配合物Zn(L-tyr)(Aa)分子内配体间疏水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乐学义 程子豪 +2 位作者 陈实 宋智君 仇东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9-482,共4页
应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三元配合物Zn(L tyr)(Aa)[L tyr(酪氨酸根),Aa =L val(缬氨酸根),L php(苯丙氨酸根)],L trp(色氨酸根)]在水和x=0 20、0 40及0 60二氧六环 水混合溶剂中的稳定性[t=25℃,I=0 1mol/LNaClO4]。三元配合物相对稳定... 应用p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三元配合物Zn(L tyr)(Aa)[L tyr(酪氨酸根),Aa =L val(缬氨酸根),L php(苯丙氨酸根)],L trp(色氨酸根)]在水和x=0 20、0 40及0 60二氧六环 水混合溶剂中的稳定性[t=25℃,I=0 1mol/LNaClO4]。三元配合物相对稳定性用δK=ΔlogK[=logβZnZn(L tyr)-logKZnZn(Aa)]-ΔlogK(s)Zn(L tyr)(Aa)-logKZn[=1/2ΔlogK(L tyr)+ΔlogK(Aa)+log2]表示。结果表明:与L 丙氨酸(L ala)配合物Zn(L tyr)(L ala)相比,所有这些配合物均具有相对较高的δK值,表明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种稳定性化作用可能主要归因于三元配合物分子内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作用,并且这种作用随着氨基酸侧链结构及溶剂极性变化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Zn(L-tyr)(Aa) 配体 疏水作用 氨基酸 稳定常数 锌(Ⅱ)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Ⅱ)-氨基酸配合物分子内配体间疏水作用
2
作者 乐学义 程子豪 +1 位作者 陈实 肖晓霞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451-454,共4页
应用 p 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配合物 Zn( Aa) 2 [Aa-=L- val(缬氨酸根 ) ,L- phe(苯丙氨酸根 ) ,L- trp(色氨酸根 ) ,L- tyr(酪氨酸根 ) ]在水和 2 0 %、40 %及 60 %二氧六环 /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t=2 5℃ ,c=0 .1 mol/L Na Cl O4]。配合物 ... 应用 p H电位滴定法研究了配合物 Zn( Aa) 2 [Aa-=L- val(缬氨酸根 ) ,L- phe(苯丙氨酸根 ) ,L- trp(色氨酸根 ) ,L- tyr(酪氨酸根 ) ]在水和 2 0 %、40 %及 60 %二氧六环 /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t=2 5℃ ,c=0 .1 mol/L Na Cl O4]。配合物 Zn( Aa) 2 相对于母体配合物 Zn( Aa) + 稳定性用Δlog K=log KZn( Aa)Zn( Aa) 2 - log KZn Zn( Aa) 表示。结果表明 :与 L-丙氨酸 ( L- ala)配合物 Zn( L- ala) 2 相比 ,所有这些氨基酸配合物 Zn( Aa) 2 均具有相对较大的 Δlog K值 ,表明这些配合物分子内存在着额外的稳定化作用。这种稳定性化作用可能主要归因于配合物分子内氨基酸侧链之间的疏水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Ⅱ) 配合物 氨基酸 稳定常数 疏水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基材料的拉伸徐变行为综述
3
作者 杨果 赵海涛 +5 位作者 胡张莉 徐怡 相宇 程子豪 何锦涛 曹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84-696,共13页
为了理清水泥基材料拉伸徐变的影响因素和复杂机理,从拉伸徐变测试方法、内部组分影响、外部加载条件、拉伸徐变机理等方面对拉伸徐变行为进行综述.总结了拉伸徐变测试的困难性和新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内部组分的种类和掺量对拉伸... 为了理清水泥基材料拉伸徐变的影响因素和复杂机理,从拉伸徐变测试方法、内部组分影响、外部加载条件、拉伸徐变机理等方面对拉伸徐变行为进行综述.总结了拉伸徐变测试的困难性和新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内部组分的种类和掺量对拉伸徐变的影响,包括对水化和强度起主要作用的基体组分,以及影响细观界面滑移的骨料和纤维;基于温度-湿度-水化-滑移耦合作用的研究思路,分析了不同温湿度、加载龄期和应力水平下的拉伸徐变变化规律及影响机制;将拉伸徐变相关徐变机理进行梳理,提出了多场耦合-多尺度滑移的徐变机理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伸徐变 水泥基材料 徐变机理 多尺度滑移 温度-湿度-水化-滑移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氢能产业链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4
作者 付强 杨洸 +1 位作者 金辉 程子豪 《油气与新能源》 2024年第4期19-30,共12页
“双碳”目标下,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利用形式多样、燃烧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点,在国家能源转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中国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加强对氢能产业链的现状研究,把握发展趋势,将有助于... “双碳”目标下,氢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具有来源丰富、应用广泛、利用形式多样、燃烧热值高、清洁环保等优点,在国家能源转型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中国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加强对氢能产业链的现状研究,把握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推动加快能源转型。通过梳理氢能产业链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现状,对比和分析各类技术的优势、不足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中国氢能制取模式,短期内以“煤制氢+CCUS”技术为主,长远以电解水制氢耦合可再生能源电力为主,微生物制氢有望成为辅助;氢能储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大规模、远距离、连续性输送会通过管道进行;氢能制取、储运成本会逐步降低;氢能利用会逐步拓宽至工业、交通、电力、建筑等领域。建议完善氢能产业总体规划布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氢能的低成本制取、储运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能产业链 氢能制取 氢能储运 氢能利用 CCUS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赋能下的6G网络资源管控机制
5
作者 程子豪 刘向南 +2 位作者 高宏伟 管婉青 张海君 《中兴通讯技术》 2023年第3期38-45,共8页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效分配和管理稀缺的无线通信资源,是发展未来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关键。数字孪生技术因其具有可以连接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立数字孪生网络可以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利用... 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效分配和管理稀缺的无线通信资源,是发展未来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关键。数字孪生技术因其具有可以连接物理实体与数字模型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立数字孪生网络可以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交互与融合,利用虚拟模型在物理实体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进行仿真模拟、辅助优化决策,有助于控制和优化物理实体。对移动通信场景下的数字孪生网络建模方法进行阐释,讨论了面向数字孪生的传统无线资源、新型无线资源管理和人工智能赋能下数字孪生技术在无线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6G网络 无线资源管理 人工智能 区块链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楚瑜 魏建明 +3 位作者 曹湘玉 郭程程 黄雅蓓 程子豪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0期16-19,共4页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姜黄素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姜黄素组、模型组、假手术组,每组20只。姜黄素组和模型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腹腔注射姜黄素(200 mg/kg)和等量生理盐水,连续6 d;假手术组仅剥离颈总动脉、颈外动脉,不结扎动脉,不插线栓。采用Bederson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染色观察并计算脑组织梗死体积百分比,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1(Caspase-1)蛋白,ELISA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结果 造模后1、7 d模型组、姜黄素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造模后7 d姜黄素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高于假手术组,姜黄素组脑梗死体积百分比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ASC、Caspase-1蛋白表达及血浆TNF-α、IL-1β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姜黄素组脑组织PPAR-γ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ASC、Caspase-1蛋白表达及血浆TNF-α、IL-1β水平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 姜黄素可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功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PAR-γ、ASC、Caspase-1表达及下调TNF-α、IL-1β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PPAR-γ蛋白 ASC蛋白 Caspase-1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