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UV-B辐射对拟南芥叶片微管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程娜娜 刘福霞 +1 位作者 马爱珍 韩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0)的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12.96KJ.m-2.d-1、17.28 KJ.m-2.d-1、21.60 KJ.m-2.d-1三种不同的UV-B剂量对9日龄拟南芥幼苗进行辐射处理,然后对微管蛋白进行纯化,通过紫外... 以哥伦比亚生态型(Columbia-0)的野生型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12.96KJ.m-2.d-1、17.28 KJ.m-2.d-1、21.60 KJ.m-2.d-1三种不同的UV-B剂量对9日龄拟南芥幼苗进行辐射处理,然后对微管蛋白进行纯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和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初步研究了增强UV-B对不同处理组微管蛋白的影响,进一步用免疫印迹鉴定微管蛋白并比较不同处理组微管蛋白差异。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对拟南芥叶片微管蛋白的含量有影响,与对照相比,不同剂量UV-B辐射处理组微管蛋白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UV-B辐射 微管蛋白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文化视域下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被引量:12
2
作者 洪梅 吴冰 +2 位作者 周庆焕 程娜娜 刘静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阐述医学职业精神的生命文化内涵,分析生命文化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作用,提出了加强医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精神的对策和建议:明确生命文化教育内容,丰富生命文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生命文化教育智慧,建设以弘扬生命文... 阐述医学职业精神的生命文化内涵,分析生命文化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作用,提出了加强医学生生命文化教育,培养医学职业精神的对策和建议:明确生命文化教育内容,丰富生命文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师生命文化教育智慧,建设以弘扬生命文化为中心的校园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文化 医学生 医学职业精神 生命文化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脂组成的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与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军 程娜娜 +3 位作者 陆兔林 陈志鹏 严书霞 蔡宝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5-650,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磷脂组成对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药剂学性质以及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且冷冻干燥得到固体,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比较了使用大豆磷脂(SPC)或使用复合磷脂组... 目的比较不同磷脂组成对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药剂学性质以及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莪术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并且冷冻干燥得到固体,乙醇注入法制备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比较了使用大豆磷脂(SPC)或使用复合磷脂组成[氢化大豆磷脂(HSPC)+大豆磷脂(SPC)]对制得的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包封率、粒径、电位、释放度、泄漏率等)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比较了莪术油溶液、莪术油包合物以及两种不同磷脂组成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的急性毒性。结果添加10%HSPC对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电位等没有影响,但释放度和泄漏率实验结果表明莪术油HSPC+SPC包合物脂质体的稳定性显著高于莪术油包合物SPC脂质体。莪术油溶液、莪术油环包合物,莪术油包合物SPC脂质体和莪术油包合物HSPC+SPC脂质体静脉注射后的LD50分别为207.87、153.31、269.13和327.30 mg/kg。结论应用复合磷脂组成(HSPC+SPC)可以显著提高莪术油包合物脂质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油 包合物脂质体 稳定性 氢化大豆磷脂 大豆磷脂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小麦幼苗气孔运动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福霞 程娜娜 韩榕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7,共9页
为探讨NO对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气孔运动的作用机理,采用低剂量(5 mW.mm-2)He-Ne激光和增强(10.08 kJ.m-2.d-1)UV-B辐射并结合药理学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对ML7113小麦的叶片及表皮条进行不同的处理,... 为探讨NO对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小麦(Triticum aestivuml)气孔运动的作用机理,采用低剂量(5 mW.mm-2)He-Ne激光和增强(10.08 kJ.m-2.d-1)UV-B辐射并结合药理学实验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对ML7113小麦的叶片及表皮条进行不同的处理,结果显示:(1)UV-B辐射既可诱导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又能够明显增加气孔保卫细胞和叶片的NO水平,且NO清除剂明显抑制了UV-B辐射诱导的小麦叶片气孔关闭,同时气孔保卫细胞和叶片内的NO含量明显减少。(2)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对经UV-B辐射诱导的小麦幼苗气孔开度及保卫细胞和叶片内NO含量的抑制程度明显大于硝酸还原酶(NR)抑制剂NaN3对其的抑制程度,说明一氧化氮合酶(NOS)合成途径是小麦叶片经UV-B辐射后NO的主要产生途径。(3)就气孔开度而言,L>CK>BL>B。就小麦叶片及保卫细胞内NO含量而言,B>BL>CK>L。就硝酸还原酶(NR)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而言,B组NR活性最低,NOS活性最高,L组NR活性最高,NOS活性最低。表明经He-Ne激光和增强UV-B辐射诱导的小麦气孔开度的变化确实与保卫细胞及叶片中NO含量的多少有关,气孔开度的减小及增大对应于NO含量的增多或减少,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小麦叶片经He-Ne激光单独辐照后,NO的主要合成途径也来源于NOS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一氧化氮 HE-NE激光 UV-B 气孔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博百科知识管理及其实现
5
作者 张峰 程娜娜 +2 位作者 方纪华 林泽波 李再军 《热带农业工程》 2017年第3期42-46,共5页
农博百科是热带农业百科知识一站式服务平台,针对互联网搜索结果过多,而农户却无所适从。本文分析了农博百科知识管理的知识本地化、开放编辑和规范化管理需求,阐述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农博百科 知识管理 技术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YOLOX的导盲系统障碍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源 张荣芬 +3 位作者 刘宇红 程娜娜 刘昕斐 杨双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81-1292,共12页
由于盲人对周围环境缺乏视觉感知力,出行一直是盲人生活中的困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X改进的导盲系统障碍物检测算法CE-YOLOX。首先,为了减少特征融合网络在特征通道缩减时带来的语义信息的丢失,以亚像素跳变融合模块SSF和亚像素上... 由于盲人对周围环境缺乏视觉感知力,出行一直是盲人生活中的困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X改进的导盲系统障碍物检测算法CE-YOLOX。首先,为了减少特征融合网络在特征通道缩减时带来的语义信息的丢失,以亚像素跳变融合模块SSF和亚像素上下文增强模块SCE来充分利用通道信息和不同尺度的语义信息,以通道注意力引导模块CAG减少多尺度特征融合带来的混叠效应。其次,为了使模型更加聚焦于有效特征,引入全局注意力机制GAM,通过减少信息弥散和放大全局交互表示来提高模型性能。然后,使用SIOU-LOSS替换原模型的位置回归损失函数IOU-LOSS,加快了边框的回归速度与精度。最后,搭建导盲系统检测平台,将所提算法移植到边缘计算设备NVIDIA Xavier NX上。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导盲系统障碍物算法在服务器和NVIDIA Xavier NX平台上的mAP一致,提升至90.53%,相较原YOLOX模型算法提高了2.45%。在服务器上的检测速度达到75.93 FPS。本文模型在兼顾检测速度的同时提高了精度,显著优于对比算法,满足边缘计算设备的要求,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盲系统 障碍物检测 亚像素 CEFPN GAM 角度损失 S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大剂量环磷酰胺动员外周血干细胞欠佳后的大剂量依托泊苷挽救性动员
7
作者 王玥琦 赵世华 +6 位作者 马艺 陈喜林 袁顺宗 程娜娜 石广宁 黄文荣 肖秀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5年第5期1380-1385,共6页
目的:分析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应用大剂量依托泊苷(VP-16)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挽救性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21年4月-2023年5月NDMM患者8例,应用大剂量环磷酰... 目的:分析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NDMM)患者应用大剂量依托泊苷(VP-16)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进行挽救性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21年4月-2023年5月NDMM患者8例,应用大剂量环磷酰胺(CTX)联合rhG-CSF动员PBSC效果欠佳后,采用VP-161.2 g/m^(2)联合rhG-CSF进行挽救性动员,记录比较首次动员和挽救性动员的干细胞采集情况与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大剂量VP-16挽救性动员较首次大剂量CTX动员,采集次数分别为16例次和18例次,采集CD34^(+)细胞总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1.90±5.75)×10^(6)/kg和(1.67±0.75)×10^(6)/kg(P=0.0010),采集CD34^(+)细胞总量≥2×10^(6)/kg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0%和37.5%(P=0.0625),采集CD34^(+)细胞总量≥5×10^(6)/kg的比例分别为87.5%和0%(P=0.0156);其中大剂量CTX首次动员采集CD34^(+)细胞总量<2×10^(6)/kg的5例患者,应用大剂量VP-16挽救动员均获得成功采集。大剂量VP-16挽救性动员时间安排在CTX动员欠佳后2-3周,其不良反应较大剂量CTX首次动员并未增加。结论:本研究的小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大剂量CTX联合rhG-CSF首次动员欠佳后,应用VP-161.2g/m^(2)联合rhG-CSF作为挽救性动员方案高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动员 依托泊苷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