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 被引量:29
1
作者 程威威 周婷 +3 位作者 吴跃 林亲录 丁玉琴 王晓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8-101,共4页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Intertsil ODS-C18柱,梯度洗脱,紫外吸收波长为332 nm,线性方程为Y=9.26×106X+2 093.79,r=0.999 5。方法线性范围为... 建立一种简单快速的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紫外检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Intertsil ODS-C18柱,梯度洗脱,紫外吸收波长为332 nm,线性方程为Y=9.26×106X+2 093.79,r=0.999 5。方法线性范围为0.005~0.06 mg/mL,检出限为2.927 ng,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7%,回收率范围为98.85%~100.94%。该方法易于操作、反应时间短、精密度高。用该方法测定了20种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22.68~88.36 mg/100 g,以干质量计),结果表明,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含量随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中嘉早17和浙福802明显高于其他品种(P<0.05),故在实际生产中可尝试作为发芽糙米副产品的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Γ-氨基丁酸 邻苯二甲醛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对糙米发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程威威 吴跃 +1 位作者 周婷 林亲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103,共5页
针对发芽糙米生产中发芽时间过长效率较低等现状,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对糙米发芽的影响,旨在探究提高糙米发芽率的新方法。以普通早籼米为原料,在发芽前对糙米分别进行短时浸泡、超声波、臭氧、搅拌浸泡及微波五种前处理,研究其对五个发芽... 针对发芽糙米生产中发芽时间过长效率较低等现状,研究了不同前处理对糙米发芽的影响,旨在探究提高糙米发芽率的新方法。以普通早籼米为原料,在发芽前对糙米分别进行短时浸泡、超声波、臭氧、搅拌浸泡及微波五种前处理,研究其对五个发芽时间点(6、8、10、12、14h)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前处理的糙米相比,上述五种处理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糙米发芽率和GABA含量(p<0.05),其中对糙米发芽率的平均影响程度:臭氧处理(22.2%)>搅拌浸泡处理(15.0%)>超声处理(14.8%)>微波处理(11.3%)>短时浸泡处理(10.3%);而对糙米中GABA含量的影响程度:搅拌浸泡处理(11.59mg/100g)>臭氧处理(6.08mg/100g)>超声处理(5.63mg/100g)>微波处理(4.9mg/100g)>短时浸泡处理(2.95mg/100g)。从总体来看,臭氧和搅拌浸泡处理对发芽糙米生产最有利,同时,成本低、耗能少且易于操作,因此,可在生产中尝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前处理 发芽率 -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转移催化制备环氧大豆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威威 刘国琴 +2 位作者 刘新旗 汪学德 卢萧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3-29,共7页
目前工业上利用过酸生产环氧大豆油(ESO)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探索绿色的ESO制备工艺.文中以H2O2为氧源,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由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ESO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ESO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热稳定性分... 目前工业上利用过酸生产环氧大豆油(ESO)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有必要探索绿色的ESO制备工艺.文中以H2O2为氧源,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数学模型,优化由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ESO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得的ESO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热稳定性分析及红外表征.结果表明,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即双氧水、催化剂、聚乙二醇、大豆油的质量比为87∶29∶30∶100,加热温度为55℃,加热时间为3.5 h)下,ESO环氧值的模型预测值为6.48%,而实测值为6.40%,所建立的ESO响应面模型可以用于指导ESO的制备.实验所得的ESO符合国家行业标准,且制备条件温和,反应时间较短,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在177℃下处理3.0 h,环氧值下降率仅为0.48%).红外表征结果证实,大豆油经选择性氧化后,不饱和双键转化为了环氧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环氧化 制备工艺 相转移催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程威威 吴跃 +1 位作者 周婷 林亲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44,共6页
蒸煮食用品质是衡量发芽糙米开发前景及影响其推广的最关键因素。为研究影响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理化指标,该实验以湖南省的20种早籼米为原料,研究了发芽糙米饭感官品质与光谱测定结果、糊化特性值、质构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蒸煮食用品质是衡量发芽糙米开发前景及影响其推广的最关键因素。为研究影响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理化指标,该实验以湖南省的20种早籼米为原料,研究了发芽糙米饭感官品质与光谱测定结果、糊化特性值、质构分析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适口性与直链淀粉含量及硬度有极显著负相关(ρ<0.01);崩解值与适口性之间、糊化温度与滋味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ρ<0.01);回生值与适口性、滋味及冷饭质地之间、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外观结构与回复性之间呈显著负相关(ρ<0.05);直链淀粉含量及碱消值与冷饭质地之间、崩解值与总分之间、适口性与咀嚼性之间有显著正相关(ρ<0.05)。因此,直链淀粉含量、崩解值、碱消值及回生值可作为评价发芽糙米蒸煮食用品质的指标,为发芽糙米生产原料的适应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芽糙米 蒸煮食用品质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芽糙米制备工艺研究现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婷 程威威 +4 位作者 林亲录 吴跃 丁玉琴 王晓映 李彤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共3页
发芽糙米将是21世纪人类主食资源,是一种最具开发潜力新型功能性食品。该文介绍糙米及发芽糙米研究起源,综述发芽糙米制备工艺研究现状,概述发芽糙米制备工艺研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发芽糙米 糙米 功能性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前处理对糙米发芽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婷 程威威 +1 位作者 吴跃 林亲录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1-25,共5页
针对糙米发芽时间过长、生产效率较低等现状,研究不同前处理对糙米发芽影响,旨在探究提高糙米发芽率新方法。以普通早籼米为原料,在发芽前对糙米分别进行温度、高压静电场、磁场、磁化水及吸湿回干五种处理;结果表明,上述五种处理... 针对糙米发芽时间过长、生产效率较低等现状,研究不同前处理对糙米发芽影响,旨在探究提高糙米发芽率新方法。以普通早籼米为原料,在发芽前对糙米分别进行温度、高压静电场、磁场、磁化水及吸湿回干五种处理;结果表明,上述五种处理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糙米发芽率(p〈0.05),且在糙米发芽过程中GABA含量也有相应增加。其中,温度处理对糙米发芽影响呈现先正后负趋势,以50℃处理1h为最优(74%,48.68mg/100g,干重);高压静电场和磁场处理结果相似,弱磁场对糙米发芽无影响;磁化水和吸湿回干处理均与纯水浸泡处理作对比,其结果前者均高于后者;同时,这五种处理方法成本低、耗能少、且易于操作,可在实际生产中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米 糙米发芽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碱及其盐酸盐对籼米热特性和粘度特性影响
7
作者 王晓映 吴跃 +2 位作者 林亲录 丁玉琴 程威威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扩展食品添加剂甜菜碱及其盐酸盐在淀粉制品中应用,以湖南地区籼米为原料,研究该两种物质对籼米热特性和粘度特性影响,以期为改善籼米加工品质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碱和甜菜碱盐酸盐均能提高糊化温度,增大糊化焓值,抑... 为扩展食品添加剂甜菜碱及其盐酸盐在淀粉制品中应用,以湖南地区籼米为原料,研究该两种物质对籼米热特性和粘度特性影响,以期为改善籼米加工品质提供新的解决思路。研究结果表明,甜菜碱和甜菜碱盐酸盐均能提高糊化温度,增大糊化焓值,抑制籼米回生,且甜菜碱盐酸盐抑制回生效果更好;甜菜碱添加量为0.20%时,崩解值明显降低,添加量为0.10%时,消减值明显降低,添加量为0.20%时,回复值明显降低;甜菜碱盐酸盐添加量为0.30%时,崩解值明显增大,添加量为0.10%时,消减值和回复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碱 甜菜碱盐酸盐 籼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qQ-MS/MS同步检测热加工食品中典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被引量:7
8
作者 程威威 王霞 +3 位作者 张忠飞 刘国琴 陈峰 郑家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16-321,共6页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加工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首先脱脂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8h,沉淀蛋白,酸水解后,经Oasi...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测定热加工食品中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和羧乙基赖氨酸(N^(ε)-carboxyethyllysine,CE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首先脱脂样品经硼氢化钠还原8h,沉淀蛋白,酸水解后,经Oasis MCX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富集,以乙腈和含0.1%甲酸的1 mmol/L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C_(18)色谱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CML和CEL在0.25~5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高于0.999,方法检出限分别为8 ng/g和10 ng/g,定量限分别为36 ng/g和40 ng/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103%和94%~10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8%~2.43%和1.23%~1.84%。利用该方法检测13种市售热加工食品发现,婴儿肉松和婴儿饼干中CML和CEL含量显著高于烘焙食品和油炸食品(P<0.05)。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准确、高效,适用于热加工食品中CML和CEL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热加工食品 羧甲基赖氨酸 羧乙基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鱼油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 被引量:12
9
作者 赵腾飞 应晓国 +5 位作者 张宾 邓尚贵 马路凯 朱立学 程威威 彭镰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6-10,17,共6页
以新鲜大黄鱼为原料,通过石油醚(沸程30~60℃)提取大黄鱼鱼油,并对大黄鱼鱼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脂肪酸组成、生育酚、胆固醇、角鲨烯、挥发性成分及磷脂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黄鱼鱼油得率为(31.25±3.6... 以新鲜大黄鱼为原料,通过石油醚(沸程30~60℃)提取大黄鱼鱼油,并对大黄鱼鱼油的酸值、过氧化值、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脂肪酸组成、生育酚、胆固醇、角鲨烯、挥发性成分及磷脂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黄鱼鱼油得率为(31.25±3.66)%;大黄鱼鱼油酸值(KOH)为(0.59±0.05)mg/g,过氧化值为(5.50±0.76)mmol/kg,茴香胺值为0.30±0.06,共轭二烯值为22.32±1.09;大黄鱼鱼油中共检出17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7.27%,其中油酸占(31.03±0.10)%、亚油酸占(12.21±0.07)%、DHA占(7.21±0.12)%、EPA占(4.48±0.03)%;大黄鱼鱼油中检出4种生育酚,主要是α-生育酚,含量为4.18 mg/100 g,β、γ、δ-生育酚含量均小于0.12 mg/100 g;大黄鱼鱼油中角鲨烯含量为40 mg/100 g,胆固醇含量为380 mg/100 g;大黄鱼鱼油中共鉴定出31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酮、醇、烷烃类;大黄鱼鱼油中磷脂含量较高的组分为PG(30∶0/16∶0)(19.61 mg/g)和PG(28∶0/16∶1)(10.8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鱼油 理化性质 脂肪酸组成 挥发性成分 磷脂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木瓜籽油的营养特性及稳定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毛国兴 何秋璇 +4 位作者 刘国琴 程威威 沈思强 马路凯 刘袆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1,共5页
以番木瓜籽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番木瓜籽油,运用GC-MS对番木瓜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理化性质和脂溶性伴随物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番木瓜籽油得率为(28.62... 以番木瓜籽为研究对象,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番木瓜籽油,运用GC-MS对番木瓜籽油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对其理化性质和脂溶性伴随物含量进行检测,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番木瓜籽油得率为(28.62±0.27)%;番木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86.54%),主要是油酸((44.03±1.21)%)和亚油酸((42.25±1.32)%),脂溶性伴随物主要有β-谷甾醇((5.11±0.16) mg/kg)、菜油甾醇((0.33±0.02) mg/kg)、生育酚((150.41±3.13) mg/kg);此外,番木瓜籽油酸值(KOH)((1.25±0.15) mg/g)、过氧化值((0.25±0.04)mmol/kg)均符合GB 2716—2018要求;番木瓜籽油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效果,IC50值分别为9.21 mg/m L和0.53 mg/m L,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储藏稳定性和热加工稳定性。番木瓜籽可作为一种潜在的油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木瓜籽油 不饱和脂肪酸 甾醇 生育酚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油脂的加工及营养、安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路凯 廖梓瑜 +5 位作者 张倩玮 刘袆帆 肖更生 刘国琴 程威威 张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15,共7页
随着我国“蓝色粮仓”战略的提出,水产品的营养及相关研究日益得到人们关注。除了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许多水产品还富含油脂,特别是其油脂中含有对人体生理与健康有重要作用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 随着我国“蓝色粮仓”战略的提出,水产品的营养及相关研究日益得到人们关注。除了作为优质蛋白质来源,许多水产品还富含油脂,特别是其油脂中含有对人体生理与健康有重要作用的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水产油脂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如磷虾油和微藻油开发前景广阔。但水产油脂极易氧化,其提取和生产加工工艺对其品质均有重要影响。重点围绕水产油脂的提取、精炼和DHA、EPA富集工艺进行综述,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工业化生产的可行性。介绍了水产油脂的营养、安全,以及提高其氧化稳定性的方法。水产油脂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必然趋势,水产油脂类产品将会更加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油脂 多不饱和脂肪酸 营养 提取方法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