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秸秆油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其再生效果研究
1
作者 程培峰 白月 +1 位作者 李艺铭 张展铭 《中外公路》 2024年第6期124-133,共10页
玉米秸秆油作为生物油的一种,具有低碳可再生的优势,同时还有能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潜力。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油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究玉米秸秆油作为一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再生效果进行分析。在... 玉米秸秆油作为生物油的一种,具有低碳可再生的优势,同时还有能恢复老化沥青性能潜力。为进一步促进玉米秸秆油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室内试验探究玉米秸秆油作为一种再生剂对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再生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试验与凝胶渗透色谱试验,揭示玉米秸秆油再生剂的再生机理。结果表明:玉米秸秆油的加入,改变了老化沥青的组分比例,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沥青胶体结构的稳定性,对老化沥青起到稀释及调和作用,从而恢复老化沥青的物理及流变性能,但恢复效果受玉米秸秆油掺量的影响;当玉米秸秆油掺量为20%时,其对老化沥青性能的再生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玉米秸秆油 再生沥青 流变性能 再生效果 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粗粒滑带土剪切带演化及空间展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泽闯 张昊 +1 位作者 程培峰 王艳丽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67-1080,共14页
对含不同强度粗颗粒的滑带土进行了可视化中型直剪试验,通过竖直置入铝丝观察剪切后铝丝变形情况获取剪切破坏带的空间信息,并建立了剪切带空间曲面方程。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对可视面处二维剪切带信... 对含不同强度粗颗粒的滑带土进行了可视化中型直剪试验,通过竖直置入铝丝观察剪切后铝丝变形情况获取剪切破坏带的空间信息,并建立了剪切带空间曲面方程。通过粒子图像测速(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技术对可视面处二维剪切带信息进行提取,并与剪切试验得到的空间曲面方程的边界外推值进行对比,证明了空间曲面方程与PIV技术能够描述剪切带特征。然后通过PIV技术对不同剪切总位移与某一剪切位移下短时间内相对位移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分析了预制损伤与粗颗粒强度对剪切带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形状为两端薄中间厚的带状,可采用高斯曲面方程对剪切带轮廓进行拟合。剪切带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压密、自由损伤、损伤沿固定路径发展与剪切带贯通4个阶段,损伤使得剪切带发展各阶段前移,粗颗粒强度会对局部剪切带变形产生较大影响而对整体剪切带的变形影响较小。该研究成果对于揭示滑坡剪切带形成与演变规律从而设计合理的边坡防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粗粒滑带土 剪切带 中型直剪试验 可视化 PIV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粉砂土冻胀试验及路基冻胀模型 被引量:15
3
作者 程培峰 宇德忠 徐云哲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22,共3页
粉砂土的毛细作用较发达,在季冻区冻胀现象较为显著。为进一步了解粉砂土的冻胀规律,对粉砂土试件在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条件下进行室内冻胀试验,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粉砂土的冻胀率,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冻胀模型计算出粉砂土路基的... 粉砂土的毛细作用较发达,在季冻区冻胀现象较为显著。为进一步了解粉砂土的冻胀规律,对粉砂土试件在不同含水率和压实度条件下进行室内冻胀试验,得出了不同条件下粉砂土的冻胀率,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运用数学冻胀模型计算出粉砂土路基的冻胀量。结果表明:路基冻胀量随着含水率、压实度的变化而变化,含水率和压实度是影响路基冻胀的两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粉砂土 冻胀量 含水率 压实度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灰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温缩性能的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程培峰 张互助 +1 位作者 李伟 何东坡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8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二灰稳定煤矸石材料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于寒冷地区路面基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测法研究二灰稳定煤矸石温缩性能.结果二灰稳定自燃煤矸石的温缩性能明显优于二灰稳定未燃煤矸石;二灰稳定煤矸石的平均温缩系... 目的为了探讨二灰稳定煤矸石材料对于环境温度变化的敏感性以及应用于寒冷地区路面基层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电测法研究二灰稳定煤矸石温缩性能.结果二灰稳定自燃煤矸石的温缩性能明显优于二灰稳定未燃煤矸石;二灰稳定煤矸石的平均温缩系数随着二灰质量比的减小呈抛物线规律变化,在二灰质量比为1∶3左右时最大.结论二灰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的温缩性能与煤矸石集料的种类以及二灰质量比有关;与其他半刚性基层材料相比,二灰稳定煤矸石基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温缩性能,适合于用作寒冷地区道路的路面基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缩 电测法 二灰稳定煤矸石 基层材料 二灰质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纬度多年冻土区路基工后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培峰 王锐 韩春鹏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17,31,共7页
为掌握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后温度变化规律,选取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多年冻土区路基断面,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对建成通车后的路基进行为期两年的温度监测,分析研究路基温度变化、冻土年平均地温、冻土上限变化和... 为掌握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路基工后温度变化规律,选取中俄原油管道漠大线林区伴行路典型多年冻土区路基断面,采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对建成通车后的路基进行为期两年的温度监测,分析研究路基温度变化、冻土年平均地温、冻土上限变化和冻土温度阴阳坡差异。结果表明:路基范围内各测温点不同深度温度随着气温发生年周期性变化,路基浅层温度变化频繁,随着深度增加,路基内温度变化幅度逐渐减小;不同深度土层最低值或最高值温度出现的时间并不一致,下部土层最低值或最高值温度出现时间明显滞后于上部土层;路基冻结时间自11月份开始,至次年的4月中旬随着大气温度的上升开始融化,冻结时间持续5个月左右;多年冻土为热极不稳定冻土类型,且在上覆路基的影响下,多年冻土产生了严重的退化现象,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温度升高;在阴阳坡效应的影响下,大气温度对阳坡面路基下地温深度的影响大于阴坡面,阳坡面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年平均地温大于阴坡面,阴坡面路基下多年冻土融化时间比阳坡面的少30 d左右。研究结果旨在更有利于我国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路基稳定性问题的进一步研究,为该地区道路工程建设和维护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纬度 多年冻土 冻土路基 温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的力学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程培峰 林宏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12,30,共5页
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Abaqus程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的加铺层厚度、模量、地基模量变化,以及采取典型防治反射裂缝措施时接缝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底最不利处的荷载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在车辆荷... 依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采用Abaqus程序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层结构的加铺层厚度、模量、地基模量变化,以及采取典型防治反射裂缝措施时接缝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底最不利处的荷载应力状态。结果表明: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加铺层厚度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接缝处沥青加铺层底应力;随加铺层模量的增加,接缝处沥青层底应力逐渐增大;地基模量越小,在相同荷载作用下,加铺层内应力及弯沉越大;各种拟采用的防治反射裂缝措施中,7 cm级配沥青碎石辅以3 cm应力吸收层这种组合措施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凝土加铺层 荷载应力 弯沉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程培峰 韩永强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0-63,104,共5页
采用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量、再生混合料的短期老化和不同成型温度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而下降,经过短期老化后的温拌再生混合料... 采用冻融劈裂试验,研究不同RAP(回收沥青路面材料)掺量、再生混合料的短期老化和不同成型温度下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温拌再生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随着RAP掺量的增加而下降,经过短期老化后的温拌再生混合料水稳定性有所增强;为保证路用性能,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中RAP掺量在40%以内时的成型温度最大可降低25~30℃,掺量为50%时最大可降温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温拌再生 沥青混合料 水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橡胶沥青老化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程培峰 李艺铭 +1 位作者 李吉庭 李新宁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4-147,共4页
为了研究橡胶沥青的老化特征与规律,选取营口70~#和盘锦90~#2种基质沥青以及由其改性得到的橡胶沥青胶浆进行室内模拟老化试验,并将原样基质沥青与橡胶沥青胶浆进行对比,从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以及弹性恢复4个角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 为了研究橡胶沥青的老化特征与规律,选取营口70~#和盘锦90~#2种基质沥青以及由其改性得到的橡胶沥青胶浆进行室内模拟老化试验,并将原样基质沥青与橡胶沥青胶浆进行对比,从针入度、软化点、延度以及弹性恢复4个角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废旧轮胎橡胶粉具有改善沥青胶浆性能的作用,能够降低沥青胶浆的针入度,但是由于胶浆中胶核的存在,需要增加试验数量才能保证试验的准确性;5℃和15℃延度的试验结果显示,为保障橡胶沥青胶浆稳定的延度性能,180℃施工时胶粉的掺入量应大于15%;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弹性恢复改变率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橡胶沥青 老化试验 橡胶粉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灰关联分析法的温拌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培峰 范平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8-323,共6页
针对影响温拌橡胶沥青性质因素众多,为研究各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该文采用不同胶粉掺量、搅拌温度、搅拌时间、温拌剂掺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室温拌橡胶沥青制备,分析各因素对橡胶沥青影响权重,同时借助灰关联分析确定各因... 针对影响温拌橡胶沥青性质因素众多,为研究各因素对其的影响规律,该文采用不同胶粉掺量、搅拌温度、搅拌时间、温拌剂掺量,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室温拌橡胶沥青制备,分析各因素对橡胶沥青影响权重,同时借助灰关联分析确定各因素所占比例,综合评价温拌橡胶沥青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胶粉掺量是影响温拌橡胶沥青性质的最主要因素,不同组合下的温拌橡胶沥青性质差异很大,最终确定胶粉掺量20%、搅拌温度200℃、搅拌时间75min、温拌剂掺量0.6%组合方案性质最优。该试验结果可为温拌橡胶沥青应用组合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橡胶沥青 正交试验设计 灰关联分析 比例 组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路基温度湿度远程采集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培峰 王蒙 +1 位作者 韩春鹏 赵永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获取季冻区路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变化规律,实现全天候、自动化、智能化的测试手段,开发出由核心控制器、温度采集单元、湿度采集单元、GPRS通信模块和用户端数据接收软件组成的远程温湿度采集系统,并且对采集系统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对... 为获取季冻区路基温度场和湿度场的变化规律,实现全天候、自动化、智能化的测试手段,开发出由核心控制器、温度采集单元、湿度采集单元、GPRS通信模块和用户端数据接收软件组成的远程温湿度采集系统,并且对采集系统进行了验证,实现了对季冻区路基温湿度数据的长期、全面、连续采集和24h不间断远程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冻区 路基 温度 湿度 采集 远程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PPA/SBR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培峰 张展铭 李艺铭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4-188,共5页
为了获得性能表现更加优异的PPA与SBR复合改性沥青,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不同掺量、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以及剪切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等物理性能试验,研究各因素... 为了获得性能表现更加优异的PPA与SBR复合改性沥青,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分别对不同掺量、剪切时间、剪切速率以及剪切温度下制备的复合改性沥青进行针入度、软化点、延度、旋转粘度等物理性能试验,研究各因素间的耦合作用对复合改性沥青的性能影响。通过对其各因素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拟合,并引入总评归一值(OD)来对其改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很好地对其制备工艺间的各因素水平进行优化;当PPA掺入量为1. 75%、SBR掺入量为4. 19%时在158℃的温度下,采用4 200 r/min速率高速剪切62 min可以得到最优的性能表现,且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4. 9%具有较高的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点设计 效应面优化 复合改性 制备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性能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程培峰 马广涛 +1 位作者 张展铭 李艺铭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7-44,共8页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 为研究掺加硅烷偶联剂对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性能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等试验,测试了添加不同掺量硅烷偶联剂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路用性能,并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采用高拍仪等仪器观察硅烷偶联剂基于界面改性原理的微观改性机理。结果表明:随着硅烷偶联剂掺量的增加,半柔性路面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能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其掺量对性能的影响存在峰值,马歇尔稳定度、动稳定度、弯拉应变与冻融劈裂强度比均在掺量为0.5%左右处达到峰值,超过峰值后性能随掺量增加而下降,最终确定硅烷偶联剂的最佳掺量为0.5%。通过测定连通空隙率和灌注率的变化定量反映界面紧密度,通过对比观察普通半柔性路面材料与硅烷偶联剂最佳掺量下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水泥-沥青界面可明显发现,硅烷偶联剂能够在水泥基灌浆材料与沥青混合料之间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通过改变水泥-沥青界面的形态,有效改善水泥-沥青界面稳定度并减少水泥-沥青界面裂缝,结合性能试验,硅烷偶联剂可通过界面优化改善半柔性路面的力学及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半柔性路面材料 界面优化 硅烷偶联剂 路用性能 灌注式半柔性路面基体沥青混合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残差灰色模型预测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程培峰 郑婉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3,共4页
路面使用性能的精确预测,可以作为公路养护部门对公路进行养护决策的依据。该文在灰色理论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对残差绝对值建立灰色模型,运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判断残差预测值在t>n时的符号,对灰色预测值... 路面使用性能的精确预测,可以作为公路养护部门对公路进行养护决策的依据。该文在灰色理论预测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残差灰色预测模型:对残差绝对值建立灰色模型,运用马尔可夫状态转移矩阵判断残差预测值在t>n时的符号,对灰色预测值进行修正。检验表明:改进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的预测能够达到对模型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使用性能 灰色预测 改进残差模型 转移矩阵 精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人工冻土抗压抗剪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程培峰 王锐 韩春鹏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冻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是计算多年冻土区冻土地基的极限强度以及计算受外界荷载作用时冻土体稳定性的依据。为研究中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土样在负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质,通过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土样在不同负温、不同含水率... 冻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是计算多年冻土区冻土地基的极限强度以及计算受外界荷载作用时冻土体稳定性的依据。为研究中国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土样在负温条件下的力学性质,通过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典型土样在不同负温、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进行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试验,基于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冻结土体抗压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增大;冻结土体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同负温条件下,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低液限粉土的抗压强度与抗剪强度大于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粉土单轴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19%左右时达到最大,低液限粘土单轴抗压强度在含水率为22%左右时达到最大,且其二者的内摩擦角均小于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人工冻土 抗压强度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大高速公路路基土湿度对CBR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培峰 吕鹏磊 +1 位作者 陈景龙 王兴隆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2-44,共3页
为研究路基土湿度状况对CBR值的影响,通过设置试验路段,对路基土湿度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路基土CBR值进行了现场贯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路基土CBR值与含水率、稠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哈大高速公路路基使用多年后含水率稳定在20%... 为研究路基土湿度状况对CBR值的影响,通过设置试验路段,对路基土湿度状况进行了调查,并对路基土CBR值进行了现场贯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路基土CBR值与含水率、稠度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哈大高速公路路基使用多年后含水率稳定在20%左右,平衡湿度范围为17.5%~21.2%;路基土CBR值与含水率、稠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土 CBR 平衡湿度 可变能量贯入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DM对SBR改性沥青性能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程培峰 李艺铭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94-297,共4页
为了改善SBR改性沥青性能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改变传统物理搅拌的方式,采用掺入DTDM对丁苯橡胶进行交联的制备工艺。在不同SBR、DTDM掺量下进行改性沥青性能试验以及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结... 为了改善SBR改性沥青性能及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通过改变传统物理搅拌的方式,采用掺入DTDM对丁苯橡胶进行交联的制备工艺。在不同SBR、DTDM掺量下进行改性沥青性能试验以及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试验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BR的掺入使沥青高温性能略有改善,低温性能改善明显,SBR掺入量不宜过大;DTMD的加入改变了SBR在沥青中的分布结构,改善了聚合物与沥青的相容性形成了交联网状结构,从而改善了改性沥青的弹性恢复及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R DTDM 剂量 交联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装砂井与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对比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程培峰 李灵芝 刘红军 《路基工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2,共3页
以G111国道工程齐齐哈尔至讷河段A1标软土地基的两种处理方法——袋装砂井法和塑料排水板法为例,对两种方法处理软土地基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为寒区软土地基选择处理方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软土地基 袋装砂井 塑料排水板 沉降 侧向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程采集系统的季冻区路基温度场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培峰 王蒙 韩春鹏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3,共5页
为掌握季冻区已建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选取哈尔滨市周边地区3个典型断面,利用自主开发的路基温度远程采集系统建立温度场。并对采集系统发回的一个冻融循环周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路基纵深的增加,温度梯度绝对值... 为掌握季冻区已建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选取哈尔滨市周边地区3个典型断面,利用自主开发的路基温度远程采集系统建立温度场。并对采集系统发回的一个冻融循环周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路基纵深的增加,温度梯度绝对值随之减小,温度波动幅度也越来越小且越来越平缓;各时期路基温度场以道路中线为中心,两侧基本呈对称状态。中央分隔带处冻结程度比两侧路肩处明显,路基冻结比天然地面快,但融化比天然地面慢,融化期阳面要早于阴面;路基填高为2.5m的断面冻结程度大于路基填高为1.5m的断面,融化过程无明显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温度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干缩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程培峰 杨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4-227,共4页
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纤维体积掺量、水泥剂量两方面因素对试件失水率、干缩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玄武岩纤维在体积掺量不超过... 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将掺玄武岩纤维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纤维体积掺量、水泥剂量两方面因素对试件失水率、干缩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了相应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玄武岩纤维在体积掺量不超过1‰时,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累计失水率变化不大,但呈逐渐延缓的趋势,干缩系数及干缩形变量不断减小;随着水泥剂量的不断增大,试件的失水率逐渐减小,干缩系数和干缩应变均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水泥稳定碎石 干缩性能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状多年冻土桩和桩周土温度动态监测方法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培峰 季成 +1 位作者 宇德忠 崔志刚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3,共4页
为获取岛状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灌注桩和桩周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依托大兴安岭岛状冻土区漠大线林区伴行公路工程,提出一套系统的关于多年冻土地区桩-桩周土温度远程动态监测的方法,包括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温度传感器的埋设、监... 为获取岛状多年冻土地区混凝土灌注桩和桩周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依托大兴安岭岛状冻土区漠大线林区伴行公路工程,提出一套系统的关于多年冻土地区桩-桩周土温度远程动态监测的方法,包括监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温度传感器的埋设、监测系统的现场连接过程等内容,并且对监测系统进行验证,得到从试验现场传回的温度数据,实现了对多年冻土桩-桩周土温度数据持续不间断的监测,填补了关于岛状多年冻土地区桩-桩周温度远程动态监测这项技术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温度 监测系统 温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