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油气盆地勘探突破速度及其主控因素分析
1
作者 洪太元 程喆 +1 位作者 郭元岭 李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7-263,共7页
随着油气勘探难度的逐步加大,对于含油气盆地“三新”领域,即新区、新领域、新层系的油气勘探是当前重要的勘探领域,如何更好地指导勘探部署,快速地实现含油气盆地勘探领域的突破,是摆在油气勘探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不同类型... 随着油气勘探难度的逐步加大,对于含油气盆地“三新”领域,即新区、新领域、新层系的油气勘探是当前重要的勘探领域,如何更好地指导勘探部署,快速地实现含油气盆地勘探领域的突破,是摆在油气勘探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对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勘探突破井进行统计,并对制约勘探突破速度的主控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勘探突破速度以突破时在该盆地(或区带)的突破井数与此刻在该盆地(或区带)累计完成的探井数的比值来表示。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勘探受油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发现规律的双重指导,表现在不同类型的含油气盆地中,由于地质特征及油气分布的特点不同,油气勘探得以突破的速度及勘探发现过程各不相同,勘探发现程序包含勘探突破、储量增长、勘探领域转换,勘探突破是勘探发现规律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储量增长和领域转换的前提和保证,勘探突破速度的快慢受盆地类型、资源丰度、认识程度、工程工艺技术等多因素的联合控制。大油气田赋存于大盆地中,必须坚持大盆地的勘探,坚持“三新”领域基础地质及关键成藏要素的研究、加强与地质条件匹配的工程工艺技术的研究,是提高勘探突破速度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气盆地 勘探突破速度 主控因素 资源丰度 工程工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四五”主要勘探进展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宇 赵培荣 +5 位作者 刘士林 刘超英 程喆 陈前 陈刚 张飞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共18页
在系统梳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勘探举措、理论技术进展及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坚定资源发展信心,大力推动高质量勘探实践,在塔里木、四川、... 在系统梳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四五”以来高质量勘探举措、理论技术进展及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油气勘探发展战略。“十四五”以来,中国石化坚定资源发展信心,大力推动高质量勘探实践,在塔里木、四川、渤海湾、准噶尔、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深层碳酸盐岩、陆相页岩油、深层页岩气、中西部碎屑岩、成熟探区隐蔽油气藏、深层煤层气等领域取得了主要勘探成果,为石油稳增长、天然气快上产夯实了储量基础。同时,发展完善了超深走滑断控缝洞型油气成藏理论、创新形成了页岩油成储成烃富集理论、深化了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与致密碎屑岩油气差异富集机理认识等;攻关形成了复杂地质结构与储层结构条件下的以地震勘探、深层—超深层钻完井、超深层测录试井、水平井压裂技术等为代表的关键技术与工程工艺技术。展望未来,中国石化探区具备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的资源基础,勘探工作聚焦保拓矿权、勘探突破、规模增储三大核心责任,以深地工程、页岩油气示范工程、致密碎屑岩效益攻坚、常非统筹为统领,加快推进战略突破发现,落实规模增储阵地,进一步夯实上游可持续发展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十四五” 勘探成果 理论认识 勘探技术 发展潜力 发展思路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弯折带研究——以南阳凹陷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程喆 朱伟 +2 位作者 谭承军 魏福军 王正付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27-529,共3页
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区弯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控凹铲式断层长期活动产生的沉积斜坡带。南襄盆地南阳凹陷的研究表明,凹陷南部控凹铲状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造成凹陷北部的缓坡沉积坡折,制约了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控制了湖盆低位体系域和轴... 陆相断陷湖盆缓坡区弯折带是指由同沉积控凹铲式断层长期活动产生的沉积斜坡带。南襄盆地南阳凹陷的研究表明,凹陷南部控凹铲状正断层在非平面上滑动造成凹陷北部的缓坡沉积坡折,制约了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控制了湖盆低位体系域和轴向高位湖三角洲砂体的分布范围。因此,通过建立弯折带内部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其特征、空间展布规律,确定各层序发育时的弯折带即低位滨线,再沿低位滨线内(或弯折带内)找寻大型低位扇体,建立低位砂岩储集体分布的预测模型,成为南阳凹陷隐蔽油气藏勘探突破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盆地 断陷盆地 斜坡带 断层 沉积 层序地层学 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泌阳凹陷白云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一个应用基准面旋回理论的实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程喆 孙凤华 +2 位作者 吕明久 秦伟军 王忠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0-384,共5页
根据基准面旋回理论 ,通过对研究区内 4条连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建立起核桃园组三段 1亚段至二段 3亚段 (C1)、核桃园组二段 2亚段至 1亚段 (C2 )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 ,其界限是基准面上升到基准面下降的转折点。C1旋回纵向上为一个... 根据基准面旋回理论 ,通过对研究区内 4条连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分析 ,建立起核桃园组三段 1亚段至二段 3亚段 (C1)、核桃园组二段 2亚段至 1亚段 (C2 )两个长期基准面旋回 ,其界限是基准面上升到基准面下降的转折点。C1旋回纵向上为一个水体由深变浅的序列 ,可进一步划分为MSC1和MSC2两个中期基准面旋回 ,相当于核桃园组三段 1亚段和二段 3亚段的沉积 ;每一个中期旋回当中可再细分为小的短期旋回。C2旋回纵向上不完整 ,仅由一个基准面下降的半旋回组成 (相当于核桃园组二段 2亚段到 1亚段的沉积 ) ,可进一步划分为MSC3,MSC4 ,MSC5和MSC6中期基准面旋回。在已建立的层序地层格架基础上进行精度更高的层序划分 ,将有助于泌阳凹陷白云岩区的微相研究 ,从而可预测与油气藏形成有紧密联系的裂缝和溶孔发育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系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基准面旋回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岩石组构特征及中、新生代差异变形机制
5
作者 程喆 郭齐军 +2 位作者 胡望水 汤济广 黄泽光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4期42-47,4,共6页
受不均衡的陆内造山及多期构造叠加复合,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具差异构造变形。通过4条典型岩石组构剖面的建立,各组构极密图均显示斜方或三斜对称,且各剖面南段均发育小圆环带,反映了各样品均经历了NE—SW和NW—SE两期不... 受不均衡的陆内造山及多期构造叠加复合,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具差异构造变形。通过4条典型岩石组构剖面的建立,各组构极密图均显示斜方或三斜对称,且各剖面南段均发育小圆环带,反映了各样品均经历了NE—SW和NW—SE两期不同方向的近水平挤压作用,其中商城—潢川以西NE—SW方向挤压作用为主,而以东则两方向的挤压作用强度较为类似,且西峡—伊川剖面南段还发生过强烈的垂向隆升作用。以商城—潢川一带为中间调节带,印支期与中燕山期强烈逆冲推覆作用从东向西发生时空迁移,加之不均匀收缩变形过程中横向断层调节,且新近纪郯庐断裂作用的复合,是造成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北侧中新生代差异构造变形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组构 逆冲推覆 差异变形 新生代 东秦岭-大别造山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87
6
作者 李阳 薛兆杰 +2 位作者 程喆 蒋海军 王濡岳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5-57,共13页
向地球深部进军、拓展深层油气资源,对于筑牢中国能源安全的资源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也是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现实领域。在系统总结全球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和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深层油... 向地球深部进军、拓展深层油气资源,对于筑牢中国能源安全的资源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与战略意义,也是加大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现实领域。在系统总结全球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形势和中国深层油气勘探开发进展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深层油气发展潜力、重点研究领域与科技攻关方向。中国深层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程度低,中西部叠合盆地深层发育的多套油气成藏组合、东部断陷盆地深洼区岩性与前中—新生界古潜山油气藏、深层页岩气等资源潜力巨大,勘探开发前景广阔,是未来重点研究领域。科技攻关方面需加强深层油气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及深部流体流动机理研究,开展基于地球物理的深部目标识别与预测、复杂地层条件优快钻井和复杂储层改造等关键技术攻关。同时,大力推动管理创新,进一步加强理论与技术、企业与部门间的协同攻关,加强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管理和运行,为深层油气高效勘探与有效开发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石油 深层天然气 勘探开发 工程技术 资源潜力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三五”油气勘探进展与“十四五”前景展望 被引量:70
7
作者 蔡勋育 刘金连 +5 位作者 张宇 赵培荣 刘超英 程喆 朱彤 许华明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1-42,共12页
深入总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在不同勘探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梳理和分析油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技术新进展,以期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依据。5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通过攻关中西部... 深入总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在不同勘探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梳理和分析油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技术新进展,以期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依据。5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通过攻关中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四川盆地致密气及深层—常压页岩气、东部成熟探区复杂隐蔽油气藏、中西部碎屑岩致密油气等领域的油气富集理论、甜点预测技术及低成本工程工艺技术,发现并培育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两个10×10^(8)t级大油气田,拓展了6个亿吨级规模效益增储阵地。通过中国石化矿权区油气资源赋存状况研究,明确了“十四五”发展思路及措施:立足长期低油价下高质量发展,加大勘探力度,拓展资源类型、突出区带整体、注重低品位盘活,加快推进勘探大突破大发现,预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6×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1.16×10^(12)m^(3)。为确保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提出了持续加大勘探投入、加大地震勘探、加强风险勘探、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技术5项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勘探进展 前景展望 “十三五” “十四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十三五”天然气勘探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7
8
作者 郭旭升 蔡勋育 +4 位作者 刘金连 刘超英 程喆 高波 石磊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2,共11页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重要批示的精神,油气勘探工作以战略突破与规模增储为核心,加强理论与技术创新,大打... “十三五”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全面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重要批示的精神,油气勘探工作以战略突破与规模增储为核心,加强理论与技术创新,大打高质量勘探进攻仗,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油气勘探成果。为了加快推动中国石化天然气业务的发展,在全面梳理“十三五”以来天然气勘探成果,理论、技术进展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的方向和发展潜力。研究结果表明:①“十三五”以来,中国石化坚持“海相陆相并举、常规非常规并重”的战略部署,按照“做大海相常规气、做强海相页岩气、做优陆相致密气”的思路,创新发展了我国南方海相页岩气、中西部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致密碎屑岩领域的油气成藏理论;②攻关形成了基于储层识别描述与甜点预测为核心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攻关集成了深层/超深层钻完井、酸压测试、长水平井压裂与超大功率电动成套压裂、易钻复合桥塞等配套装备与工具;③在海相页岩、海相碳酸盐岩、陆相致密碎屑岩等3大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天然气勘探成果,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0068×10^(12) m^(3),为中国石化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提供了优质资源保障;④展望未来,中国石化探区具有较雄厚的天然气资源基础,我国中西部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致密碎屑岩、海域深层碎屑岩、东部成熟探区深层碎屑岩与火成岩等领域是其天然气勘探发展的主要方向。结论认为,“十四五”期间,预计中国石化可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1.16×10^(12)~1.36×10^(12) m^(3),可以为我国天然气大发展夯实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然气 “十三五”勘探进展 “十四五”前景展望 天然气探明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勘探进展与资源发展战略 被引量:51
9
作者 金之钧 蔡勋育 +2 位作者 刘金连 张宇 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25,共12页
低油价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工作积极转变观念,以高效勘探为目标,立足大盆地、聚焦大目标,突出重点、分清层次,持续推进海相碳酸盐岩、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西部碎屑岩、页岩油气以及新区的突破发... 低油价以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工作积极转变观念,以高效勘探为目标,立足大盆地、聚焦大目标,突出重点、分清层次,持续推进海相碳酸盐岩、东部陆相断陷盆地、中西部碎屑岩、页岩油气以及新区的突破发现与规模增储工程,形成了石油稳定增储稳产、天然气快速增储上产的局面。分析认为中国石化探区剩余油气资源丰富,石油勘探总体上处于早中期阶段、天然气勘探处于早期阶段,具备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在资源禀赋日益变差、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勘探工作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以东部陆相断陷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中西部碎屑岩、页岩油气、海域等领域为重点,依靠理论、技术、管理创新,持续推进老区精细勘探、新区新领域突破发现工程,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勘探进展 发展战略 高效勘探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陆相层系天然气成藏条件与勘探思路 被引量:16
10
作者 龙胜祥 肖开华 +4 位作者 李秀鹏 武晓玲 李宏涛 袁玉松 程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7,112-113,共8页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新场等气田的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此后陆相层系勘探快速发展,呈现出全盆地砂岩气藏和页岩气藏兼顾的立体勘探格局。然而,该领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储层多但大都较薄、相变... 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始于20世纪50年代,90年代初新场等气田的发现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此后陆相层系勘探快速发展,呈现出全盆地砂岩气藏和页岩气藏兼顾的立体勘探格局。然而,该领域的天然气勘探开发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储层多但大都较薄、相变快,储层物性整体较差且非均质性强,气藏分布广但资源丰度一般较低,勘探效果好、储量巨大但开发动用效果不理想等。为此,深入研究了四川盆地陆相层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结果认为:①四川盆地陆相层系发育3套烃源岩(上三叠统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和侏罗系),烃源条件十分优越,烃源岩集中在川西、川东北和鄂西渝东等地区,初步计算四川盆地陆相层系生烃总量达550×1012 m3;②须家河组、侏罗系砂体发育,但在发育程度、物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横向差异,成岩作用是导致各地区储层类型及物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③四川盆地陆相气藏为生储广泛接触、大面积集群式成藏,各气藏间无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气水界面,各层系各地区气藏成藏模式和控制因素均不同;④四川盆地陆相层系页岩气资源丰富,是下一步立体勘探的重要目标。进而提出了四川盆地陆相层系的勘探思路:应加大投入,砂岩油气与页岩气兼顾,以寻找和扩大油气生产阵地为目的,分"精细展开、甩开突破、超前准备"3个层次推进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工作。最后提出了发展非常规油气勘探理论与技术、加强三维解释和气藏精细刻画、按非常规思路开展工作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陆相层系 晚三叠世 侏罗纪 天然气成藏条件 砂岩气藏 页岩气 立体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气勘探进展与上游业务发展战略 被引量:26
11
作者 蔡勋育 刘金连 +2 位作者 赵培荣 刘超英 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9,共9页
战略重组以来,中国石化上游资源战略稳步推进,构建了由东部到西部、由石油到油气、由常规到非常规及新能源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新能源有序推进、海外油气业务持续优化、工程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 战略重组以来,中国石化上游资源战略稳步推进,构建了由东部到西部、由石油到油气、由常规到非常规及新能源的发展格局,形成了石油稳定发展、天然气快速发展、新能源有序推进、海外油气业务持续优化、工程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快速推进的发展态势。2016年以来,油气勘探开发成效显著,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领域油气储量、产量实现大规模增长,东部成熟探区精细勘探开发实现效益增储建产,中西部盆地碎屑岩勘探开发实现效益建产,四川盆地深层、常压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新突破,海外油气勘探取得新进展。展望未来,中国石化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持续优化海外油气勘探开发结构、加快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效益开发,实现规模增储上产,确保“七年行动计划”目标顺利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上游业务 勘探开发 发展战略 远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勘探转型发展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宇 刘超英 程喆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2,共11页
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勘探,在我国东部陆上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实现了效益增储,并在新区带、新类型、新层系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与拓展,页岩油正成为战略接替资源,但也面临着具有引领意义的发现少、发现后规模展开难度大、对关键勘探技术支撑... 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化勘探,在我国东部陆上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实现了效益增储,并在新区带、新类型、新层系上不断有新的发现与拓展,页岩油正成为战略接替资源,但也面临着具有引领意义的发现少、发现后规模展开难度大、对关键勘探技术支撑的依赖显著增加、资源品质下降、勘探成效下降的高质量勘探压力。通过系统剖析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所辖东部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勘探发展形势与勘探潜力,明确了勘探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及举措。中国石化东部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具有石油勘探发展的资源优势、理论技术优势,是持续增储的“压舱石”。勘探工作必须正视勘探的阶段性、长期性、多资源并存的客观特点,树立富油气盆地勘探无禁区的理念,解放思想、创新思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统筹协调常规与非常规、精细勘探与规模拓展勘探、地震部署与提效勘探、工程技术与突破转化等关系是勘探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持续优化常规与非常规差异化部署、提升高精度高密度地震勘探、突出剩余油气资源潜力评价、优化“三新”领域突破部署和一体化评价是勘探转型发展的主要举措;加强勘探基础工作、勘探技术迭代升级和勘探开发一体化组织运行是实现高质量勘探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石化 东部断陷盆地 成熟探区 勘探实践 转型发展 统筹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东凹陷蓬二号构造地震资料测井约束反演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伟 马朋善 +1 位作者 谭承军 程喆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根据岩心、岩相资料和速度统计,对目的层馆陶组砂泥岩速度差异及其相应的地震反射界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精细的速度研究与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以及多次子波提取与反复细致标定,将常规地质界面型剖面反演成地层岩性型剖面,得到了4个低波阻... 根据岩心、岩相资料和速度统计,对目的层馆陶组砂泥岩速度差异及其相应的地震反射界面进行了分析。通过精细的速度研究与地震地质模型分析,以及多次子波提取与反复细致标定,将常规地质界面型剖面反演成地层岩性型剖面,得到了4个低波阻抗段。这4个低波阻抗段分别对应的储层段为:(1)3150~3170m井段,为蓬xl2井测井解释的含水、油层段;(2)3215~3250m井段,为蓬xl2井测井解释的主要含油层段;(3)3300~3400m井段,为蓬xl2井测井解释的含油水层段;(4)3465~3495m井段,为蓬莱xl2井测井解释的含油水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约束反演 子波提取 综合标定 渤东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勘探战略规划中的油气资源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华明 程喆 +2 位作者 洪太元 石磊 章朋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8-242,共5页
在油气勘探战略规划研究中,需要综合分析不同区带的勘探形势、资源基础、工程技术条件,确立未来一个时期资源接替序列、油气勘探重点和发展目标。通过不同区带勘探现状、勘探潜力进行定量计算,建立了一种勘探战略规划中的资源配置方法... 在油气勘探战略规划研究中,需要综合分析不同区带的勘探形势、资源基础、工程技术条件,确立未来一个时期资源接替序列、油气勘探重点和发展目标。通过不同区带勘探现状、勘探潜力进行定量计算,建立了一种勘探战略规划中的资源配置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了包含资源探明程度、探井密度、三维地震覆盖密度等3个关键参数的勘探现状指数公式,对当前的勘探状态进行定量计算;其次建立了勘探潜力定量评价公式,综合纳入了反映勘探状态的阶段探明速度、资源潜力、工程技术适应性等参数;最后将勘探现状指数与勘探潜力指数置于统一评价平台,建立了勘探现状指数和勘探潜力指数交会图版,形成了8个油气资源配置区,按照勘探状态对比定策略、潜力定量评价定目标的思路,确立了一个时期内油气勘探发展重点与勘探部署时序,满足了不同区带间状态明确、潜力定量、技术可行的资源配置需求。该评价方法具有普适性、评价结果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现状指数 勘探潜力指数 油气资源配置方法 勘探部署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Buhlmann估计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应求 王涛 +3 位作者 赵人可 赵文婷 李静伊 程喆 《数学理论与应用》 2012年第1期6-12,共7页
对银行操作风险产生的各类损失量,关于操作风险水平条件独立情况,建立一种新的银行操作风险损失额的Buhlmann估计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关键词 银行操作风险 风险计量 Buhlmann模型 无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文化实力评估——以湖南省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欧阳迪飞 吴伟 +2 位作者 李应求 李静伊 程喆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23-126,共4页
针对主成分分析在应用中数据处理方法的不足,对数据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探究,提出了"初始化"方法,并证明了它的合理性.最后,结合湖南省文化实力评估的指标体系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说明了它的优越性.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文化实力 初始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喆 孙冬梅 +2 位作者 张昕 于慧娟 谭奇纹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3期14-14,共1页
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候的一类病症。肥胖病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肥胖本身会影响美观及使日常生活不便,更严重的是肥胖可引起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 肥胖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体内膏脂堆积过多,体重异常增加,并伴有头晕、乏力、神疲懒言、少动气短等症候的一类病症。肥胖病的危害不仅仅在于肥胖本身会影响美观及使日常生活不便,更严重的是肥胖可引起多种疾病,如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睡眠呼吸暂停、胆囊炎、胆石症、关节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病 肝郁脾虚型 针刺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 2型糖尿病 体重异常 冠心病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塑性变形AZ31-1%Si-0.5%Sb合金组织与力学性能
18
作者 程喆 郭学锋 +1 位作者 杨文朋 徐春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1-93,共3页
研究大塑性变形对AZ31-1%Si-0.5%S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基体组织和Mg2Si颗粒的细化机制。AZ31-1%Si-0.5%Sb合金铸态组织由α-Mg、β-Mg17Al12和Mg2Si组成。正挤压变形可以细化合金微观组织,基体晶粒约为2μm,正挤压提高AZ31-1%Si-... 研究大塑性变形对AZ31-1%Si-0.5%Sb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探讨基体组织和Mg2Si颗粒的细化机制。AZ31-1%Si-0.5%Sb合金铸态组织由α-Mg、β-Mg17Al12和Mg2Si组成。正挤压变形可以细化合金微观组织,基体晶粒约为2μm,正挤压提高AZ31-1%Si-0.5%Sb合金力学性能。往复挤压4道次后再进行正挤压,得到4μm晶粒细小均匀分布的等轴晶组织,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延伸率及硬度较单次正挤压态分别提高了21.8%、19.8%、43.6%和21.5%。力学性能的提高得益于基体组织、Mg2Si和β-Mg17Al12的进一步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复挤压 正挤压 AZ31-1%Si-0.5%Sb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量化评分法在低孔渗油气层现场评价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振平 程喆 +2 位作者 金鑫 张成 郝明慧 《河南石油》 2003年第6期15-16,共2页
安棚深层系储层具有孔低渗特性,录井表现为显示多、级别低的特征,流体性质表现为油质轻、易挥发的特征。通过对该区录井显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能较好评价储层流体性质的参数,制定了详细的评分原则。结合储层物性参数,利... 安棚深层系储层具有孔低渗特性,录井表现为显示多、级别低的特征,流体性质表现为油质轻、易挥发的特征。通过对该区录井显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在该地区能较好评价储层流体性质的参数,制定了详细的评分原则。结合储层物性参数,利用多参数量化后的得分值,建立了多参数综合评价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孔渗性 多参数量化评分法 权值 油气层评价 现场评价 油质 安棚深层系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临空经济区防洪排涝规划策略
20
作者 程喆 赵阳 林木 《山东水利》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为了明晰济南临空经济区内涝致灾的机理,探求影响内涝的主要因素,保障机场扩建及片区重点区域排水安全,构建片区水网体系,通过片区现状地形分析,调研现状河道及机场排出口需求,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条件,形成片区水网体系,并通过SWMM软件动... 为了明晰济南临空经济区内涝致灾的机理,探求影响内涝的主要因素,保障机场扩建及片区重点区域排水安全,构建片区水网体系,通过片区现状地形分析,调研现状河道及机场排出口需求,落实国土空间规划条件,形成片区水网体系,并通过SWMM软件动态验证水网体系时空降雨不均、地势平坦低洼、外排水系渲泄不畅是造成临空经济区内涝风险较高的根本原因。通过竖向优化、加固堤防等措施可降低外洪对片区的影响;针对性承接机场外排水需求,优化水网布局,蓄滞空间设置可降低片区内涝风险;对SWMM模拟出内涝风险较高河道,可针对性提出相应措施,解决平坦地区内涝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市 内涝治理 防洪排涝 水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