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污染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繁殖及移栽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南宁 朱伟 张俊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通过对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归类和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在总结常见的沉水植物移栽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渐沉式沉床快速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植物纤维作为生长基质的沉床上菹草和伊乐藻均有一定程度... 通过对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归类和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在总结常见的沉水植物移栽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渐沉式沉床快速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植物纤维作为生长基质的沉床上菹草和伊乐藻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营养繁殖 移栽 渐沉式沉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徐海波 尤爱菊 +2 位作者 韩曾萃 吴淑琰 程南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04-12306,共3页
通过对多场降雨中pH、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分析了不同污染物质在雨水中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雨水呈酸性,雨水中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分别在9~245、0.038~0.250、2.83~6.25... 通过对多场降雨中pH、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分析了不同污染物质在雨水中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雨水呈酸性,雨水中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分别在9~245、0.038~0.250、2.83~6.25、0.11~4.90和0.70~16.00 mg/L;除pH和总氮浓度随降雨量增加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外,其他物质的浓度随着降雨量增大而逐渐减少;初期雨水中各物质的浓度(pH除外)较高,在降雨量达8~15 mm时物质浓度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污染物质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太湖的概念内涵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程南宁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共3页
基于太湖湖泊管理需求,从人水和谐治理太湖的角度出发,在太湖湖泊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对影响太湖湖泊健康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判定,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针对性地分析界定了健康太湖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健康太湖是在... 基于太湖湖泊管理需求,从人水和谐治理太湖的角度出发,在太湖湖泊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对影响太湖湖泊健康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判定,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针对性地分析界定了健康太湖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健康太湖是在开发和保护中应维持太湖良性循环的一种平衡状态,是自然形态稳定、水体质量优良、生态系统平衡、服务功能健全的太湖。对如何科学保护、开发、治理和管理太湖指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湖泊管理 湖泊健康 健康太湖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河道建设内涵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南宁 杨海燕 +1 位作者 黄莉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984-12985,12992,共3页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是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河道整治的研究热点。从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入手,深入分析河道生态建设的内涵,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城市生态河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是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河道整治的研究热点。从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入手,深入分析河道生态建设的内涵,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城市生态河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道 河道建设 内涵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现代农业园水质净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程南宁 李羽文 朱雪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现状用水水质差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确定采用低碳、生态的理念进行园区水源利用和水质净化方案设计。通过雨水资源收集处理,充分利用园区场地中的再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中首次提出水生态... 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现状用水水质差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确定采用低碳、生态的理念进行园区水源利用和水质净化方案设计。通过雨水资源收集处理,充分利用园区场地中的再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中首次提出水生态净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构建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进行水质净化和维护。其设计思路可为我国类似的农业园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 现代农业园 雨水利用 水生态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疏浚土塑造长江口新横沙生态成陆示范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程南宁 左倬 +1 位作者 梅生成 罗鼎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9,共5页
为防止上海市横沙东滩浅滩大面积侵蚀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外抛入海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根据横沙东滩生物生境特点对横沙东滩进行分区,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上岸生态成陆。通过研究长江口疏浚土历史数据、长江口生物生境需... 为防止上海市横沙东滩浅滩大面积侵蚀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外抛入海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根据横沙东滩生物生境特点对横沙东滩进行分区,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上岸生态成陆。通过研究长江口疏浚土历史数据、长江口生物生境需求与长江口滩涂湿地发展特点,提出根据生境需求按照等深线0 m以上、-2-0 m、-2--5 m滩涂面积比例为1∶1∶2塑造横沙东滩生态基底方案,设置“T坝”进行生态基底保育,并分为鸻鹬类主栖息区(A区)、苇塘区(B区)、雁鸭类主栖息区(C区)、鸟类食物种植区(D区)4个生态功能区,最终形成生态成陆示范区。该研究方案可为滩涂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 生态成陆 疏浚土资源利用 生态功能区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太湖的概念和内涵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南宁 《水利发展研究》 2011年第10期50-53,共4页
基于太湖湖泊管理需求,从人水和谐治理太湖的角度出发,在太湖湖泊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对影响太湖湖泊健康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判定,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针对性地分析界定了健康太湖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健康太湖是... 基于太湖湖泊管理需求,从人水和谐治理太湖的角度出发,在太湖湖泊现状及存在问题系统分析和诊断的基础上,对影响太湖湖泊健康的决策因素进行了判定,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针对性地分析界定了健康太湖的概念和内涵,认为健康太湖是在开发和保护中维持太湖良性循环的一种平衡状态,是自然形态稳定、水体质量优良、生态系统平衡、服务功能健全的太湖。对如何科学保护、开发、治理和管理太湖指出了较为明确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湖泊管理 湖泊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设计创新
8
作者 程南宁 蔡云海 《城市建筑》 2014年第9期270-270,共1页
随着近几年来的发展,基坑支护的设计及施工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但是深基坑支护的设计理论以及具体的施工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强化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是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分析深基坑支护的设计技术。
关键词 城市建设 深基坑 支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东部地区利用太湖规划建设备用水库实践Ⅱ——以东太湖吴江应急备用水库建设为例
9
作者 胡伟 左倬 +3 位作者 余科平 魏清福 程南宁 李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658-13660,13670,共4页
以建立在东太湖的吴江应急备用水库为实例,通过数模手段模拟并计算了建设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提出了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减免措施,同时论证了在非应急时期、洪水期及应急时期的联合调度方案以及基于水质维护的联合调度过程中的工作... 以建立在东太湖的吴江应急备用水库为实例,通过数模手段模拟并计算了建设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提出了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减免措施,同时论证了在非应急时期、洪水期及应急时期的联合调度方案以及基于水质维护的联合调度过程中的工作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备用水库 规划 建设 防洪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引水河道水质控防消纳技术研究
10
作者 胡伟 李巍 +2 位作者 左倬 卓元午 程南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50,共3页
针对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引水河道水质受联通支河、排水口影响及水安全要求高特性,提出防控重点及关键环节,构建自陆域至水域、从上游到下游外的全方位立体式污染物防控消纳技术体系,确保引水安全。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平原河网地区 引水河道 水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库尾人工鱼类产卵场保护方案及监测方案探讨
11
作者 李园顺 程南宁 +1 位作者 成必新 叶智峰 《四川水力发电》 2023年第S02期145-149,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会导致流水生境萎缩、水文情势变化等一系列效应,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鱼类产卵繁殖环境。保护和改善鱼类繁殖条件是最有效方式,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人工鱼类产卵场,通过对产卵对象、关键生境因子、选址研究,营造适宜鱼...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会导致流水生境萎缩、水文情势变化等一系列效应,影响最为突出的就是鱼类产卵繁殖环境。保护和改善鱼类繁殖条件是最有效方式,乌东德水电站建设人工鱼类产卵场,通过对产卵对象、关键生境因子、选址研究,营造适宜鱼类产卵繁殖环境,对鱼类栖息环境加以保护。为充分掌握和了解工程实施效果,通过鱼类资源跟踪监测工作,侧面证明乌东德库尾鱼类栖息地保护建设项目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生物学 鱼类产卵场 金沙江流域 水生生境 跟踪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