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污染水体中沉水植物的繁殖及移栽技术探讨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南宁 朱伟 张俊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6期8-11,共4页
通过对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归类和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在总结常见的沉水植物移栽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渐沉式沉床快速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植物纤维作为生长基质的沉床上菹草和伊乐藻均有一定程度... 通过对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归类和分析,揭示了沉水植物繁殖方式的多样性。在总结常见的沉水植物移栽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渐沉式沉床快速移栽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植物纤维作为生长基质的沉床上菹草和伊乐藻均有一定程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营养繁殖 移栽 渐沉式沉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山湖底泥生态疏浚适宜深度判定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何伟 商景阁 +2 位作者 周麒麟 程南宁 范成新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1-477,共7页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淀山湖东部湖区的沉积物进行研究,测定沉积物在不同疏浚深度和疏浚温度下的铵态氮(NH4+-N)、正磷酸盐(PO34--P)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释放速率,并对该区域沉积物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淀山湖表层沉积物近年... 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对淀山湖东部湖区的沉积物进行研究,测定沉积物在不同疏浚深度和疏浚温度下的铵态氮(NH4+-N)、正磷酸盐(PO34--P)和溶解性有机碳(DOC)的释放速率,并对该区域沉积物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淀山湖表层沉积物近年来总磷和有机质含量有较大增加.淀山湖东部湖区NH4+-N和DOC存在着释放趋势,PO34--P在夏季会从沉积物中向上覆水中释放,在年内会形成"源"和"汇"的转化.整个淀山湖东部湖区按不同研究区域划分,疏浚深度以10~20 cm最佳,疏浚季节以秋季为佳.通过对淀山湖东部湖区的沉积物在不同疏浚深度和疏浚时间下的污染物释放速率的研究,可以为淀山湖和其它类似湖泊的疏浚工作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泥疏浚 释放速率 疏浚深度 疏浚温度 淀山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湿地中的SND机理以及DO、pH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吴建强 黄沈发 +1 位作者 丁玲 程南宁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6-478,共3页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向系统中输送大量的DO,并为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使得系统中连续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SND)反应。DO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工湿地系统SND的效果,根据SND的发生机理,可采用复合植物床(系统前端栽种泌氧能力强、后...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向系统中输送大量的DO,并为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使得系统中连续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SND)反应。DO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工湿地系统SND的效果,根据SND的发生机理,可采用复合植物床(系统前端栽种泌氧能力强、后端泌氧能力稍弱的水生植物)和间歇运行的的方式来改善整个系统的脱氮能力。pH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人工湿地系统的SND作用,最适宜值为7.0,据此可以选择适当pH的湿地填料来提高系统的SN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同步硝化反硝化 DO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徐海波 尤爱菊 +2 位作者 韩曾萃 吴淑琰 程南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304-12306,共3页
通过对多场降雨中pH、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分析了不同污染物质在雨水中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雨水呈酸性,雨水中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分别在9~245、0.038~0.250、2.83~6.25... 通过对多场降雨中pH、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分析了不同污染物质在雨水中的分布规律。分析表明,雨水呈酸性,雨水中可沉降物、总磷、总氮、氨氮以及高锰酸盐指数的浓度分别在9~245、0.038~0.250、2.83~6.25、0.11~4.90和0.70~16.00 mg/L;除pH和总氮浓度随降雨量增加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外,其他物质的浓度随着降雨量增大而逐渐减少;初期雨水中各物质的浓度(pH除外)较高,在降雨量达8~15 mm时物质浓度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污染物质 分布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东钱湖底泥污染物分布特征与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程南宁 李巍 +2 位作者 冉光兴 杜心慧 曹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对东钱湖底泥做了全面调查,测定了底泥粒度组成、有机质、TN、TP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底泥沉积特性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分别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相对背景值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有机污染及营养盐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 对东钱湖底泥做了全面调查,测定了底泥粒度组成、有机质、TN、TP及重金属含量,分析了底泥沉积特性及污染物分布特征,分别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和相对背景值法对重金属污染风险和有机污染及营养盐污染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东钱湖底泥组成以细颗粒为主,重金属含量除镉污染达到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外,其余均处于较低水平,湖区底泥中有机污染和氮污染问题非常突出.为有效治理东钱湖内源污染,有必要开展包括生态疏浚在内的内源污染治理措施.研究为进一步开展东钱湖水环境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钱湖 底泥 分布特征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 相对背景值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河道建设内涵及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程南宁 杨海燕 +1 位作者 黄莉 胡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6期12984-12985,12992,共3页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是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河道整治的研究热点。从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入手,深入分析河道生态建设的内涵,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城市生态河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城市河道生态建设是城市河道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河道整治的研究热点。从城市河道的功能特征入手,深入分析河道生态建设的内涵,按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城市生态河道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生态河道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河道 河道建设 内涵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碳生态理念的现代农业园水质净化方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程南宁 李羽文 朱雪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现状用水水质差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确定采用低碳、生态的理念进行园区水源利用和水质净化方案设计。通过雨水资源收集处理,充分利用园区场地中的再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中首次提出水生态... 针对现代农业园区现状用水水质差的现实问题,通过研究确定采用低碳、生态的理念进行园区水源利用和水质净化方案设计。通过雨水资源收集处理,充分利用园区场地中的再生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在农田水利配套设施中首次提出水生态净化的设计理念,通过构建稳定的水生生态系统进行水质净化和维护。其设计思路可为我国类似的农业园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生态 现代农业园 雨水利用 水生态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疏浚土塑造长江口新横沙生态成陆示范区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程南宁 左倬 +1 位作者 梅生成 罗鼎辉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9,共5页
为防止上海市横沙东滩浅滩大面积侵蚀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外抛入海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根据横沙东滩生物生境特点对横沙东滩进行分区,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上岸生态成陆。通过研究长江口疏浚土历史数据、长江口生物生境需... 为防止上海市横沙东滩浅滩大面积侵蚀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外抛入海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根据横沙东滩生物生境特点对横沙东滩进行分区,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上岸生态成陆。通过研究长江口疏浚土历史数据、长江口生物生境需求与长江口滩涂湿地发展特点,提出根据生境需求按照等深线0 m以上、-2-0 m、-2--5 m滩涂面积比例为1∶1∶2塑造横沙东滩生态基底方案,设置“T坝”进行生态基底保育,并分为鸻鹬类主栖息区(A区)、苇塘区(B区)、雁鸭类主栖息区(C区)、鸟类食物种植区(D区)4个生态功能区,最终形成生态成陆示范区。该研究方案可为滩涂生态修复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沙东滩 生态成陆 疏浚土资源利用 生态功能区 长江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东部地区利用太湖规划建设备用水库实践Ⅱ——以东太湖吴江应急备用水库建设为例
9
作者 胡伟 左倬 +3 位作者 余科平 魏清福 程南宁 李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658-13660,13670,共4页
以建立在东太湖的吴江应急备用水库为实例,通过数模手段模拟并计算了建设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提出了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减免措施,同时论证了在非应急时期、洪水期及应急时期的联合调度方案以及基于水质维护的联合调度过程中的工作... 以建立在东太湖的吴江应急备用水库为实例,通过数模手段模拟并计算了建设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提出了备用水库对防洪的影响减免措施,同时论证了在非应急时期、洪水期及应急时期的联合调度方案以及基于水质维护的联合调度过程中的工作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太湖 备用水库 规划 建设 防洪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引水河道水质控防消纳技术研究
10
作者 胡伟 李巍 +2 位作者 左倬 卓元午 程南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8-50,共3页
针对太湖流域平原河网地区引水河道水质受联通支河、排水口影响及水安全要求高特性,提出防控重点及关键环节,构建自陆域至水域、从上游到下游外的全方位立体式污染物防控消纳技术体系,确保引水安全。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平原河网地区 引水河道 水质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