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怀 程华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0-133,共4页
社会分层始终是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韦伯与涂尔干等三大经典社会学家那里,经济、权力、声望与职业是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生产社会)步入消费社会,以波德里亚、布迪厄、道格拉斯与... 社会分层始终是社会学研究关注的核心命题。在马克思、韦伯与涂尔干等三大经典社会学家那里,经济、权力、声望与职业是社会分层的主要标准。随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生产社会)步入消费社会,以波德里亚、布迪厄、道格拉斯与费瑟斯等为代表的社会学家深入分析了消费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某种消费文化意味着消费的阶层特征,特定的消费品与消费方式成为区分社会地位群体的的符号。从现实中的消费社会以及学者们对消费分层的接纳程度来看,消费分层具有了成为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的合法性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社会分层 消费分层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消费的社会学解释:传统与前沿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怀 程华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9,共7页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qu... 随着西方国家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者社会的转型,旅游消费已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要。社会学家关于旅游消费现象的研究提出了旅游消费的本真论、享乐论、日常实践论、文化宰制论和制度激励论等代表性解释。其中,"本真论"和"享乐论"从微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个体的不同体验,"日常实践论"从中观视角解释了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之间动态的互动过程,以及对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世界产生的影响;"文化宰制论"与"制度激励论"则从宏观视角解释了旅游消费的社会分层机制和外部激励因素。这些观点对分析转型中国的旅游消费现象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 本真论 享乐论 日常实践论 文化宰制论 制度激励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消费的体验镜像:一个合法性逻辑的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怀 程华敏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6,共9页
探析特定的职业习惯、制度环境和文化资本等非经济因素与同质性游客群体的旅游消费体验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命题。本文以某大学不同专业的教师为调查个案,分析了大学教师这个同质性文化精英群体的旅游消费体验的不同"镜像&... 探析特定的职业习惯、制度环境和文化资本等非经济因素与同质性游客群体的旅游消费体验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中心命题。本文以某大学不同专业的教师为调查个案,分析了大学教师这个同质性文化精英群体的旅游消费体验的不同"镜像"。研究发现,大学教师的旅游消费体验呈现了专业型、探索型、审美型、休闲型与补偿型五种不同的"镜像"。从组织合法性来看,大学教师把大学这个学术共同体内部的学习、审视、反思和批判等行为延伸至旅游消费体验的过程。从制度合法性来看,大学的学科制度与休假制度赋予了大学教师的身份认同,由此塑造的思维习惯影响了其旅游消费体验的倾向。从文化合法性来看,大学教师的旅游消费体验也是其用身体形态的文化资本建构群体认同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教师 旅游消费 体验镜像 组织合法性 制度合法性 文化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