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储层力学性质与破裂条件的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以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为例
1
作者 魏水建 徐天吉 +1 位作者 唐建明 程冰洁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6,共15页
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储层天然裂缝预测精度至今不高,直接影响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不利于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提升,亟需探索有效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分别是诱导储层裂缝发育的外因和内因,... 四川盆地WR页岩气田储层天然裂缝预测精度至今不高,直接影响了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不利于单井产量和最终可采储量的提升,亟需探索有效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地应力和岩石力学性质分别是诱导储层裂缝发育的外因和内因,在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综合信息计算地应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岩石力学性质的储层裂缝预测新方法。基于Mohr-Coulomb岩石强度准则、Terzaghi有效地应力原理和Anderson地应力关系的确立模式,利用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孔隙流体压力等力学参数,推导出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和脆性指数等岩石力学性质表征参数的数学公式。综合考虑脆性、内摩擦角、抗张强度、抗压强度、黏聚力、稳定性、破裂压力等裂缝影响因素,建立了反映储层裂缝发育概率的岩石破裂指数计算公式。通过WR页岩气田储层纵横波速度、密度及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弹性参数的地震叠前反演,在计算最大水平应力、最小水平应力、孔隙流体压力等力学参数和岩石力学性质表征参数的基础上,利用岩石破裂指数实现了目标储层裂缝空间发育特征预测。将裂缝预测效果与岩心、测井、微地震压裂监测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证实本方法能为页岩储层可压裂性评价和“甜点”目标优选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页岩气 地应力 储层力学性质 破裂指数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in-Transformer与生成对抗网络的地震随机噪声压制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周鸿帅 程冰洁 徐天吉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128,共13页
目前深度学习类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大多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而此类方法受限于卷积核的局部操作,缺少对地震数据全局特征的分析,因而降低了去噪效果。另外,以L 1,L 2损失函数为指标的网络模型容易出现过度平滑效应,产生虚假同相轴以及虚高的... 目前深度学习类地震数据去噪方法大多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而此类方法受限于卷积核的局部操作,缺少对地震数据全局特征的分析,因而降低了去噪效果。另外,以L 1,L 2损失函数为指标的网络模型容易出现过度平滑效应,产生虚假同相轴以及虚高的峰值信噪比(PSNR)与结构相似性(SSIM)值。为此,提出一种基于Swin-Transformer(Swin-T)和生成对抗网络的去噪方法(ST-GAN)。该方法以Swin-Transformer作为生成对抗网络中的生成网络对地震数据去噪,判别网络基于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的自注意力机制是全局操作,可以有效提取地震数据的全局特征,并能与卷积神经网络的局部操作互补,提升网络模型的特征提取能力。而对抗损失则提升了网络模型的细节恢复能力,有效避免因过度平滑效应产生的同相轴假象。将该方法应用于地震数据去噪,并与现有去噪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加优异的特征提取能力,能在有效压制随机噪声的同时,恢复和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提高了地震信号的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噪声压制 Swin-Transformer 自注意力机制 生成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VT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及应用
3
作者 李创 程冰洁 +2 位作者 徐天吉 王啟 华豪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40-1352,共13页
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 品质因子Q是表征地震波衰减的一种重要参数,广泛应用于储层裂缝发育特征及含油气性识别。然而,在各向同性、各向异性、黏弹性等不同介质模型的约束下获取的Q值具有不同的储层表征能力。为了精确描述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孔隙—裂缝型等储层的各向异性及裂缝发育特征,基于HTI介质模型和地震波衰减各向异性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OVT(Offset Vector Tile)域HTI介质衰减各向异性的储层裂缝预测方法。首先,利用广义S变换(GST)对OVT矢量片叠前道集进行高精度时频分析;然后,通过T-K(Teager-Kaiser)能量算子计算地震波的单频T-K能量;最后,计算抽样波长距离内的相对衰减量,获得衰减拟Q值进行椭圆拟合,并以椭圆扁率表征衰减各向异性强度和预测裂缝发育密度。该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OVT叠前道集较叠后数据包含了更丰富的储层流体和裂缝信息的优势,而且将衰减属性与储层裂缝表征联系在一起,提供了一种裂缝预测新思路。该方法在川西坳陷XC气田的应用中取得了地震资料预测结果与岩心分析、测井资料解释成果吻合度较高的裂缝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预测 衰减各向异性 品质因子 HTI介质 OVT地震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各向异性介质频变AVAZ反演的裂缝含气性预测
4
作者 陈天杰 程冰洁 +2 位作者 徐天吉 钱忠平 邹振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7-580,共14页
依赖频率的AVO反演方法(FDAVO)可以提取与流体有关的异常信息,但由于没有考虑实际储层中各向异性的影响,难以适用于裂缝性油气藏。另外,各向异性通常与频率相关,这一特性有利于利用OVT域叠前地震数据识别有效裂缝。为此,提出基于正交各... 依赖频率的AVO反演方法(FDAVO)可以提取与流体有关的异常信息,但由于没有考虑实际储层中各向异性的影响,难以适用于裂缝性油气藏。另外,各向异性通常与频率相关,这一特性有利于利用OVT域叠前地震数据识别有效裂缝。为此,提出基于正交各向异性(OA)介质频率相关的AVAZ(OA-FDAVAZ)反演的裂缝含气性预测方法。首先基于Chapman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弹性参数随频率、入射角等参数的变化特征;然后基于OA介质纵波反射系数近似式推导出OA-FDAVAZ反演的目标方程,构建了新的频散属性Iani;最后利用最小二乘法反演正交各向异性频散属性。模型试算表明:含气裂缝层的正交各向异性频散属性明显强于含水裂缝层,而不含裂缝的各向同性层频散响应微弱,验证了所提频散属性对流体的敏感性。实际OVT域叠前地震数据应用结果表明:正交各向异性频散属性的预测结果与钻探结果吻合较好。与传统方法对比,该方法受背景干扰小,可准确刻画储层中裂缝含气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各向异性 Chapman模型 纵波频散 OVT域地震数据 含气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断裂高分辨预测及连通性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
5
作者 雍林 程冰洁 徐天吉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6-857,共12页
为了提高断裂预测精度和分辨率,分析储层断裂连通性,提出基于高斯滤波拉普拉斯(the Laplacian of a Gaussian filter,LoG)算子的断层增强方法、基于特征向量的断层细化方法和基于三维稳态饱和流动方程的断层连通性方法相结合的储层断裂... 为了提高断裂预测精度和分辨率,分析储层断裂连通性,提出基于高斯滤波拉普拉斯(the Laplacian of a Gaussian filter,LoG)算子的断层增强方法、基于特征向量的断层细化方法和基于三维稳态饱和流动方程的断层连通性方法相结合的储层断裂预测及连通性评价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威远龙马溪组页岩储层断层增强和断层细化的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改善了横向和垂向上的分辨率,突出了微、小断裂的细节特征,使目标储层的断裂特征刻画得更清楚、全面,增强和细化处理后的属性对断裂识别的分辨率和精度都明显优于相干属性;断层连通性评价方法的应用突出了目标储层段的连通断层,同时连接了小断层,并结合该储层段的孔隙度预测结果,将储层断裂连通性划分为3个区间,得到有效的评价认识,即:目标储层段断层、中小尺度断裂发育,储层断裂整体连通性较好,可以作为天然气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断裂 高分辨预测 连通性评价 断层增强 断层细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非均匀介质伪谱法波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冰洁 李小凡 徐天吉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7年第1期16-19,共4页
在地震波场数值正演模拟方法的研究中,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是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的2个关键问题。从—阶速度—应力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利用伪谱法求解波动方程,对复杂非均匀介质模型中的波场进行了正演模拟,并利用经典的Mamousi速度... 在地震波场数值正演模拟方法的研究中,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是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的2个关键问题。从—阶速度—应力弹性波动方程出发,利用伪谱法求解波动方程,对复杂非均匀介质模型中的波场进行了正演模拟,并利用经典的Mamousi速度模型验证了该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将伪谱法模拟结果与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的模拟结果比较可知:对于较为简单的非均匀模型,伪谱法和交错网格高阶有限差分法生成了几乎相同的波场;而当模型非常复杂且存在变化较剧烈的速度间断面时,伪谱法的模拟结果比较差。尽管如此,伪谱法计算速度快,计算效率高,能够直观、高效地反映介质中波场的传播规律。因而仍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地震波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介质 伪谱法 数值模拟 波动方程 计算精度 计算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程冰洁 胡治权 +1 位作者 徐天吉 曹伦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5-823,801,共9页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是一种根据面波强能量、椭圆极化率大的特点,在小波域借助瞬时极化分析手段,对多波地震信号进行面波压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能量、频率、视速度、极化属性四参数联合压制面波,在最大可能压制面波的同... 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是一种根据面波强能量、椭圆极化率大的特点,在小波域借助瞬时极化分析手段,对多波地震信号进行面波压制的滤波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能量、频率、视速度、极化属性四参数联合压制面波,在最大可能压制面波的同时,保留与面波频带混叠的有效波信号,是低信噪比多分量资料处理中压制面波的有效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川西拗陷新场地区的多分量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波域能量分类约束极化滤波法能有效地对低信噪比多波多分量资料进行面波压制,同时能很好地保留有效信号,并且其处理效果受极化率压制阈值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量 小波域 能量分类约束 极化滤波 高保真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层页岩有利储集层预测方法及实践 被引量:11
8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3 位作者 罗诗艺 陈天杰 李永生 唐建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8-928,共11页
基于参数关联特征分析原理、卷积神经网络(CNN)智能预测方法、核主成分分析(KPCA)非线性降维原理的一体化融合表征方法等研究,提出1套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层页岩有利储集层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岩心和测... 基于参数关联特征分析原理、卷积神经网络(CNN)智能预测方法、核主成分分析(KPCA)非线性降维原理的一体化融合表征方法等研究,提出1套基于机器学习的深层页岩有利储集层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5个步骤:①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岩心和测井数据的高维关联特征。②利用KPCA非线性降维方法简化表征复杂高维数据,以准确、高效地揭示有利储集层的岩心和测井响应规律。③利用CNN和测井数据训练并验证与地下储集层近似的模型。④利用CNN和地震数据智能预测有机碳含量、含气量、脆性、地应力等有利储集层参数,有效解决储集层预测非线性复杂特征提取难题。⑤利用KPCA剔除复杂冗余信息,挖掘有利储集层大数据特征,一体化融合表征各类参数,实现储集层综合评价。该方法用于预测四川盆地威荣页岩气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有利储集层的空间展布,结果与岩心、测井、产能等实际数据高度吻合,证实该方法能为深层页岩气勘探开发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系—志留系 页岩气 储集层预测 机器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核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波速度比参数含气性识别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1 位作者 梁群 李丽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7-315,220-221,共9页
基于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递推计算等方法,可以提取多波速度比参数,包括横波与纵波速度比、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以及据此衍生出来的相关参数(如速度比导数)。以泊松比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数学... 基于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采用纵横波联合反演、递推计算等方法,可以提取多波速度比参数,包括横波与纵波速度比、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以及据此衍生出来的相关参数(如速度比导数)。以泊松比与纵横波速度比之间的数学关系为基础,利用纵波与转换波的传播特征,推导出采用泊松比或纵横波速度比表述的横波与转换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对纵波速度的一阶导数、转换波与纵波速度比对泊松比的一阶导数。这些参数对岩性、含气性比较敏感,是油气预测中一类新的实用参数。将上述参数用于四川盆地西部深层须家河组低渗透—致密裂缝性气藏的含气性检测,发现多波速度比参数异常强、裂缝发育好的区域,是天然气富集的优质储层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三分量 多波速度比 敏感参数 低渗透—致密裂缝性气藏 含气性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1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番石榴叶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程冰洁 周迎春 +3 位作者 黄海军 鄢文 陈宝田 刘强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6-57,共2页
目的考察FL-1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含量,以树脂吸附量、上液容量体积为指标考察FL-1树脂的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吸附行为。结果FL-1大孔树脂对番石榴叶总黄酮吸附纯... 目的考察FL-1大孔树脂吸附纯化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含量,以树脂吸附量、上液容量体积为指标考察FL-1树脂的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吸附行为。结果FL-1大孔树脂对番石榴叶总黄酮吸附纯化的最佳条件为:样品中总黄酮的浓度为13.22%,原药材与树脂投量比为1∶4,以70%乙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流速为2 mL/min。采用本工艺,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得率达30.12%,纯度达55.22%。结论该工艺简便,适于番石榴叶总黄酮的吸附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总黄酮 大孔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资料在川西坳陷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1-186,共6页
转换波资料解释具有优质储层预测可靠、裂缝检测信息丰富、流体性质判断准确等优势。在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针对深层须家河组目的层,探讨了利用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和纵横波测井资料,建立了裂缝型... 转换波资料解释具有优质储层预测可靠、裂缝检测信息丰富、流体性质判断准确等优势。在川西坳陷新场地区,针对深层须家河组目的层,探讨了利用三维三分量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的方法。利用多分量地震资料和纵横波测井资料,建立了裂缝型正演地质模型,获得了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传播特征;通过纵、横波井震联合标定,弄清了地震相与沉积相的关系,确定了纵波和转换波反射同相轴的地质含义;对纵、横波资料进行匹配处理,使纵波与转换波的同层反射时间、振幅、相位、频率和波形一致;通过全波属性分析和纵波与转换波联合解释研究等,形成了针对川西坳陷储层预测的转换波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优质储层预测、裂缝检测和含气性识别中,该技术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钻井获得了高产工业气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地震资料 联合标定 全波属性 联合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信号的多尺度频率与吸收属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程冰洁 徐天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4-317,共4页
利用小波函数具有良好的时间域与频率域局部化特征,在不同尺度下,对地震数据进行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提取地震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基于小波理论,对Aki&Richards(1980)给出的地震波振幅公式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推导出地震波传播... 利用小波函数具有良好的时间域与频率域局部化特征,在不同尺度下,对地震数据进行小波变换,能够有效地提取地震信号的时间-频率分布特征。基于小波理论,对Aki&Richards(1980)给出的地震波振幅公式进行连续小波变换,推导出地震波传播时间、频率与吸收系数之间的关系。进而,计算出地震信号的吸收属性,有效凸显地震信号主频低、高频缺失严重、反射弱、反射空白、反射杂乱、波形肥胖等含油气响应特征。含烃储集层对高频成份具有特殊的响应,并时常伴随有强烈的地震波振幅、能量与频率吸收衰减,在不同尺度下计算地震波的主频、吸收系数能够有效地反映地震波的频移与吸收衰减特征,有利于岩性识别、油气预测及综合解释。将该方法运用到川西坳陷深层须家河组致密碎屑岩含气性预测中,预测的异常区块与区内测井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 地震信号 频率 吸收系数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多次分裂数值模拟与层剥离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冰洁 毛树林 徐天吉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34,122-123,共6页
转换波分裂裂缝检测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重要价值所在.根据转换波分裂的特点和信息,可以预测裂缝的发育方位和密度.在裂缝油气藏中,这2个参数对提高油气采集率具有重要意义.当研究的目标层以上的盖层中,存在不只一个含裂缝各向异性层... 转换波分裂裂缝检测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的重要价值所在.根据转换波分裂的特点和信息,可以预测裂缝的发育方位和密度.在裂缝油气藏中,这2个参数对提高油气采集率具有重要意义.当研究的目标层以上的盖层中,存在不只一个含裂缝各向异性层时,转换波就会发生多次分裂,上覆各向异性对下层裂缝参数的计算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必须估算并补偿分裂的快慢波时差,消去盖层各向异性的影响,以获得更准确的目标层的裂缝信息.通过理论模型正演及实际资料计算分析,研究多层裂缝介质中转换波传播特征及分裂机制,分析转换波R,T分量在多层裂缝各向异性介质中的分裂特征,利用能量比法预测裂缝方位,估算快慢波时差,并做层剥离时差补偿后,提高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波 多层裂缝各向异性 裂缝检测 时差补偿 层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须五段页岩气藏地震各向异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天吉 闫丽丽 +3 位作者 程冰洁 唐建明 李曙光 杨振武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9-329,共11页
川西坳陷须(须家河组)五段天然气资源量巨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远景;但地质认识程度低,尤其针对气藏各向异性的研究极少。为了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和井位部署成功率,针对须五段开展各向异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须五段储层特征并深入分... 川西坳陷须(须家河组)五段天然气资源量巨大,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远景;但地质认识程度低,尤其针对气藏各向异性的研究极少。为了提高储层预测精度和井位部署成功率,针对须五段开展各向异性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须五段储层特征并深入分析天然气聚集规律。通过早期研究发现,受四川盆地须五时期的沉积环境控制,川西坳陷须五段形成了以厚泥页岩和薄致密砂岩为主体的岩性组合,页岩层横向变化大,加之页岩矿物成分、碎屑颗粒定向排列、周期性薄层沉积及其他非均质特性,导致了地层展现出各向异性特征。目前,分析预测地层空间各向异性的有效方法并不多,且大多数方法仍然以地震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地震反射及分方位地震属性对岩石类型、物理性质及构造形态等特征的直观响应,实现岩层各向异性指示信息的准确提取。相比较而言,如果不采用分方位地震数据,而仅基于全方位叠加地震数据的各向同性分析方法,则忽视了页岩的各向异性本质,不利于地质问题的准确认识。文中采用上述方法思路,基于分方位与全方位叠加地震数据,对比分析了这两类数据的地震反射响应特征、曲率体属性、相干体属性和储层阻抗等参数,并在地震各向异性信息的指示下捕捉岩层空间变化特征,成功地实现了川西须五段气藏沉积相、岩性、裂缝的精细解释和"甜点"储层的高精度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向同性 各向异性 全方位 分方位 页岩气 须家河组五段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集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38
15
作者 李曙光 程冰洁 徐天吉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1-352,共2页
页岩气储集层具有高自然伽马、低声波速度、低密度、高电阻率等地球物理特性,这些特性都可以作为页岩气储集层识别的依据。但由于其有效孔隙度较低,成藏主要受控于裂缝发育程度,页岩气的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通过检测页岩裂缝的发育程度... 页岩气储集层具有高自然伽马、低声波速度、低密度、高电阻率等地球物理特性,这些特性都可以作为页岩气储集层识别的依据。但由于其有效孔隙度较低,成藏主要受控于裂缝发育程度,页岩气的地球物理勘探主要是通过检测页岩裂缝的发育程度及方向来确定页岩储集层的有利发育区带。讨论了利用因岩性各向异性而产生的地震波的各向异性、快慢横波分裂、曲率相干属性、频变AVO等几种裂缝检测识别页岩气储集层的方法,为页岩气的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球物理特征 储集层 识别 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雷四段储层脆性与裂缝预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闫丽丽 江莹莹 喻勤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2-572,共11页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 龙门山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展现出盆—山结合区域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的"双复杂"特点,致使储层和裂缝预测难度较大。为此,结合区内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在分析白云岩、灰岩、膏(盐)岩的测井响应差异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数据计算岩石脆性与裂缝参数,并以此研究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且得出以下认识:(1)根据测井和地震数据分别计算的脆性系数清晰地刻画了白云岩、灰岩储层与上覆泥岩、下伏膏(盐)岩的脆性差异,并据此研究了优质脆性储层空间展布和裂缝发育特征;(2)雷四上亚段储层中存在构造和非构造两类裂缝,其展布规律与构造、沉积等多种内外因素密切相关,且在气藏圈闭内的不同构造部位的裂缝发育程度存在差异;(3)充分利用不同岩性的脆性差异及脆性与裂缝之间的密切关系,能更深刻地认识优质储层的地质特征,但受脆性系数计算精度、地震分辨率等客观因素制约,尚难以精确定量预测脆性储层中的裂缝;(4)雷四上亚段的孔隙度较高、微裂缝较发育、脆性较强的白云岩和灰岩储层,应是气藏开发中选点、选层的关键目标。上述认识在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PZ1、YaS1等井的实钻资料中获得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金马—鸭子河推覆构造带 雷四上亚段 脆性储层 裂缝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 被引量:12
17
作者 唐建明 徐天吉 +2 位作者 程冰洁 沈杰 喻勤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79-487,共9页
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受埋藏深、厚度薄、致密化程度高等复杂条件的制约,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大。经过近8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具体如下:①综合利用大偏移距、宽方位、... 四川盆地优质页岩储层受埋藏深、厚度薄、致密化程度高等复杂条件的制约,页岩气勘探开发难度大。经过近8年的勘探开发研究与实践,形成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甜点”预测与钻井工程辅助设计技术,具体如下:①综合利用大偏移距、宽方位、高覆盖次数、小面元的三维地震资料和地质、测井、岩石物理等信息,在有利沉积相带分析和构造解释的基础上,采用岩石物理敏感参数分析、弹性参数反演和有机碳含量(TOC)反演等方法,获得页岩储层有利沉积相带、构造、埋深、岩性、物性、脆性、生烃能力、含气量、裂缝、孔隙流体压力和地应力差异等“甜点”要素,实现地质与工程“甜点”综合评价与逐级分类;②将Ⅰ类和Ⅱ类“甜点”列为重点开发目标,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工程一体化水平井轨道设计、跟踪与动态调整及压裂数值模拟等方法,实现深层页岩气钻井工程地球物理辅助设计与现场支撑。该技术在威远、荣县、永川、井研—犍为、丁山、赤水等页岩气探区的勘探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四川盆地深层页岩气的高效勘探与商业化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地质与工程“甜点” 地震 岩石物理 测井 钻井工程 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TI介质弹性参数的页岩脆性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天吉 程冰洁 +2 位作者 胡斌 江莹莹 唐建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1-978,共8页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页岩的脆性对油气储层的各向异性、储集能力、渗透性和可改造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岩石的脆性预测成为了评价页岩气藏的重要内容。实验测试分析也已经证实,页岩的脆性与岩石中的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等影响力学性...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页岩的脆性对油气储层的各向异性、储集能力、渗透性和可改造性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岩石的脆性预测成为了评价页岩气藏的重要内容。实验测试分析也已经证实,页岩的脆性与岩石中的矿物含量和孔隙结构等影响力学性质的因素密切相关。Rickman等(2008)提出了基于弹性参数的脆性系数计算方法,融合了力学参数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然而,目前计算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的方法均以各向同性介质为前提,受此局限,脆性系数计算公式必然不能精确地描述复杂介质中的脆性特征。为此,引入Thomsen(2013)提出的VTI介质弹性参数计算方法,推导出隐含了各向异性参数ε,γ和δ的脆性系数计算公式,从理论上直接把页岩的脆性和各向异性密切地联系了起来,较好地诠释了现实中脆性页岩存在各向异性的岩石物理特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四川盆地西部新场-孝泉地区须家河组五段页岩气的开发实践中,结果表明脆性系数高值异常区储层脆性较强,能有利于在优质储层中识别出"脆性甜点"储层。预测结果与现仅有的两口页岩气专层井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TI介质 弹性参数 脆性 裂缝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在川西须家河组气藏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跃 徐天吉 +1 位作者 程冰洁 甘其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140,共4页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气藏为超致密超高压非常规近源气藏,具有地质条件复杂、成藏机理不清、地震资料有效频带窄与主频低等不利因素,勘探开发难度极大。常规纵波反演技术不能够充分地利用横波信息,无法提供与储层预测、含气性识别等相关的精确参数,难以有效地解决致密气藏的勘探难题。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技术同时利用全波测井、地震、地质等综合信息,反演出泊松比、纵横波速度比、纵横波阻抗、密度等与岩性和物性相关的重要参数,为致密油气藏的描述提供了更准确、有效的依据。进行转换波叠后联合反演之前,还需要对PP波与PS波进行匹配处理,消除反射波组的频率、相位、波形等差异,以建立准确的反演初始模型。将该技术应用到川西新场地区须家河组气藏描述,获得了良好的储层预测、岩性识别及含气性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西 晚三叠世 气藏 纵波-纵波 纵波-横波 叠加(地震)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约束地震道反演和多项式拟合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玉芬 凌峰 程冰洁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8-390,共3页
井约束地震道反演和多项式拟合技术联合应用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处理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已知的测井、地质、地震资料的信息 ,在它们的共同约束下 ,去求取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和较宽频带的近似反射系数序列剖面 ,并对高分辨率处理... 井约束地震道反演和多项式拟合技术联合应用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的处理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充分利用已知的测井、地质、地震资料的信息 ,在它们的共同约束下 ,去求取一个具有较高分辨率和较宽频带的近似反射系数序列剖面 ,并对高分辨率处理后的剖面再进行横向多项式拟合处理 ,不仅提高了地震记录的分辨率而且也提高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用该方法对某地区部分实际地震资料进行了处理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约束 地震道反演 分辨率 信噪比 多项式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