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暗下萌发培养促进日本落叶松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
1
作者 孙海涛 杨玲 +2 位作者 程冬霞 齐力旺 李万峰 《温带林业研究》 2025年第3期40-43,共4页
【目的】促进日本落叶松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提高胚状体苗质量和成苗转换效率,完善日本落叶松良种繁育技术。【方法】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检测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情况,统计萌发趋势比例。分析黑暗或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胚状体苗的长... 【目的】促进日本落叶松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提高胚状体苗质量和成苗转换效率,完善日本落叶松良种繁育技术。【方法】在黑暗条件下进行萌发培养,检测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情况,统计萌发趋势比例。分析黑暗或光照条件下培养的胚状体苗的长度。【结果】黑暗条件下萌发培养14 d,胚状体苗的萌发比例可以达到89.32%。黑暗条件下萌发培养的胚状体苗平均长度为0.94 cm,约是光照条件下胚状体苗的2.61倍。【结论】本研究表明黑暗条件下萌发培养14 d可以加速早期胚状体苗的形态建成,为该树种体细胞胚胎再生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落叶松 胚状体苗 萌发培养 体细胞胚胎发生 成苗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落叶松瞬时转化体系的优化及初步应用
2
作者 邢俊霞 臧巧路 +5 位作者 叶查龙 张陈谊 程冬霞 齐力旺 杨玲 李万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目的]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方法]以液体增殖培养7 d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携带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的pCAMBIA1305.1载体进行瞬时转化,根据GUS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筛选最佳侵染液... [目的]优化农杆菌介导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瞬时转化体系。[方法]以液体增殖培养7 d的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利用携带β-葡糖醛酸酶基因(GUS)的pCAMBIA1305.1载体进行瞬时转化,根据GUS的表达量及酶活性,筛选最佳侵染液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并利用筛选出的转化体系,分析落叶松scarecrow-like 6(LaSCL6)启动子的活性。[结果]瞬时转化后,GUS表达明显。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2,侵染5 min,共培养72 h时,GUS的表达量最高,△CT值为-2.274 2;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05,侵染5 min,共培养72 h时,GUS酶活性最高,为25.728 6 U·L^(-1)。LaSCL6启动子的活性是CaMV35S启动子的1.55倍。[结论]综合考虑GUS的表达量和酶活性,当侵染液浓度OD600为0.05,侵染5 min,共培养24 h时,GUS的表达量和酶活性较高,这一条件可以用来进行日本落叶松胚性愈伤组织的高效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 瞬时转化 胚性愈伤组织 GUS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粉填充共聚聚丙烯划痕形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华 程冬霞 +5 位作者 谢耀文 朱传文 杨波 罗忠富 宁凯军 叶南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9-51,56,共4页
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滑石粉填充共聚聚丙烯(Co-PP)划痕形变的特性。研究表明:滑石粉填充共聚PP的划痕形变是由于"黏滑"现象造成的,拉伸变形纤维化、空洞、滑石粉裸露及滑石粉与基材界面结合差导致了划痕发白产生。随着耐... 通过扫描电镜(SEM)研究了滑石粉填充共聚聚丙烯(Co-PP)划痕形变的特性。研究表明:滑石粉填充共聚PP的划痕形变是由于"黏滑"现象造成的,拉伸变形纤维化、空洞、滑石粉裸露及滑石粉与基材界面结合差导致了划痕发白产生。随着耐划伤性能提高,剪切屈服区宽度与"鱼纹"现象降低,"黏滑"现象消失。通过对划痕形变特性的研究,将对开发良好耐划伤性能的PP材料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痕形变 聚丙烯 滑石粉 耐划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挤出级SAN/ASA共混物在毛细管流变仪中的熔体破碎现象 被引量:4
4
作者 单桂芳 张军 +3 位作者 程冬霞 周霆 罗明华 辛敏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50,共5页
通过毛细管流变仪系统表征了挤出级苯乙烯–丙烯腈塑料与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塑料(SAN/ASA)共混物的熔体破碎现象,研究了加工温度、SAN分子量及其AN含量、ASA分子量和ASA含量对ASA挤出物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AN分子量的... 通过毛细管流变仪系统表征了挤出级苯乙烯–丙烯腈塑料与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塑料(SAN/ASA)共混物的熔体破碎现象,研究了加工温度、SAN分子量及其AN含量、ASA分子量和ASA含量对ASA挤出物表面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SAN分子量的增加、SAN中AN含量的增加和ASA分子量的增加,引起聚合物发生熔体破碎的剪切速率(临界剪切速率)都有所减小,更容易出现不稳定挤出和熔体破碎现象;同时,随着SAN分子量的下降,ASA树脂的粘流活化能增加,熔体黏度的温度敏感性增加。随着ASA含量的增加,临界剪切速率亦移向低值区,熔体破碎现象与熔体加工过程储存的弹性能有关。此外,加工温度的提高有利于消除熔体破碎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塑料 熔体破碎 临界剪切速率 挤出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