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荷斯坦奶牛乳腺β-防御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
1
作者 程兰玲 曹贵方 +3 位作者 温世勇 赵鹏伟 关洪敏 菅瑞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68,共4页
本研究为证明荷斯坦奶牛乳腺β-防御素的表达,扩增出6种β-防御素序列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的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其核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LAP、BNBD4同源性100%,BNBD5为99.6%,EBD为99.5%,BNBD7、TAP为98.... 本研究为证明荷斯坦奶牛乳腺β-防御素的表达,扩增出6种β-防御素序列进行氨基酸分析,结果发现,扩增的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其核酸序列与NCBI数据库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LAP、BNBD4同源性100%,BNBD5为99.6%,EBD为99.5%,BNBD7、TAP为98.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种防御素的mRNA水平的表达,它们之间的表达量都有显著性差异(BNBD4与BNBD5除外),其中LAP表达量最多,BNBD7,EBD,BNBD5,BNBD4次之,TAP的表达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差异表达 荷斯坦奶牛 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斯坦奶牛乳腺LAP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
作者 程兰玲 曹贵方 +2 位作者 赵鹏伟 凃勇 包图雅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132-135,共4页
为了研究奶牛乳腺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LAP基因的核心片段序列,并与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同源性;进一步扩增其DNA序列中间片段;其后运用反向PCR技术并结合半巢式PCR技术扩增其侧翼的序列。... 为了研究奶牛乳腺防御素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出LAP基因的核心片段序列,并与NCBI数据库序列比对同源性;进一步扩增其DNA序列中间片段;其后运用反向PCR技术并结合半巢式PCR技术扩增其侧翼的序列。结果表明: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序列同源性为100%,确认为LAP基因;DNA序列扩增得到1 760 bp的中间序列,并预测了其酶切位点;得到5'侧翼序列107 bp,3'侧翼序列87 bp,经预测发现有转录因子GATA。为进一步研究防御素的防御功能、寻找防御素基因体外表达调控机制以及利用基因工程防治奶牛乳腺炎积累了基本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乳腺炎 舌抗菌肽(LAP)基因 反向PCR 防御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羊蹄部动脉供应及血管床构筑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荣 李涛 +2 位作者 程兰玲 赵鹏伟 杨银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3-526,共4页
目的:探究成年羊蹄部动脉血管起源、分支、分布、走向及血管床构筑特征,为哺乳动物比较解剖学和蹄病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和管道铸型技术对羊蹄部动脉血管床构筑进行系统观察和测量。结果:成年羊前肢蹄... 目的:探究成年羊蹄部动脉血管起源、分支、分布、走向及血管床构筑特征,为哺乳动物比较解剖学和蹄病临床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运用大体解剖学方法和管道铸型技术对羊蹄部动脉血管床构筑进行系统观察和测量。结果:成年羊前肢蹄部动脉的主要分支有第3和第4指枕动脉、第3和第4指掌侧固有动脉、远指节骨终动脉弓、中指节骨掌(背)侧动脉、第3和第4指掌远轴侧固有动脉;后肢蹄部的趾枕动脉多数由第3和第4趾背轴侧固有动脉,少数由趾间动脉分出,趾枕动脉后的分支与前肢蹄部相应血管分支基本相同。结论:羊蹄部动脉在前肢主要是第3和第4指枕动脉以及第3和第4指掌侧固有动脉的延续和分支,后肢主要是趾背侧第3总动脉的直接延续和分支,各级动脉分支相互吻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动脉血管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血管床 终动脉弓 铸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绵羊Ghrelin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建荣 曹贵方 +3 位作者 赵鹏伟 温世勇 程兰玲 凃勇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2-1786,共5页
为了克隆蒙古绵羊Ghrelin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用RT-PCR方法从蒙古绵羊胃组织mRNA扩增获得Ghrelin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pMD-19T载体后进行序列分析。将测序正确的cDNA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ET... 为了克隆蒙古绵羊Ghrelin基因,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本研究用RT-PCR方法从蒙古绵羊胃组织mRNA扩增获得Ghrelin基因的cDNA序列,克隆到pMD-19T载体后进行序列分析。将测序正确的cDNA序列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连接,并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进行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蒙古绵羊Ghrelin基因序列与已发表基因序列有2个碱基的差异,该碱基的变化并不影响氨基酸序列,目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Western-blot初步证实了所获得的融合蛋白是特异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蒙古绵羊Ghrelin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蒙古绵羊Ghrelin基因的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蒙古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NADC30-like毒株的毒力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辉 张伟 +8 位作者 程兰玲 潘晓梅 唐慧芬 周涛 秦义杰 胡耀凯 刘强德 肖艳 贺笋 《中国动物保健》 2023年第6期113-115,共3页
为了评估当前优势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ADC30-like毒株的毒力,试验利用经猪肺泡巨噬细胞分离的5个NADC30-like毒株接种6~7周龄健康易感猪,以进行毒力评价(A-E组),并设立未攻毒阴性对照组(F组)。所有组攻毒后进行临床症... 为了评估当前优势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ADC30-like毒株的毒力,试验利用经猪肺泡巨噬细胞分离的5个NADC30-like毒株接种6~7周龄健康易感猪,以进行毒力评价(A-E组),并设立未攻毒阴性对照组(F组)。所有组攻毒后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并在第0、3、5、7、10、14和21天采集全血、咽拭子和肛拭子进行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显示,除D组外其他攻毒组表现一过性体温升高,偶有到41℃,而D组在攻毒后第4~15天,该组试验猪平均体温均不低于40.5℃,体温显著高于其他攻毒组。病毒血症检测发现,除D组外,其他攻毒组在第3、5、7和10天均为核酸阳性,在第14天部分转为核酸阴性,但到第21天又转为阳性,而D组从攻毒到结束病毒血症始终为阳性。肛拭子和咽拭子病毒载量测定发现,除D组外,其他攻毒组在第3、5和7天均为核酸阳性,在第10、14和21天部分猪有时转为阴性,后又转为阳性;D组攻毒到结束肛拭子始终为阳性。从上述数据统计综合分析,结果表明D组所攻击的毒株毒力高于其他毒株,可引起3/5猪发病,且死亡一头,该毒株感染能产生PRRSV的典型临床症状,可初步用于NADC30-like疫苗的效力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C30-like 毒力评价 病毒血症 排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