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诺福韦酯治疗妊娠早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及对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川英 陈芳 +3 位作者 程全红 涂相林 戴颖 林学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早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南昌第九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B孕妇164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80,孕妇在妊娠...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早期使用替诺福韦酯(TDF)抗病毒的疗效及母婴阻断有效性。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12月在南昌第九医院门诊及住院的CHB孕妇164例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观察对象,按患者意愿分为治疗组(n=80,孕妇在妊娠早期予以TDF 300 mg/d,并在妊娠结束后按照CHB的抗病毒处理原则进行治疗)和对照组(n=84,不接受抗病毒治疗)。2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观察孕期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尿常规,HBV血清标志物、HBV 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6个月及12个月时HBs Ag、HBV DNA,评价新生儿HBV感染情况、生长发育情况及并发症,并进行Apgar评分。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ALT复常率、HBV DNA阴转率在妊娠18、24和36周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T复常率:χ^2值分别为19. 145、24. 990、36. 414,P值均<0. 001;HBV DNA阴转率:χ^2值分别为75. 526、107. 412、38. 138,P值均<0. 001)。在婴儿出生时、出生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检查,治疗组与对照组婴儿HBsAg阳性率、HBV DN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BsAg阳性率:χ^2值分别为6. 089、5. 074、5. 074,P值均<0. 05;HBV DNA阳性率:χ^2值均为5. 074,P值均<0. 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生长发育指标均在正常婴儿范围内。结论妊娠早期开始使用替诺福韦酯能恢复肝功能,并可安全有效的阻断HBV垂直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性 妊娠 孕妇 替诺福韦酯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妊娠全程替比夫定治疗的疗效及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芳 涂相林 +4 位作者 陈川英 程全红 李欣 林学 幸泽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6-639,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 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妇女妊娠全程使用替比夫定(Ld T)抗病毒的疗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CHB妇女64例,治疗组31例,对照组33例。两组婴儿均接受标准免疫预防,人工喂养。观察整个孕期生化、HBV标志物、HBVDNA的变化及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时、1、6及12月龄时HBVDNA、HBs Ag及婴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孕24周及分娩前ALT复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孕12、24周及分娩前HBVDNA阴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是48.39%vs.3.03%(P=0.000)、83.87%vs.6.06%(P=0.000)、90.32%vs.6.25%(P=0.000);两组婴儿在出生时HBs Ag阳性率是12.90%vs.37.50%(P=0.025),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0.035);HBVDNA阳性率在出生时是0 vs.21.88%(P=0.018)、出生后1、6、12个月均为0 vs.18.75%(P=0.035)。两组新生儿生长发育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HB患者妊娠全程使用Ld T有较好的抗病毒疗效,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妊娠 替比夫定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