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雷诺数翼型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宇琪 夏天宇 +1 位作者 董昊 程克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97,共11页
为消除低雷诺数下对称翼型小迎角范围内的气动力非线性现象,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及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并耦合RANS的数值方法建立了低雷诺数翼型优化设计程序,以多个状态下小迎角范围内的平均巡航因子为目标函数开展翼型优化设计。... 为消除低雷诺数下对称翼型小迎角范围内的气动力非线性现象,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及NSGA‑Ⅱ多目标遗传算法并耦合RANS的数值方法建立了低雷诺数翼型优化设计程序,以多个状态下小迎角范围内的平均巡航因子为目标函数开展翼型优化设计。结果表明:优化翼型具有明显的几何凸起,有效改变了分离泡的位置和类型,进而显著改善翼型气动特性,Re=4×104时小迎角范围内的升力系数非线性现象基本消失。进一步分析发现优化翼型的凸起增强了壁面的对流影响和来流抵抗逆压梯度的能力,进而改善了翼型的气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雷诺数 气动力非线性现象 加点准则 翼型多目标优化 层流分离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湍流边界层DBD控制机制
2
作者 王浩宇 孙志坤 +3 位作者 耿玺 史志伟 程克明 吴继飞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0-17,共8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激励器具有重量轻、无运动部件、易用及响应快等优势,在流动控制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等离子体湍流边界层减阻是DBD流动控制诸多应用之一,但DBD湍流减阻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来流速度为10 m/s时DBD激... 介质阻挡放电(DBD)激励器具有重量轻、无运动部件、易用及响应快等优势,在流动控制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等离子体湍流边界层减阻是DBD流动控制诸多应用之一,但DBD湍流减阻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究。文章通过试验研究来流速度为10 m/s时DBD激励对平板湍流边界层摩擦阻力的影响。试验使用油膜干涉法测量摩阻的变化,利用热线风速仪和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得到边界层内速度分布。其结果显示,在等离子体激励的作用下,测得的壁面摩擦因数减小。等离子体激励通过减小边界层缓冲层和对数区的速度,减少雷诺切应力以及湍动能,抑制了相干结构的发展,从而达到减阻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控制 湍流边界层 平板 等离子体激励器 减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150
3
作者 程克明 王世谦 +2 位作者 董大忠 黄金亮 李新景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4,共5页
页岩气是未来中国天然气储量增长重要的和现实的可接替新领域。利用中国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的地质、钻井气显示以及有关地化分析数据,剖析了该区页岩气藏形成地质条件,认为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发育且区域... 页岩气是未来中国天然气储量增长重要的和现实的可接替新领域。利用中国上扬子地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的地质、钻井气显示以及有关地化分析数据,剖析了该区页岩气藏形成地质条件,认为上扬子区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黑色页岩发育且区域分布稳定,并呈现出川南、黔北及湘鄂西3个与"海湾体系"密切相关的"优质源岩"分布区,是页岩气成藏最有利的地区;威远及黔西北毕节—大方一带在勘探震旦系灯影组气藏过程中,钻至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中普遍见气侵、井涌等不同级别的气显示,部分黑色页岩层段密闭取心测试含有低—中等商业性吸附气含量(0.4~0.83m3/t),尤其是威远地区九老洞组页岩中含气显示分布特点表明其不受气水边界及构造因素控制,而与有效页岩分布密切相关。综合研究后认为川南、黔北可作为中国页岩气藏近期突破的重要选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上扬子地区 页岩气 寒武纪 成藏条件 取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地台早二叠世太原组和山西组煤沉积模式与生烃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程克明 熊英 +1 位作者 马立元 李新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在华北地台东部(鲁西)、中部(晋中)和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太原组煤系形成于海侵体系域成煤环境,山西组煤系则主要形成于陆相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成煤环境。这两种环境下形成的煤在硫含量及其赋存形态、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方... 在华北地台东部(鲁西)、中部(晋中)和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太原组煤系形成于海侵体系域成煤环境,山西组煤系则主要形成于陆相高位体系域的三角洲成煤环境。这两种环境下形成的煤在硫含量及其赋存形态、有机显微组分组成等地球化学特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太原组煤中总硫含量比山西组煤高,太原组煤中硫的赋存形态以黄铁矿硫为主,山西组煤以硫酸盐硫为主。有机显微组分中,太原组煤的镜质组平均含量高,且以基质镜质体为主,惰性组平均含量低;山西组煤的镜质组平均含量相对低,且其中的基质镜质体平均含量远低于太原组,惰性组平均含量却比太原组煤高。太原组煤的凝胶化指数值较大,而植物结构保存指数值较小;山西组煤则凝胶化指数值较小而植物结构保存指数值较大。从煤成烃角度出发,太原组煤系优于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应是华北地台最有利的生烃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煤沉积模式 煤显微组分 凝胶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源岩产烃潜力的热压模拟实验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5
作者 程克明 关德师 +1 位作者 陈建平 张文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11,共11页
烃源岩的热压模拟是探索油气生成机制、重现成油过程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评价各类源岩的产烃潜力,本文通过对各类煤岩及煤系泥岩、非煤系湖相泥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热压模拟,获得了各类源岩的气、液态烃产率曲线及不同演化阶... 烃源岩的热压模拟是探索油气生成机制、重现成油过程的重要实验手段之一。为了进一步评价各类源岩的产烃潜力,本文通过对各类煤岩及煤系泥岩、非煤系湖相泥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热压模拟,获得了各类源岩的气、液态烃产率曲线及不同演化阶段的气、液态烃产率,为各类源岩油气生成潜力的定量评价、总油气生成量的计算及资源预测提供了重要参数和科学依据。为了进一步扩大源岩热压模拟的实际应用,本文提出了利用源岩热压模拟气、液态烃产率曲线及不同演化阶段气、液态烃产率,按演化阶段分别计算油、气总生成量的计算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油气合量计算的技术难题,经试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 勘探 热模拟 烃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西潜山奥陶系原生油藏成藏时期探讨 被引量:17
6
作者 程克明 熊英 张晓宝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6-20,共5页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 (孔古 3井、孔古 7井 )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 二叠系原生油气藏 (孔古 4井 ) ,油源对比结果证明 ,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 ,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 3... 黄骅坳陷孔西潜山发现奥陶系 (孔古 3井、孔古 7井 )低产原生油藏和石炭 二叠系原生油气藏 (孔古 4井 ) ,油源对比结果证明 ,前者原油主要源于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 ,后者油气主要源于石炭系太原组及二叠系山西组煤系泥岩。根据孔古 3井油藏的两期流体包裹体及储集层自生伊利石K Ar年龄测定结果 ,油藏属两期成藏 ,第一期为晚三叠世 (距今 2 2 2 .5 1~ 2 40 .3 4Ma) ,第二期为第三纪 ,以晚第三纪为主。图 9表 1参 4(程克明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骅坳陷 孔西潜山 奥陶系原生油藏 成藏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结构组成与成烃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程克明 熊英 +1 位作者 孙万高 杨智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在论述煤中存在共价键交联结构和非共价键缔合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水进相成煤环境有利干煤中类脂物的保存和煤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发育,有利于煤成烃。应用固体13C核磁波谱分析技术,采用自然演化与热压模拟相结合探讨了干酪根热演化... 在论述煤中存在共价键交联结构和非共价键缔合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水进相成煤环境有利干煤中类脂物的保存和煤的非共价键缔合结构发育,有利于煤成烃。应用固体13C核磁波谱分析技术,采用自然演化与热压模拟相结合探讨了干酪根热演化过程中碳骨架与官能团的变化规律,提出脂碳是生烃主要贡献者。在对比研究不同母质类型的湖相泥岩、煤和煤系泥岩干酪根中碳骨架与官能团组成属性及其在热演化“液态窗”阶段的倾油倾气性,进而提出亚甲基[(-CH2-)n]是干酪根官能中生油的主体,煤成油的实质就是煤干酪根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亚甲基官能团。这一认识适用于湖相生油和海相生油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键交联结构 非共价键缔合结构 ^(13)C核磁波谱 油潜力碳 气潜力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攻角流动非对称性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7
8
作者 程克明 范召林 尹贵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21,共5页
讨论了大攻角绕流的流动非对称性成因及相应研究对策。指出流动非对称性是绕流系统在适当流动条件下表现出的一种内在属性 (一种分岔行为 )。这一属性本质上是无粘的 ,并不以粘性为先决条件 ,尽管粘性对其有影响。相反 ,粘性方面所表现... 讨论了大攻角绕流的流动非对称性成因及相应研究对策。指出流动非对称性是绕流系统在适当流动条件下表现出的一种内在属性 (一种分岔行为 )。这一属性本质上是无粘的 ,并不以粘性为先决条件 ,尽管粘性对其有影响。相反 ,粘性方面所表现出的不对称行为很可能是外部无粘绕流非对称性诱导作用的结果。从大攻角绕流表现出的特征来看 ,流动非对称性属绕流系统的分岔、混沌行为 ;对它的进一步探索除了运用流动稳定性分析和实验手段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攻角 绕流 流动非对称性 分岔 混沌 原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行器持续气动加热的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程克明 吕英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5,共6页
分析了飞行器持续受热过程中的耦合性 ,指出了耦合性在分析持续气动加热问题中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耦合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部分模拟计算结果。这些结果能够定性地反映出耦合性在气动加热问题上的影响。同... 分析了飞行器持续受热过程中的耦合性 ,指出了耦合性在分析持续气动加热问题中的必要性。针对存在的耦合性 ,本文提出了一种处理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部分模拟计算结果。这些结果能够定性地反映出耦合性在气动加热问题上的影响。同时指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超音速流动 飞行器 持续气动加热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喷流试验中干扰力和喷流力同时模拟的相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程克明 伍贻兆 +1 位作者 吕英伟 尹贵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阐述了在侧向喷流的直接模拟和间接模拟中开展喷流形状模拟的必要性 ,认为喷流形状相似是正确模拟干扰力的保证。分析了在直接模拟中同时模拟喷流形状 (也即干扰力 )和喷流力的相容情况 ,并给出了相应的相容条件。只要满足相容条件 。
关键词 侧向喷流试验 干扰力 喷流力 相容性 喷流模拟 飞行器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喷流的气动增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程克明 伍贻兆 +1 位作者 吕英伟 张其威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弹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不同动量比以及不同喷口布局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气动增益情况。给出了来流马赫数、喷流动量比、喷口布局等对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对增益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但... 本文实验研究了一种弹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不同动量比以及不同喷口布局条件下的侧向喷流气动增益情况。给出了来流马赫数、喷流动量比、喷口布局等对增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对增益特性均有显著影响,但本文定义的增益因子却基本与动量比无关。此外,对比分析了单独体构型和翼身组合体构型增益特性的差异,进一步揭示了主流、喷流在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文结果对认识侧向喷流干扰特性、气动增益、开发高效喷流姿态控制技术等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喷流 气动增益 导弹 翼身组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署生烃机制及评价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程克明 王兆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5,共5页
本文探讨当前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其评价研究中的几大技术难题。提出高、过成熟碳酸盐岩残余有机碳恢复系数和残余生烃潜力恢复系数;干酪根芳核平均结构尺寸可作为前泥盆系海相碳酸盐岩新的热演化衡量标尺,它与镜质体反射率有良好... 本文探讨当前海相碳酸盐岩生烃机制及其评价研究中的几大技术难题。提出高、过成熟碳酸盐岩残余有机碳恢复系数和残余生烃潜力恢复系数;干酪根芳核平均结构尺寸可作为前泥盆系海相碳酸盐岩新的热演化衡量标尺,它与镜质体反射率有良好线性关系;高演化阶段碳酸盐岩包裹体有机质仍能产生部分液态烃类,从而构成“三段式生烃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 碳酸盐岩 生油 评价 热演化 石油 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喷流的一种直接实验模拟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克明 吕英伟 +1 位作者 张其威 程朴人 《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6-41,共6页
研究了侧向喷流的一种直接实验模拟技术,旨在探讨喷流力直接作用在天平上时,侧向喷流对气动载荷的影响及其增益情况。本文的直接模拟是通过一种通气式应变天平实现的。研究中分析了有关模拟原则,妥善处理了诸如高压气体密封、天平变形... 研究了侧向喷流的一种直接实验模拟技术,旨在探讨喷流力直接作用在天平上时,侧向喷流对气动载荷的影响及其增益情况。本文的直接模拟是通过一种通气式应变天平实现的。研究中分析了有关模拟原则,妥善处理了诸如高压气体密封、天平变形引发的漂移、干扰等相关技术问题,并在一尖拱柱构型上实现了多种条件下的直接模拟,给出了来流条件和喷口参数条件对法向力、俯仰力矩增益因子的影响。最后,就实验结果进行了适当讨论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喷流 实验模拟 风洞试验 喷流模拟 旋成体 气动载荷 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风涡隔离对大攻角旋成体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克明 范召林 +1 位作者 贺中 徐来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通过在背风母线处沿纵向对称面嵌入隔离板 ,观测了大攻角旋成体在这种背风涡被隔离状态下的表面压力分布情况。隔离板的作用旨在削弱、隔阻两侧背风涡间的相互联系和诱导 ,以便考察背风涡诱导作用对物面流动的影响。不同隔离 (包括无隔... 通过在背风母线处沿纵向对称面嵌入隔离板 ,观测了大攻角旋成体在这种背风涡被隔离状态下的表面压力分布情况。隔离板的作用旨在削弱、隔阻两侧背风涡间的相互联系和诱导 ,以便考察背风涡诱导作用对物面流动的影响。不同隔离 (包括无隔离情况 )状态下的实验结果表明 ,背风涡的隔离对表面压力分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故这一研究和结果可供探讨大攻角流动非对称性成因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攻角旋成体 表面压力分布 影响 分岔 混沌 背风涡 隔离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身组合体上的侧向喷流作用特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克明 伍贻兆 吕英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5-610,共6页
研究了一种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条件下的几种侧向喷流作用情况。通过在构型的不同部位开设喷口 ,实验观察了喷口布局、喷流动量比及来流马赫数等对喷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均有显著影响 ,但本文定义的用... 研究了一种翼身组合体构型在亚、跨、超声速条件下的几种侧向喷流作用情况。通过在构型的不同部位开设喷口 ,实验观察了喷口布局、喷流动量比及来流马赫数等对喷流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马赫数和喷口布局均有显著影响 ,但本文定义的用来度量相互作用特性的喷流增益因子却基本与动量比无关。此外 ,对比分析了单独体构型和翼身组合体构型上的作用特性之差异 ,进一步揭示了主流、喷流在二者相互作用中的地位和影响。本结果对认识侧向喷流干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向喷流控制 导弹 翼身组合体 喷流干扰 姿态控制 喷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哈盆地煤成油气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程克明 赵长毅 +1 位作者 苏爱国 何忠华 《勘探家(石油与天然气)》 1997年第2期5-10,19,共7页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 本文提出了煤成油气首要的地质、地球化学条件为有利成油的煤相—流水沼泽相。煤中所富含的早期生烃组分(基质镜质体、木栓质体和树脂体等),在R。值为0.35%时即开始生烃,0.6%时已达高峰,0.7%~0.8%时生烃结束;计算表明,煤中微孔对烃类的吸附阀值为86mg/g,煤生烃必需大于该值才有烃类排出;通过对煤的孔隙分布及其对烃类吸附的研究表明,煤成烃最有利的排驱时期在R。为0.8%以前;早期构造、油源断层及区域性盖层是形成煤成油藏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煤层 沉积相 煤成油 初次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二元风洞侧壁干扰修正方法——当地修正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克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04-310,共7页
针对现行总体型二元风洞侧壁干扰修正方法的不合理性,本文发展了一种新型修正方法——当地修正法,并就有关问题做了讨论。与目前的总体型方法相比,当地修正法致力于对模型当地流动参数的修正,而不是笼统地去调整试验条件。当地修正... 针对现行总体型二元风洞侧壁干扰修正方法的不合理性,本文发展了一种新型修正方法——当地修正法,并就有关问题做了讨论。与目前的总体型方法相比,当地修正法致力于对模型当地流动参数的修正,而不是笼统地去调整试验条件。当地修正法有能力处理那些主要的侧壁边界层效应及相关问题,是未来开展侧壁干扰修正的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风洞 风洞试验 洞壁干扰 侧壁干扰 侧壁干扰修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锥-柱体跨声速绕流的物面侧体激波系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克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56-259,共4页
本文在实验结果基础上讨论了锥-柱体跨声速飞行时物面上产生的侧体激波系。分析了波系分布随来流M_∞数的变化;讨论了波系形成与流场内部流动机制的关系,进而解释了波系形成原因;建立了波系的一种模拟方法。最后,阐述了侧体波系研究在... 本文在实验结果基础上讨论了锥-柱体跨声速飞行时物面上产生的侧体激波系。分析了波系分布随来流M_∞数的变化;讨论了波系形成与流场内部流动机制的关系,进而解释了波系形成原因;建立了波系的一种模拟方法。最后,阐述了侧体波系研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柱体 跨声速流 侧体激波 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锥激波的反解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克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6期821-823,共3页
给出了超音速圆锥激波的一种反解法。该方法由假定的激被处向推面推算,具有计算效率高、适于计算机处理等特点。
关键词 锥形 激波 超音速流动 圆锥激波 反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旋成体头部脱体激波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克明 黄奕裔 《南京航空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本文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计算锥—柱—船尾、拱—柱—船尾和圆球这三类旋成体脱体激波的工程方法。作为一个比较经典的方法,文[1]给出的方法已广泛用来计算物体低超声速飞行时的头部脱体激波。我们知道,理论上能检验脱体波计算... 本文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给出了一种计算锥—柱—船尾、拱—柱—船尾和圆球这三类旋成体脱体激波的工程方法。作为一个比较经典的方法,文[1]给出的方法已广泛用来计算物体低超声速飞行时的头部脱体激波。我们知道,理论上能检验脱体波计算合理与否的必要条件是圆锥激波脱体条件。考察文[1]方法后发现,该方法理论上不满足激波脱体条件;究其原因是由于物面肩部发出的声速线处理得较实际过于倾斜。实验结果表明,在M_∞→1时,声速线在物体横向相当一段范围内近乎垂直来流方向。据此本文对文[1]方法做了相应修正。修正过的方法既能满足激波脱体条件,又能与实际吻合较好;而且本方法适用范围较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成本 跨声速 脱体激波 头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