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8例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ABO血型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4 位作者 吴一军 卢中 孙云 雷虹 郑理 《安徽医学》 2005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ABO血型的特点。方法对25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ABO血型进行分析,男性144例,女性114例,年龄在1~14岁之间。结果对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血型分析,发现血型为A和AB型的儿童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频率较高(... 目的分析儿童先天性室间隔缺损ABO血型的特点。方法对258例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ABO血型进行分析,男性144例,女性114例,年龄在1~14岁之间。结果对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儿童血型分析,发现血型为A和AB型的儿童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频率较高(分别为42.25%和11.24%),OR分别为1.63和2.2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意义(即A型χ2=7.02,P<0.01;AB型χ2=5.71,P<0.05);A/O、AB/O抗原病人组与对照组比较,OR分别为1.72和2.62χ2值分别为6.72和7.51,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而O型则相反,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机率相对减少。结论血型为A型和AB型儿童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机率显著高于血型为O型的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先天性室间隔缺损 血型 多基因遗传 心血管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罗乐 许贤玉 +4 位作者 郭慧尔 方晓东 严中亚 陶汝华 程光存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5-308,312,共5页
归纳总结了生物瓣和机械瓣的优点与缺点,综合论述了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和机械瓣的研究发展方向。重点探讨了薄膜血液相容性的机理和利用类金刚石薄膜来提高机械瓣膜血液相容性的研究,为人工心脏瓣膜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 生物瓣 机械瓣 血液相容性 类金刚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底温度对机械瓣膜上沉积的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罗乐 蒋大鹏 +3 位作者 赵读亮 严中亚 程光存 方晓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8-502,共5页
为掌握机械瓣膜衬底温度对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规律,在实验中保持其它实验参数不变,机械瓣膜衬底温度分别取室温和150℃时,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机械瓣膜上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用Raman光谱仪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检测;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 为掌握机械瓣膜衬底温度对类金刚石薄膜的影响规律,在实验中保持其它实验参数不变,机械瓣膜衬底温度分别取室温和150℃时,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机械瓣膜上制备类金刚石薄膜。用Raman光谱仪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检测;用原子力显微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粗糙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当其它实验参数不变时,机械瓣膜衬底温度从室温升高到150℃时,薄膜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薄膜表面的粗糙度减小。类金刚石薄膜和机械瓣膜衬底之间具有很好的黏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类金刚石薄膜 脉冲激光沉积法 衬底温度 微观结构 表面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和生物相容性 被引量:2
4
作者 罗乐 曹兴焕 +4 位作者 张霆 方晓东 严中亚 陶汝华 程光存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1,共3页
类金刚石膜具有很高的硬度、很小的摩擦系数、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首先,论述了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了脉冲激光沉积类... 类金刚石膜具有很高的硬度、很小的摩擦系数、很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中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首先,论述了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物理化学特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总结了脉冲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薄膜过程中实验参数对类金刚石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特性的影响。为类金刚石薄膜的研究与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一个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膜 脉冲激光沉积法 生物相容性 微观结构 功能梯度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烧结羟基磷灰石靶的细胞相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罗乐 赵读亮 +3 位作者 蒋大鹏 严中亚 程光存 方晓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8-371,共4页
为研究高温烧结羟基磷灰石靶的细胞相容性,把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压制成圆盘形靶,在氩气中于800℃高温下烧结成型。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羟基磷灰石靶的结构组成进行检测。用四氮唑盐比色法对羟基磷灰石靶的细胞相... 为研究高温烧结羟基磷灰石靶的细胞相容性,把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压制成圆盘形靶,在氩气中于800℃高温下烧结成型。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羟基磷灰石靶的结构组成进行检测。用四氮唑盐比色法对羟基磷灰石靶的细胞相容性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在压制成型和800℃高温烧结的过程中化学组成没有发生变化,羟基磷灰石靶中的平均粒径为78.2 nm,结晶度为89.4%,Ca/P比值为1.592;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羟基磷灰石靶 高温烧结 钙磷比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过合适年龄段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外科矫治疗效分析(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朱正艳 严中亚 +3 位作者 雷虹 卢中 程光存 申运华 《安徽医学》 2013年第11期1604-1606,共3页
目的评价错过合适年龄段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者的外科矫治疗效。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2年6月15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者行矫治术。手术方法采用单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3例;改良单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8例;双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4例... 目的评价错过合适年龄段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者的外科矫治疗效。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2年6月15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者行矫治术。手术方法采用单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3例;改良单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8例;双片法修补房室间隔缺损4例。同期矫治其他合并畸形。观察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变化。结果全组手术死亡2例,病死率13.3%;随访8~120个月,1例于术后36个月因晚期妊娠合并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致左心衰竭死亡;余患者生存质量良好。结论错过合适年龄段的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患者行外科矫治术,也可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 年龄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羟基磷灰石靶的影响
7
作者 罗乐 蒋大鹏 +4 位作者 赵读亮 严中亚 程光存 方晓东 陶汝华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225,共4页
为研究烧结温度对羟基磷灰石靶的影响规律,把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压制成圆盘形的靶后,在氩气中分别在600℃、700℃和800℃高温下进行烧结。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未烧结和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羟基磷灰石靶进行检测。... 为研究烧结温度对羟基磷灰石靶的影响规律,把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压制成圆盘形的靶后,在氩气中分别在600℃、700℃和800℃高温下进行烧结。用X射线衍射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未烧结和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羟基磷灰石靶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对羟基磷灰石靶的结晶度和组成元素没有显著影响。但是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羟基磷灰石靶的平均粒径和钙磷比值都增大.800℃高温烧结的羟基磷灰石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羟基磷灰石靶 烧结温度 钙磷比 结晶度 平均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沉积羟基磷灰石薄膜
8
作者 罗乐 丰远 +4 位作者 张霆 方晓东 严中亚 陶汝华 程光存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6-1120,共5页
综合论述了生物功能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Ca/P比值、相的组成、结晶度、气孔率以及掺杂的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各个参数对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结构和特性的影响,为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研究与医... 综合论述了生物功能陶瓷材料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Ca/P比值、相的组成、结晶度、气孔率以及掺杂的化学元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脉冲激光沉积过程中各个参数对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结构和特性的影响,为羟基磷灰石薄膜的研究与医学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脉冲激光沉积法 羟基磷灰石 薄膜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时间对羟基磷灰石靶的影响
9
作者 孙伟 罗乐 +3 位作者 赵读亮 严中亚 程光存 方晓东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0-613,共4页
为了研究烧结时间对羟基磷灰石靶的影响,将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压制成圆盘形靶,并在氩气中保持800℃恒温分别烧结12、16、20、24 h。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不同烧结时间的羟基磷灰石靶。结果表明:烧结... 为了研究烧结时间对羟基磷灰石靶的影响,将纯度为99%的羟基磷灰石粉末压制成圆盘形靶,并在氩气中保持800℃恒温分别烧结12、16、20、24 h。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检测不同烧结时间的羟基磷灰石靶。结果表明:烧结时间对羟基磷灰石靶的结晶度和组成元素种类没有明显影响,但对钙磷比值有显著影响。烧结时间从12 h增加到20 h,Ca/P比值增大;从20 h增加到24 h,Ca/P比值反而减小。20 h、800℃高温烧结的羟基磷灰石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羟基磷灰石 烧结时间 钙磷比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下段小切口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应用观察
10
作者 卢中 李建安 +3 位作者 王晖 程光存 宋晓蓉 严中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胸骨下段小切口 临床应用 修补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移植供心的心肌保护研究
11
作者 孙云 严中亚 +5 位作者 吴一军 雷虹 卢中 郑理 程光存 宋小蓉 《安徽医学》 2005年第6期463-465,共3页
目的总结4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经验。方法缩短热缺血时间,切除供心时先以冷晶停跳液500 ml灌注,使供心迅速停搏,心包内放入冰屑使供心降温,切除供心后,再灌注0-4℃UW保存液1000 ml(6-8分钟灌注完),用浸泡法低温保存供心,4例供心热缺血... 目的总结4例心脏移植的供心保护经验。方法缩短热缺血时间,切除供心时先以冷晶停跳液500 ml灌注,使供心迅速停搏,心包内放入冰屑使供心降温,切除供心后,再灌注0-4℃UW保存液1000 ml(6-8分钟灌注完),用浸泡法低温保存供心,4例供心热缺血时间分别为3、4、6、6分钟,冷缺血时间分别为220、415、215、226分钟。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3例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后复跳,围手术期供心功能良好,术后患者康复顺利,现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用此方法可使供心得到良好的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供心 低温 冷晶停搏 UW液 供心保护 心脏移植 心肌保护 保护研究 热缺血时间 升主动脉开放 自动复跳 冷晶停跳液 冷缺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心脏机械瓣膜细胞相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3 位作者 沙自明 罗乐 方晓东 陶汝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54-457,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的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的组织相容性,为人工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理想的支架薄膜材料。方法将传代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在HA材料上,置含5%(V/V)CO2... 目的探讨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人工心脏机械瓣膜上沉积的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的组织相容性,为人工心脏瓣膜的构建提供理想的支架薄膜材料。方法将传代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在HA材料上,置含5%(V/V)CO2、37℃的恒温培养箱内静态培养3周。分别在培养3、7、14和21d后取出部分材料,用2.5%戊二醛固定,乙醇梯度脱水,临界点干燥、喷金,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附着情况。用四氮唑盐比色(MTT)法测定血管内皮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的增殖能力。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复合培养,见HA材料的表面有细胞附着且数目逐渐增多,到第21天时可见细胞融合成片,并将材料表面覆盖,部分区域有细胞外基质形成。MTT法评价材料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毒性,见细胞增殖未受到明显影响,生长良好。结论H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功能无明显影响,对细胞无明显毒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作为心脏瓣膜材料安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羟基磷灰石薄膜 组织工程 人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四唑盐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4年某院新农合心脏外科按病种付费费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程光存 马颖 +8 位作者 江启成 严中亚 卢中 刘洋 吴雨静 申云华 沈如华 刘迎春 张汝 《安徽医学》 2015年第12期1537-1540,共4页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总费用及结构,了解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的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统计信息,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4种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由161例增加... 目的分析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总费用及结构,了解费用控制效果。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回顾性收集2012~2014年的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统计信息,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4种心脏外科重大疾病按病种付费的病例数由161例增加到242例,4种疾病的人均费用呈上升趋势,超标费用标准差较大,超标比例最高达100%,绝大多数药品费用比例在30%以下。结论心脏外科按病种付费的限额标准仍是关键性问题,不同病种费用控制效果存在差异,药品费用控制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按病种付费 心脏外科 三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上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研究
14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3 位作者 沙自明 罗乐 方晓东 陶汝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50-453,共4页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上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人血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同时分别测定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 目的探讨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上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变化。方法将人血管内皮细胞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HA)薄膜复合材料体外复合培养,进行形态学和功能测定,同时分别测定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水平。结果人血管内皮细胞能在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薄膜复合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生长。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分泌NO和PGI2在HA材料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羟基磷灰石膜复合材料上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正常,说明纳米相羟基磷灰石薄膜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组织工程化机械瓣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沉积 羟基磷灰石薄膜 组织工程 人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对细胞毒性评价
15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3 位作者 沙自明 罗乐 方晓东 陶汝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6期447-449,共3页
目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羟基磷灰石(HA)对人脐带内皮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方法用MTT比色方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设常温漫提液组和高温浸提液组。两组均设置各自对应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将加入浸提液和材料并培养72... 目的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羟基磷灰石(HA)对人脐带内皮细胞可能存在的细胞毒性。方法用MTT比色方法评价材料的细胞毒性。设常温漫提液组和高温浸提液组。两组均设置各自对应的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将加入浸提液和材料并培养72h后的各组样品分别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在浸提液中及在材料边缘的形态变化及生长状况,以细胞毒性实验来评价生物材料生物相容性。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细胞毒性实验的标准,即ISO10993—5:1992(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细胞毒性实验体外法》之评价标准和要求。结果材料浸提液与细胞共培养组24h时观察常温浸提液、高温浸提液及阴性对照组的HUVEC细胞形态、数量,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A材料对人脐带内皮细胞生长抑制反应级别为1级或0级,无明显毒性作用,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四甲基偶氮唑蓝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支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程光存 申运华 +5 位作者 严中亚 汤丹丹 程明光 董桂福 蔡燕 姜波 《安徽医学》 2013年第8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总结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时神经系统保护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对26例患者以新型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各种以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 目的总结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时神经系统保护的经验和方法。方法对26例患者以新型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各种以单分支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并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灌注,手术均在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下进行,根据术前脑动脉、主动脉CTA检查结果,选择单侧顺行脑灌注(UACP)或双侧顺行脑灌注联合灌注(BACP)的方法对脑和脊髓组织行持续灌注。结果 26例患者手术均成功,术中神经系统灌注采用BACP+腋动脉灌注6例,右侧UACP+腋动脉灌注20例。体外循环平均时间(126.66±11.65)min,主动脉阻断平均时间(56.29±6.26)min。深低温停循环平均时间(26.90±6.02)min,选择性脑灌注平均时间(23.4±11.5)min,停循环最低鼻咽温度平均(16.8±3.8)℃,术后呼吸机辅助平均时间(17.52±5.18)h,术后1例患者出现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放弃治疗,5例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障碍,5例出现一过性肾功能障碍,无手术中死亡,无术后严重低心排和多脏器功能衰竭,25例患者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25个月,所有患者无新发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CTA显示人工血管通畅,6~12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新型单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DeBakey I型主动脉夹层时,手术中采用深低温停循环及选择性脑灌注的体外循环方法,保证了术中脑和脊髓的持续灌注,降低了患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神经系统保护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体外循环 大血管手术 单分支覆膜支架 深低温停循环 选择性脑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19
17
作者 徐辉 葛建军 +1 位作者 汪洋 程光存 《安徽医学》 2019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作... 目的评价心脏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省立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将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的60例患者作为消融组,行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病死率、并发症及窦性心律恢复情况。结果消融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 93±30. 06) min,术后监护时间为(1. 97±0. 96) d,术后住院时间为(11. 83±5. 50) d,术后病死率为1. 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1. 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消融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64. 58±43. 92) min,手术时间为(300. 03±53. 43) min,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对于术前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瓣膜病患者,在瓣膜置换同期行改良双极房颤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手术安全可靠,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 心房颤动 房颤射频消融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