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与心脏移植近期预后的相关性
1
作者 李浩琦 王志华 +5 位作者 胡俊龙 孙俊杰 陈志高 张晓雪 刘前进 程兆云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6期986-990,共5页
目的评价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原位心脏移植(HTx)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HTx的44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前基线资料、术前最后1次中性粒细胞绝... 目的评价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原位心脏移植(HTx)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4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HTx的44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术前基线资料、术前最后1次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单核细胞绝对计数、血小板绝对计数、手术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并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NLR界值,根据NLR界值分为高NLR组及低NLR组,对两组术前基线资料、围手术期资料及近期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计算的NLR界值为3.494,高NLR组术后监护室停留时间长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术后3个月死亡率高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术后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高于低NL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史、术前血肌酐、术前总胆红素、术前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左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高NLR与HTx后早期死亡及术后CRRT使用相关,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心脏病 心脏移植 预后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在心脏移植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国伟 程兆云 +3 位作者 孟树萍 陈志高 王燕平 吴娜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5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在心脏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17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心脏移植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17例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 目的探讨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在心脏移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17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的心脏移植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17例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接受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的同病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两组完成3个月护理。护理前、护理3个月时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健康行为[采用健康促进生活片方式量表-Ⅱ(HPLP-Ⅱ)评估]、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结果护理3个月时,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评分SAS、SDS评分更低(P<0.05);两组HPLP-Ⅱ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PLP-Ⅱ各维度评分更高(P<0.05);两组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基于时机理论的关怀护理可以缓解心脏移植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养成,恢复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时机理论 关怀护理 负性情绪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志远 谢周良 +3 位作者 裴学良 葛振伟 冯德广 程兆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1074-1076,共3页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7月~2012年3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68例年龄6—15个月婴幼儿先心病。体重6.5~12kg。房间隔缺损27例(其中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 目的探讨右腋下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可行性。方法2010年7月~2012年3月,采用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手术治疗68例年龄6—15个月婴幼儿先心病。体重6.5~12kg。房间隔缺损27例(其中合并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1例,合并永存左上腔1例),室间隔缺损37例,(其中合并永存左上腔3例,右室流出道狭窄1例),部分性房室管畸形4例。均在全麻体外循环下经右腋下4—6cm小切口手术修补。结果全组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21.6±10.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6.8±7.5)min;术后渗出胸液量(21.9±9.3)m1,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8.5±2.5)h,术后住院时间(5.4±0.7)d。术后1个月复查无残余分流。结论小切口手术对婴幼儿简单先心病效果确切,术后出血少,美观,隐蔽,不影响胸骨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 婴幼儿 先天性心脏病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oB/A1比值与支架内再狭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韩艳 高传玉 +2 位作者 程兆云 王宪沛 杨朝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研究ApoB/A1比值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8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于48~52周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别于支架置入术前及1年后复查时检测TC、LDL、HDL、TG、LP(a)、LDL/HDL、ApoB、ApoA1、ApoB/A... 目的 研究ApoB/A1比值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82例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并于48~52周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分别于支架置入术前及1年后复查时检测TC、LDL、HDL、TG、LP(a)、LDL/HDL、ApoB、ApoA1、ApoB/A1比值,并进行比较分析,统计介入治疗所在冠脉病变的最小管腔内径、参考血管内径、管腔狭窄率、管腔病变长度和管腔病变内径.结果 ①1年后随访时支架内再狭窄组的ApoB/A1比值和ApoB水平显著高于无狭窄组[(0.87±0.25)比(0.75±0.23),P〈0.01,(0.85±0.24)g/L比(0.77±0.24)g/L,P〈0.05)].②高水平ApoB/A1组(ApoB/A1&gt;1)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67.7%)显著高于中等水平(1.0&gt;ApoB/A1&gt;0.7)及低水平(ApoB/A1〈0.7)ApoB/A1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P〈0.05),其中中等水平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32.7%,低水平组的发生率为11.1%.③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1年随访时高水平ApoB/A1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风险比2.40,95%可信区间2.206~3.078).结论 高水平ApoB/A1比值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OB A1比值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他汀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圣 黄乾海 +1 位作者 程兆云 周胜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562-565,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70例本院ASA分级Ⅱ~Ⅲ级,CABG预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麻醉完毕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及液体应... 目的:探讨注射用磷酸肌酸钠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心肌酶及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70例本院ASA分级Ⅱ~Ⅲ级,CABG预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麻醉完毕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及液体应用,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肌酸钠1g静脉滴注。术毕时血气分析检测动脉血氧分压;术后24h检测心肌酶谱;术后24h记录Ⅱ导联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 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术毕动脉血氧分压提高显著(p〈0.05);两组心肌酶含量术后均升高,实验组上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心律失常的发生率8.5%,明显低于对照组37.1%(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能提高冠心病手术患者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肌酶含量,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血氧分压 心肌酶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 被引量:4
6
作者 王佳祥 张建卿 +3 位作者 权晓强 王锋 程兆云 崔识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102-103,共2页
目的总结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2例患者,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4例,均采用DAVID-Ⅰ式方法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结果12例患者中,1... 目的总结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经验。方法12例患者,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4例,均采用DAVID-Ⅰ式方法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修复术。结果12例患者中,1例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因术后出血,二次开胸止血,余11例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3~6个月,所有患者心功能均恢复到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I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主动脉瓣10例关闭良好,2例有轻度反流。结论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瘤 外科手术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发育不良法洛四联症的手术矫治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志远 谢周良 +3 位作者 葛振伟 顾以茼 冯德广 程兆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左心室发育不良(左心室舒末容积指数〈30 ml/m2)法洛四联症的手术矫治效果。方法左心室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33例,采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治疗,术中采用比室间隔缺损直径大1/3~1/2的补片修补缺损,右心室流出道加宽增大。结果本... 目的观察左心室发育不良(左心室舒末容积指数〈30 ml/m2)法洛四联症的手术矫治效果。方法左心室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33例,采用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治疗,术中采用比室间隔缺损直径大1/3~1/2的补片修补缺损,右心室流出道加宽增大。结果本组围手术期无死亡者。术中发生低心排量综合征5例,胸腔积液并腹水3例,急性肾衰2例;术后发生胸骨后感染1例,真菌性败血症2例,均治愈。2例残余分流小,随访观察。结论手术矫治左心室发育不良的法洛四联症效果较好,尤其是肺动脉发育良好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左心室发育不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管内超声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成阳 冯德广 +6 位作者 高传玉 王宪沛 程兆云 王佳祥 索莉娜 王锋 林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833-83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衰减斑块(AP)特点。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66例ACS患者,分为老年组92例和非老年组74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和罪犯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特点,主要包括有无AP、最大衰减回声弧度...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衰减斑块(AP)特点。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166例ACS患者,分为老年组92例和非老年组74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情况和罪犯斑块的血管内超声特点,主要包括有无AP、最大衰减回声弧度、血管外弹力膜面积、管腔面积、斑块面积,计算斑块负荷和重构指数。结果与非老年组比较,老年组3支冠状动脉病变的比例较高(50.0%vs 35.1%,P=0.038),AP更多(62.0%vs45.9%,P=0.039),最大衰减回声弧度[(142±80)°vs(115±54)°,P=0.000]、斑块面积[(14.2±3.9)mm2 vs(12.3±4.1)mm2,P=0.022]、斑块负荷[(81.1±14.2)%vs(76.4±13.5)%,P=0.042]和重构指数[(1.2±0.2)vs(1.1±0.1),P=0.031]更高。结论老年ACS患者的发病与不稳定斑块的关系更为密切,加强稳定斑块的治疗措施,将有助于老年ACS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性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高传玉 陈岩 +4 位作者 沈玉祥 程兆云 宋晓卫 李树林 王宇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失败或不适合于溶栓的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 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从急诊室直接转至心导管室 ,对梗塞相关血管行PTCA术或支架术。对其他的病变血管分期...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失败或不适合于溶栓的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 9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从急诊室直接转至心导管室 ,对梗塞相关血管行PTCA术或支架术。对其他的病变血管分期处理。结果 :梗塞相关血管 9支 ,前降支动脉 7支 ,回旋支动脉 1支 ,右冠状动脉1支。TIMI血流 :0级 7例 1级 2例。从严重胸痛至动脉穿刺的时间 ,4 1± 0 6h ,手术时间 5 1 9± 11 3min(冠造+成形术 ) ,术后TIMI血流均获Ⅲ级。除术中、术后各 1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外 ,术中术后无明显心血管并发症 (No Reflow现象、急性血管闭塞、死亡、搭桥术、靶血管再介入治疗 )发生。平均随访 7 6± 3 9月 ,7例梗塞相关室壁运动完全恢复 ;Q波导联减少 3例 ,消失 6例 ;EF为 63%± 5 %。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行抢救性PTCA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安全有效措施 ,6小时以内开通血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血管成型术 开通时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锋 李敏 +4 位作者 李家成 马圣洁 程兆云 崔识远 闫艳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04-305,共2页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Ⅰ组 :未行缺血再灌注处理 ;Ⅱ组 :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Ⅲ组 :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并于术前 10min经静脉给予腺苷... 目的 探讨腺苷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 (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Ⅰ组 :未行缺血再灌注处理 ;Ⅱ组 :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Ⅲ组 :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 ,并于术前 10min经静脉给予腺苷。采用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于缺血 4 5min、再灌注 1h、2h、4h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血浆及左肺组织丙二醛(MDA)、左肺组织过氧化物酶 (MPO)活性、左肺组织湿干重比 (W /D)的测定。结果 Ⅱ组再灌注 2h、4h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降低 ,各时点血浆MDA、左肺组织W/D均显著升高 (与I组比较 ) ;Ⅲ组腺苷预处理后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变化。结论 腺苷预处理通过抑制多核中性粒细胞 (PMN)在肺内的聚集和活化 ,减轻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程度 ,而防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预处理 肺缺血 再灌注损伤 保护作用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外膜超声结合即时血流测量仪在OPCABG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圣 程兆云 +4 位作者 赵子牛 周胜凯 夏东升 李建强 李广辉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916-919,I0001,共5页
目的分析评估心外膜超声结合即时血流测量仪(TTFM)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G)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2月共有85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中应用了心外膜超声及TTFM,其中男性46例、女性3... 目的分析评估心外膜超声结合即时血流测量仪(TTFM)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OPCABG)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12月共有85例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术中应用了心外膜超声及TTFM,其中男性46例、女性39例,年龄44-82岁,平均年龄65.6岁。搭桥采用全动脉化方案(左侧乳内动脉+双侧桡动脉)9例、全静脉化方案(Y型桥)2例,其余均为左侧乳内动脉+大隐静脉常规方案,静脉桥均采用先吻合主动脉近端的方式,且均为序贯桥。术后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例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吻合后,检测桥血管发现流量低及血流阻力高,遂拆除原吻合口重新做桥血管吻合,再次检测流量及血流阻力满意。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术毕测桥血管流量及血流阻力均达到临床标准;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无围术期急性心梗及死亡病例,术后无脑血管事件发生,无主动脉损伤等主动脉不良事件,术后短期随访期间无心绞痛复发病例。结论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心外膜超声,可以有效避开粥样斑块,将吻合口做在内膜相对光滑的靶血管上,有利于保证吻合口的近、远期通畅;术毕应用TTFM,可以即时检测桥血管流量及血流阻力,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超声 即时血流测量仪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超 程兆云 +4 位作者 宋先荣 李晓慧 刘富荣 丁付燕 王晓航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20期13-16,共4页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3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8):对照组(A组)和右...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冠心病患者31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n=158):对照组(A组)和右美托咪定组(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方法,右美托咪定组(B组)于麻醉诱导后先以1μg/(kg·1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至术毕,对照组(A组)输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前(T1)、切皮时(T2)、劈胸时(T3)、搭桥前(T4)、搭桥时(T5)和手术结束时(T6)记录和测定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血量(CO)、外周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身高、心功能、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2、T3和T5测得HR、MAP较切皮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右美托咪定组比较,对照组T2、T3和T5各时间点测得HR、MAP、MPAP、SVR、PVR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min)负荷剂量,继以0.5μg/(kg·h)维持剂量输注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左主干病变急救处理及急诊搭桥术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岩 高传玉 +1 位作者 沈玉祥 程兆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不同处理方案以及外科搭桥手术者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70 %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 共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 2 4例。冠状动脉造影后无症状者17例 (71% ) ,在 72h内接... 目的 探讨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不同处理方案以及外科搭桥手术者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70 %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 共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 2 4例。冠状动脉造影后无症状者17例 (71% ) ,在 72h内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手术成功率为 10 0 % ,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 7例病人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出现心肌缺血症状 ,其中 6例在导管室内、1例在监护室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4例在导管室内抢救后 ,立即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并行急诊CABG术 ,成功率为 10 0 %。 3例因未能及时植入IABP和行急诊CABG ,病人均在冠状动脉造影后 12h内死亡。结论 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预后凶险 ,特别是冠状动脉造影后有明显缺血症状的病人 ,及时置入IABP和行急诊搭桥术 ,多能改善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分流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CAB术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东 程兆云 +2 位作者 孟树萍 张立 黄建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6期50-50,共1页
对6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其中急诊和亚急诊手术9例。结果平均搭建桥血管(3.14±0.67)个,手术死亡2例(低心排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认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OPCAB安全可行、效果... 对62例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其中急诊和亚急诊手术9例。结果平均搭建桥血管(3.14±0.67)个,手术死亡2例(低心排1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认为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患者行OPCAB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志远 谢周良 +3 位作者 葛振伟 顾以茼 王佳祥 程兆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92,共2页
对25例严重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同时行二尖瓣置换11例,冠脉搭桥3例,左房折叠3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7例,余患者48-72h出现低氧血症经治疗好转,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提示严重钙化的主动脉瓣病变外科手术... 对25例严重钙化性主动脉瓣病变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同时行二尖瓣置换11例,冠脉搭桥3例,左房折叠3例。结果围手术期死亡7例,余患者48-72h出现低氧血症经治疗好转,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提示严重钙化的主动脉瓣病变外科手术死亡率高,术中应加强心肌保护,对钙化部分合理处理,改进缝合方法,能有效防止并发症,降低手术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病变 钙化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对左心室辅助装置置入患者围手术期心肌和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志华 陈乾坤 +4 位作者 胡俊龙 孙俊杰 李昭 刘前进 程兆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8期690-696,共7页
目的分析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对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患者围手术期心肌和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LVAD置入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7例,根据是否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分为单独LVAD... 目的分析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对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置入患者围手术期心肌和肾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3年3月于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接受LVAD置入的终末期心力衰竭(心衰)患者17例,根据是否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分为单独LVAD组(3例)和伴随手术组(14例)。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酶学标志物和肾功能指标变化,比较两组并发症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超敏肌钙蛋白(Hs-cTnT)、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肌酐(S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LVAD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月CK-MB、Mb、Hs-cTnT、NT-proBNP、Scr和eGF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手术组两两比较结果显示,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CK-MB、Mb、NT-proBNP和Scr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Hs-cTnT升高和eGF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CK-MB、Mb、Hs-cTnT、NT-proBNP和Scr升高和eGFR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7);与术后1周相比,术后1月Mb、Hs-cTnT、Scr降低和eGF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手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独LVAD组相比,伴随手术组术中出血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期间死亡、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VAD置入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可能不会造成严重的心肌缺血性损伤和肾损伤,不会显著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左心室辅助装置 心脏瓣膜手术 心肌损伤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发绀型先心病的应用及术式选择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振伟 杨志远 +3 位作者 谢周良 王佳祥 程兆云 顾以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2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选择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24岁,平均(10±5)岁,体重13~55kg,平均(28±11)kg,病种包括单心室16例...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在复杂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中的选择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5~24岁,平均(10±5)岁,体重13~55kg,平均(28±11)kg,病种包括单心室16例,右心室双出口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3例,三尖瓣闭锁6例,二尖瓣闭锁1例。其中,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18例行右房内侧隧道法,1例行心外管道法,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10例行心外管道法,非体外循环下2例行心外管道法,1例行分次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结果:早期发生双侧胸腔积液3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出院时指端血氧饱和度由术前的71.5%~84.5%提升到91%~96%;心功能改善。全组随访2个月~8年,无早、晚期死亡。结论: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心内畸形等不同情况有选择地应用不同方法的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釜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性 心脏外科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左主干病变急救处理及急诊搭桥术对病人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传玉 陈岩 +1 位作者 沈玉祥 程兆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0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探讨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不同处理方案以及外科搭桥队伍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70 %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 :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 2 4例 ,冠状动脉造影后无明显症状者 17例 ( 71%) ,5例在 2 4h... 目的 :探讨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不同处理方案以及外科搭桥队伍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左主干冠状动脉狭窄 >70 %病人的临床预后。结果 :发现严重左主干病变 2 4例 ,冠状动脉造影后无明显症状者 17例 ( 71%) ,5例在 2 4h内 ,12例在 72h内接受了冠状动脉搭桥术 (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 ,CABG) ,手术成功 10 0 %,住院期间无死亡 ;7例病人在冠状动脉造影后出现心肌缺血症状 ,其中 6例在出现症状后立即出现室性心动过速 ,4例在导管室内复苏成功的病人 ,立即成功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 (IABP)并行急诊CABG术 ,手术成功率10 0 %,住院期间无死亡 ;1例在复苏的同时和延迟的IABP支持下 ,成功植入左主干支架 ,1例在复苏的同时未能成功植入IABP ,行抢救性CABG ,但 2例病人均于术后 12h死于心源性休克 ;第 7例病人在冠造后 12h ,出现严重心绞痛及反复室性心动过速死亡。结论 :严重左主干病变病人预后凶险 ,特别是冠造后有明显缺血症状的病人 ;及时置入IABP和急诊搭桥术多能改善病人预后 ,否则病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缺血症状 CABG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血液相容性观察
19
作者 王圣 李温斌 +1 位作者 郭海平 程兆云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21-23,I0002,F0003,共5页
目的观察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采用胰蛋白酶+Triton X-100的去细胞方法进行去细胞处理;对去细胞猪肺动脉带瓣管道进行明胶嵌合再处理;对3组(新鲜猪肺动脉组、单纯去细胞处理组及明... 目的观察去细胞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的血液相容性。方法对新鲜猪肺动脉带瓣管道采用胰蛋白酶+Triton X-100的去细胞方法进行去细胞处理;对去细胞猪肺动脉带瓣管道进行明胶嵌合再处理;对3组(新鲜猪肺动脉组、单纯去细胞处理组及明胶嵌合去细胞再处理组)瓣膜及管壁组织通过动态凝血试验、溶血试验、血小板黏附性能试验,分析3种组织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结果相对新鲜猪肺动脉组及单纯去细胞组,明胶嵌合再处理组的瓣膜及管壁组织具有更低的凝血率,同时血小板黏附更少且没有明显变形和伪足。结论采用新型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猪肺动脉带瓣管道,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有望解决移植体内的血栓形成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 肺动脉带瓣管道 去细胞 组织工程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治疗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体会
20
作者 葛振伟 杨志远 +3 位作者 谢周良 王佳祥 程兆云 顾以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8-89,共2页
对3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其中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右心房内侧隧道法18例、心外管道法3例,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外管道法1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管道法3例。结果除1例术后第8天... 对35例复杂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施行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TCPC),其中在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右心房内侧隧道法18例、心外管道法3例,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心外管道法11例,非体外循环下行心外管道法3例。结果除1例术后第8天死于痰堵窒息外,余患者指端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心功能改善。无晚期死亡。提示全TCPC为治疗本类疾病的有效手术方法,但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心内畸形等情况选择具体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 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