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楚竹书《诗论》在先秦诗论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3
1
作者 程亚林 黄鸣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5期552-559,共8页
先秦诗论存在着实用主义、政教性文学文本主义和文学文本主义三大传统 ,湖北荆门出土的竹简《诗论》是先秦诗论中文学文本主义传统最典型的代表。
关键词 《诗论》 先秦 诗论史 文学文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悲剧说钱评辨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4-30,共7页
关键词 王国维 “三种悲剧说” 《红楼梦》 学者 叔本华 钱钟书 立论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渊明与“嗟来之食”——《有会而作》新解 被引量:2
3
作者 程亚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6,共6页
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 与王瑶、逯钦立、袁行霈先生的理解不同,陶渊明《有会而作》一诗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提出了反传统的新观念:在生死关头,不包含改变社会政治文化根本立场这种无理要求的“嗟来之食”可食,体现了诗人尊重人的生命、鄙视并捐弃虚礼的思想。这是陶渊明思想中至今尚未被人发掘、重视的一个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有会而作》 “嗟来之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中国抒情文学理论研究新局面 被引量:2
4
作者 程亚林 《长江学术》 CSSCI 2009年第4期148-149,152,共3页
王文生教授在美国工作、生活了二十余年,且年近八秩,但振兴中国文论研究之志,无时或忘:含英咀华、砥砺学问之行,末尝稍懈。发为文章,则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或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或匡误纠谬,当仁不让。
关键词 振兴中国 文学理论研究 抒情 文论研究 王文生 梗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自珍、魏源两家诗学辨 被引量:1
5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4-89,共6页
关键词 诗学 龚自珍 文学观 当代 王元化 觉醒 魏源 一致 思想 著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自由形式论——《声无哀乐论》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56-62,共7页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实际上已提出了以对象化了的自由感——音乐的自由形式为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的核心也就是“音乐自由形式论”。对此,目前尚无人论及,本文拟就这一方面发表一点意见。一、音乐的性质及其本质尽管嵇康...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实际上已提出了以对象化了的自由感——音乐的自由形式为美的音乐美学思想,《声无哀乐论》的核心也就是“音乐自由形式论”。对此,目前尚无人论及,本文拟就这一方面发表一点意见。一、音乐的性质及其本质尽管嵇康将“声音”和“音乐”一律称为“声”、“声音”、”音声”,对它们没有作出明确区分,但《声无哀乐论》始终贯穿了音乐和声音既相联系又有区别、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的思想。不认识这一点,就无法正确理解《声无哀乐论》。嵇康认为,声音和音乐的共性是: (一)它们都是物质运动形式,具有固有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所谓“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寒暑代往,五行以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无哀乐论 欣赏音乐 音乐美学思想 音乐欣赏 心理感受 声有哀乐 音声 表现情感 音乐理论 表现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事求是地比较中西文论 被引量:1
7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7,共8页
实事求是是从事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必须遵循的原则。本文以香港学者黄维梁先生在中西文论比较背景中研究刘勰文论的个案为例,证明遵循这一原则,就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比较成果;反之,比较结论就不能令人信服。
关键词 中西文论 实事求是 香港学者 黄维梁 遵循 刘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蓄诗学与诗学创新
8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45,34,共4页
关键词 诗学研究 含蓄 文学思想 美学 西方学者 关系 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美学思想初探——与钱耕森等同志商榷
9
作者 程亚林 《船山学报》 1984年第2期22-28,共7页
钱耕森、赵海琦两同志的《王夫之美学思想简论》(载《船山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以下简称《简论》),对王夫之美学思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矛盾之处颇多.本文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对王夫之美学思想的初步看法,以就正于钱,赵... 钱耕森、赵海琦两同志的《王夫之美学思想简论》(载《船山学报》一九八四年第一期,以下简称《简论》),对王夫之美学思想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矛盾之处颇多.本文对其主要观点进行讨论,并提出我们对王夫之美学思想的初步看法,以就正于钱,赵二同志并其他同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船山学报 审美活动 美的本质 尚书引义 诗歌艺术 美学理论 诗乐 诗歌理论 文克尔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龚自珍“尊情说”新探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1-96,共6页
关键词 文学研究 诗人 龚自珍 尊情说 古代
全文增补中
鸟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族豪 梅文枫 +1 位作者 程亚林 刘迺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27-3428,共2页
控制区是线粒体DNA的非编码区,进化速度快,是研究鸟类种系发生最常用的分子标记之一。笔者综述了近年来鸟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的长度变异、结构分区、重复控制区及控制区基因排列顺序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鸟类 线粒体DNA 控制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务管理的现代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丛振宇 程亚林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第10期208-208,56,共2页
教学管理是学校运作的中心枢纽,教学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在当代社会竞争中的地位甚至生存与发展。当今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一所高等学校要走在时代的先进行列,实现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管理是学校运作的中心枢纽,教学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在当代社会竞争中的地位甚至生存与发展。当今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一所高等学校要走在时代的先进行列,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其关键就在于要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立计算机教学管理系统,实现管理的电脑化。教务工作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状况。它与学校工作的其它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学校的教学工作、思想工作、管理工作、建设工作、教育改革以及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等产生重要作用与影响,而这一系列的工作又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发展进程。在当前的形势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的现代化、规范化和管理现代化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教育的现代化要求教务工作也应当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现代化既包括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的现代化,也包括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建立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计算机技术在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应用,必将使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从而大大提高高校教务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务管理 系统 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有关书目、论著若干补订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亚林 陈庆浩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9-94,16,共7页
我们在编辑《汉文古代通俗小说序跋目录汇编》①的过程中,见到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较好的版本,其中海内孤本、善本不少。校阅序跋目录时,发现了一些问题,可补订某些海内外影响很大的有关书目、论著,特先拈出十余例,供读者研究时参考。
关键词 古代通俗小说 海内外 乾隆 石印 巴黎 明清 印章 补订 书目 日本内阁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答俊书记学诗》钱说献疑——兼论元好问的诗禅观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亚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9年第6期65-69,共5页
【正】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下句正后村所谓“将铅椠事作葛藤看”,须一刀斩断,上句言诗于禅客乃赘疣也。句中引刘克庄语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题... 【正】 钱锺书先生在《谈艺录》中说: 《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玉刀”;下句正后村所谓“将铅椠事作葛藤看”,须一刀斩断,上句言诗于禅客乃赘疣也。句中引刘克庄语见《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题何秀才诗禅方丈》:“能将铅椠事,止作葛藤看。”钱先生尝释此诗云:“隐讽诗与禅扦格不两立,文词乃禅家所斩断之葛藤也。”依钱先生之说,遗山诗意即:诗是禅客必割之赘疣,务斩之葛藤,遗山此诗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与后村同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立文字 碧岩录 方丈 诗僧 禅道 禅林 元遗山 诗禅观 后村 元好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论抒情诗的构思
15
作者 程亚林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年第5期19-24,96,共7页
【正】 艺术构思的秘密,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经常探索的题目。在这漫长而又坎坷的道路上,他们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西晋陆机在《文赋》里,用“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这样的描述,指出了情与物是构思活动中两个重要因素,为探讨... 【正】 艺术构思的秘密,是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家经常探索的题目。在这漫长而又坎坷的道路上,他们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西晋陆机在《文赋》里,用“情瞳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这样的描述,指出了情与物是构思活动中两个重要因素,为探讨艺术构思规定了范畴。接着,齐、梁间的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则以“神与物游”为契机,揭示了艺术构思中心物交融的特征:“写气图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构思 抒情诗 我国古代 心物交融 文心雕龙 写气图貌 文艺理论家 情景论 重要因素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国维境界说的内在矛盾
16
作者 程亚林 《文艺理论研究》 1986年第6期63-69,共7页
王国维的境界说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部分:“美”境界说和“真”境界说。这两部分虽有一定联系,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研究它们的联系和矛盾,不仅对深入剖析王国维的美学、文学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研究美学、文学的一般理论也有借鉴作用.鉴... 王国维的境界说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部分:“美”境界说和“真”境界说。这两部分虽有一定联系,却存在不可忽视的矛盾。研究它们的联系和矛盾,不仅对深入剖析王国维的美学、文学思想有重要意义,对研究美学、文学的一般理论也有借鉴作用.鉴于学术界对此重视不够,本文拟进行一些初步探讨。一、“美”境界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两个概念,它们分别被称之为“以物观物”、“惟于静中得之”的“优美”之境和“以我观物”、“于由动之静时得之”的“宏壮”之境,自然是美的境界。那么,什么是无我、有我之境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国维 境界说 有我之境 无我之境 内在矛盾 美学思想 以我观物 文学思想 人间词话 生存意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夫之论抒情诗的核心问题
17
作者 程亚林 《船山学报》 1985年第2期80-86,共7页
王夫之的诗论,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古代抒情诗歌,它探讨了抒情诗艺术的核心问题。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 王夫之的诗论,研究的对象是中国古代抒情诗歌,它探讨了抒情诗艺术的核心问题。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若齐梁绮语,宋人抟合成句之出处(宋人论诗,字字求出处。)役心向彼掇索,而不恤已情之所自发,此之谓小家数,总在圈缋中求活计也.这段话,提出了“以意为主”这个命题。关于“意”的含义,研究者有不同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意为主 李杜 论诗 齐梁 情与理 绮语 心向 缘情 杜甫诗 理过其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于理解 忠于生长——以《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心怡 程亚林 《数学之友》 2019年第16期30-32,共3页
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1]学科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对学生而言,自我发展、自我生长才是最有价值的发展.当前,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是数学... 怀特海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1]学科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对学生而言,自我发展、自我生长才是最有价值的发展.当前,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生长呢?笔者认为,只有立足于理解的数学教学,才能忠诚于学生的自我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的本质 第一课时 学会思考 新课改 数学教学 自我成长 怀特海 自我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