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屈原困境”与中国士人的精神难题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程世和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7,共6页
-
文摘
与大一统君主政体两相依存而又两相冲突 ,在冲突中走向政治苦境、精神苦境 ,构成了中国士人典型的生存境遇。这一生存境遇 ,可以称之为“屈原困境”。中国士人的历史性境遇造成了他们对屈原的世代阐释。两宋以后 ,因深处于一个内忧外患的中国险境中 ,中国士人的“屈原困境”愈加严峻。从古代中国以至于近现代中国 ,千年的解骚历史 ,莫不说明了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情境以及中国文化特有的阐释方式 ,说明了中国士人以及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难题。
-
关键词
屈原困境
中国士人
精神难题
-
Keywords
Quyuan predicament
Chinese intellectuals
Spiritual problem
-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浅谈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
- 2
-
-
作者
程世和
-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内二科
-
出处
《华夏医学》
CAS
1995年第3期288-289,共2页
-
文摘
浅谈慢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程世和(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内二科)关键词慢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慢性结肠炎是消化道中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往往病程长,反复发作,其特征是腹泻、腹痛、稀水样便,属中医“泄泻、久痢”范畴,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笔者根据多年的临床体会,...
-
关键词
慢性结肠炎
中西医治疗
-
分类号
R259.74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
- 3
-
-
作者
程世和
-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
-
出处
《江西中医药》
1996年第S1期80-80,共1页
-
文摘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程世和(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南宁530011)关键词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疗法近年来我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40例,疗效非常显著,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为住院病人;男16例,女24例116~30岁13例,3...
-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
分类号
R26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
-
题名影响临床带教质量的因素与对策
- 4
-
-
作者
徐富业
王荣球
文志成
程世和
何辉
-
机构
广西中医学院二附院
-
出处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1期96-96,共1页
-
文摘
本成果包括教书育人,临床带教管理及临床带教改革等内容。一、端正学习方向,增强责任感,中医学院的毕业生,突出中医特色,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是每个学生首先明确的任务。然而有的学生存在着自卑心理,弃医从商的倾向,针对诸如此类想法。1、狠抓思想教育,把政治学习与专业思想教育结合,大会与小会启发结合,个别疏导与经常化学雷锋结合。2、开展医德医风教育,老师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良好的医德医风感染学生。二。
-
关键词
临床带教质量
与对策
临床带教管理
常化
医德医风
学习方向
专业思想教育
中医特色
抓思想
徐富业
-
分类号
R2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庄园山水与精神依托——谢灵运诗赋中的始宁书写
- 5
-
-
作者
冯佳佳
程世和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安康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63-69,共7页
-
文摘
陈郡阳夏谢氏崛起于东晋,而始宁是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子弟的生存空间与精神家园。作为谢氏家族的奠基人物,谢安将士族意识与隐逸思想完美结合,创造了影响后世的“东山”意象,谢灵运继承了谢安的东山之志,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始宁进行表层空间和深层内涵的扩建。他笔下的始宁庄园,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玄理遥契圆融,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诉求和情感诉求,代表着诗人的生活理想和政治理想。谢灵运对始宁的相关书写,表现了这一时期的政治、文化与士人思想的深层互动,对六朝士人政治心态和生存状态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
关键词
谢灵运
山水诗
精神史
始宁庄园
门阀政治
-
Keywords
Xie Lingyun
landscape poems
spiritual history
Shining Manor
patriarchal politic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苍凉:陶渊明诗的真实底蕴
被引量:2
- 6
-
-
作者
程世和
-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3期70-74,共5页
-
文摘
一中国文人向来具有理性精神,很少迷信色彩,孔子“不语怪力乱神”①,“敬鬼神而远之”②,闪烁的就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老庄更以为死亡不可避免,而大力弘扬自然之道,后来秦皇汉武时期方士仙道之术虽盛极一时,但一般文人如司马相如、司马迁诸人并没有卷入那种迷信旋涡中去。东汉以后,佛学渐入中国,受到中国文人的欢迎,不过文人们大多也只是把玩它的禅定之说,对佛门天国却很少信奉,从总体上看,自先秦以来,中国文入在生死问题上并没有多少宗教上的幻想。这里,我们可以引用一下明人何孟春《余冬录》
-
关键词
陶渊明诗
迷信色彩
仙道
人生悲剧
自然之道
秦皇汉武
《杂诗》
《古诗十九首》
生死问题
禅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从“玄言诗”看东晋文人的精神品格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程世和
-
出处
《中国文学研究》
1991年第2期10-14,共5页
-
文摘
东晋是一个充满艺术才情的时代;“画乃吾自画,书乃吾自书”正显示了一代文人的艺术觉醒、王羲之的字风流江左,疏放妍妙;顾恺之的画以形写神,迁想妙得;陶渊明的诗超然物外,自然真纯。至此,魏晋风度也就升华为飘逸千古的艺术风流。 然而,对于这个艺术时代的诗歌创作,人们大都以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斥之为“玄言诗”。似乎这一时期纯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次沉渣泛起,大可予以鞭挞。其实,只要我们深入体悟,就会发现,东晋“玄言诗”同样表现了东晋文人飘逸洒脱的精神品格,东晋实是中国诗歌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
-
关键词
东晋文人
玄言诗
精神品格
中国文人
阮籍
自然之道
中国文学
兰亭诗
心境
玄对山水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