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顾城诗歌的远与近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程一身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78,共4页
-
文摘
顾城(1956-1993)通常被视为“童话诗人”(源于舒婷的诗《童话诗人——给G.C》)。这个说法或许可以揭示顾城某些诗歌的表象,但如果用它涵盖顾城的所有诗歌不免有简化或片面的嫌疑。我认为它甚至不如“天才诗人”准确,在中国当代诗人中,才华超过顾城的极其罕见。因此,必须首先确立一个真实的诗人顾城,而真实的诗人顾城必然是复杂多维的。
-
关键词
顾城
诗歌
天才诗人
中国当代
童话
舒婷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V字形的精神游历
- 2
-
-
作者
程一身
-
机构
湖南文理学院中文系
-
出处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9-94,共6页
-
文摘
沈从文(1902-1988)这个后来以小说家著称于世的大作家其实早年属于新月派诗人,他吸收湘西民歌写了以《颂》为代表作的大胆奇特的爱情诗。但《颂》并非他诗歌创作的顶点,我认为最能代表沈从文诗歌成就的作品是他写于1949年的《乐章》组诗:《第二乐章——第三乐章》(1949年5月)、《从悲多汶乐曲所得》(1949年9月中)与《黄昏和午夜》(1949年9月22至10月1日)。在我看来,这三首诗异常珍贵,堪称现代汉诗史的重要收获。说它珍贵,主要是就题材而言的。死者无法向活人谈论死亡体验,也几乎没有哪个疯子向清醒的人谈论过疯狂体验,但沈从文做到了这一点。这个陷入疯狂并濒临死亡的人在这些作品中留下了当时真切的心灵切片。仅此而言,这三首诗可以让人窥见历史上无数接近死亡的肉体内部的最后颤动。
-
关键词
诗歌成就
现代汉诗
爱情诗
沈从文
死亡体验
《颂》
湘西民歌
诗歌创作
-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