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崔晓琼 李彤 +5 位作者 胡晓旻 张文芳 刘迎午 王禹 张强 稂与恒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15-617,共3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50例,观察置入IABP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功能、IABP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IABP置入前比较,患者...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老年患者50例,观察置入IABP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功能、IABP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IABP置入前比较,患者置入IABP后平均动脉压、心率、LVEF及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无严重并发症出现,预后良好。结论 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可能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气囊泵 反搏动术 休克 心源性 血流动力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35
2
作者 崔晓琼 李彤 +4 位作者 周权 刘博江 刘迎午 稂与恒 黄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观察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采用短期有创正压通气(IPPV)后切换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撤机方法42例(序贯组),采用IPPV治疗直至撤机42例(对照组)。观察2组... 目的观察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4例,采用短期有创正压通气(IPPV)后切换为无创正压通气(NIPPV)的撤机方法42例(序贯组),采用IPPV治疗直至撤机42例(对照组)。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心率、中心静脉压(CVP)、PaO2、乳酸、LVEF、心输出量、B型钠尿肽(BNP)、系统血管阻力(SVR)、尿量、血管活性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用量的变化,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序贯组IPPV撤机时、NIPPV撤机时LVEF、心输出量较IPPV前明显增加,BNP、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IPPV前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IPPV撤机时BNP、SVR、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序贯组IPPV撤机时明显减少,心输出量明显增加,对照组IPPV撤机时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序贯组NIPPV撤机时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比较,序贯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PPV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撤机失败及院内死亡比例明显减少(P<0.05)。结论序贯机械通气能够明显改善老年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心功能,减少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及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机 机械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正压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权 李彤 +4 位作者 崔晓琼 稂与恒 刘迎午 张文芳 王立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63-764,共2页
目的 探讨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加劳拉西泮)和对照组(常规加心理干预),每组各64例,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 目的 探讨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常规加劳拉西泮)和对照组(常规加心理干预),每组各64例,治疗2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进行测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5.64±1.38)次vs (9.37±1.64)次]、持续时间[(8.36±3.27)s vs (12.46±2.85)s]、硝酸甘油用量[(2.78±0.35)mg vs (4.56±0.48)mg]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4% vs 36%,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42±2.63)分vs (17.18±3.54)分和(15.37±3.48)分,P<0.05].治疗组出现眩晕8例,对照组出现眩晕6例,治疗1~2周后症状消失,治疗组出现乏力7例,对照组出现乏力5例,继续用药后症状消失.未见震颤等椎体外系表现.结论 常规加劳拉西泮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伴焦虑症状疗效更好,改善预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拉西泮 心肌梗死 焦虑症 眩晕 硝酸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在危重心肺疾患的临床应用体会 被引量:5
4
作者 段大为 李彤 +5 位作者 赵成秀 张文芳 胡晓旻 张强 吴鹏 稂与恒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9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总结危重心肺疾病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例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47岁),体质量53~87kg(平均体质量69.6kg)。5例患者病因不同,分别为:例1,男性,29岁,爆炸伤,心肺功能衰竭;例2,男性... 目的总结危重心肺疾病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例患者实施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年龄27~82岁(平均年龄47岁),体质量53~87kg(平均体质量69.6kg)。5例患者病因不同,分别为:例1,男性,29岁,爆炸伤,心肺功能衰竭;例2,男性,82岁,急性心肺功能衰竭;例3,女性,34岁,急性心源性休克复苏后支持;例4,男性,27岁,心脏外伤,心脏手术后低心排血量;例5,女性,63岁,联合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血量。采用静脉-动脉转流,辅助流量40~70ml/(kg·min);间断检测激活凝血时间(ACT)160~200s。结果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时间22~61h(平均39.4h)。1例未能脱机而死亡,4例成功脱机,3例康复出院。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支持是抢救危重心肺功能衰竭及心脏手术心功能支持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心功能不全 呼吸衰竭 心源性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体外循环术后余血回收超滤装置的临床使用观察
5
作者 赵成秀 稂与恒 +5 位作者 段大为 张光信 王岩英 赵民 李珍珍 康敏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期76-81,共6页
目的观察一种离线血袋超滤装置处理体外循环(CPB)余血回输方式对患者的回收作用,为心脏术后选择合理的余血回输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输血袋、超滤器、6 mm连接管路、6×6两通接头、废液袋组成血袋超滤装置,将... 目的观察一种离线血袋超滤装置处理体外循环(CPB)余血回输方式对患者的回收作用,为心脏术后选择合理的余血回输模式提供参考依据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用输血袋、超滤器、6 mm连接管路、6×6两通接头、废液袋组成血袋超滤装置,将体外循环结束后的余血全部打入血袋超滤装置,经循环超滤后回输给患者。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外科在CPB下行心脏手术患者75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9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2.73岁(标准差12.39岁);身高155~178 cm,平均身高168.40 cm(标准差7.39 cm)。观察择期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机血不同处理前后变化及回收效果,分为血袋超滤组、离心/洗涤组及环路超滤组,每组各25例。比较各组机器余血处理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总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FIB)计数变化;观察回输机血量、机械通气时间、24 h胸引量、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输余血2 h后Hb和HCT、接受异体血量。结果血袋超滤回收余血后Hb、HCT、Plt计数、总蛋白、白蛋白、FIB均有所提高,与处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体回输经血袋超滤处理的机血后Hb、HCT较停机时有所提高,与停机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没有相关并发症。血袋超滤组处理后Hb、HCT、Plt、总蛋白、白蛋白、FIB高于环路超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袋超滤组处理后Plt、总蛋白、白蛋白、FIB高于离心/洗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HC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机血回收量及其他临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离心/洗涤组接受血浆量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相关并发症。结论停机后血袋超滤可以顺利完成对体外循环余血的浓缩并回输患者,患者可获得较高、更稳定浓度的Hb、HCT、血浆及最佳状态蛋白和凝血因子的血液,是一种安全的术后余血回收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超滤 改良超滤装置 余血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血浆标志代谢物及相关代谢通路的筛选 被引量:4
6
作者 许文轩 李彤 +5 位作者 张磊 连烁 稂与恒 胡晓旻 高文卿 宁萌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23-27,共5页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筛选心肌梗死血浆标志代谢物和相关代谢通路。方法收集25例AMI患者(病例组)手术前后的血浆及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超... 目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筛选心肌梗死血浆标志代谢物和相关代谢通路。方法收集25例AMI患者(病例组)手术前后的血浆及2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浆,进行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与超高分辨生物质谱联用(UPLC-MS)代谢组学分析,经MZmine2.0系统对离子色谱峰进行识别、匹配及归一化处理,进一步将数据导入SIMCA-P+12.0.1.0系统,构建得到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OPLS-DA)模型。根据离子对模型的贡献度及置信区间,筛选潜在标志代谢物,对两组代谢物水平进行比较,鉴别差异性代谢产物;将筛选鉴定出的标志代谢物输入Metabo Analyst3.0数据库,进行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两组血浆代谢轮廓的PCA模型和OLPS-DA模型。从模型中筛查出8种在两组血浆中存在显著差异的代谢物,即溶血磷脂酰胆碱(Lyso PC)类物质[18∶2(9Z,12Z)]、Lyso PC(16∶0)、Lyso PC(P-16∶0)、Lyso PC(18∶0),溶血磷脂酸(LPA)类物质[0∶0/18∶1(9Z)]、孕烷三醇(Pregnanetriol)、N-软脂酰基鞘氨醇(NPalmitoylsphingosine),神经酰胺类物质Cer(d18∶0/16∶0)。其中病例组术后血浆Lyso PC[18∶2(9Z,12Z)]、Lyso PC(16∶0)、Pregnanetriol、Lyso PC(P-16:0)水平趋于正常,说明AMI及PCI手术治疗是影响这些代谢物变化的重要因素。将8种差异性代谢物输入Metabo Analyst3.0数据库,共筛查出与AMI相关的两条代谢通路,为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和甘油脂类代谢通路,在两条代谢通路中存在共有的受到AMI影响的代谢物,即磷脂酸类物质1,2-diacyl-snglycerol-3-phosphate。结论筛选出8种AMI标志代谢物,包括Lyso PC[18∶2(9Z,12Z)]、LPA[0∶0/18∶1(9Z)]、Lyso PC(16∶0)、Pregnanetriol、Lyso PC(P-16∶0)、N-Palmitoylsphingosine、Cer(d18∶0/16∶0)、Lyso PC(18∶0);筛查出与AMI相关的两条代谢通路为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和甘油脂类代谢通路,在两条代谢通路中存在共有的受到AMI影响的代谢物,即磷脂酸类物质1,2-diacyl-sn-glycerol-3-phosph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代谢组学 甘油磷脂代谢通路 甘油脂类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与阿替洛尔治疗马方综合征进行性主动脉扩张效果的meta分析
7
作者 张强 郑玥 +5 位作者 齐振昌 稂与恒 龚亦杰 宁萌 高文卿 李彤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305-231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对马方综合征(MFS)进展性主动脉扩张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所有相关研究,并进行纳入和排除。主要终点为出现主动脉主要并发症... 目的系统评价氯沙坦与阿替洛尔对马方综合征(MFS)进展性主动脉扩张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所有相关研究,并进行纳入和排除。主要终点为出现主动脉主要并发症或进行心血管手术,数据使用Stata 14.0进行分析。对所有研究终点计算标准化均数差(SMD)和相应的95%置信区间(CI)。使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所有纳入的试验均为前瞻性临床试验。根据随机效应模型,氯沙坦和阿替洛尔在治疗升主动脉扩张率和主动脉根部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沙坦和阿替洛尔治疗MFS进展性主动脉扩张效果无明显差异,但仍需要更多研究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方综合征 药物治疗 预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