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浓度胍胶压裂液有机硼交联剂BOA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1
作者 秦芳玲 张兵兵 +3 位作者 王争凡 徐栋 朱卫平 卢聪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针对胍胶压裂液体系胍胶使用浓度偏高、破胶后残渣含量较高的问题,开展低浓度胍胶压裂液体系有机硼交联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研究。以硼酸、正丁醇、乙二醇及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有机硼交联剂并对其反应物加量进行优化,确定出有机硼交联... 针对胍胶压裂液体系胍胶使用浓度偏高、破胶后残渣含量较高的问题,开展低浓度胍胶压裂液体系有机硼交联剂的合成和性能评价研究。以硼酸、正丁醇、乙二醇及二乙烯三胺为原料合成有机硼交联剂并对其反应物加量进行优化,确定出有机硼交联剂BOA合成中反应物的优选质量分数分别为二乙烯三胺34.5%、硼酸14.3%、乙二醇38.7%和正丁醇6.9%。对交联剂进行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有机硼交联剂BOA与0.2%胍胶交联形成的胍胶压裂液的黏度可达84 mPa·s;有机硼交联剂BOA与0.2%胍胶交联形成的胍胶压裂液具有良好的抗温抗剪切性,在100 s^(-1)下逐渐升温至90℃、剪切60 min时及在60℃、100 s^(-1)下剪切90 min时胍胶压裂液的黏度均维持在90 mPa·s,且具有滤失低(滤失系数为2.0×10^(-4)m/min^(1/2))、携砂性能好(悬砂沉降速度为0.045 mm/s)、破胶速度快(在90 min内可完全破胶)、破胶液黏度<5 mPa·s、残渣含量较低(151 mg/L)的优势,可满足压裂液现场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胍胶压裂液 有机硼交联剂 黏度 耐温耐剪切性能 破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酸化返排液的H_2O_2氧化—中和—絮凝回注处理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秦芳玲 李斌 +2 位作者 任伟 毕凯 杨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70,10,共4页
针对安塞油田酸化返排液具有pH低、Fe2+含量高的特点,以H2O2为氧化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采用化学氧化除铁—中和—絮凝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处理后废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能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并确定... 针对安塞油田酸化返排液具有pH低、Fe2+含量高的特点,以H2O2为氧化剂,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为絮凝剂,采用化学氧化除铁—中和—絮凝的处理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使处理后废水的各项水质指标能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并确定了各药剂的适宜投加量.结果表明:在H2O2、PAC和PAM投加量分别为0.2%体积分数、40 mg/L和3.0 mg/L的条件下,处理后酸化废水中悬浮固体(SS)由300~500 mg/L降低至10 mg/L,油含量由450.55 mg/L降至13.78 mg/L,总铁质量浓度和平均腐蚀速率均达到安塞油田回注水的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废液 FENTON氧化 絮凝 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油及炼油厂废水的可生化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秦芳玲 宋绍富 周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8-60,共3页
采用BOD5/CODCr法和瓦勃呼吸仪分别对炼油废水、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和高含盐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炼油废水和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而高含盐采油废水可生化性极差.在两种评价方法中,BOD5/CODCr法方法简单,... 采用BOD5/CODCr法和瓦勃呼吸仪分别对炼油废水、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和高含盐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炼油废水和聚合物驱采油废水具有可生化性,而高含盐采油废水可生化性极差.在两种评价方法中,BOD5/CODCr法方法简单,易于操作,但可靠性差;瓦勃呼吸仪法通过测定微生物的呼吸曲线,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废水的可生化性,为废水能否采用生物处理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 可生化性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耗氧量 瓦勃呼吸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株机油降解菌及其处理含油废水的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秦芳玲 曹丽娟 +1 位作者 燕永利 李便琴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9-271,282,共4页
以20号机油为唯一碳源,用无机培养基在30℃摇床培养7 d,从中原油田采油污水和咸阳炼油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0株烃降解菌。在进一步摇床培养中,从10株菌中得到了对20号机油降解能力最强的3个菌株Ⅰ12、Ⅰ13及Ⅱ3,其除油率分别为37.2%、38... 以20号机油为唯一碳源,用无机培养基在30℃摇床培养7 d,从中原油田采油污水和咸阳炼油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0株烃降解菌。在进一步摇床培养中,从10株菌中得到了对20号机油降解能力最强的3个菌株Ⅰ12、Ⅰ13及Ⅱ3,其除油率分别为37.2%、38.8%及47.5%,在重复3次的摇瓶培养中,除油率分别为34.5%、36.7%及23.4%。在培养时间筛选实验中,求得Ⅰ13菌株在30℃摇床培养3 d时,除油率达到最大,培养液pH降至最小。将Ⅰ12、Ⅰ13及Ⅱ3 3株菌株用于某石化厂含油污水(含油量661.7 mg/L,CODcr值1977.3 mg/L)处理,30℃摇瓶培养3 d,重复3次,求得除油率分别为45.4%、44.1%及36.7%,CODcr去除率分别为18.4%、55.7%及32.0%。图1表3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降解菌 分离培育 机油 含油污水 微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 除油 ODD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多糖甙水基钻井液可生物降解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秦芳玲 张洁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09年第3期67-69,共3页
通过测定杂多糖甙(SJ)水基钻井液失水后滤液和滤饼浸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Cr)和生化需氧量(BOD5),以BOD5/CODCr比值为指标评价了SJ水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和可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在淡水/盐水和一定温度条件下,SJ水基钻井液滤液的CODC... 通过测定杂多糖甙(SJ)水基钻井液失水后滤液和滤饼浸出液的化学需氧量(CODCr)和生化需氧量(BOD5),以BOD5/CODCr比值为指标评价了SJ水基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和可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在淡水/盐水和一定温度条件下,SJ水基钻井液滤液的CODCr和BOD5值均较高,但BOD5/CODCr比值均大于0.3,表明滤液中的有机污染物可生物降解性较强;向SJ淡水钻井液中添加适量的NaCl或提高温度可使钻井液滤饼浸出液的CODCr和BOD5值降低至国家二级排放标准以下,且可生物降解性由较难转化为较易,表明杂多糖甙水基钻井液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可直接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糖甙 水基钻井液 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可生物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絮凝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秦芳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9-71,78,共4页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好絮凝作用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对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时间的优化及对采油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研究以了解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接近中性(pH6.0~7.0),培养时间为12~24h条件...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好絮凝作用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对培养基初始pH和培养时间的优化及对采油废水絮凝处理效果的研究以了解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在培养基初始pH接近中性(pH6.0~7.0),培养时间为12~24h条件下,3种菌株对高岭土悬浊液的絮凝效果最佳,最大絮凝率达91.5%;3种菌株对采油废水具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絮凝率为30%~40%,CODCr去除率可达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菌种 筛选 絮凝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H_2O_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处理压裂废液实验研究
7
作者 秦芳玲 董小丽 +1 位作者 马云 屈撑囤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10期65-68,共4页
针对油田压裂废液COD高、难降解的特点,分别采用UV/Fenton和UV/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并研究了废液初始pH值、H2O2投加量、n(H2O2)/n(Fe2+)、n(Fe2+)/n(草酸)对压裂废液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 针对油田压裂废液COD高、难降解的特点,分别采用UV/Fenton和UV/H2O2/草酸铁络合物法对其进行氧化处理,并研究了废液初始pH值、H2O2投加量、n(H2O2)/n(Fe2+)、n(Fe2+)/n(草酸)对压裂废液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紫外光照射下、介质pH值为6.0、双氧水(H2O2)投加量为0.25%、n(H2O2)/n(Fe2+)为2.0,n(Fe2+)/n(C2O42-)为3.0条件下,UV/H2O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对压裂废液的CODCr去除率达50%,与UV/H2O2氧化体系相比,去除效果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废液 CODCR去除率 UV FENTON 草酸铁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碳微电解-Fenton预处理煤化工厂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研究
8
作者 秦芳玲 雷富强 +2 位作者 詹顺 孟令鹏 平双荣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6-91,共6页
以COD去除率为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铁碳微电解及其与Fenton联合处理煤化工厂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渗滤液pH为3.5、铁碳投加量为706 g/L、曝气时间为67 min和沉降时间为60 min条件下,经铁碳微电... 以COD去除率为指标,分别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铁碳微电解及其与Fenton联合处理煤化工厂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在渗滤液pH为3.5、铁碳投加量为706 g/L、曝气时间为67 min和沉降时间为60 min条件下,经铁碳微电解处理的渗滤液的COD去除率为50.7%;在此条件下按体积分数0.15%投加双氧水(30%)的铁碳微电解-Fenton联合处理可使渗滤液的COD去除率达到78.5%。铁碳微电解-Fenton联合处理可作为该煤化工厂固体废弃物渗滤液的预处理方法,为其后续达标处理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滤液 铁碳微电解 FENTON氧化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疏松愈伤组织诱导的研究
9
作者 秦芳玲 《陕西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67-69,共3页
获得生长迅速、疏松的愈伤组织是进行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前提。研究以"滨江二号"苦瓜子叶和下胚轴做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苦瓜愈伤组织,并对苦瓜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长势予以比较。结果表明,下... 获得生长迅速、疏松的愈伤组织是进行植物细胞悬浮培养的前提。研究以"滨江二号"苦瓜子叶和下胚轴做外植体,在添加不同浓度的BA和NAA的MS固体培养基上诱导苦瓜愈伤组织,并对苦瓜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长势予以比较。结果表明,下胚轴外植体在MS+1.0mg/l 6-BA+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培养时,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长势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愈伤组织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压裂废水的Fenton氧化-絮凝回注处理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周国娟 秦芳玲 +2 位作者 屈撑囤 任伟 姜晓光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7-70,共4页
针对油田压裂作业废水黏度高、浊度大、含油量高的特点,采用Fenton氧化-絮凝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回注处理研究,探讨了废水的pH值、Fenton试剂和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加药时间隔等因素对压裂废水氧化和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油田压裂作业废水黏度高、浊度大、含油量高的特点,采用Fenton氧化-絮凝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回注处理研究,探讨了废水的pH值、Fenton试剂和絮凝剂投加量、絮凝剂加药时间隔等因素对压裂废水氧化和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压裂废水pH值为3.0、φ(H2O2)和ρ(FeSO4)分别为0.2%和20mg/L、PAC和PAM质量浓度分别30mg/L和5mg/L、絮凝剂加药时间间隔为30s、处理后水pH值调至7.5时,处理后压裂废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和含油量分别为2.5mg/L和5.22mg/L,平均腐蚀速率和细菌含量分别为0.0110mm/a和101个/mL,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废水 FENTON氧化 絮凝 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采出水的改性回注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黄战卫 毕凯 +3 位作者 包军 董晓丽 秦芳玲 侯军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1,共4页
针对安塞油田采出水偏酸性、浊度高、含油量高的特征,采用"中和—H2O2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工艺进行回注处理,探讨了采出水的pH值、H2O2和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采出水水质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pH调节剂将... 针对安塞油田采出水偏酸性、浊度高、含油量高的特征,采用"中和—H2O2氧化—絮凝—过滤"处理工艺进行回注处理,探讨了采出水的pH值、H2O2和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采出水水质改性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aOH作为pH调节剂将采出废水pH值调至7.5,H2O2投加体积分数为0.6%,投加XN-90、PAM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0mg/L和2.5 mg/L时,处理后采出水的悬浮物、含油量、总铁含量、静态平均腐蚀速率、SRB及TGB含量由处理前的110~145 mg/L,96.6~124.3mg/L,24.8~35.5mg/L,0.310 3mm/a,105~106个/mL和102~103个/mL分别降至处理后的1.1~6.0mg/L,2.5~6.0mg/L,0.05~0.23mg/L,0.0108mm/a和101~102个/mL,处理后采出水的各项指标达到了安塞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污水改性处理 污水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油田酸化废水就地处理及经集输系统外输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立辉 李岩 +3 位作者 张璇 秦芳玲 刘晓娟 王倩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9-94,9,共6页
对陇东油田酸化废水通过中和-沉降、中和-絮凝-沉降、H2O2氧化-中和-絮凝-沉降实验室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确定出酸化废水适宜的就地、快速处理方法和工艺条件;采用室内实验研究处理后酸化废水经集输系统外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双氧水... 对陇东油田酸化废水通过中和-沉降、中和-絮凝-沉降、H2O2氧化-中和-絮凝-沉降实验室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确定出酸化废水适宜的就地、快速处理方法和工艺条件;采用室内实验研究处理后酸化废水经集输系统外输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双氧水投加量0.2%(V/V),采用NaOH-CaO复合碱调节废水pH至7.0-7.5,PAM投加量为3.0 mg/L条件下,陇东油田酸化废水经H2O2氧化-中和-絮凝-过滤处理,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油田回注水的水质要求,且处理后酸化废水与集输管线中采出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不易结垢,并对后续原油破乳未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废水 就地处理 配伍性 破乳 陇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气污水中SRB分离、纯化及其电化学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云 韩静 +1 位作者 屈撑囤 秦芳玲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2-456,共5页
从陕北长庆油田含茵采气污水中分离出一株硫酸盐还原茵(SRB),革兰氏染色阴性,芽孢染色阴性,表面不光滑,有鞭毛,作摇摆式运动;茵体呈杆状或弧状,尺寸为(0.6~0.8)μm×(1.0~5.0)μm,在SRB测试瓶中呈阳性反应,确定该茵株属于脱硫弧茵属... 从陕北长庆油田含茵采气污水中分离出一株硫酸盐还原茵(SRB),革兰氏染色阴性,芽孢染色阴性,表面不光滑,有鞭毛,作摇摆式运动;茵体呈杆状或弧状,尺寸为(0.6~0.8)μm×(1.0~5.0)μm,在SRB测试瓶中呈阳性反应,确定该茵株属于脱硫弧茵属(Desulfovibrio)。液体在无外加Fe~^(2+)条件下培养2 d后的茵数约9.5×10~8个/mL。在适宜条件下分离得到的SRB液体培养6h后进入对数生长期,48h达到生长最高峰,稳定约4 h后进入衰亡期。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研究了20R钢电极在SRB茵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腐蚀速率随SRB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不呈线性增长,20R钢在SRB原液、稀释10倍、稀释100倍、对照培养基中浸泡3 d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922、0.0343、0.0284、0.0281mm/a;在稀释100倍SRB茵液中浸泡7d的腐蚀速率为0.0578mm/a,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腐蚀速率增大,且其对阴极的促进作用大于阳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采气污水 分离 纯化 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硫酸盐还原菌培养条件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月 秦芳玲 +3 位作者 王倩 艾晨 张云哲 屈撑囤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影响硫酸盐还原茵(SRB)生长的半胱氨酸含量、初始pH值和Na_2SO_4含量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经Design-Expert.8.05B软件分析数...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对影响硫酸盐还原茵(SRB)生长的半胱氨酸含量、初始pH值和Na_2SO_4含量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经Design-Expert.8.05B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影响SRB菌株反硫化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半胱氨酸浓度、初始pH值、硫酸钠浓度;三因素中两两因素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最佳培养条件为半胱氨酸质量分数0.01%、初始pH值8.0、硫酸钠质量浓度2.0g/L。在此条件下,SRB菌株的反硫化率平均值为10.642%,与预测值10.097%接近,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反硫化率 响应面法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污泥法处理高含盐采油废水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天亮 秦芳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中原油田高含盐采油废水,研究不同曝气时间条件下,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高含盐采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可适应高含盐环境,且对不同浓度高含盐采油污水均具有较高的CODCr去除率... 采用好氧活性污泥法处理中原油田高含盐采油废水,研究不同曝气时间条件下,好氧活性污泥法对高含盐采油废水化学需氧量(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驯化的活性污泥可适应高含盐环境,且对不同浓度高含盐采油污水均具有较高的CODCr去除率,活性污泥驯化4~6d后,对采油废水CODCr去除率可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盐采油废水 活性污泥法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压裂废水的Fenton氧化-絮凝-SBR联合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董小丽 秦芳玲 +2 位作者 马云 屈撑囤 白海涛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3年第5期95-99,共5页
针对油田压裂废液COD高、难降解的特点,采用Fenton氧化-絮凝-SBR联合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按30%双氧水(体积百分比)加量为0.2%、FeSO4加量为20mg/L条件下进行Fenton氧化30min,再按PAC加量为70mg/L、PAM加量为3... 针对油田压裂废液COD高、难降解的特点,采用Fenton氧化-絮凝-SBR联合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按30%双氧水(体积百分比)加量为0.2%、FeSO4加量为20mg/L条件下进行Fenton氧化30min,再按PAC加量为70mg/L、PAM加量为3mg/L、搅拌速度100r/min条件下进行絮凝处理30min后,进入SBR反应器曝气8h和沉降1h后,处理后压裂废水的COD从4132.92mg/L降至190.38mg/L,其去除率可达95.4%,接近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废水 FENTON氧化 絮凝 SBR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压裂废水的絮凝-Fenton氧化-SBR联合处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云 秦芳玲 +1 位作者 田春艳 濮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95-99,12,共5页
针对中原油田压裂作业废水矿化度高、悬浮性固体(SS)含量高和有机物含量高且性质稳定的特点,采用絮凝-Fenton氧化-SBR联合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了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废水COD值为2000 mg/L~3000 mg/L时,聚合硫酸铁(PFS)加量... 针对中原油田压裂作业废水矿化度高、悬浮性固体(SS)含量高和有机物含量高且性质稳定的特点,采用絮凝-Fenton氧化-SBR联合处理方法对压裂废水进行了处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废水COD值为2000 mg/L~3000 mg/L时,聚合硫酸铁(PFS)加量为50 mg/L、聚丙烯酰胺(PAM)加量为4 mg/L、搅拌速度100 r/min下进行絮凝沉降30 min,再于H2O2投加量为1000 mg/L、FeSO4投加量为150 mg/L、反应温度为40℃条件下氧化处理45 min后,进入SBR反应器曝气8 h和沉降1 h后,处理后压裂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5.43%,出水COD值降至125.84 mg/L,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GB8978-1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废水 絮凝 Fenton氧化SBR COD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便琴 谢娟 秦芳玲 《集成电路应用》 2022年第12期186-187,共2页
阐述110kV变电站的电磁辐射影响,布点设置与监测方法,结果与讨论,包括电磁辐射环境本底值测量分析,工频磁场强度测量结果分析。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环境本底值 110KV变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萃取污油的降凝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俊 江绍静 +1 位作者 屈撑囤 秦芳玲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78,10-11,共4页
经热萃取从含油污泥中得到的回收污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为降低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分别采用降凝剂及降凝剂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的方法,对回收污油进行降凝处理.结果表明:在众多降凝剂中EVA的降凝效果较好,且当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 经热萃取从含油污泥中得到的回收污油凝固点高、流动性差,为降低凝点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分别采用降凝剂及降凝剂与超声波联合处理的方法,对回收污油进行降凝处理.结果表明:在众多降凝剂中EVA的降凝效果较好,且当反应时间为0.5 h、反应温度为75℃、降凝剂的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污油凝点从48℃降低到12℃,降凝率达75%;若将降凝剂和超声波联合使用,凝点可降到5℃,降凝率达90%;处理后的污油与原油混合具有良好的输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油 降凝剂 超声波 降凝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盐酸盐型黏土稳定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争凡 秦芳玲 +2 位作者 徐栋 张兵兵 朱卫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48-2253,共6页
在油气田开发中,黏土稳定剂在抑制黏土矿物水化膨胀,降低外来流体对储层渗透率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浓盐酸和乙二胺制备了乙二胺盐酸盐型小分子阳离子黏土稳定剂YEA,以防膨率为指标,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展开了性能实验评价。... 在油气田开发中,黏土稳定剂在抑制黏土矿物水化膨胀,降低外来流体对储层渗透率伤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采用浓盐酸和乙二胺制备了乙二胺盐酸盐型小分子阳离子黏土稳定剂YEA,以防膨率为指标,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展开了性能实验评价。结果表明,YE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浓盐酸与乙二胺物质的量的比为2∶1,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5 h。黏土稳定剂YEA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防膨率可达87.16%,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耐水洗性能,并且与土酸和盐溶液的配伍性良好,满足应用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稳定剂 水化膨胀 乙二胺盐酸盐 防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