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岩体结构面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秦胜伍 陈骏骏 +4 位作者 陈剑平 韩旭东 张文 翟健健 刘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125-3130,共6页
基于在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岩体结构面产状进行优势分组时,需要人为确定分组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在迭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通过改进聚类中心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优化迭代过程,并通过对比多... 基于在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岩体结构面产状进行优势分组时,需要人为确定分组数和初始聚类中心,在迭代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通过改进聚类中心的算法,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以优化迭代过程,并通过对比多项聚类有效性检验参数,确定最优聚类分组情况。最后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和改进后的算法对浙江白鹤隧道左洞测得的结构面产状进行优势分组并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聚类效果明显优于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面 粗糙集 优势分组 模糊C均值聚类 聚类中心 有效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熵-属性区间识别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秦胜伍 吕江峰 +5 位作者 陈剑平 陈骏骏 马中骏 曹荣国 刘绪 翟健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91-96,共6页
为了准确地对山岭隧道建设工程中的塌方进行风险评估,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工作流程是: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状况、岩体完整程度等7个主要因素作为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属... 为了准确地对山岭隧道建设工程中的塌方进行风险评估,基于最大熵原理和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具体工作流程是:选取围岩级别、地下水状况、岩体完整程度等7个主要因素作为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属性区间评价指标分级标准;采用综合赋权法进行隧道塌方风险指标的权重分析;利用均化系数和基于最大熵原理的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来确定属性测度区间;应用置信度准则对隧道塌方风险性进行属性识别,确定塌方风险性等级;运用评分准则对塌方风险进行评分,根据分值对两次或多次所属相同级别的风险进行比较排序。利用建立的评价模型与属性识别模型以及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对比,结果吻合性较好。将该模型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对塌方风险进行评估,并与现场情况作对比,证明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塌方风险 最大熵原理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组合权重 评分准则 山岭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降雨重现期的尾矿坝渗流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秦胜伍 龚文曦 马中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6-90,共5页
降雨为影响尾矿坝渗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多年降雨资料,利用P-Ⅲ型分布描述降雨重现期,模拟得到坝坡的浸润线分布,结合改进Green-Ampt入渗模型得到坝坡湿润锋的发展过程,并以集安某尾矿坝为例,探讨了降雨重现期对尾矿坝坡顶、坡脚处孔... 降雨为影响尾矿坝渗流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多年降雨资料,利用P-Ⅲ型分布描述降雨重现期,模拟得到坝坡的浸润线分布,结合改进Green-Ampt入渗模型得到坝坡湿润锋的发展过程,并以集安某尾矿坝为例,探讨了降雨重现期对尾矿坝坡顶、坡脚处孔压分布、浸润线变化及坝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坝体孔压变幅与降雨重现期呈正相关;在堆积坝顶部浸润线先上升后下降,而在坡脚处浸润线不断上升;降雨重现期越长,坝体安全系数越小,降雨结束后安全系数的回升速率远小于暴雨期间的下降速率;坝体可靠度指标随降雨不断减小,停雨后有明显的回升,与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矿坝 降雨重现期 降雨入渗 渗流模拟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楔体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秦胜伍 马中骏 +3 位作者 陈骏骏 吕江峰 陈剑平 曹荣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7-122,共6页
为综合分析参数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楔体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和盲数理论的楔体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楔体稳定性盲数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楔体参数的多种不确定性,确定楔体稳定性概率... 为综合分析参数具有多种不确定性的楔体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和盲数理论的楔体稳定性概率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的楔体稳定性盲数评价模型,综合考虑楔体参数的多种不确定性,确定楔体稳定性概率分布.文章构建了单滑面与双滑面的不确定性楔体稳定性盲数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经典的双滑面楔体稳定性分析之中,并与传统的均值安全系数、数值模拟、蒙特卡洛抽样(MCS)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均值安全系数法和swedge数值分析只能给出一个固定的安全系数,准确度较低,不能考虑楔体的失稳概率,基于Fisher最优分割法和盲数理论的楔体稳定性分析方法安全系数累计频率与公认比较准确的蒙特卡洛抽样方法几乎重合,并且更加的高效简便,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兴城某楔体的稳定性评价,为楔体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体 不确定性 Fisher最优分割 盲数理论 概率分析 蒙特卡洛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泥石流照片中块石分割算法分析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秦胜伍 姚添淇 《路基工程》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近几年泥石流灾害多发,而泥石流粒度分析量测任务繁重。为此,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野外实地块石照片进行计算机处理。在处理前期,将照片中块石有效地分割出来是一个最重要问题。该项技术研究在当今地质领域中是一个新兴热门领域,... 近几年泥石流灾害多发,而泥石流粒度分析量测任务繁重。为此,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将野外实地块石照片进行计算机处理。在处理前期,将照片中块石有效地分割出来是一个最重要问题。该项技术研究在当今地质领域中是一个新兴热门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甚少,这项技术的研究现在处于萌芽阶段。有鉴于此,分析比较当今分割效果较好的3种算法并结合其他小算法,得出归一化分割算法结合分水岭算法,高低帽变换算法,beareaopen变换算法,能够较好地分割出块石,效果比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粒度分析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 归一化分割算法 高低帽变换算法 beareaopen变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地区地貌演化模拟
6
作者 秦胜伍 李广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为揭示三峡地区地貌演化过程,利用GIS技术,基于DEM,建立起了地貌演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形象直观地进行地貌演化模拟的方法,形象再现了50×104a前三峡地区的地貌形态,并对50×104a以来三峡地区地貌演化进行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50... 为揭示三峡地区地貌演化过程,利用GIS技术,基于DEM,建立起了地貌演化模型,提出了一种可形象直观地进行地貌演化模拟的方法,形象再现了50×104a前三峡地区的地貌形态,并对50×104a以来三峡地区地貌演化进行了过程模拟,结果表明50×104a以来,中部抬升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地貌演化 模拟 三峡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泥石流灾害预警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孟凡奇 李广杰 +3 位作者 王庆兵 秦胜伍 赵海卿 金鑫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5-840,共6页
泥石流灾害破坏力巨大,预测预报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气象、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山坡坡度、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沿沟松散... 泥石流灾害破坏力巨大,预测预报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基于功效系数法原理,在综合分析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气象、地质环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了山坡坡度、相对高差、植被覆盖率、沿沟松散物储量、5 d累计降雨量、最大小时雨强和当日雨量为评价因子,采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因子的权重系数,建立了泥石流预测预警模型。以岫岩地区泥石流为例对预警模型进行检验,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实际情况。表明基于功效系数法的泥石流预测预警模型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为泥石流预测预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功效系数法 改进层次分析法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群优化BP神经网络的巷道位移反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王雪冬 李广杰 +2 位作者 尤冰 秦胜伍 彭帅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38-42,共5页
以某煤矿资料为基础,确定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水平,并设计正交试验表。根据巷道边界条件建立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得出的位移值建立起PSO-BP神经网络学习样本,从而得到矿山巷道位移反分析预测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 以某煤矿资料为基础,确定出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水平,并设计正交试验表。根据巷道边界条件建立几何模型,通过有限元法计算得出的位移值建立起PSO-BP神经网络学习样本,从而得到矿山巷道位移反分析预测岩体物理力学参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实测位移量与由预测参数计算位移量间的最大误差为3.27%,通过实测位移值反分析求得的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值可信,PSO-BP神经网络应用于矿山巷道位移反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位移 物理力学参数 反分析法 PSO算法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离式隧道非同步开挖岩爆预测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邱道宏 陈剑平 +1 位作者 肖云华 秦胜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520,共6页
分离式隧道是深埋长大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主要方式,鉴于两洞的施工进度不同,利用先开挖洞的岩爆发生情况,对后开挖洞的岩爆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初始应力场中的水平应力和竖向应力相当时,... 分离式隧道是深埋长大高速公路隧道施工的主要方式,鉴于两洞的施工进度不同,利用先开挖洞的岩爆发生情况,对后开挖洞的岩爆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当初始应力场中的水平应力和竖向应力相当时,随着研究区侧压力系数的增大和净距的减小,后开挖洞拱底发生岩爆的强度会随之增大。当初始应力场中的水平应力占主导地位时,随着研究区侧压力系数的增大和净距的减小,后开挖洞拱顶发生岩爆的强度会随之减少。通过实际工程对计算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隧道实际发生岩爆的情况和计算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式隧道 岩爆 侧压力系数 有限元模拟 隧道净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动力过程及沿程侵蚀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0
作者 彭帅英 李广杰 秦胜伍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3-56,101,共5页
研究泥石流的动力过程可以反演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便于人们认识灾害的形成规律和特征。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泥石流动力模型,包括以Bingham模型、Bagnold膨胀流模型和库伦颗粒流模型为主的单流体模型和多流体模型,然后对泥石流动... 研究泥石流的动力过程可以反演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便于人们认识灾害的形成规律和特征。首先介绍了国内外泥石流动力模型,包括以Bingham模型、Bagnold膨胀流模型和库伦颗粒流模型为主的单流体模型和多流体模型,然后对泥石流动力过程数值模拟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提出数值模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特别分析了泥石流沿程侵蚀作用在泥石流动力过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泥石流动力过程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以期为泥石流动力过程的深入研究及防灾减灾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过程 动力模型 沿程侵蚀 数值模拟 泥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