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包埋法固定UBD菌处理炼油污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1
-
-
作者
秦统福
沈本贤
周启欣
刘纪昌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8-70,共3页
-
文摘
选取聚乙烯醇作为凝胶剂,海藻酸钠和活性炭作为助凝剂,采用凝胶包埋法固定化UBD菌并用于炼油污水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弹性、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可以重复利用并保持良好的活性。菌种固定化后明显改善了炼油污水的处理效果,COD和石油类物质的去除率均高于游离菌和无菌小球。
-
关键词
炼油污水
微生物固定化
生物降解
-
Keywords
refining wastewater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biodegradation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UBD菌降解炼油污水中石油类物质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 2
-
-
作者
秦统福
沈本贤
刘纪昌
周启欣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集团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
文摘
以典型条件下UBD菌降解上海石化炼油污水的实验数据为基础,并将生物处理法经典的Monod方程进行合理简化,得到了UBD菌降解石油类物质的动力学方程:v=v_(max)S/(K_S+S)=(0.25S)/(37.06+S)。由降解动力学参数可知,UBD菌对于炼油污水具有很强的生物降解能力,在UBD菌的作用下炼油污水中的石油类物质不属于难降解的物质。
-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动力学
-
Keywords
petrochemical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kinetics
-
分类号
X7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处理炼油污水工艺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秦统福
沈本贤
屈阳
周启欣
刘纪昌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
-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0年第5期410-414,共5页
-
文摘
采用自行设计开发的气升式内循环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并结合固定化包埋技术,连续处理炼油工业污水。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9 h,固定化微生物颗粒填充率为5%的优化条件下,污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石油类化合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约为87%,95%。该反应器的COD容积负荷可高达2.56 kg/(m3.d),具有很强的抗水力负荷冲击和抗COD容积负荷冲击的能力。
-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微生物固定化
气升式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
石油类化合物
-
Keywords
refinery wastewater
biodegradation
microbial immobilization
airlift inner-loop three-phase fluidized bed bioreactor
chemical oxygen demand
petroleum hydrocarbons
-
分类号
X70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影响SEPZ菌对炼油污水生物降解效果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周启欣
秦统福
沈本贤
-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09年第2期162-165,共4页
-
文摘
采用直接投加菌种的生物强化方式,进行了SEPZ菌生物高效降解炼油污水的实验。考察了菌种浓度、曝气方式、降解温度、初始化学需氧量(COD)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在菌种浓度为500μL/L、连续曝气、20℃的优化条件下,降解48 h,污水COD从1 034.5 mg/L降到293.3 mg/L,去除率为71.6%;石油类化合物质量浓度从51.58 mg/L降到3.31 mg/L,去除率为93.6%。
-
关键词
炼油污水
生物降解
菌种
化学需氧量(COD)
石油类化合物
去除率
曝气
-
Keywords
refinery waster water
biodegradation
microorganism
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petroleum compound
percent removal
aeration
-
分类号
TE685.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
-
题名乙醇——水气相吸附分离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秦统福
锺贤
-
机构
兰州石化设计院
郑州工学院化工系
-
出处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66-70,共5页
-
文摘
本文是以不同于传统方法的气相吸附法制取无水乙醇,所用吸附剂为多糖类物质,它仅吸附水,几乎不吸附乙醇.该法在吸附和再生时,能耗均相当低。文中讨论和测得了最佳工艺操作条件,获得无水乙醇,其质量主要指标达到试剂化学纯的要求.
-
关键词
吸附
多醣类
乙醇
水
气相
分离
-
Keywords
adsorption
Polysacharide
ethanol absolute
-
分类号
TQ223.12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
-
题名乙醇——水气相吸附过程的研究 (一)吸附平衡
- 6
-
-
作者
秦统福
钟贤
-
机构
兰州石化设计院
郑州工学院化工系
-
出处
《郑州工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6,共6页
-
文摘
本文是在研究以多醣类物质作吸附剂制取无水乙醇的新工艺基础上,采用迎头色谱法测定了吸咐等温线,突验数据通过回归分析,获得符合Freundlich型的吸咐等温方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验还证明了多醣类物质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选择性地吸附水蒸汽,而不吸附乙醇蒸汽。
-
关键词
吸附平衡
乙醇
水
气相吸附
-
Keywords
adsorption equilibrium
frontal chromatography
Freundlich
-
分类号
O647.31
[理学—物理化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