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红色家书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
1
作者 秦立海 孙春惠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5,共8页
红色家书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史料和思想文本,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家”“国”“人民”“人类”的情感认同。它既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家人、家事、家乡为情感寄托的重家情怀,又映... 红色家书作为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感染力的革命史料和思想文本,真实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所形成的对“家”“国”“人民”“人类”的情感认同。它既内蕴着中国共产党人以家人、家事、家乡为情感寄托的重家情怀,又映照着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救国抱负、坚定的戍国决心与殷切的建国热忱;既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初心使命,又呈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人类进步、世界大同为崇高理想的气度格局。作为党和国家的宝贵红色基因库,红色家书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一路走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图影,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家庭为基点、以国家为核心、以人民为主体、以天下为己任的深沉浓厚的家国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红色家书 家国情怀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历史的真实——1947至1948年毛泽东与斯大林两封往来电报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秦立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3,共7页
苏共解密档案证明,1947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致斯大林电报中,的确曾考虑过让“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离开政治舞台。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要取消“民主党派”,而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正确的解读。至... 苏共解密档案证明,1947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致斯大林电报中,的确曾考虑过让“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在中国革命胜利后离开政治舞台。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理解为要取消“民主党派”,而必须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正确的解读。至于米高扬“报告”所宣称的,由于听了斯大林1948年4月20日复电“建议”,中共才“改变了对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这一“结论”有悖于历史的真实。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完全否认斯大林复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47-1948年 真实性 多党合作制 政治协商制度 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斯大林 电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秦立海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4期48-52,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的爱国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思想误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纲要"任课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深入研究和挖掘教材的爱国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思想误区,切实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进一步增强"纲要"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真正让"纲要"课程奏响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运动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景泉 秦立海 纪亚光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8-43,共6页
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重点学习与全党普及相结合,学习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科学文化... 重视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善于学习是中国共产党的成功之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坚持重点学习与全党普及相结合,学习与总结历史经验相结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其他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历次学习运动的宝贵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学习运动给人以许多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学习运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思想 党的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苏对华时局干预与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关系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永祥 秦立海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5,共7页
本文认为,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所以能够召开,是当时国内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国际上美苏对华时局的干预则是政协最终得以召开的主要因素。当时,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中有关中国条款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苏条约》所确立起来的两... 本文认为,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所以能够召开,是当时国内国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国际上美苏对华时局的干预则是政协最终得以召开的主要因素。当时,美苏通过雅尔塔协定中有关中国条款以及由此产生的《中苏条约》所确立起来的两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框架,并通过 1945年底的三国外长会议,对战后国共两党围绕政治协商会议所进行的长时间的激烈斗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最终促成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苏联 对华政策 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 雅尔塔协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