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神经系统损害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秦秀燕 徐竹 +2 位作者 陈映 尚涛 熊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48-553,共6页
目的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漏诊。方法对28例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或)艾滋病患者中的12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机会感染性疾病情况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 目的提高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的认识,以减少漏诊。方法对28例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或)艾滋病患者中的12例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机会感染性疾病情况进行回顾,并结合文献分析总结。结果 12例患者分别诊断为艾滋病脑病(5例)、慢性脑膜炎(3例)、周围神经病(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和获得性脱髓鞘性神经病各1例)、脑梗死(1例)和肌肉病(1例)。艾滋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约为42.86%(12/28)。至少合并1~2种以上机会性感染,以真菌最为多见,发病率为83.33%(10/12);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为25%(7/28)。结论 HIV感染可累及神经系统多个部位及肌肉。艾滋病期患者常合并多系统混合感染,以真菌最为常见;临床以消瘦、间歇性发热、头痛、咳嗽、认知功能减退、脑膜刺激征阳性等症状与体征为主,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或漏诊。诊断与鉴别诊断需依靠脑脊液检查、肺部CT、头部CT和(或)MRI等辅助检查结果,临床上作中应注意筛查,尽早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机会性致病菌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MMP-9、VCAM-1检测在病毒性脑炎的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云 秦秀燕 +1 位作者 孙俊启 南毛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90-491,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水平,探讨MMP-9、VCAM-1... 目的通过检测病毒性脑炎(viral encephalitis,VE)患者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的水平,探讨MMP-9、VCAM-1在VE发病机制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VE组及对照组CSF中MMP-9和VCAM-1的水平。结果 VE组CSF中MMP-9、VCAM-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SF中MMP-9与VCAM-1水平呈正相关;MMP-9及VCAM-1在CSF蛋白含量≥0.45g/L与<0.45g/L的患者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VCAM-1可能共同参与了VE的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破坏和脑组织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