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眼肉的质量控制现状及质量标志物预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谢晶晶 马玉明 +5 位作者 彭嘉文 梁炎丽 陆春莲 郑飘雪 秦祖杰 梁洁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4,共5页
龙眼肉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等。现代药理作用较广,有抗焦虑、抗氧化、抗应激、抗菌、抗衰老、抑肿瘤等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睡眠,其使用前景巨大。通过... 龙眼肉中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含有糖类、脂类、氨基酸类、多酚类、挥发性成分等。现代药理作用较广,有抗焦虑、抗氧化、抗应激、抗菌、抗衰老、抑肿瘤等的功效,并且还能够影响机体内分泌、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睡眠,其使用前景巨大。通过查阅近十几年的文献对龙眼肉相关信息进行综述,根据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研究思路,从不同配伍、不同加工处理方法、成分与药效相关联、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化学成分可测性、传统药性7个方面对龙眼肉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为龙眼肉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肉 质量标志物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川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
2
作者 韦红杏 丘琴 +6 位作者 覃芳芳 李鹏飞 覃春萍 莫惠晴 秦祖杰 甄丹丹 甄汉深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7-144,I0048,共9页
济川煎始载于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是治疗便秘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平滑肌兴奋、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老年性便秘等。在总结济川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 济川煎始载于张介宾所著《景岳全书》,是治疗便秘的经典名方,具有促进平滑肌兴奋、调节水液代谢、调节神经递质、维持肠道内环境稳态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老年性便秘等。在总结济川煎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药质量标志物“五原则”进行综述,预测阿魏酸、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异阿魏酸、柚皮苷、新橙皮苷、藁本内酯、咖啡酸、丁烯基肽内酯可作为济川煎的质量标志物,为济川煎建立相关的制剂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川煎 质量标志物 化学成分 临床应用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黄檀抗氧化谱效关系研究
3
作者 丘琴 李鹏飞 +7 位作者 覃春萍 秦祖杰 莫惠晴 甄丹丹 张淼 刘媛媛 甄汉深 魏江存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3,I0004,共8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藤黄檀的指纹图谱,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藤黄檀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藤黄檀的指纹图谱,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方法建立10批不同产地藤黄檀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法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法对藤黄檀进行抗氧化活性作用,采用灰色关联度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analysis,PLSR)研究其谱效关系,进而筛选出其抗氧化物质基础。结果建立了10批不同产地藤黄檀的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确定了能够表征藤黄檀特征的15个共有峰。10批不同产地批藤黄檀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成功建立10批不同产地藤黄檀的HPLC指纹图谱与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为深入探究藤黄檀抗氧化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标准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黄檀 指纹图谱 抗氧化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宁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秦祖杰 邓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97-499,共3页
目的:观察肝宁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服用中药煎剂肝宁方,对照组口服甘力欣胶囊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ALT、AST、... 目的:观察肝宁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服用中药煎剂肝宁方,对照组口服甘力欣胶囊治疗,3个月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ALT、AST、GGT、ALP、TBIL、DBIL),肝纤四项(LN、HA、IV-C、PCⅢ),HbeAg阴转率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等指标变化。结果:两组中医症状积分、肝功能指标及(HBV)DNA载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同时治疗组肝纤四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积分、ALT、AST、TBIL、DBIL、HA、IV-C、(HBV)DNA载量改善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在HbeAg阴转率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肝宁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证具有较好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及肝功能,抑制HBV病毒复制,减轻肝纤维化,进而延缓病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宁方 慢性乙型肝炎 湿热证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与其受体亚型在肝郁脾虚证大鼠的表达及逍遥散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晓红 莫兴夏 +5 位作者 陈秋霞 雷云霞 余彬 连利军 秦祖杰 杨力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93-259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5-羟色胺(5-HT)与其受体亚型的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7 d模型组(7 M)、7 d逍遥散组(7 XYS)、14 d模型组(14 M)、14 d逍遥散组(14 XY... 目的:探讨慢性束缚应激肝郁脾虚证大鼠5-羟色胺(5-HT)与其受体亚型的表达变化及逍遥散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7 d模型组(7 M)、7 d逍遥散组(7 XYS)、14 d模型组(14 M)、14 d逍遥散组(14 XYS)、21 d模型组(21 M)、21 d逍遥散组(21 XYS),以慢性束缚应激结合孤养方法制作肝郁脾虚证大鼠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造模7 d、14 d、21 d结束后,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下丘脑、结肠组织5-HT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下丘脑、结肠组织5-HTR1AmRNA表达,基因芯片检测下丘脑、胃和结肠组织5-HT受体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其中结肠组织基因芯片检测7 d和21 d大鼠),并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5-HT受体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结果的可靠性。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21 d模型组大鼠下丘脑5-HT含量、5-HTR1AmRNA表达降低(P〈0.01),21 d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5-HT含量升高(P〈0.01),7 d、14 d、21 d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5-HTR1A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逍遥散对下丘脑、结肠组织5-HT和5-HTR1AmRNA的异常表达均有改善作用(P〈0.01或P〈0.05)。②基因芯片结果显示,5-HTR1A、5-HTR2A、5-HTR2C、5-HTR3A、5-HTR4、5-HTR5A、5-HTR5B等基因在模型组大鼠下丘脑或胃或结肠组织出现了显著上调或下调表达,逍遥散能逆转这些基因的异常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这些差异基因的表达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证实了基因芯片数据结果的可靠性。结论:5-HT及其受体5-HTR1A、5-HTR2A、5-HTR2C、5-HTR3A、5-HTR4、5-HTR5A、5-HTR5B是肝郁脾虚证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参与了肝郁脾虚证的脑肠轴调控;逍遥散通过脑肠轴途径调节5-HT及其受体的表达可能是其防治肝郁脾虚证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5-羟色胺受体 肝郁脾虚证 逍遥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沈凤 杨鹏 +6 位作者 陶晓静 李丹 颜渊鸳 罗雪兰 秦祖杰 覃裕旺 欧和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27nt-微小RNA(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构建27nt-miRNA高表达、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表达质粒,经慢病毒包装后... 目的:探讨27nt-微小RNA(27nt-miRNA)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平滑肌22α蛋白(SM22α表达的调节及其对细胞活力、迁移和表型改变的影响。方法:构建27nt-miRNA高表达、反义序列(anti-27nt-m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表达质粒,经慢病毒包装后分别转染大鼠原代VSMCs,加入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VSMCs表型转换。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SM22α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PDGF-BB组的细胞活力上升(P <0.05)、迁移能力上升(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与阴性对照慢病毒组相比,27nt-miRNA高表达组的细胞活力下降(P <0.05),迁移能力下降(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P <0.05);而anti-27nt-miRNA组细胞的细胞活力上升(P <0.05),迁移能力上升(P <0.05),SM22α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下降(P <0.05)。结论:27nt-miRNA促进SM22α表达,同时抑制VSMCs的活力及迁移,并有可能抑制VSMCs从收缩型转变为合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nt-miRNA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平滑肌22α蛋白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赪桐根4个极性部位抗炎活性的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唐云丽 刘君君 +3 位作者 潘翠柳 秦祖杰 丘琴 欧和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3-668,共6页
目的比较赪桐根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部位抗炎活性。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赪桐根活性部位。然后,建立去双侧肾上腺小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 目的比较赪桐根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95%乙醇部位抗炎活性。方法建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小鼠棉球肉芽肿模型,筛选赪桐根活性部位。然后,建立去双侧肾上腺小鼠、大鼠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测定足跖炎性组织MDA、NO水平和SOD活性,以及大鼠血清TNF-α、PGE_2、IL-1β、IL-6、LTB4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赪桐根极性部位组对炎症均有抑制作用,其中石油醚部位对去双侧肾上腺小鼠耳肿胀、足跖肿胀均有抑制作用,能显著降低MDA、NO、TNF-α、PGE_2、IL-1β、IL-6、LTB4水平、提高SOD活性(P<0.05,P<0.01)。结论赪桐根4个极性部位均具有抗炎作用,以石油醚部位最强,其发挥部分依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系统,机制主要与减少MDA、NO、TNF-α、PGE_2、IL-1β、IL-6、LTB4等炎症因子水平、提高SOD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根 极性部位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天士治疗胃痛用药规律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永亮 秦祖杰 唐振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05-407,共3页
叶天士是我国清代著名医家,在胃痛治疗方面重视通阳化浊,注重调理气机,强调脾胃分治,同时对于久痛入络者重视活血化瘀通络。深入探讨叶天士治疗胃痛的用药规律,对于现代临床脾胃疾病的防治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叶天士 胃痛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不同炮制品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如 魏江存 +3 位作者 秦祖杰 谢臻 陈勇 朱文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85-2389,共5页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比较其含量差异,揭示中药炮制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Dim.(mm)(4.6 mm...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不同炮制品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肉桂酸进行含量测定,比较其含量差异,揭示中药炮制前后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建立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Dim.(mm)(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8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肉桂酸,分别在0.126 2~1.262 0μg(R^2=0.999 9)、0.177 94~1.779 4μg(R^2=0.999 8)、0.036 2~0.362 0μg(R^2=0.999 9)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大黄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肉桂酸的含量差异显著,或增或减,说明炮制方法对中药大黄各成分影响不同。结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不同炮制品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和肉桂酸的含量,该方法可为制定大黄及其不同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没食子酸 儿茶素 肉桂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江存 秦祖杰 +5 位作者 蔡文威 马秀梅 覃丽萍 马艳 郑玲 谭雨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682,688,共7页
目的筛选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方法使用MTT法确定壮药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RAW264.7细胞安全给药浓度范围,通过ELISA法测定赪桐乙酸乙酯部... 目的筛选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方法使用MTT法确定壮药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RAW264.7细胞安全给药浓度范围,通过ELISA法测定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二氯甲烷-甲醇部位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NO、TNF-a、IL-12、IL-6、IL-1β含量,筛选对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最强的流份。结果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在0.06~2.0 mg/ml浓度范围内,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流份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浓度在0.5 mg/ml以上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在0.5 mg/ml以下对细胞活力具有增强作用。二氯甲烷-甲醇洗脱部位高剂量能抑制炎症因子IL-12、IL-6、TNF-a、IL-1β释放,对NO的分泌没有抑制作用。结论赪桐乙酸乙酯部位及不同洗脱梯度的二氯甲烷-甲醇部位抗炎机制是通过抑制NO、TNF-a、IL-12、IL-6、IL-1β炎症因子的分泌,二氯甲烷-甲醇(50:1)洗脱部位和二氯甲烷-甲醇(30:1)洗脱部位的抗炎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 乙酸乙酯部位 流份部位 RAW264.7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赪桐根总黄酮提取工艺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丘琴 黄秋艳 +4 位作者 卢显兴 秦祖杰 潘翠柳 黄栎屾 魏江存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9-114,I0042,共7页
目的研究赪桐根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含量测定,为赪桐药材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以赪桐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赪桐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 目的研究赪桐根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优化及含量测定,为赪桐药材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以赪桐根中总黄酮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等因素对赪桐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再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复合酶的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3个自变量之间相互作用对提取赪桐根中总黄酮含量的影响。通过对以上3个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取最佳的提取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同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赪桐总黄酮得到的最佳提取工艺制备不同产地赪桐根的供试样品,经显色后,以芦丁做对照,在波长为500 nm下测定吸光度。结果赪桐根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为酶的用量是0.35%,酶解温度为62℃,酶解时间为125.7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总黄酮含量的预测值为10.37 mg/g。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说明不同产地的赪桐根中的总黄酮含量有较大的差异。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复合酶酶解赪桐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条件合理、稳定可行,操作简便、快捷,为测定赪桐根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提供科学依据。不同产地药材因生长环境、湿度、阳光、温度等因素对赪桐根中总黄酮含量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根 总黄酮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提取工艺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赪桐根3种不同极性部位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及山柰酚的含量 被引量:2
12
作者 丘琴 卢诗剑 +3 位作者 潘翠柳 秦祖杰 魏江存 甄汉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40-144,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赪桐根3种不同极性部位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及山柰酚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3种不同极性部位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2 HYPERSIL(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05%冰醋酸为流动...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赪桐根3种不同极性部位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及山柰酚的含量进行测定,比较3种不同极性部位含量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hermo ODS-2 HYPERSIL(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05%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0 nm,流速1.0 m L/min,柱温30℃,进样量为15μL。结果 HPLC法测定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及山柰酚,分别在2.01~100.50μg/m L(R=0.9996)、101.50~3022.50μg/m L(R=0.9997)、7.61~761.25μg/m L(R=0.9999)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赪桐根不同极性部位中同种成分的含量具有明显的差异,不同产地药材所含同种成分的含量亦有很大的差异。结论建立了HPLC法测定赪桐根3种不同极性部位咖啡酸、毛蕊花糖苷及山柰酚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可为制定赪桐根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赪桐根 咖啡酸 毛蕊花糖苷 山柰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酒大黄对大承气汤小鼠泻下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魏江存 秦祖杰 +5 位作者 谢臻 陈勇 李耀华 黄冬美 马艳 阙祖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生大黄和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其泻下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将72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生、空白对照组、生大黄的大承气汤(生DCQ)6、10 g·kg^(-1)剂量组、酒大黄的大承气汤(酒DCQ)6、10 g·kg^(-1)剂量组,按容积... 目的:研究生大黄和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其泻下作用的差异性。方法:将72只试验小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及生、空白对照组、生大黄的大承气汤(生DCQ)6、10 g·kg^(-1)剂量组、酒大黄的大承气汤(酒DCQ)6、10 g·kg^(-1)剂量组,按容积20 mL/kg的剂量给药后,分别用代谢笼积分法、炭末推进作用及Na^+-K^+-ATPasc活性实验,比较生、酒大黄的大承气汤对小鼠的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率及Na^+-K^+-ATPasc活性的差异。结果:生、酒大黄对大承气汤的泻下作用的影响有差异,但其变化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与生、酒大黄存在着联系。生DCQ组、酒DCQ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比较,其对正常小鼠正常泻下作用、炭末推进作用、抑制Na^+-K^+-ATPase活性的作用有差异,且给药组间比较,生DCQ组泻下作用的影响差异最显著,给药剂量6、10 g·kg^(-1)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生、酒大黄对大承气的泻下作用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可能与君药生、酒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引起大承气汤复方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溶出量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大黄 泻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对血清内毒素、NO和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江存 秦祖杰 +6 位作者 谢臻 戴铭 王成龙 李耀华 马秀梅 韩倩 唐云丽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对血清内毒素、NO和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65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组(6 g/kg、10 g/kg)、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按容积20 mL/kg的剂量给药后,测... 目的研究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对血清内毒素、NO和TNF-α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65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组(6 g/kg、10 g/kg)、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按容积20 mL/kg的剂量给药后,测定血清内毒素、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比较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后的大承气汤对小鼠血清内毒素、一氧化氮和肿瘤坏死因子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组都能增加ABP小鼠血清NO含量,但与其它大承气汤组相比,炭DCQT组增加ABP小鼠血清NO含量不明显。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组都能降低ABP小鼠血清内毒素和TNF-α含量,但与其它大承气汤组相比,炭DCQT组降低ABP小鼠血清内毒素和TNF-α含量不明显。结论大黄不同炮制品的大承气汤对内毒素、NO和TNF-α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变化与大黄不同炮制品配伍的大承气汤作用相对应,且大黄蒽醌类成分含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对大承气汤的功效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和共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大承气汤 炮制品 内毒素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棱菊的薄层鉴别和橙皮苷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魏江存 陈勇 +7 位作者 谢臻 秦祖杰 黄冬美 马家宝 陈圣斌 阙祖亮 陈子隽 李金洲 《湖北农业科学》 2018年第23期139-142,共4页
以橙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六棱菊(Laggera alata)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广西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橙皮苷含量。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橙皮苷,斑点清晰,专属性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0~2.25μg范围(R2=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六棱... 以橙皮苷为指标性成分,建立六棱菊(Laggera alata)薄层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广西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橙皮苷含量。薄层色谱中可以检出橙皮苷,斑点清晰,专属性好。橙皮苷进样量在0.30~2.25μg范围(R2=0.999 6)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六棱菊低、中、高加样组橙皮苷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RSD=2.78%)、99.97%(RSD=2.08%)和99.01%(RSD=1.36%)。广西境内10批不同产地的六棱菊中橙皮苷的含量差别较大,这可能与气候、温度、土壤、水分、光照等生长条件有关。该方法能有效鉴别六棱菊,准确测定橙皮苷含量,为开发利用六棱菊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棱菊(Laggera alata) 橙皮苷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配伍的三黄泻心汤总蒽醌含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江存 秦祖杰 +5 位作者 欧和生 谢臻 陈勇 李金洲 陈子隽 韩倩 《湖北农业科学》 2019年第9期98-100,103,共4页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中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为对照品,用浓度为1%的醋酸镁甲醇溶液作为显色剂,在51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总蒽醌的含量,最后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剂量配伍的泻... 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中总蒽醌的含量。以大黄素为对照品,用浓度为1%的醋酸镁甲醇溶液作为显色剂,在512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计算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总蒽醌的含量,最后比较其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剂量配伍的泻心汤总蒽醌含量有差异,这可能与配伍后不同剂量的黄芩与黄连对大黄总蒽醌溶出率的影响有关,该方法可作为不同剂量配伍的中药方剂质量控制方法,为今后综合开发和利用不同剂量配伍的中药方剂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心汤 剂量配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总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