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顽固性癫痫的电镜病理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秦琴保 潘小平 +4 位作者 刘灵慧 谢伟 肖国才 柳息洪 彭杰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 :研究顽固性癫痫 (IEP)的电镜病理特征 ,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及可能的致病机理 ,并证实EP发作对大脑的损害。方法 :对 2例病人经手术切除之颞叶皮层及额叶皮层活检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脑电图 (EEG)、皮层电极... 目的 :研究顽固性癫痫 (IEP)的电镜病理特征 ,分析其与临床的关系及可能的致病机理 ,并证实EP发作对大脑的损害。方法 :对 2例病人经手术切除之颞叶皮层及额叶皮层活检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 ,并对患者的影像学、脑电图 (EEG)、皮层电极EEG的结果及手术方法、术中所见进行记录 ,并随访疗效。结果 :电镜病理所见 :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存在变性、凋亡 ,神经元细胞内易见脂褐素颗粒。细胞器结构异常。有髓纤维增生紊乱、髓鞘崩解退变广泛存在 ,见有髓纤维发芽状态及髓鞘样小体。上述神经变性改变颞叶重于额叶 ,而额叶以纤维增生紊乱为主。临床上 :IEP的头MR常见海马萎缩 ,术中可见脑萎缩 ,皮层电极EEG显示萎缩明显处EP波相应减少 ,手术应以皮层电极EEG为指导 ,手术疗效确切。结论 :1 反复EP发作导致大脑继发性永久损害。 2 影像学显示海马硬化时 ,推测脑的继发性损害严重 ,电镜上为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变性凋亡、纤维增生和髓鞘破坏 ,术中可见脑萎缩 ,EEG上颞叶EP样放电相应减少。 3 在EP样放电活跃的额叶皮层 ,神经变性较轻 ,但存在神经纤维增生紊乱 ,髓鞘破坏已普遍存在 ,存在异常神经网络 ,推测其为IEP的病理基础。 4 IEP的手术治疗是可取并有效的 ,有客观的病理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临床特征 电镜病理 ZEP 大脑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浆内皮素和脑皮质微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秦琴保 李文娟 黄如训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脑皮质微血管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将雄性RHRSP自术后第8周分成两组:高血压组和麝香酮治疗组,将年龄、性别、数量相... 目的:观察麝香酮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SP)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和脑皮质微血管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复制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动物模型,将雄性RHRSP自术后第8周分成两组:高血压组和麝香酮治疗组,将年龄、性别、数量相同的假手术组作对照组,测量收缩压(SBP)和12周时血浆ET含量,光镜和电镜下观察脑皮质微血管形态改变。结果:12周时麝香酮组的SBP水平比高血压组低[(23.95±0.73)kPa vs(26.13±2.22)kPa,P<0.05],ET水平也比高血压组低[(73.25±10.78)pg/mLvs(89.44±9.92)pg/mL,P<0.05]。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均发现高血压组皮质微血管损害最严重,麝香酮组微血管形态损害比高血压组轻。结论:麝香酮可降低RHRSP的SBP和血浆ET水平,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脑皮质微血管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动物模型 麝香酮 内皮素 脑微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40例阿尔茨海默病高龄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晴 秦琴保 于小琪 《现代医院》 2016年第6期812-814,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在阿尔茨海默病高龄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80~90岁阿尔茨海默病高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为期24周的多奈哌齐单药治疗(对照组)或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ADAS-cog、... 目的 探讨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在阿尔茨海默病高龄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0例80~90岁阿尔茨海默病高龄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接受为期24周的多奈哌齐单药治疗(对照组)或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ADAS-cog、MMSE、ADL、NPI评价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接受24周治疗后的ADAS-cog、MMSE、NP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ADL评分在治疗后的改善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结束后两组之间的ADAS-cog、MMSE、ADL评分具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I评分上联合治疗组则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联合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阿尔茨海默高龄患者,多奈哌齐联合美金刚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精神症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奈哌齐 美金刚 高龄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促进对慢性脑缺血β淀粉样蛋白的清除 被引量:2
4
作者 徐俊 吴剑芸 +6 位作者 杜南进 张韶冈 刘丰 郑志平 王敏健 秦琴保 黄文革 《现代医院》 2006年第9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普伐他汀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39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6只),高脂饮食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普伐他汀服用组(7只)、单纯脑缺血组(9只)及普伐他汀加脑缺血组(10只),采用结... 目的观察降血脂药普伐他汀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β淀粉样蛋白(Aβ)水平的影响。方法39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组(6只),高脂饮食组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7只)、普伐他汀服用组(7只)、单纯脑缺血组(9只)及普伐他汀加脑缺血组(10只),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建立CVI模型,于术后1个月行为学试验后,测血脂及Aβ水平。取脑组织,行病理学分析及ELISA检测Aβ水平。结果未治疗组(空白对照、单纯脑缺血组)血脂水平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为正常水平。与正常饮食组相比,其余各组均无明显运动功能障碍,第4周平台定位时间、搜索策略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病理学呈慢性缺血性改变结构欠清晰,神经元固缩或均匀着色,但明显的细胞坏死改变较少见;白质疏松明显。ELISA显示单纯缺血组Aβ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治疗组Aβ下降至略高于对照组水平。结论普伐他汀能够降低脑内Aβ水平,这种降脂外的调节Aβ代谢作用提示血脂代谢异常参与了AD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伐他汀 慢性脑缺血 β 淀粉样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调查
5
作者 王荣飞 邵明 +4 位作者 陈玲 张素平 秦琴保 刘晓加 祁风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详细记录作者单位6家医院10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应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107例PD患者中异动症的发...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运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详细记录作者单位6家医院107例帕金森病患者的病史资料,应用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和Hoehn-Yahr(H-Y)进行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在107例PD患者中异动症的发生率为13.08%,症状波动为18.69%,两者在接受左旋多巴治疗5年以上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②伴发运动并发症的患者与不伴运动并发症的患者相比较,其病程长,发病年龄小,服用左旋多巴每日剂量更大、时间更长,高血压发病率更低(P<0.05);③症状波动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服用左旋多巴的疗程(OR=1.014,P<0.05)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每日剂量(OR=1.018,P<0.05);异动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左旋多巴每日剂量(OR=1.013,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普遍伴运动并发症,其中服用大剂量左旋多巴、年轻起病、不伴高血压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运动并发症;早期、持续、低剂量的多巴胺能刺激可以延缓运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运动并发症 运动障碍 临床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地区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量表测评结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高朋飞 李文娟 +5 位作者 邵明 陈玲 张素平 潘速跃 祁风 秦琴保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广州地区六家医院107例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测评,并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地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广州地区六家医院107例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认知测评,并进行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及Hoehn-Yahr(H-Y)分级评估,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影响认知功能的相关因素。结果:有83.2%的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中以短时记忆、语言功能最易受损,其次为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抽象思维,发生率均超过50%;PD患者MoCA评分与患者受教育年限呈正相关(r_s=0.542,P<0.05),与年龄、发病年龄、UPDRSⅡ-Ⅳ评分、H-Y分级及HRSD评分呈负相关(r_s分别为-0.257,-0.266,-0.472,-0.381,-0.357,均P<0.05),与病程、起病方式无关,服用与未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PD患者间MoCA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广州地区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以短时记忆、语言最易受损;高龄、高发病年龄、运动障碍严重、抑郁状态的PD患者认知功能易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