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汉钧中医药辨治乳岩经验略谈
1
作者 秦海洸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3期214-215,共2页
乳岩,现代医学称之为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强调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的综合治疗。当乳腺癌局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时,应以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为主;当肿瘤有全身或远处转移时,应以全身性治疗、... 乳岩,现代医学称之为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强调包括手术、放化疗、内分泌、中医药等的综合治疗。当乳腺癌局限于局部或区域淋巴结时,应以局部治疗如手术、放疗为主;当肿瘤有全身或远处转移时,应以全身性治疗、化疗、内分泌治疗为主,配合局部治疗,各阶段均宜配合中医药治疗。唐汉钧教授、主任医师是上海龙华医院“国家级名老中医”,应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已有40余年的经验,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岩 中医药疗法 名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斤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乔雪 卓燊 +1 位作者 杨子明 秦海洸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546-1550,共5页
千斤拔属植物在中国一直作为民族药及民间药被广泛使用,其中有六种有确切药用历史,在中医上此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痛、乳房疾病、牙痛及妇科病等。近年来国内外... 千斤拔属植物在中国一直作为民族药及民间药被广泛使用,其中有六种有确切药用历史,在中医上此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痛、乳房疾病、牙痛及妇科病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此属植物中含有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甾体、生物碱、挥发油等其他化学成分,且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抗血栓、抗氧化、镇痛、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年来国内外所研究的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此属植物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拔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4
3
作者 李艮弟 秦海洸 《环球中医药》 CAS 2009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综述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中医内治以分期论治、辨证分型论治为主线。中医外治多采用中药泡洗足部及中药外敷创面。中药新剂型也尝试应用于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今后糖尿病足中医临床实践中应遵循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完善... 综述近5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的研究进展。中医内治以分期论治、辨证分型论治为主线。中医外治多采用中药泡洗足部及中药外敷创面。中药新剂型也尝试应用于糖尿病足临床治疗。今后糖尿病足中医临床实践中应遵循循证医学研究方法,完善分期或辨证分型标准,制定统一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祛瘀法对创面修复肉芽组织形成期Smad3,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刚 秦海洸 +1 位作者 何长杰 唐汉钧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6-7,共2页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油膏组、祛瘀方油膏组、康复新阳性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0天时创面瘢痕组织中S... [目的]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模型对照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油膏组、祛瘀方油膏组、康复新阳性对照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0天时创面瘢痕组织中Smad3,TGF-β1的变化。[结果]第10天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Smad3,TGF-β1表达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补虚方油膏组Smad3的表达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提示复黄生肌愈创油膏在创面修复肉芽组织形成期,对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修复 瘢痕 SMAD3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愈疡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君 卓燊 秦海洸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愈疡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雄性SD大鼠72只,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高血糖状态,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约2 cm的创面,深至筋膜。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复方组、空白组,每组18只。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阳... [目的]观察复方愈疡散对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雄性SD大鼠72只,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造成高血糖状态,在大鼠背部造成直径约2 cm的创面,深至筋膜。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复方组、空白组,每组18只。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阳性组以康复新液灌胃,复方组以复方愈疡散灌胃,正常组自由饮水不作任何干预。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愈合时间及给药后第10、16、20天创面的愈合率,并采用电镜观察创面新生组织超微结构。[结果]复方组愈合时间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电镜显示复方组第10、16天胶原纤维较其他组丰富,第20天复方组胶原纤维成束排列有序,成纤维细胞及细胞器未见明显增殖,与正常组相似。[结论]复方愈疡散能明显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愈疡散 糖尿病 创面修复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腔引流管载体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感染模型的建立
6
作者 刘晓岚 周志坚 +6 位作者 张真强 秦海洸 刘晓庆 荆雪宁 孔晋亮 宋志军 吴红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7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腹腔引流管载体建立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被膜(BF)感染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PA BF体内感染的致病性、耐药机制及其防治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利用临床常用的腹腔引流管切成圆片在体外预先建立PA BF感染的载体,然后... 目的探讨如何利用腹腔引流管载体建立小鼠腹腔铜绿假单胞菌(PA)生物被膜(BF)感染的模型,为进一步研究PA BF体内感染的致病性、耐药机制及其防治提供研究平台。方法利用临床常用的腹腔引流管切成圆片在体外预先建立PA BF感染的载体,然后把载体植入小鼠的腹腔造成BF感染的动物模型。1 d后评估小鼠腹腔的感染情况、细菌学和病理学的改变等。结果小鼠腹腔载体植入1 d后取出引流管载体,可见PAO1组载体表面有生物被膜样结构存在,并培养出铜绿假单胞菌活菌,腹腔载体周围包裹组织呈现出急性炎症改变;术后第2天,PAO1组小鼠比空白对照组小鼠体表温度较前1 d增高更明显,体重较前1 d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制作的腹腔引流管PA生物膜载体植入体内可诱发小鼠腹腔PA BF感染,模拟体内留置导管引起的PA BF感染的情况,对这种难治性感染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药的作用
7
作者 冼寒梅 秦海洸 黄开珍 《国医论坛》 2007年第5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中药 治疗作用 不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实验研究概况 被引量:3
8
作者 卓燊 秦海洸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通过回顾近10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实验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金属蛋白酶、调节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调控创面修复过程中TGF-... 通过回顾近10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实验研究概况。中医药治疗慢性疮疡的作用机制可能包括以下方面:促进血液循环和血管生成;促进创面生长因子的生成;抑制金属蛋白酶、调节Ⅰ、Ⅲ型胶原的含量;调控创面修复过程中TGF-β1信号转导分子修复基因Smad3等的表达;提高纤维结合蛋白、创面氨基酸、溶菌酶的含量,增强免疫功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疮疡 中医药 实验研究 创面修复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