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MCM-41介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罗根祥 陈平 +2 位作者 肖进兵 刘春生 秦永航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1期33-36,共4页
采用硅酸钠为硅源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 ,四甲基氢氧化铵为矿化剂 ,用盐酸调节 pH值 ,在 75℃的温和水热条件下 ,合成了Fe -MCM -4 1中孔分子筛。产品经粉末X衍射、N2吸附 /脱附、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 采用硅酸钠为硅源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 ,四甲基氢氧化铵为矿化剂 ,用盐酸调节 pH值 ,在 75℃的温和水热条件下 ,合成了Fe -MCM -4 1中孔分子筛。产品经粉末X衍射、N2吸附 /脱附、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在实验条件下经 1 6h晶化 ,产品有较满意的结晶度和介孔分子筛的结构特征。用H2 O2 为氧化剂 ,合成的Fe -MCM -4 1作为催化剂 ,详细考察了溶剂、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苯的羟基化反应的影响。反应产物用气相色谱检测 ,结果表明 ,Fe -MCM -4 1能有效催化苯的羟基化反应 ,且苯酚为唯一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CM-41 合成 表征 羟基化 介孔材料 催化性能 中孔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MCM-41的合成与表征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8
2
作者 时维振 罗根祥 +1 位作者 刘春生 秦永航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以硅酸钠作硅源 ,以硫酸铈作铈源 ,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作矿化剂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 ,在盐酸存在的温和条件下合成了 Ce-MCM-4 1中孔分子筛。用 XRD,低温 N2 吸附、FTIR和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和基本物化性能 ,表... 以硅酸钠作硅源 ,以硫酸铈作铈源 ,以四甲基氢氧化铵作矿化剂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模板剂 ,在盐酸存在的温和条件下合成了 Ce-MCM-4 1中孔分子筛。用 XRD,低温 N2 吸附、FTIR和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表征了其结构和基本物化性能 ,表明产物中铈已嵌入到 Ce-MCM-4 1的骨架中。在环己烷液相氧化反应中 ,Ce-MCM-4 1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活性 ,反应时间 ,温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CM-41 合成 表征 催化性能 中孔分子筛 催化剂 环已烷 环已醇 环已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裂化回炼油-芳烃抽提组合工艺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赖仕全 郝庆新 +2 位作者 李晓鸥 秦永航 李东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1年第4期19-21,共3页
采用纯糠醛或现有的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提塔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对石油二厂催化裂化回炼油进行了芳烃抽提小试、中试及抽余油的催化裂化中试的系统研究。主要介绍以纯糠醛为溶剂的芳烃抽提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若抽出油仅作为橡胶填... 采用纯糠醛或现有的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抽提塔塔底抽出液为溶剂对石油二厂催化裂化回炼油进行了芳烃抽提小试、中试及抽余油的催化裂化中试的系统研究。主要介绍以纯糠醛为溶剂的芳烃抽提小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若抽出油仅作为橡胶填充油 ,则以纯糠醛为溶剂抽提回炼油适宜的操作条件为 :剂油比 0 .6 (质量比 ) ,抽提塔塔底温度 40~ 5 0℃、塔顶温度 6 0℃左右 ,此时抽余油的收率为 70 %左右 ,抽余油中的饱和分含量由回炼油的 5 5 %提高到 78%左右 ,抽出油的收率为 30 %左右 ,其抽出油中芳烃加胶含量高于 90 % ,可以作为橡胶填充油。按石油二厂南催化现有的回炼比 0 .3计算 ,新鲜原料处理量可提高 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回炼油 芳烃抽提 纯糠醛 组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水洗法处理油田油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阳 戴跃玲 +2 位作者 李晓鸥 李东胜 秦永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4-16,44,共4页
采用热水洗法,对辽河油田油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筛选、对比,确定最佳实验助剂,分别考察了浆化液中助剂质量分数、液固比、浆化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等实验条件对油的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当助剂质量分数为4%、清洗... 采用热水洗法,对辽河油田油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筛选、对比,确定最佳实验助剂,分别考察了浆化液中助剂质量分数、液固比、浆化时间、温度、搅拌速度等实验条件对油的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操作条件,当助剂质量分数为4%、清洗时间为25 min、清洗温度为60℃、液固比为4∶1、搅拌速度在200 r/min的情况下处理一次油泥,油的回收率可达94.29%左右;浆化液可循环使用,分离出来的原油经处理后可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泥 浆化 助剂 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筛孔道内聚苯胺的微波合成 被引量:9
5
作者 罗根祥 刘春生 +1 位作者 秦永航 张东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5-8,共4页
用微波方法在H型Y、ZSM -5和丝光沸石分子筛孔道内合成了纳米聚苯胺。NaY、ZSM-5和丝光沸石分子筛在NH4 Cl溶液中回流 ,然后经过滤、洗涤、烘干研碎 ,再于 4 50℃下培烧可得到H型Y、ZSM -5和丝光沸石。苯胺分子在正己烷溶液中扩散进入... 用微波方法在H型Y、ZSM -5和丝光沸石分子筛孔道内合成了纳米聚苯胺。NaY、ZSM-5和丝光沸石分子筛在NH4 Cl溶液中回流 ,然后经过滤、洗涤、烘干研碎 ,再于 4 50℃下培烧可得到H型Y、ZSM -5和丝光沸石。苯胺分子在正己烷溶液中扩散进入分子筛孔道 ,然后过滤、洗涤、干燥。样品经微波短时间辐射后 ,用氢氟酸除去分子筛骨架 ,再进行过滤、洗涤、干燥 ,然后进行红外光谱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微波条件下苯胺可以在合适的分子筛孔道内发生聚合 ,且不同分子筛内合成的聚苯胺的结构有所差别。在分子筛孔道内 ,微波作用合成的聚苯胺与化学氧化法合成的聚苯胺具有相似的结构 ,即本征态的聚苯胺 ,且微波条件下苯胺的聚合机理为自由基聚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聚苯胺 微波合成 孔道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港焦化蜡油预处理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博 李东胜 +2 位作者 戴跃玲 秦永航 石岩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69-72,共4页
通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等条件对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率及油品收率进行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9℃,剂油质量比0.021,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时间15 min,沉降时间15 min时,油品收率为... 通过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等条件对焦化蜡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率及油品收率进行研究,结合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59℃,剂油质量比0.021,搅拌速度300 r/min,反应时间15 min,沉降时间15 min时,油品收率为94.92%,碱性氮化物脱除率为85.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氮化物 焦化蜡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l_4·5H_2O催化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 被引量:5
7
作者 罗根祥 刘春生 +2 位作者 秦永航 陈平 赵宇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EI 2001年第2期22-24,共3页
研究了在硼酸保护的条件下 ,以SnCl4 ·5H2 O为催化剂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方法 ,着重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催化剂种类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SnCl4 ·5H2 O对此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甲苯作带水剂 ,n(甘... 研究了在硼酸保护的条件下 ,以SnCl4 ·5H2 O为催化剂合成甘油单硬脂酸酯的方法 ,着重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种类、催化剂种类对反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SnCl4 ·5H2 O对此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甲苯作带水剂 ,n(甘油 )∶n(硼酸 )∶n(硬脂酸 ) =2∶1∶2 ,催化剂 1g ,反应温度为 1 60℃时 ,其最高产率可达 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单硬脂酸酯 SnCI4·5H2O 硼酸 合成 催化剂 四氯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二厂催化裂化柴油化学方法脱硫 被引量:17
8
作者 杨丽娜 李德飞 +1 位作者 李东胜 秦永航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22-24,共3页
采用氧化反应与溶剂抽提相结合的方法对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脱硫实验 ,双氧水与冰醋酸作氧化剂 ,它们反应生成的过氧乙酸可以把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有选择性地氧化成相应的具有很强极性的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用极性溶剂二... 采用氧化反应与溶剂抽提相结合的方法对抚顺石油二厂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脱硫实验 ,双氧水与冰醋酸作氧化剂 ,它们反应生成的过氧乙酸可以把柴油中的含硫化合物有选择性地氧化成相应的具有很强极性的砜。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使用极性溶剂二甲亚砜将这些砜从柴油中除去 ,从而降低了硫含量。实验过程中分别考察了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氧化温度、剂油比、抽提温度等对催柴硫含量的影响。结合生产实际 ,确定了实验室适宜的操作条件 :反应温度 85~ 90℃ ;氧化剂用量 10 .0 (氧化剂用量与硫含量摩尔比 ) ;反应时间 2 0min ;剂油比 1.0 (体积比 ) ;抽提温度室温。结果表明 ,在适宜实验条件下 ,抽余油的硫含量可以降至 5 0 0 μg/ g以下 ,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裂化 柴油 化学方法 脱硫 二甲亚砜 抽提 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油产品非加氢脱氮技术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姣 张爱民 +2 位作者 李晓鸥 秦永航 李文深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37-44,共8页
介绍了油品中含氮化合物对油品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简述了催化裂化柴油、润滑油基础油及焦化蜡油非加氢脱氮的方法和机理,并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含氮化合物 氧化安定性 非加氢脱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铈铵催化合成乙酸叔丁酯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春生 秦永航 +1 位作者 严红燕 罗根祥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14-16,共3页
以硝酸铈铵为催化剂,对叔丁醇与乙酸酐之间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酐醇摩尔比对乙酸叔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铈铵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0h;... 以硝酸铈铵为催化剂,对叔丁醇与乙酸酐之间的酰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以及酐醇摩尔比对乙酸叔丁酯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铈铵有着较好的催化活性,当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30h;酐醇摩尔比为1:1;催化剂摩尔分数为1%时乙酸叔丁酯的分离收率可达到84.2%,且所得产品无色透明,具有很高的纯度。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用量小,操作简便,后处理过程简单,无三废产生。产品经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叔丁酯 硝酸铈铵 酰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涠洲混合减二线脱蜡油糠醛精制
11
作者 龙文宇 李东胜 +2 位作者 李晓鸥 秦永航 杜振佰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32-36,共5页
大庆涠洲混合减二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块。剂油体积比为5.47∶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的黏度... 大庆涠洲混合减二线脱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标定、多级静态及中试规模的糠醛溶剂精制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工业装置理论塔板数为2块。剂油体积比为5.47∶1的假二段实验与剂油体积比为3.2∶1的假四段实验精制油的黏度指数均可达到100,收率分别为64.07%与66.01%。具有4块理论板数的中试装置在剂油体积比为3.27∶1条件下得到的精制油黏度指数为101,收率为70.5%。精制油产品质量能够满足HVI150SN润滑油基础油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油基础油 糠醛精制 多级静态萃取 黏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蜡油络合脱氮中试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继涛 龙文宇 +1 位作者 秦永航 李东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5-29,共5页
为降低焦化蜡油中的氮含量,采用络合脱氮的方法,以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辽化)焦化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反应釜及静态混合器中试实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辽化焦化蜡油络合脱氮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5... 为降低焦化蜡油中的氮含量,采用络合脱氮的方法,以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辽化)焦化蜡油为原料,先后进行了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反应釜及静态混合器中试实验。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辽化焦化蜡油络合脱氮适宜的反应温度为65℃,剂油体积比为1%。该条件下反应釜中试实验精制油总氮含量为1 945μg/g,收率为98.36%;静态混合器中试实验精制油总氮含量为1 778μg/g,收率为98.13%。剂油体积比降至0.86%时,静态混合器中试实验精制油总氮含量为1 998μg/g,收率为98.78%。脱氮后精制油能够满足催化裂化掺炼油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反应 焦化蜡油 脱氮 催化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制焦化柴油中糠醛的水洗分离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明芳 李晓欧 +2 位作者 李东胜 秦永航 唐克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23-25,48,共4页
 焦化柴油通过纯糠醛加助剂精制后,其氧化安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但柴油中溶有质量分数为4.0%左右的糠醛,需要分离。采用水洗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验考察了水洗比、水洗次数、水洗温度、水洗时间及静置时间等水洗条件对糠醛分离效...  焦化柴油通过纯糠醛加助剂精制后,其氧化安定性得到明显提高,但柴油中溶有质量分数为4.0%左右的糠醛,需要分离。采用水洗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实验考察了水洗比、水洗次数、水洗温度、水洗时间及静置时间等水洗条件对糠醛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水洗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精制焦柴中的糠醛质量分数,达到分离的目的。对水洗效果影响较大的操作条件是水洗比、水洗次数和水洗温度,适宜值分别为0.8(V水/V油)、4次和35℃,而其它条件影响甚微。该方法分离糠醛柴油损失量小,可满足生产要求。水溶液中糠醛的回收技术是成熟的,工业化实施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柴油 糠醛 分离 水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亓玉台 秦树仁 +1 位作者 秦永航 王昕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55-359,共5页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馏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馏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重复性、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10%。与蒸气压渗透法相比,测定分子量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经Grubbs检验结果表明,在95%置信水平下所有试验数据均为可靠数据。对来源广泛的23种试样的分子量进行了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点降低法 分子量 渣油 沥青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的分子质量(Ⅰ)──方法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亓玉台 秦永航 +4 位作者 秦树仁 王昕 杜岳红 王凤秀 田桂芝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4期5-9,共5页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们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Cryosoopy)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10%;与蒸汽压渗长... 选用大庆减压渣油和单家寺、欢三联及胜利直们沥青为试样,考察了冰点降低法(Cryosoopy)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量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重复测定分子量数据的标准偏差小于65,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小于10%;与蒸汽压渗长期透法(VPO)相比,测定分子量数据的相对误差小于10%。可用于测定渣油和沥青的分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点降低法 渣油 沥青 方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产生超氧同时制取酚类和环氧化物 被引量:1
16
作者 秦永航 丛玉凤 +2 位作者 张东 王淑芳 黄楚宝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在利用氧电解还原产生的超氧离子O-2进行硝基卤苯的羟基取代生成酚类化合物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中间体能够完成烯烃的环氧化反应,同时得到硝基酚和环氧化物,对硝基苯酚与环氧化物(均苯环氧乙烷)的产率分别为40%和7%。
关键词 电解还原 超氧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的分子质量(Ⅱ)──方法的实际应用
17
作者 亓玉台 秦树仁 +3 位作者 秦永航 王昕 杜岳红 王凤秀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在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质量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实测了4种减压渣油、4种由减压渣油裂化不同时间所得到的裂化残渣油和6种裂化瓦斯油、3神柴油和8种连续吸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柴油试样的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与蒸汽压渗进法进... 在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和沥青分子质量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实测了4种减压渣油、4种由减压渣油裂化不同时间所得到的裂化残渣油和6种裂化瓦斯油、3神柴油和8种连续吸氧氧化不同时间的氧化柴油试样的分子质量。测定结果与蒸汽压渗进法进行了比较,相对误差<10%。进一步证明冰点降低法测定渣油及沥青的分子质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点降低法 分子质量 渣油 沥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衍生物分子的相互识别
18
作者 杨中华 王国庆 +5 位作者 秦永航 王好平 张东 谭继业 杨文胜 曹云伟 《抚顺石油学院学报》 CAS 1996年第4期13-15,共3页
借助于电化学方法研究了三聚氰胺衍生物分子的电荷转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分子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互电子阻断行为,这种特性可以用于分子识别,是制做分子敏感或识别器件的良好材料。
关键词 三聚氰胺衍生物 分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盐效应分离二甲苯异构体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凤云 秦永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3期16-19,共4页
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盐效应法。实验最重要的改进是在普通精馏中采用盐加溶剂。从分离结果看,利用盐效应将二甲苯分离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 二甲苯异构体 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