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BS对PC/ABS/纤维增强材料界面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威 王敦 +2 位作者 秦梓喻 尹学琼 刘钟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0-156,共7页
本研究通过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成功制备了性能增强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玻璃纤维(GF)/MBS与PC/ABS/碳纤维(CF)/MBS共混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液氮脆断断... 本研究通过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作为增容剂,成功制备了性能增强的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玻璃纤维(GF)/MBS与PC/ABS/碳纤维(CF)/MBS共混合金。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液氮脆断断面显示,MBS的加入显著改善了所有合金材料的界面黏附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1%的MBS后,PC/ABS/GF合金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6.52%、53.87%和0.22%;在PC/ABS/CF合金中,添加质量分数3%MBS后,这些性能分别提升10.14%、45.10%和0.66%。然而,由于MBS的低熔点,其加入对合金的热稳定性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导致热性能下降。研究表明,MBS的引入显著增强了PC/ABS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玻璃纤维 碳纤维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炼厂原油掺炼清罐油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治明 陈贤德 +2 位作者 荣荣 侯宝珍 秦梓喻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15,共7页
针对炼厂回炼清罐油时常见电脱盐罐电流波动的问题,对清罐油预处理、一级电脱盐罐运行状况实地考察并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阻止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是核心问题,在清罐油净化过程中不加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这类絮凝剂,避免与原... 针对炼厂回炼清罐油时常见电脱盐罐电流波动的问题,对清罐油预处理、一级电脱盐罐运行状况实地考察并进行了优化调整。结果表明,阻止原油形成稳定的乳状液是核心问题,在清罐油净化过程中不加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这类絮凝剂,避免与原油形成稳定乳状液;控制脱前原油铁含量在0~5 mg/kg,抑制铁离子增加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和电导率;提前将破乳剂的注入量提至10~15 g/t;日检电脱盐罐乳化层情况并及时排尽。通过以上措施,常减压装置持续回炼清灌油139 d,一级电脱盐罐电流未出现波动,含盐污水环保排放指标合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减压 清罐油 原油 掺炼 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的制备及其吸油性能
3
作者 秦梓喻 曹丝诺 +3 位作者 唐李雯 杨瑞婷 姜文其 尹学琼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558-2565,共8页
为制备低成本且绿色环保的新型吸油材料,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质,脱碱木质素(DL)为疏水改性剂,通过低温浸渍法制备了木质素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BC-DL);考察了原料预处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物料比等对BC-DL疏水及吸油性能的影响。利用F... 为制备低成本且绿色环保的新型吸油材料,以细菌纤维素(BC)为基质,脱碱木质素(DL)为疏水改性剂,通过低温浸渍法制备了木质素复合细菌纤维素材料(BC-DL);考察了原料预处理、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物料比等对BC-DL疏水及吸油性能的影响。利用FTIR、XPS、SEM、BET、接触角测量仪对材料的化学结构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L改性后BC的比表面积由未改性BC的33.15m^(2)/g提升至71.09m^(2)/g,水接触角由未改性BC的19.5°增大到116.8°。BC-DL对花生油、柴油、真空泵废油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34.8、33.7、34.6 g/g;在经过7次循环后,饱和吸附量保留在19.067、18.355和18.820 g/g,BC-DL对3种油品均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循环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脱碱木质素 疏水改性 吸油材料 循环利用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锡层状材料的制备及其气敏性能的研究
4
作者 岳华聪 秦梓喻 曾大文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7年第7期38-42,共5页
为研发用于室温氨气气敏检测的气敏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锡(SnS2)层状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议(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成分、光学带隙... 为研发用于室温氨气气敏检测的气敏材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硫化锡(SnS2)层状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议(EDX)、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吸收光谱(UV)等手段对材料的结构、成分、光学带隙等进行表征,测试了材料在不同色光下的光响应以及在不同浓度氨气气氛下的光电流。结果表明,该SnS2层状材料纯度高、形貌规整,且禁带宽度仅为2.1eV。该SnS2层状材料对不同浓度的氨气均有着优异的响应,且最低可以检测50ppm的氨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传感器 氨气 二硫化锡 水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