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转录组分析的甘薯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SNPs开发
1
作者 秦桢 王庆美 +7 位作者 李爱贤 周媛媛 解备涛 段文学 张海燕 李广华 董顺旭 侯夫云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5,共6页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贮藏根淀粉含量是甘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发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基因组是高度杂合的六倍体,增加了开发分子标记的难度。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漯...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贮藏根淀粉含量是甘薯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发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加快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特性,基因组是高度杂合的六倍体,增加了开发分子标记的难度。本试验以高淀粉品种漯徐薯8号和低淀粉品种郑薯20及其杂交F1代中6个高淀粉株系和6个低淀粉株系为材料,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并结合表型分析,发现44个高淀粉特异的SNPs位点,从中选取9个进行PCR单克隆分析,筛选到3个与高淀粉含量显著相关的位点,分别为chr9.27120209、chr9.27120256和chr9.13675504,用上述12个株系和F_(1)群体中的另外16个株系进行验证,最终得到3个与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本试验丰富了甘薯分子标记开发的途径,为甘薯贮藏根淀粉含量相关育种提供了可选择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根 淀粉含量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转录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贮藏根淀粉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秦桢 李爱贤 +2 位作者 侯夫云 董顺旭 王庆美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8-12,共5页
甘薯淀粉含量高,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然而,甘薯贮藏根发育过程中淀粉代谢途径相关基因昼夜周期变化规律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甘薯贮藏根发育过程中淀粉代谢相关基因昼夜周期变化规律,本研究以4个不同淀粉含量的甘薯品种为... 甘薯淀粉含量高,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工业原料。然而,甘薯贮藏根发育过程中淀粉代谢途径相关基因昼夜周期变化规律尚不完全清楚。为探讨甘薯贮藏根发育过程中淀粉代谢相关基因昼夜周期变化规律,本研究以4个不同淀粉含量的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qRT-PCR法对淀粉代谢相关基因全天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IbAGPa、IbSS、IbGBSSⅠ、IbSBEⅠ、IbSBEⅡ、Ibα-amylase基因的表达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淀粉合成相关基因(IbAGPa、IbSS、IbGBSSⅠ、IbSBEⅠ、IbSBEⅡ)的表达高峰出现在12时到15时,淀粉降解相关基因(Ibα-amylase)的表达高峰出现在15时之后。在不同淀粉含量的甘薯品种中,淀粉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在整个昼夜周期内都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且表达趋势相似。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甘薯贮藏根淀粉代谢调控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贮藏根 淀粉代谢相关基因 QRT-PCR 昼夜周期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型甘薯品种的引进与鉴定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侯夫云 解备涛 +3 位作者 董顺旭 李爱贤 秦桢 王庆美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4期22-24,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企业加工用淀粉型甘薯品种,对20个引进淀粉型甘薯品种进行地上地下部性状、鲜薯产量、干物质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5、漯薯11号、渝薯15、万薯8号属于中蔓甘薯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薯干产量高于11 250 kg/hm^2,适宜...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企业加工用淀粉型甘薯品种,对20个引进淀粉型甘薯品种进行地上地下部性状、鲜薯产量、干物质含量等研究。结果表明,济薯25、漯薯11号、渝薯15、万薯8号属于中蔓甘薯品种,干物质含量高,薯干产量高于11 250 kg/hm^2,适宜北方薯区作为淀粉型甘薯品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型 品种 引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个国内食用型甘薯品种的鉴定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爱贤 董顺旭 +5 位作者 靖兆霞 王登良 解备涛 侯夫云 秦桢 王庆美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23-26,共4页
为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适宜北方薯区栽培的食用型甘薯品种,本研究以济薯21为对照,对28个国内主要育种单位推荐的食用型甘薯品种的地上部、地下部表型性状以及产量、食味等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济薯26、秦薯9号、烟薯25和南薯016... 为筛选出符合市场需求、适宜北方薯区栽培的食用型甘薯品种,本研究以济薯21为对照,对28个国内主要育种单位推荐的食用型甘薯品种的地上部、地下部表型性状以及产量、食味等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济薯26、秦薯9号、烟薯25和南薯016等品种具有商品性好、食味优、产量高等优点,适宜于北方薯区作为食用型甘薯品种推广种植;这4个品种还可以作为核心亲本用于优质鲜食甘薯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食用型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鲜食甘薯济薯26的三项关键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爱贤 董顺旭 +3 位作者 侯夫云 解备涛 秦桢 王庆美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2期89-92,共4页
济薯26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食用型甘薯新品种,为提升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进而加快推广,特就耕地深度、化学防治地下害虫、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三项措施对济薯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旋耕深度25 ... 济薯26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食用型甘薯新品种,为提升该品种的增产潜力进而加快推广,特就耕地深度、化学防治地下害虫、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旺长三项措施对济薯26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旋耕深度25 cm;栽插时穴施5%毒死蜱颗粒剂60.0 kg/hm^2;栽插后50天喷施5%烯效唑3 000 g/hm^2,且每隔5 d喷施1次,连喷3次,甘薯的产量最高、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优质鲜食 济薯26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种西繁”种薯繁育模式对甘薯病毒病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爱贤 张立明 +5 位作者 王庆美 王登良 解备涛 秦桢 侯夫云 董顺旭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2期87-90,共4页
近年来我国甘薯病毒病爆发,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种薯繁育模式,为生产提供充足的健康种苗。本研究首次将“东种西繁”种薯繁育模式应用于甘薯,研究比较3个甘薯品种在西部高海拔冷凉地区和内陆地区两种生态环境下... 近年来我国甘薯病毒病爆发,对产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迫切需要建立全新的种薯繁育模式,为生产提供充足的健康种苗。本研究首次将“东种西繁”种薯繁育模式应用于甘薯,研究比较3个甘薯品种在西部高海拔冷凉地区和内陆地区两种生态环境下繁育脱毒种薯的质量差异,发现种薯带毒率与烟粉虱的发生呈显著正相关;相同基础苗繁育的种薯,内陆地区繁育的带毒率为17.41%~42.50%,西部冷凉地区繁育的带毒率为1.43%~8.72%,表明繁种环境是影响种薯质量的关键因素。“东种西繁”种薯繁育模式可显著提高种薯质量,推动我国甘薯种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病 烟粉虱 繁育模式 东种西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对甘薯健康种薯繁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夫云 解备涛 +4 位作者 王庆美 李爱贤 秦桢 周媛媛 张哲 《陕西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40-43,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冷凉地区甘薯健康种薯的繁育种植模式,以济薯26、烟薯25、济薯25的试管苗扩繁的薯苗为材料,开展不同种植方式对种薯繁育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平栽法下三个品种的块根产量、结薯数以及中薯率均高于斜插法。相同的栽插方式和... 为筛选出适宜冷凉地区甘薯健康种薯的繁育种植模式,以济薯26、烟薯25、济薯25的试管苗扩繁的薯苗为材料,开展不同种植方式对种薯繁育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平栽法下三个品种的块根产量、结薯数以及中薯率均高于斜插法。相同的栽插方式和栽植密度条件下,随着栽插时间的推迟种薯产量和大薯率逐渐降低。不同的栽植密度下,三个品种的块根产量、干物率差异不显著,其中在T4(5500株/667 m^(2))和T5(6000株/667 m^(2))种植密度下其种薯的中薯率达到70%以上。综合种薯的各种性状表现,按照5500~6000株/667 m^(2)的密度在5月20日采用平栽法进行种植其种薯产量和中薯率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种植方式 栽植密度 种薯产量 中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骨干亲本的创制、筛选与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侯夫云 王庆美 +3 位作者 解备涛 李爱贤 董顺旭 秦桢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18-21,共4页
本研究对20份甘薯种质进行田间综合性状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济01028、济01373、济16142块根干物质含量均高于35%,济16027属于短蔓型种质,济11027、徐03-31-15、苏薯7号鲜薯产量较高,AIS0122-2、红遥、济09281属于优质型甘薯种质。这些种... 本研究对20份甘薯种质进行田间综合性状评价鉴定,结果表明:济01028、济01373、济16142块根干物质含量均高于35%,济16027属于短蔓型种质,济11027、徐03-31-15、苏薯7号鲜薯产量较高,AIS0122-2、红遥、济09281属于优质型甘薯种质。这些种质可作为骨干亲本和宝贵中间材料,为突破性甘薯"大品种"选育打下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骨干亲本 产量 品质 干物质 短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IbbZIP22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孟鑫 王庆美 +5 位作者 侯夫云 李爱贤 董顺旭 周媛媛 秦桢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本研究以济薯25为材料,克隆得到IbbZIP22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上有bZIP_plant_RF2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属于RF2类bZIP转录因子;对IbbZIP2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推测该... 本研究以济薯25为材料,克隆得到IbbZIP22基因。该基因编码区全长1 368 bp,编码455个氨基酸。序列和结构分析发现该基因编码的蛋白上有bZIP_plant_RF2保守结构域,推测其属于RF2类bZIP转录因子;对IbbZIP22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预测,推测该蛋白位于细胞核中;系统发育分析表明,IbbZIP22蛋白与三裂叶薯中的ItRF2a-like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济薯25和徐紫薯8号不同部位的IbbZIP22基因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发现IbbZIP22基因均在两个品种块根中表达量最高,且济薯25块根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徐紫薯8号,推测该基因参与淀粉调控。利用同源克隆技术,从济薯25基因组DNA中克隆IbbZIP2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该序列中除包含CAAT-box、TATA-box等核心启动子元件外,还存在多个参与光响应、抗逆和激素应答等元件。本研究结果为探究甘薯抗逆和淀粉调控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IbbZIP22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启动子 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齐素坤 侯夫云 +3 位作者 秦桢 李爱贤 王庆美 张立明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蔗糖转运蛋白在植物蔗糖转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生物活性影响植物的生物量。本文从蔗糖运输、蔗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系统进化树构建、生物学功能等方面,介绍了蔗糖转运蛋白和新发现的SWEET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蔗糖转运蛋白 SWEET 系统发生 生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CLE多肽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IbCLE12的克隆及抗旱性表达分析
11
作者 周媛媛 赵春玲 +4 位作者 侯夫云 李爱贤 秦桢 王庆美 董顺旭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共7页
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related(CLE)多肽作为植物体内小分子信号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的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2个ItfCLE基因,并对其结构、蛋白理... 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related(CLE)多肽作为植物体内小分子信号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从甘薯近缘野生种Ipomoea trifida的基因组数据库中筛选出12个ItfCLE基因,并对其结构、蛋白理化性质、进化关系以及转录水平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ItfCLE蛋白的长度和分子量分别为81~154 aa和9.0~17.5 kDa;均具有C末端保守基序(VSKRKVPSGPBPJHN);除了ItfCLE2和ItfCLE6,均为不稳定蛋白;除了ItfCLE5,均为亲水性脂溶蛋白;亚细胞定位表明均为胞外分泌型小肽。进化分析表明这12个CLE多肽属于5个不同的亚组。表达模式分析表明,各ItfCLE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不同,ItfCLE9和ItfCLE10在花中表达较高,ItfCLE4和ItfCLE12在根中表达较高,ItfCLE2、ItfCLE6和ItfCLE8在茎中表达较高;ItfCLE12基因受干旱诱导表达最高,ItfCLE8受干旱和盐胁迫诱导上调表达。进一步从甘薯栽培种济薯25中克隆ItfCLE12的同源基因IbCLE12,实时荧光定量结果表明IbCLE12受PEG6000干旱和ABA处理诱导显著上调表达,推测IbCLE12在甘薯抗旱性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甘薯CLE多肽家族功能及IbCLE12基因在甘薯抗旱性中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CLE多肽 生物信息学分析 IbCLE12 基因表达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水环境对脊尾白虾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桢 李吉涛 +4 位作者 李明栋 王佳佳 葛倩倩 刘萍 李健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50,共18页
为探讨盐碱水环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ethylRAD-Seq技术探究了长期盐碱水养殖组(SAS)和正常海水养殖对照组(SW)脊尾白虾鳃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并对关键通路和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 为探讨盐碱水环境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基因组DNA甲基化的影响,本研究利用MethylRAD-Seq技术探究了长期盐碱水养殖组(SAS)和正常海水养殖对照组(SW)脊尾白虾鳃组织中的DNA甲基化水平,并对关键通路和基因进行了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脊尾白虾鳃组织基因组中CG和CWG位点(W=A或T)分别检测到2347003和416176处甲基化,甲基化普遍存在于基因组的基因间区和内含子区域,共筛选到8805个(8189个CG-DMSs和616个CWG-DMSs)差异甲基化位点,盐碱水环境下DNA甲基化水平略有增强。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DMS所在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HIF-1信号通路和剪接体通路,通路中hif-p、hk和sf3b1等关键基因在脊尾白虾盐碱水环境适应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SW和SAS组差异甲基化基因(DMG)进行筛选,得到158个CG-DMGs和94个CWG-DMGs,其中,富集到脂质代谢和囊泡介导的转运通路中的DMG最多;此外,有一些DNA甲基化位点与基因表达呈负相关,表明DNA甲基化与基因调控之间存在复杂的联系,大部分基因组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有正调控效应。本研究结果首次分析了在盐碱水环境下脊尾白虾鳃组织的DNA甲基化水平特征,为解析甲壳类盐碱水环境适应机制提供了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盐碱水环境 DNA甲基化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指标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宫晗 陈萍 +5 位作者 秦桢 刘洋 高焕 李吉涛 李健 朱建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5-136,共12页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养殖水体水质情况以及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构,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测定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过程一级移动床生物净化、二级固定床生物净化、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水体和生物净化载体以及对虾肠道微生物菌群的组成。结果显示,水体的氨氮(NH_(4)^(+)-N)和亚硝态氮(NO_(2)^(–)-N)质量浓度显著降低,分别为0.85和0.21 mg/L。养殖系统水体、生物净化载体和虾肠道样品中共有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此外,一级、二级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中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优势菌,生物净化载体中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为优势菌;对虾肠道中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优势菌。另外,对虾养殖循环水系统中生物净化载体上的细菌物种含量比水样中的细菌物种少,但微生物多样性高于养殖水体,生物净化载体中微生物具有低丰度和高多样性的特点。综上所述,生物净化系统可有效地增加水体中促进氮、磷代谢的微生物菌群,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指标,研究结果为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构建及水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生物净化 水质指标 微生物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尾白虾水通道蛋白基因4和11在碱度胁迫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明栋 王佳佳 +4 位作者 葛倩倩 秦桢 刘萍 李健 李吉涛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0,共10页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是一种细胞膜上特异性转运水分子及其他中性代谢分子的膜蛋白家族,对生物的细胞内外渗透压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了解水通道蛋白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应对碱度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 水通道蛋白(aquaporin)是一种细胞膜上特异性转运水分子及其他中性代谢分子的膜蛋白家族,对生物的细胞内外渗透压稳定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了了解水通道蛋白在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应对碱度胁迫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RACE技术成功克隆了脊尾白虾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 4,EcAQP4)与水通道蛋白11(aquaporin 11,EcAQP11)基因cDNA全长,EcAQP4基因的开放阅读框为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21.673 kDa,理论等电点为8.30,为疏水性蛋白,具有5个跨膜结构域;EcAQP1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28.490 kDa,理论等电点为5.40,为疏水性蛋白,具有4个跨膜结构域。序列比对结果显示,EcAQP4基因与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同源性最高,为94.63%;EcAQP11与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同源性最高,为81.47%。为验证水通道蛋白的功能,利用RNA干扰技术特异性沉默EcAQP4和EcAQP11基因,结果显示,碳酸盐碱度胁迫后,注射干扰后的脊尾白虾死亡率显著升高,EcAQP4干扰组72 h死亡率达到45%,EcAQP11干扰组72 h死亡率达到55%,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发现,EcAQP4干扰组在碳酸盐碱度胁迫24、48与72 h时的血液渗透压变化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2 h时渗透压显著升高(P<0.05);EcAQP11干扰组血液渗透压在3个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以上结果表明,水通道蛋白在脊尾白虾应对碱度胁迫过程中起到了调节渗透压、维持体内外离子平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水通道蛋白 基因克隆 渗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国传统园林理景手法——以济南大明湖秋柳园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秦桢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6期83-84,共2页
秋柳园位于济南大明湖景区内,是为纪念清代诗人王士祯及其"秋柳诗社"而建的仿古园林。该文从北方传统私家园林的造景手法与文化角度分析秋柳园,总结该园乃至济南的私家园林体现当地地域特征的方式。
关键词 传统园林 理景手法 园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果蔬中20种农药的残留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培勇 张惠 +4 位作者 张光仁 喻芳 黄永勇 向莉 秦桢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21期7379-7386,共8页
目的 建立微波辅助提取-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果蔬中20种杀虫剂、杀菌剂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 .方法样品用乙腈萃取,微波辅助提取后,... 目的 建立微波辅助提取-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测定果蔬中20种杀虫剂、杀菌剂类农药残留量的方法 .方法样品用乙腈萃取,微波辅助提取后,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采用Waters Atlantis T3(3μm,150 mm×2.1 m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A)和0.1%甲酸-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采用多反应监测(multi-reaction monitoring,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以基质校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 20种农药在0.5~5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方法的检出限(limits of detection,LODs)(S/N=3)和定量限(limits of quantification,LOQs)(S/N=10)分别为0.2~4.9μg/kg和0.7~15.0μg/kg.同时考察了苹果、西红柿、大白菜、马铃薯四种基质中定量限、20和50μg/kg 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率,均在64.5%~12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1%~7.2%之间(n=6).结论 该方法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与分散固相萃取相结合,具有前处理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适合果蔬中20种杀虫剂及杀菌剂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微波辅助提取 分散固相萃取 杀虫剂 杀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探讨
17
作者 秦桢 《山东交通科技》 2016年第2期120-120,129,共2页
结合具体公路施工实例,简要探讨水泥稳定砂砾基层施工技术。
关键词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施工技术 公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的若干建议
18
作者 秦桢 《浙江建筑》 1992年第6期12-15,共4页
关键词 砖混凝土 多层房屋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