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温历程对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倩敏
刘倩
+3 位作者
李黎山
秦枭宇
张淼
史天尧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4,共7页
为了探明高温历程对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对不同升温速率(5、10℃/min)、恒温时间(1、2 h)和冷却方式(自然冷却、浇水冷却)作用后的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通过胶凝材料基体微观结构的高温变化对上述强度变化...
为了探明高温历程对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对不同升温速率(5、10℃/min)、恒温时间(1、2 h)和冷却方式(自然冷却、浇水冷却)作用后的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通过胶凝材料基体微观结构的高温变化对上述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较快的情况下,当温度低于400℃时,热应力影响不明显,由于受热时长较短,残余强度较高;随着温度升至800℃,热应力影响显著,混凝土残余强度持续显著降低;800℃之后,热应力达到一定程度,较短的受热时长保证了较高的残余强度。恒温时间的延长会加剧胶凝材料基体结构及基体-骨料界面过渡区的劣化效应,从而引起混凝土残余强度的降低。浇水冷却降低了水化产物C-S-H凝胶的分解温度,并在混凝土内产生热应力,残余强度损失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混凝土
抗压强度
高温历程
胶凝材料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温历程对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倩敏
刘倩
李黎山
秦枭宇
张淼
史天尧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云南工业干部学院
出处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8-17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68038)
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专项-面上项目(202101AT070089)
昆明理工大学分析测试基金(2020M20192210078)。
文摘
为了探明高温历程对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对不同升温速率(5、10℃/min)、恒温时间(1、2 h)和冷却方式(自然冷却、浇水冷却)作用后的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进行表征,并通过胶凝材料基体微观结构的高温变化对上述强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升温速率较快的情况下,当温度低于400℃时,热应力影响不明显,由于受热时长较短,残余强度较高;随着温度升至800℃,热应力影响显著,混凝土残余强度持续显著降低;800℃之后,热应力达到一定程度,较短的受热时长保证了较高的残余强度。恒温时间的延长会加剧胶凝材料基体结构及基体-骨料界面过渡区的劣化效应,从而引起混凝土残余强度的降低。浇水冷却降低了水化产物C-S-H凝胶的分解温度,并在混凝土内产生热应力,残余强度损失明显。
关键词
碱矿渣混凝土
抗压强度
高温历程
胶凝材料
微观结构
Keywords
alkali activated slag
compressive strength
temperature elevation
cementing material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U5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温历程对碱矿渣混凝土残余抗压强度的影响
马倩敏
刘倩
李黎山
秦枭宇
张淼
史天尧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