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苯尼考在大黄鱼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秦方锦 金珊 +1 位作者 邢晨光 王国良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在试验水温(25±1)℃时,按20mg/kg剂量给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单次口灌氟苯尼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对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浆... 在试验水温(25±1)℃时,按20mg/kg剂量给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单次口灌氟苯尼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对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浆中氟苯尼考的药时数据可用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来描述,其药动学方程为:C血液=43.365(e-0.047t-e-0.266t),而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肌肉=2.216e?1.732t+0.093e-0.007t-2.309e-2.212t、C肝脏=48.913e?6.334t+0.773e-0.022t-49.686e-30.928t、C肾脏=14.709e?1.558t+0.167e-0.010t-14.876e-1.880t。大黄鱼对氟苯尼考的代谢与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低于同期其它组织。肌肉作为鱼类最主要的可食性组织,建议将其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相应的休药期至少为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苯尼考 大黄鱼 药代动力学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邓勋飞 陈晓佳 +4 位作者 麻万诸 王飞 任周桥 秦方锦 吕晓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9-357,共9页
研究农田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耕层土壤碳库变化,并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方式来减少土壤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本文通过对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围垦年限、土... 研究农田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理解耕层土壤碳库变化,并采取合理的种植管理方式来减少土壤碳排放,减缓全球变暖。本文通过对杭州湾南岸滨海围垦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的研究,揭示在不同围垦年限、土壤类型演变及典型种植模式条件下,滨海围垦区土壤耕层有机碳库的变异规律。2007—2009年,共调查采集了浙江省慈溪和余姚2市北部滨海围垦区域内耕层(0-20cm)代表土样2 353个。利用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方法和GIS空间插值算法,分别计算各因子之间的重要性和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围垦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值9.78g/kg,变化范围在1.04-38.22g/kg之间,属中等强度变异。在不同种植模式或土壤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种植模式"稻-稻"及土壤类型为在水稻土条件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其平均含量分别达到了18.13g/kg和21.42g/kg;而在"菜-菜""果园"种植模式与在滨海盐土、潮土条件下耕层土壤有机碳较为接近(介于8.30-9.48g/kg之间)。在不同围垦年限下,有机碳平均含量在7.14-10.96g/kg之间;除1724—1918年外,在其他围垦年限下耕层土壤有机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相同围垦年限条件下,不同土壤类型之间有机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种植模式的"稻-稻"与"菜-菜","稻-稻"与"果园"之间有机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模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具有较高解释能力(22.87%),其次是土壤类型(8.68%)和围垦年限(4.12%),并且土壤类型与围垦年限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r=0.64,P〈0.001)。研究区内耕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在空间变异上呈现中北部较低,西北和东南部较高的特征,并与种植模式的分布差异基本一致,种植模式对耕层土壤有机碳的变异影响最大,其次是土壤类型变化,而围垦年限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围垦年限 土壤有机碳 随机森林 耕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浙鲜9号不同肥料及配比对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王冬群 成美玲 +3 位作者 王飞 秦方锦 范雪莲 方旭丰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916-919,共4页
为了解不同种类的肥料、肥料配比和用量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合适的肥料种类,优化施肥结构,开展了试验。结果发现,从不同类型的豆粒数量和质量来看,处理1表现最优;从总豆荚数、总质量和平均豆荚质量等3个指标来看... 为了解不同种类的肥料、肥料配比和用量对菜用大豆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进一步筛选合适的肥料种类,优化施肥结构,开展了试验。结果发现,从不同类型的豆粒数量和质量来看,处理1表现最优;从总豆荚数、总质量和平均豆荚质量等3个指标来看,处理1表现最优;百粒重与分枝数、株高与分枝数、百粒重与每公顷产量之间均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处理4,基肥300 kg·hm^(-2)(氮磷钾配比为N 20%、P_(2)O_(5) 15%、K_(2)O 10%),追肥525 kg·hm^(-2)(N 14%、P_(2)O_(5) 4%、K_(2)O 22%)产量最大;处理5,汉枫(氮磷钾配比为N 22%、P_(2)O_(5) 10%、K_(2)O 16%)一次性施600 kg·hm^(-2)能得到最大株高;处理6,好乐耕(氮磷钾配比为N 13%、P_(2)O_(5) 6%、K_(2)O 8%)一次性施肥1 020 kg·hm^(-2)能得到最大百粒重。不同厂家的肥料及施肥数量和配比对菜用大豆浙鲜9号产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浙鲜9号 肥料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耕地有效硅含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7
4
作者 秦方锦 王飞 +5 位作者 陆宏 岑汤校 王斌 韩红煊 庄亚其 张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267,共5页
分析了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747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硅含量,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耕层土壤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68 mg.kg-1,土壤有效硅含量丰富(≥130 mg.kg... 分析了宁波市9个县(市、区)的747个土壤样品的有效硅含量,并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及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耕层土壤有效硅(SiO2)平均含量为68 mg.kg-1,土壤有效硅含量丰富(≥130 mg.kg-1)、中等(100~130 mg.kg-1)、缺乏(50~100 mg.kg-1)和极缺水平(<50 mg.kg-1)的土壤分别占15.8%,5.5%,19.8%和58.9%。旱地有效硅的平均含量(95 mg.kg-1)高于水田(61 mg.kg-1),两者的缺硅土壤面积分别占各自总面积的58.8%和83.5%。不同土类的有效硅含量按以下次序递减:滨海盐土(133 mg.kg-1)>潮土(110 mg.kg-1)>水稻土(61 mg.kg-1)。在水稻土中,有效硅含量以渗育水稻土最高(88 mg.kg-1),淹育水稻土最低(49 mg.kg-1)。各地貌类型的土壤有效硅含量: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丘陵山区。土壤有效硅含量与pH、有机质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与有效磷、速效钾均无显著相关性。针对宁波市耕地严重的缺硅现状,提出了补施硅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有效硅 影响因素 硅肥 宁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土全盐量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方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厉仁安 王飞 +2 位作者 秦方锦 楼飞 吴丹亚 《农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9-62,共4页
滨海盐土的主要特征是全盐含量高,也是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电导率的测定是测定土壤中水可溶性盐快速而简单的方法。国内标准方法是在25℃温度下用土水比为1:5的澄清悬液测定,但计算方法不统一。为了研究滨海盐土中可溶性全盐(Y)与电导... 滨海盐土的主要特征是全盐含量高,也是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电导率的测定是测定土壤中水可溶性盐快速而简单的方法。国内标准方法是在25℃温度下用土水比为1:5的澄清悬液测定,但计算方法不统一。为了研究滨海盐土中可溶性全盐(Y)与电导率(X)之间本质上关系,比较了10种曲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砂涂中全盐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回归方程为线性方程:Y=0.045+2.935X(R2=1.000),而其幂函数曲线方程R2=0.998。在黏涂中全盐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回归方程为三次曲线方程:Y=0.194+0.3096X-0.253X2+0.046X3(R2=1.000),但其幂函数曲线方程的R2也为0.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盐 电导率 滨海盐土 最佳曲线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水稻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飞 申广荣 秦方锦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5期1139-1141,1145,共4页
在对宁波市水稻主产区2007-2010年开展的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波市不同区域间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中的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的水网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的水稻土全氮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 在对宁波市水稻主产区2007-2010年开展的水稻"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宁波市不同区域间水稻施肥指标体系中的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的水网河谷平原和滨海平原的水稻土全氮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31.295ln x+51.98,r2=0.880 4;y=23.499ln x+68.696,r2=0.867 6,有效磷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31.139 ln x-24.54,r2=0.821 2;y=29.467ln x-7.088,r2=0.909 1,速效钾丰缺指标的数学模型分别为y=39.464ln x-94.875,r2=0.815 9;y=42.738ln x-119.52,r2=0.869 3。并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低、中、高3个等级指标,水网河谷平原的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4.0 g.kg-1、47 mg.kg-1、122 mg.kg-1;滨海平原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3.1 g.kg-1、32 mg.kg-1、150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全氮 有效磷 速效钾 丰缺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用大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翁颖 许映君 +2 位作者 崔萌萌 秦方锦 王绮慧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12期2295-2297,共3页
2017年在慈溪市开展菜用大豆不同施肥处理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配方施肥及其减量10%处理对菜用大豆增产显著,相较CK,分别增产39. 6%和33. 5%,同时,可显著提高菜用大豆籽粒品质,提高二粒荚以上比例,分别增加18. 2和18. ... 2017年在慈溪市开展菜用大豆不同施肥处理的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以配方施肥及其减量10%处理对菜用大豆增产显著,相较CK,分别增产39. 6%和33. 5%,同时,可显著提高菜用大豆籽粒品质,提高二粒荚以上比例,分别增加18. 2和18. 8百分点,整体提升菜用大豆产品品质,可明显增加农户收益,667 m2收益分别增加469. 8元和487. 0元。当地常规施肥量偏高,以减量10%为宜。整体来看,本试验各处理条件下,土壤中磷素有盈余甚至过量,但土壤中氮素和钾素亏缺,建议在菜用大豆生长后期追施氮肥和钾肥,适当减少磷肥投入量,以保持当季土壤中养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肥料 产量 性状 土壤养分 经济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耕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5
8
作者 秦方锦 王飞 +5 位作者 翁颖 葛超楠 马建芳 王剑 徐静高 洪可蔚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52-1455,共4页
回顾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国内外耕地质量管理上的应用进展,并简要介绍GIS在耕地地力评价、耕地适宜性评价、耕地质量动态变化、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土壤养分管理及施肥推荐等方面的应用,提出GIS在耕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展望。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耕地质量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十年来宁波市耕作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秦方锦 王飞 +5 位作者 陆惠斌 庄亚其 王斌 岑汤校 韩红煊 张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明确宁波市土壤有机质的长期变化情况,通过历史资料和近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所采集的5 704个土样,分析比较研究了五十年来宁波市耕作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宁波市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先从1958年第一次土壤普查时的2... 为明确宁波市土壤有机质的长期变化情况,通过历史资料和近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时所采集的5 704个土样,分析比较研究了五十年来宁波市耕作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宁波市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先从1958年第一次土壤普查时的22.4 g·kg-1极显著(P<0.01)增加到1980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34.8 g·kg-1,增加了55%;但到2008年又极显著下降至31.0 g·kg-1,降低了10.9%。分析认为,耕作制度和施肥结构的改变是引起土壤有机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宁波市耕作土壤有机质在各土壤分布区中的变化趋势为水网平原>丘陵山区>河谷平原>滨海平原,这主要与土壤耕作的历史长短、水文以及因海拔升高而引起的气候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时空变异 宁波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不同发酵原料沼液的养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秦方锦 齐琳 +4 位作者 王飞 王斌 张晓雷 毛跃进 江伟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7期1097-1099,共3页
对猪尿、牛尿、鸡粪3种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沼液的p H值均为中性到微碱性,养分含量表现为N>K>P,且氮磷钾营养元素大量以水溶性形式存在;猪尿、牛尿、鸡粪产生沼液的全量养分和水溶性养分含量均以鸡粪... 对猪尿、牛尿、鸡粪3种不同发酵原料的沼液养分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沼液的p H值均为中性到微碱性,养分含量表现为N>K>P,且氮磷钾营养元素大量以水溶性形式存在;猪尿、牛尿、鸡粪产生沼液的全量养分和水溶性养分含量均以鸡粪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液 养分含量 发酵原料 猪尿 牛尿 鸡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模式及示范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方锦 葛超楠 +3 位作者 郑振浩 周琼 张维玲 王飞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981-984,共4页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化肥用量实现连续5 a负增长,肥料结构不断优化,化肥利用效率增加,农业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本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根据化肥定额施用标准,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缓控释肥应... 近年来,宁波市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化肥用量实现连续5 a负增长,肥料结构不断优化,化肥利用效率增加,农业节本增效效果明显。本文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根据化肥定额施用标准,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缓控释肥应用、水稻侧深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并加以示范推广。示范应用结果表明,在保证稳产的前提下,主要粮经作物可实现减肥10%以上,节本增效明显,以期为区域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集成模式 示范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飞 秦方锦 +2 位作者 吴丹亚 葛超楠 翁颖 《农学学报》 2016年第4期26-29,共4页
土壤有效硅含量是水稻硅肥施用的技术指标。为了解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11个水稻土代表性土样2013年与2015年的有效硅含量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的测定值比2013年的测定值有极显著的减... 土壤有效硅含量是水稻硅肥施用的技术指标。为了解存样时间对土壤有效硅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本研究对11个水稻土代表性土样2013年与2015年的有效硅含量测定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5年的测定值比2013年的测定值有极显著的减少,最佳方程为三次曲线方程(y=33.700-0.119x+0.035x^2+0.000x^3,R^2=0.980)。有效硅含量减少的原因应与土样长期脱水有关。为准确开展水稻硅素施肥推荐,应及时测定代表土样的有效硅含量,而不能采用久置土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样时间 土壤有效硅 测定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飞 秦方锦 +4 位作者 吴丹亚 楼飞 岑汤校 葛超楠 史努益 《农学学报》 2015年第3期54-58,共5页
有机质水平常用作评价土壤肥力的首要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新垦耕地表土中有相当比例的〉2 mm砾石。为了准确评价新垦耕地的土壤肥力及其碳贮量,以宁波市宁海县14个新垦耕地表土(0-30 cm)土样为例,... 有机质水平常用作评价土壤肥力的首要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有重要作用。新垦耕地表土中有相当比例的〉2 mm砾石。为了准确评价新垦耕地的土壤肥力及其碳贮量,以宁波市宁海县14个新垦耕地表土(0-30 cm)土样为例,对表土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这些样品的计算包括大于2 mm的砾石时,有机质水平下降了22%(平均值从23.1 g/kg下降到18.0 g/kg);按照美国农业部的计算方法,表土(0-30 cm)有机碳含量在1.97-8.97 kg/m2间,参照加拿大农业-农产品部评价标准,这些样品的有机碳含量属于低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碳 计算方法 累积指数 砾石 新垦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稻品种施肥效应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飞 王斌 +1 位作者 秦方锦 丁忠富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3期280-282,共3页
对杂交稻甬优12号和常规粳稻宁81进行高产施肥和无肥对比试验,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在高产栽培方式下的施肥效应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施肥方式下,甬优12号的化肥农学效率比宁81低1.19,后者有更好的化肥利用效率;施肥条件下... 对杂交稻甬优12号和常规粳稻宁81进行高产施肥和无肥对比试验,探究不同水稻品种在高产栽培方式下的施肥效应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施肥方式下,甬优12号的化肥农学效率比宁81低1.19,后者有更好的化肥利用效率;施肥条件下,甬优12号种植后土壤的缓效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比宁81低,且缓效钾和速效钾显著差异,表明甬优12号对速效养分和钾的吸收利用能力较强;与种植前土壤基础肥力相比,不论施肥与否,土壤速效钾的降幅最大,有效磷的降幅最小,施肥条件下土壤速效钾含量比不施肥有更大的下降,分析认为现行施肥结构中钾投入比例偏低;种植甬优12号比种植宁81引起较大的土壤养分亏缺,尤其是对钾素的吸收大幅上升,最易导致钾素亏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施肥效应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辖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力评价与改良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飞 周志峰 秦方锦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3-547,共5页
文章就宁波市辖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力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功能区地力水平总体良好,一、二等田分别占总调查面积的86%和14%;但也存在着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均衡、部分田块土壤偏酸或水溶性盐总量较高或质地偏粘等现象。据此,提出针... 文章就宁波市辖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地力现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功能区地力水平总体良好,一、二等田分别占总调查面积的86%和14%;但也存在着土壤有效磷含量不均衡、部分田块土壤偏酸或水溶性盐总量较高或质地偏粘等现象。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培肥改良建议,为保障当地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力 粮食生产功能区 宁波市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硕 缪绥石 +1 位作者 庞欣欣 秦方锦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318-1320,共3页
2009-2010年进行的绿肥紫云英种植翻耕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收获后,翻耕绿肥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易氧化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都比对照和种植前有极显著增加,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增加;早稻产量比对照也... 2009-2010年进行的绿肥紫云英种植翻耕对土壤肥力和水稻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早稻收获后,翻耕绿肥各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易氧化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都比对照和种植前有极显著增加,有效磷含量与对照相比也有显著增加;早稻产量比对照也有显著的增产。其中以667 m2翻耕绿肥1.5 t的处理对土壤肥力提升、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云英 土壤肥力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方对西兰花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华章 秦伟杰 +2 位作者 秦方锦 胡伋 王飞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1期136-139,共4页
为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研究总结西兰花化肥减施技术,提高种植效益,以中熟品种‘浙青80’为试验材料,在秋冬茬西兰花上开展了不同施肥配方的比较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西兰花长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配方以“基肥20∶15∶10... 为筛选适宜的施肥配方,研究总结西兰花化肥减施技术,提高种植效益,以中熟品种‘浙青80’为试验材料,在秋冬茬西兰花上开展了不同施肥配方的比较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西兰花长势、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配方以“基肥20∶15∶10+追肥18∶8∶15”的产量、效益最高,且化肥用量减少9.1%、有效养分用量减少24.4%,达到了减量增效的目的,可以在秋冬茬西兰花上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施肥配方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肥料配比对山地嫁接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鸯鸯 郭焕茹 +4 位作者 秦方锦 胡伋 潘丽卿 翁丽青 范雪莲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2期379-381,共3页
为探索不同肥料配比对山地嫁接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杭茄2019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施肥结构和施肥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中分别加入含聚磷酸铵和海藻酸的配方肥后,生长势均很强,开始收获早,果实较大,早期产量和全生育期产量都较高... 为探索不同肥料配比对山地嫁接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杭茄2019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施肥结构和施肥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中分别加入含聚磷酸铵和海藻酸的配方肥后,生长势均很强,开始收获早,果实较大,早期产量和全生育期产量都较高,虫害和病害发生率也较低,较适宜山地嫁接茄子的生长。但对照和基肥中加入配方肥20-15-10^(*)的处理生长势较弱,单果重较轻,开始收获较晚,前期产量和整个生育期产量都较低,虫害和病害发生率高,从中可看出这个施肥配方N、P、K的比例不太适宜山地嫁接茄子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山地 肥料配比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对山地嫁接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9
作者 杨鸯鸯 郭焕茹 +4 位作者 胡伋 潘丽卿 翁丽青 秦方锦 范雪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72-74,共3页
为探索不同密度对山地嫁接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年以杭茄2019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5个定植密度中,定植密度16500株/hm^(2)处理茄子株高较高,开展度较小,始收期早,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单果重适中,... 为探索不同密度对山地嫁接茄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021年以杭茄2019为试验材料,开展了不同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设计的5个定植密度中,定植密度16500株/hm^(2)处理茄子株高较高,开展度较小,始收期早,单株结果数、果实大小、单果重适中,商品性好,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均最高,建议在山地嫁接茄子生产中推广;定植密度高于16500株/hm^(2)反而会影响植株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嫁接茄子 密度 植物学性状 生育期 果实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