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的环境毒理学 被引量:1
1
作者 秦惠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1979年第Z2期86-100,共15页
铅是一个古老的重金属毒物。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铅中毒早已有所认识。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1593)记载了铅中毒的发生与症状。国外十六世纪Paracelsus提出矿工病,直到1831年Thackrah才肯定'矿工病'与铅的关系。... 铅是一个古老的重金属毒物。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对铅中毒早已有所认识。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1593)记载了铅中毒的发生与症状。国外十六世纪Paracelsus提出矿工病,直到1831年Thackrah才肯定'矿工病'与铅的关系。近来各国对铅中毒采取了许多措施,临床典型铅中毒大大减少了,人们的注意力转向低浓度铅接触的早期影响,大气铅的问题就突出来了。随着铅消耗和环境铅污染在增加,也影响着人体铅蓄积,对一个地区环境中铅污染最紧迫的问题仍是大气中铅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性危害。这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铅污染 铅浓度 环境毒理学 铅接触 明朝李时珍 人体健康 血铅值 尿铅 发铅 含铅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