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入海口沉积物有机氯农药污染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秦延文 张雷 +1 位作者 郑丙辉 曹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00-1906,共7页
本文以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蓟运河、永定新河、大沽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北排河)入海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超声提取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主要入海河流河... 本文以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蓟运河、永定新河、大沽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北排河)入海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超声提取技术,使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方法测定了样品中的有机氯农药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主要入海河流河口沉积物的OCPs含量在34.0~518.3 ng.g-1之间(以干质量计),以大沽河的污染最为严重。各河流的主要OCPs分布模式不同,其中永定新河、子牙新河OCPs污染以DDTs为主,蓟运河和北排河则以HCHs为主,独流减河七氯污染最为严重。与国内外其他地区沉积物相比,该地区沉积物中OCPs污染处于较高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入海河流中都存在着OCPs的近期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渤海湾主要入海河流 污染特征 来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口水域溶解氧与营养盐关系 被引量:9
2
作者 王继龙 海热提 +4 位作者 郑丙辉 齐凤霞 雷坤 秦延文 万峻 《水资源保护》 CAS 2004年第4期5-7,共3页
根据2003年9月的调查资料,对辽河口水体中的溶解氧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及其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口溶解氧和营养盐含量主要受沿岸排污的影响,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NO3 N与AOU(表观耗氧量),PO4 P与AOU,NO3 N与PO4 P之间呈显著... 根据2003年9月的调查资料,对辽河口水体中的溶解氧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及其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河口溶解氧和营养盐含量主要受沿岸排污的影响,空间分布有一定规律;NO3 N与AOU(表观耗氧量),PO4 P与AOU,NO3 N与PO4 P之间呈显著或高度显著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 溶解氧 营养盐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贴近度法在湘江干流水质监测断面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续衍雪 郑丙辉 +3 位作者 刘琰 秦延文 罗岳平 廖月华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6期46-48,54,共4页
为了合理设定水质监测断面,节约监测成本,以湘江干流为研究区,选用贴近度法对湘江干流18个监测断面进行优化,采用t值检验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并结合水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修正,结果优化后的湘江干流监测断面减少为17... 为了合理设定水质监测断面,节约监测成本,以湘江干流为研究区,选用贴近度法对湘江干流18个监测断面进行优化,采用t值检验法对优化结果进行验证,并结合水环境管理的实际需求,对优化结果进行了修正,结果优化后的湘江干流监测断面减少为17个,且优化后断面所反映的水质与优化前无显著差异,表明贴近度法在水质监测断面优化中实用性较好,但需结合实际情况,使优化结果更具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贴近度法 水质监测 断面优化 t值检验 湘江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南湖水系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环境影响因子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迎群 赵艳民 +4 位作者 迟明慧 秦延文 张雷 刘志超 杨晨晨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48,共7页
为进一步了解嘉兴南湖的水生态特征,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于2018年5月在南湖主干河流、主要出入湖口及南湖分别设置7个、6个和3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湖及其水系共发现浮游植物64种... 为进一步了解嘉兴南湖的水生态特征,探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分布的影响规律,于2018年5月在南湖主干河流、主要出入湖口及南湖分别设置7个、6个和3个采样点,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分布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南湖及其水系共发现浮游植物64种,隶属6门、47属,优势种有6种,分别是绿藻门游丝藻(Planctonema lauterbornii)、小球藻(Chlorella)和衣藻(Chlamydomonas)、硅藻门小环藻(Cyclotella)、隐藻门啮蚀隐藻(Cryptophyceae)和具尾蓝隐藻(Chrcomonas caudata),优势度分别为0.290、0.039、0.020、0.199、0.065和0.049。从空间分布来看,浮游植物平均密度为1021×10^(4)个/L,平均生物量为7.43 mg/L,其中南湖及主要出入湖口浮游植物种类(20种、25种)、密度(1958×10^(4)个/L、1303×10^(4)个/L)及生物量(14.95 mg/L、7.66 mg/L)均高于南湖7条主干河流(16种、378×10^(4)个/L、4.01 mg/L),区域分布差异明显。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为1.59~2.70,平均值为2.18;Margalef丰富度指数(D)为0.77~1.53,平均值为1.20;Pielou均匀度指数(J′)为0.57~0.92,平均值为0.74;南湖各出入湖口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较高,7条主干河流显示出较高的均匀度,而南湖水体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较低。营养状态评价发现,南湖水系大部分水体处于中-富营养水平,无贫营养水体。物种与环境典型对应分析表明,南湖水系浮游植物分布受电导率(EC)、pH、溶解氧(DO)、总溶解性固体(TDS)、浊度(TUB)、水温(WT)等水体基本理化指标以及总氮(TN)、总磷(TP)、亚硝态氮(NO 2-N)等水质指标双重作用影响,这些指标是决定南湖水系浮游植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不同调度期水体氮形态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5
作者 时瑶 赵艳民 +5 位作者 秦延文 马迎群 韩超南 张雷 杨晨晨 刘志超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6,24,共9页
为了深入探究三峡水库氮形态污染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三峡水库4个调度期8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体氮形态浓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和氮形态之间及其与水体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N... 为了深入探究三峡水库氮形态污染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了三峡水库4个调度期8个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体氮形态浓度和时空分布特征和氮形态之间及其与水体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N-N浓度范围为1.45~5.34 mg/L,超过国际公认的发生富营养化阈值,其主要形态为TDN-N,TDN-N主要形态为DIN-N,DIN-N主要形态为NO_(3)^(-)-N,氮形态分布受水体pH值和EC的影响较为显著。蓄水期、低水位期和泄水期TN-N,TDN-N,NO_(3)^(-)-N两两之间显著正相关,三者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空间上,4个调度期TN-N,TDN-N,NO_(3)^(-)-N沿程分布趋势相似,从朱沱至寸滩整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NH_(4)^(+)-N和NO_(2)^(-)-N变化幅度不大,空间差异可能主要受人类活动污染输入影响。季节上,TN-N,TDN-N,NO_(3)^(-)-N,NH_(4)^(+)-N变化趋势相似,表现为“高水位期>低水位期”,NO_(2)^(-)-N表现相反。季节变化可能主要与水库调度运行模式和气温、降雨等季节性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氮形态 水库调度期 空间分布 季节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兴市南湖水污染特征·成因分析·控制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迎群 迟明慧 +4 位作者 赵艳民 秦延文 刘志超 杨晨晨 张乐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5期56-63,68,共9页
近年来,TN、TP成为嘉兴市南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文中从南湖水环境现状调查着手,系统分析南湖水污染成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结果表明,南湖换水周期短、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不佳、水生态系统缺失以及沉积物内源污染等为南湖水质... 近年来,TN、TP成为嘉兴市南湖水体主要污染因子,文中从南湖水环境现状调查着手,系统分析南湖水污染成因,据此提出针对性的控制对策。结果表明,南湖换水周期短、主要出入湖河流水质不佳、水生态系统缺失以及沉积物内源污染等为南湖水质改善的主要影响因素。据此,文中建议通过采用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南湖水系综合治理,其中工程措施包括:重构南湖湖泊属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改善入湖河流水质,同时,采用物理/化学结合的方法快速除磷,提高水体透明度,为水生植被恢复创造适宜条件;开展河道生态清淤;恢复南湖及南湖主要出入湖河道水生态系统;非工程措施包括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及"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以及持续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力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湖 水污染 成因分析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龄的河道型水库总磷评价标准参考值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艳民 马迎群 +5 位作者 张雷 秦延文 乔飞 谢培 王丽婧 李虹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1-56,共6页
针对目前河道型水库TP评价标准存在争议的水环境管理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水龄权重的TP评价标准参考值计算方法,并以三峡水库为例对方法进行展示,为河道型水库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基于水龄权重的三峡水库TP评价参考值计算内容包括... 针对目前河道型水库TP评价标准存在争议的水环境管理实际问题,提出了基于水龄权重的TP评价标准参考值计算方法,并以三峡水库为例对方法进行展示,为河道型水库水环境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基于水龄权重的三峡水库TP评价参考值计算内容包括:①以朱沱为控制断面,基于EFDC水动力模型模拟2017年三峡水库水动力过程,计算出三峡水库库区干流主要断面逐日水龄。②依据水龄将三峡水库各断面分为河流型水体(朱沱-清溪场,水龄均小于20 d)、河流型-过渡型混合型水体(苏家-白帝城,水龄在小于20 d和20~300 d变化)、过渡型水体(巫峡口-木鱼岛,水龄均在20~300 d)。③计算基于水龄权重的过渡型水体TP评价标准参考值,并据此对2017年三峡水库主要断面水质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泄水期早期(1-2月),白帝城以下断面水质污染指数较高,风险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型水库 评价标准参考值 水龄 评价方法 三峡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