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真相”次生政治舆论的平衡策略
1
作者 张爱军() 秦小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0-20,共1页
互联网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前提。“后真相”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们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的次生政治舆论功能仍然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次生政治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控性和... 互联网是“后真相”产生的重要前提。“后真相”是个人情感和个人信念取代事实真相的一种主观判断,它们比客观事实本身更能影响舆论。“后真相”的次生政治舆论功能仍然主要是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次生政治舆论监督具有不可控性和难以预测性,处理不好会给政治和社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而须重点加以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实真相 舆论功能 政治 平衡策略 监督和制约 主观判断 个人信念 个人情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矫治网络政治焦虑
2
作者 张爱军() 秦小琪()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3期20-20,共1页
网络政治焦虑是伴随社会舆论而产生的恐慌、质疑和不安情绪。个别公务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产生政治焦虑的外在因素,政治价值相互激荡是网络政治焦虑产生的直接动因,为避免持单独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沉默的螺旋”是网络政治焦虑产生... 网络政治焦虑是伴随社会舆论而产生的恐慌、质疑和不安情绪。个别公务人员对公共权力的滥用是产生政治焦虑的外在因素,政治价值相互激荡是网络政治焦虑产生的直接动因,为避免持单独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沉默的螺旋”是网络政治焦虑产生的内在因素。网络政治焦虑引发社会舆论并伴随其内容及传播而发生或增或减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政治 焦虑 “沉默的螺旋” 矫治 社会舆论 不安情绪 外在因素 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