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轴电缆用超疏水二氧化硅@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港澳 秦宗益 +6 位作者 张亚闪 侯成义 张青红 李耀刚 靳志杰 王宏志 李克睿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67,共5页
具有低介电常数的SiO_(2)复合材料在低介电和隔热保温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SiO_(2)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吸水性强、保存条件苛刻等问题。使用疏水改性剂(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对SiO_(2)@石英纤... 具有低介电常数的SiO_(2)复合材料在低介电和隔热保温材料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SiO_(2)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吸水性强、保存条件苛刻等问题。使用疏水改性剂(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硬脂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对SiO_(2)@石英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疏水改性剂类型及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疏水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的HMDS改性复合材料的疏水改性效果最好(接触角为151.6°),保存240d后接触角最低为132.6°,200℃煅烧后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低至1.87。将疏水改性SiO_(2)@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同轴通信电缆,所得电缆的电压驻波比为1.48,衰减值为1.56dB,特性阻抗为48Ω。疏水改性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缆性能,在通信电缆等领域展示出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_(2)@石英纤维复合材料 低介电常数 疏水改性 同轴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对PAN/DMSO/H_2O的流变行为和原丝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杜卫平 马彩霞 +2 位作者 陈惠芳 秦宗益 潘鼎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60,共5页
文摘研究了水对PAN/DMSO/H2O纺丝液的流变行为和可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PAN溶液表现出"切力变稀"。而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随着温度的增加,溶液黏度逐渐变低。水含量对溶液的黏度有较大影响。随着体系... 文摘研究了水对PAN/DMSO/H2O纺丝液的流变行为和可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PAN溶液表现出"切力变稀"。而在较低的剪切速率下,随着温度的增加,溶液黏度逐渐变低。水含量对溶液的黏度有较大影响。随着体系中水含量的不同,H2O-PAN之间的水和作用于水的脱溶剂作用之间形成竞争,从而决定黏度的变化。适量水的加入可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拉伸倍数的增加,聚丙烯腈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在一定的纺丝条件下,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纺丝原液的可纺性会降低。而适量的水有利于获得具有弥散状微孔的均一结构的原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 静态流变 可纺性 原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降温纳米纤维医用防护服面料及传感系统集成 被引量:12
3
作者 吴钦鑫 侯成义 +3 位作者 李耀刚 张青红 秦宗益 王宏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4-30,共7页
针对传统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二氧化硅/聚偏氟乙烯(SiO_(2)/PVDF)纳米纤维,采用热压法将SiO_(2)/PVDF纳米纤维与非织造布制成新型防护服面料(SiO_(2)/PVDF-NWF)。测试了Si... 针对传统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差、功能单一等问题,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具有辐射降温功能的二氧化硅/聚偏氟乙烯(SiO_(2)/PVDF)纳米纤维,采用热压法将SiO_(2)/PVDF纳米纤维与非织造布制成新型防护服面料(SiO_(2)/PVDF-NWF)。测试了SiO_(2)/PVDF纳米纤维的结构和红外光透过率,以及新型防护服面料的穿着舒适性、防护性、辐射降温性能。结果表明:在质量分数为15%的PVDF纺丝液中,当SiO_(2)粒径为2μm,SiO_(2)与PVDF的质量比为0.15时,SiO_(2)/PVDF纳米纤维的红外光透过率最好;将传统防护服上的部分面料替换为SiO_(2)/PVDF-NWF,测试人员穿着时的服内温度比传统防护服低2℃,相对湿度下降5%。此外,在辐射降温防护服面料上集成了血氧、温湿度和定位传感器,构筑了多功能防护系统,其在医疗应急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护服面料 二氧化硅/聚偏氟乙烯 静电纺丝 辐射降温 多功能防护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吡咯纤维素纳米晶复合导电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8
4
作者 谢雨辰 秦宗益 李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5-19,共5页
首先利用棉纤维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再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在纤维素纳米晶表面进行吡咯的原位聚合,成功制得包裹聚吡咯的纤维素纳米晶复合导电材料。结果表明:聚吡咯纤维素纳米晶复合导电材料表现出核壳结构,纤维素纳米晶... 首先利用棉纤维通过硫酸水解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再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在纤维素纳米晶表面进行吡咯的原位聚合,成功制得包裹聚吡咯的纤维素纳米晶复合导电材料。结果表明:聚吡咯纤维素纳米晶复合导电材料表现出核壳结构,纤维素纳米晶与聚吡咯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聚吡咯均匀地包覆纤维素纳米晶;有机掺杂剂(DBSNa)由于分子体积大,降低了分子间作用力,其电导率低于无机掺杂剂NaCl,但是热稳定性和比电容好于NaCl,并且显著提高了复合体系的电化学容量。研究结果可为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聚吡咯 导电复合材料 掺杂剂 电化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熄性棉织物的喷涂辅助层层自组装法制备及其阻燃性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曾凡鑫 秦宗益 +2 位作者 沈玥莹 陈园余 胡铄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1,共9页
为赋予棉织物高效阻燃的特性,采用喷涂辅助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棉织物表面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海藻酸钠和聚磷酸铵构筑三元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垂直燃烧和微型燃烧量热仪等研究了棉织物在涂层处理前后的表面... 为赋予棉织物高效阻燃的特性,采用喷涂辅助层层自组装技术在棉织物表面将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海藻酸钠和聚磷酸铵构筑三元复合涂层。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垂直燃烧和微型燃烧量热仪等研究了棉织物在涂层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燃烧性能和热降解性能。结果表明:经涂层处理棉织物可实现离火自熄,其极限氧指数最大可达35.7%,并具有一定的耐水洗性;棉织物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阻燃性可归因于表面结构良好的阻燃复合涂层以及磷、氮、硅元素在其热降解和成炭过程中的协同作用;这种用于设计和制造膨胀型阻燃涂层的技术也可用于其他各种纤维素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织物 功能织物 阻燃性能 层层自组装 阻燃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电解质的柔性电化学O_(2)传感器性能研究
6
作者 颜宇豪 郭洋 +5 位作者 汪李超 侯成义 张青红 李耀刚 秦宗益 王宏志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8-222,共5页
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大部分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中过低和过高的氧气浓度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针对未知环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监测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尤为必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穿戴产业的迅速发... 氧气是人类和其他大部分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环境中过低和过高的氧气浓度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因此,针对未知环境空气中氧气浓度的监测对于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尤为必要。近年来,随着智能穿戴产业的迅速发展,柔性氧气传感器由于结构适应性强、可共形设计以及轻量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关注。本工作采用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离子液体作为电解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柔性衬底,通过蒸镀金电极并采用柔性封装工艺,制备了一种柔性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并系统研究了其应用性能。所制备的氧气传感器在0%~60%的氧气浓度范围内表现出了良好的线性度(R2=0.974)、T90响应时间(约为20 s)、灵敏度(0.534)。该柔性电化学氧气传感器在智能穿戴、工业安防等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传感器 电化学 离子液体电解质 可穿戴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