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渣、铜矿渣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秦守婉 申建军 吴春丽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2-576,582,共6页
实验采用熔渣、铜矿渣等废渣作为硅铝质和铁质原料生产水泥熟料。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岩相分析等手段对原料和熟料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熟料的线性收缩率和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分析了生料的易烧性。并依... 实验采用熔渣、铜矿渣等废渣作为硅铝质和铁质原料生产水泥熟料。利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和岩相分析等手段对原料和熟料进行了测试分析。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煅烧所得熟料的线性收缩率和游离氧化钙(f-CaO)含量分析了生料的易烧性。并依照相关标准测定了熟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熔渣及铜矿渣配料时,废渣中的玻璃态物质及部分杂质离子,有效地降低液相出现温度,增加了低温下的液相量,使得熟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烧成。1450℃下煅烧所得熟料中A矿结晶较完整,形状较规则,中间相分布较均匀,呈现优质熟料的亚微观结构。选用较高的SM、IM,使C3S含量控制在60%左右时,可以生产出28 d强度为61.42 MPa的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渣 铜矿渣 熟料 易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矿石、磷渣、磷尾矿在烧成高强度水泥熟料中的作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管宗甫 陈益民 +1 位作者 郭随华 秦守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1-84,共4页
利用磷渣、磷矿和磷尾渣并复合适宜的废渣或无机非金属矿配制了水泥熟料烧成助剂,利用这些助剂并适当调整配料方案在正常条件下烧成了高强熟料。对熟料进行了XRD,SEM和反光显微镜形貌分析及物理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配制的烧成助剂利用... 利用磷渣、磷矿和磷尾渣并复合适宜的废渣或无机非金属矿配制了水泥熟料烧成助剂,利用这些助剂并适当调整配料方案在正常条件下烧成了高强熟料。对熟料进行了XRD,SEM和反光显微镜形貌分析及物理性能检验。结果表明:配制的烧成助剂利用磷废渣以及磷矿中某些元素的助熔作用和一些工业废渣的助熔作用,改善了水泥熟料易烧性。实验烧成的熟料中含有较多的C3S,同时使液相条件下形成的C3S亚微结构得到了改善,因而熟料具有较高强度。本研究配制的烧成助剂中挥发性组分很少,不会对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带来明显影响,适宜于新型干法生产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磷矿石 磷渣 磷尾矿 物理性能 助熔作用 易烧性 C3S亚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分布、比表面积、化学组成对水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周双喜 陈益民 +2 位作者 张文生 朱晓燕 秦守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85,共5页
水泥的化学组成、细度决定着水泥的力学性能。根据已有的关于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比表面积的数学模型,对4个不同水泥厂的水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与模型之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利用120组数据建立了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 水泥的化学组成、细度决定着水泥的力学性能。根据已有的关于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和比表面积的数学模型,对4个不同水泥厂的水泥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与模型之间没有很好的对应。利用120组数据建立了水泥颗粒的粒度分布与比表面积新的数学模型及28 d抗压强度与4种矿物组成的数学关系式,并把水泥的抗压强度用水泥颗粒大小、比表面积和化学纽成表示出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分布 比表面积 化学组成 水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再生骨料干混砂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惠芬 秦守婉 肖昭然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2-114,124,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通过对不同配合比再生骨料干混砂浆的各基本性能指标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各组成材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情况,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得出最佳配合比。
关键词 再生骨料 干混砂浆 正交设计 配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离子复合掺杂对水泥熟料性能和岩相结构的影响
5
作者 管宗甫 秦守婉 +4 位作者 陈湘湘 李小颖 肖宇领 李抗 朱旭宾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7-362,共6页
研究了复掺氟、磷离子和金属离子(水泥)熟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岩相结构,分析了熟料主要矿物阿利特在XRD图谱指纹区的衍射特征.结果表明:当氟、磷离子掺量(以CaF2和P2O5计,质量分数)分别保持为0.7%,0.5%时,氟、磷离子和低掺量金属... 研究了复掺氟、磷离子和金属离子(水泥)熟料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和岩相结构,分析了熟料主要矿物阿利特在XRD图谱指纹区的衍射特征.结果表明:当氟、磷离子掺量(以CaF2和P2O5计,质量分数)分别保持为0.7%,0.5%时,氟、磷离子和低掺量金属离子的复掺可以提高熟料的28d抗压强度,其中以氟、磷离子和低掺量锌离子的复掺效果最佳.当氟、磷离子掺量分别保持为0.7%,0.5%时,铜离子、锌离子、铅离子和钛离子的最佳掺量(以CuO,ZnO,PbO和TiO2计,质量分数)分别为0.1%,0.5%,0.5%,0.1%.氟、磷离子和金属离子在低掺量水平的复合掺杂,使熟料岩相结构缺陷增多,熟料主要矿物阿利特在指纹区的XRD图谱呈现高对称性衍射特征,这正是实现熟料高强度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熟料 多离子复合掺杂 抗压强度 岩相结构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