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殖道非淋菌性细菌感染与流产关系分析
1
作者 秦加慧 林晓冰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6期901-902,共2页
流产的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基因、胚胎内环境、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近年来,微生物感染因素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病率已超越淋病奈瑟... 流产的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基因、胚胎内环境、自身免疫功能异常等方面,近年来,微生物感染因素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和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发病率已超越淋病奈瑟菌,居欧美国家首位[1]。女性生殖道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但是否会导致流产,目前仍存在争议。本文采用培养法和乳胶法对自然流产及人工流产者进行检测,以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流产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支原体 致流产 细菌感染 非淋菌性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沙眼衣原体 感染发病率 免疫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