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史前景观考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秦凡凡 刘力源 万敏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4期96-101,共6页
新石器时代至晚商是史前人类文明富有爆发力与创造力且遗址遗迹相对较多的时期,本次综述据此结合江汉平原史前景观考古热点进行整理。首先综述史前城址与聚落的考古总况、分布格局、选址、特征与变迁,并对其所反映的史前文化、择居观与... 新石器时代至晚商是史前人类文明富有爆发力与创造力且遗址遗迹相对较多的时期,本次综述据此结合江汉平原史前景观考古热点进行整理。首先综述史前城址与聚落的考古总况、分布格局、选址、特征与变迁,并对其所反映的史前文化、择居观与社会组织等进行延伸探讨;其次从史前云梦泽的变迁、史前植物考古两方面综述江汉平原的史前环境。认为江汉平原的史前景观具有很大的挖掘潜力和研究价值,尤其史前植物考古与生态环境复原研究非常缺乏。新石器时代至晚商对人居环境史学是一片相对苍白的领域,故而对江汉平原史前景观考古的综述整理将对此具有重要补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考古 江汉平原 史前考古 城址与聚落 环境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城市雨景家具设计研究
2
作者 秦凡凡 万敏 《中外建筑》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化与绿色化有机深度融合是智慧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城市雨景家具的智慧化是生态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未来城市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文章对智慧城市和城市雨景家具等相关理念进行梳理,提出... 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化与绿色化有机深度融合是智慧城市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向,城市雨景家具的智慧化是生态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未来城市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文章对智慧城市和城市雨景家具等相关理念进行梳理,提出智慧城市视角下的城市雨景家具主要分为智能识别感应类、数字监测管理类、绿色能源转换类、新型工艺材料类、特色设计技巧类等5个大类,并总结6条相关设计原则,最后尝试提出单体雨景家具的智慧功能复合化、同类雨景家具的智慧管理体系化、同城雨景家具的智慧端口交互化3步走策略,以期为我国城市雨景家具的智慧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雨景家具 智慧城市 雨景设施 智慧家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形态与利用方式研究——以郑州市为例 被引量:10
3
作者 殷利华 秦凡凡 《华中建筑》 2019年第10期69-74,共6页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是特殊的空间形式,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在对桥下空间形态和利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郑州市6座典型高架桥进行实地调研与评价,量化分析其空间形式及利用方式所占比例后发现:①桥阴空间形态较规则,... 城市高架桥下空间是特殊的空间形式,对城市景观、生态和土地利用有着重要影响。在对桥下空间形态和利用类型分析的基础上,对郑州市6座典型高架桥进行实地调研与评价,量化分析其空间形式及利用方式所占比例后发现:①桥阴空间形态较规则,多为有顶半封闭的长方体空间,以交通类利用为主。②匝道下空间是三角锥状"落坡空间",起始端的低空部分为停车或闲置,其他多数与高架围合空间融为一体进行绿化利用。③匝道围合空间形态多样,规模大且开敞,常见大面积的绿化种植,利用价值较高。④苜蓿叶型桥下空间利用方式丰富度高出环岛路型桥2.5~4倍;⑤郑州桥下空间利用方式排序为:绿化>车行交通>静态停车>市政设施>休闲>商业>居住>体育,可以得出,其绿化较好,但商业、居住与体育等利用较缺乏。根据以上现实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多样化利用提供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高架桥 桥下空间 空间利用 空间形态 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共赢”目标下田园综合体植景研究——以河南唐河县“福星田园”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殷利华 秦凡凡 万敏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1期62-66,共5页
借鉴"三生共赢"的理念,文中首先梳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及其植物种植应用;再以河南省唐河县"福星田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统计等方法分析其现状,采用单一种植、多样混植、单一为主多样为辅... 借鉴"三生共赢"的理念,文中首先梳理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研究状况及其植物种植应用;再以河南省唐河县"福星田园"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资料统计等方法分析其现状,采用单一种植、多样混植、单一为主多样为辅的3种种植方法,将单一功能的莲产基地打造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园区,将场地零散土地整合打造成多样化的特色果园,挖掘与"福"字相关的葫芦、梅花、竹等植物打造福星文化广场,将单一种植的艾叶基地打造成康体疗养基地;最后总结适合田园综合体的特色植物选择、种植及多功能协调方法,为我国田园综合体植景营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园综合体 种植应用 三生共赢 植景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阴海绵体颗粒物ENVI-met模拟及水景观改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秦凡凡 殷利华 《城市建筑》 2021年第4期155-157,191,共4页
本文提出结合雨水就地收集管理的桥阴海绵体建设,减缓桥阴颗粒物污染。以武汉高架桥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met软件建立桥阴水景观的颗粒物PM2.5、PM10消减模型,对比10%、45%、80%3种不同的水体占比的模拟结果,研究发现:适当增加水体面积... 本文提出结合雨水就地收集管理的桥阴海绵体建设,减缓桥阴颗粒物污染。以武汉高架桥为研究对象,通过ENVI-met软件建立桥阴水景观的颗粒物PM2.5、PM10消减模型,对比10%、45%、80%3种不同的水体占比的模拟结果,研究发现:适当增加水体面积,匹配桥阴空间灵活设置雨水、水体管理形式,桥身安装水箱对雨水就地收集净化和喷淋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桥下颗粒物环境和提升空间景观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高架桥 颗粒物 ENVI-met模拟 水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景园林学视角下的堤防江滩演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6
作者 秦凡凡 万敏 黄高平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0期90-94,共5页
江城武汉地势低洼,水患灾害频发,堤防江滩建设成为保护城市安全最重要的一道屏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堤防江滩的功能不再局限于防洪,而扩展到防洪、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型堤防模式。对武汉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堤防江滩形式进行分析研究,... 江城武汉地势低洼,水患灾害频发,堤防江滩建设成为保护城市安全最重要的一道屏障。随着社会的发展,堤防江滩的功能不再局限于防洪,而扩展到防洪、生态、景观为一体的综合型堤防模式。对武汉市主城区范围内的堤防江滩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梳理武汉市两江四岸堤防江滩经历的五个阶段:1.0模式的土质堤防—2.0模式的防洪墙—3.0模式的传统江滩—4.0模式的生态堤防—5.0模式的综合型江滩公园,发现城市安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对立—抗衡—融合的发展过程,并对其演变机理进行了总结。该文以风景园林学视角剖析水利工程景观在城市发展中的角色转变,以期对武汉市乃至所有滨江城市堤防江滩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堤防江滩 江滩公园 水利工程景观 生态堤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樊星 侯党社 +2 位作者 张文亮 秦凡凡 李心烛 《现代盐化工》 2019年第4期70-71,共2页
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活性炭的作用愈加多样和显著,而且对其综合性能的要求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在总结传统的活性炭制备方法基础上,阐述了新的活性炭制备技术,对活性炭行业新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活性炭 制备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