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金融帮扶政策与低收入农户的收入效应
- 1
-
-
作者
于赟
秦冠宇
李韬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2,共1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273106)。
-
文摘
作为金融帮扶政策的重要创新,小额信贷能否实现“促增收、缩差距”这一双重政策目标,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基于2021—2023年陕甘宁三省(区)的微观面板追踪数据,以农村低收入农户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分析了小额信贷的收入效应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发现:小额信贷能够显著促进低收入农户持续增收并缩小群体间收入差距,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额信贷“促增收、缩差距”的政策效果逐渐增强;异质性分析表明,小额信贷对低返贫风险、贷款用于农业生产的低收入农户的促进效果更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小额信贷能够通过提高农业劳动力供给和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两条路径实现“促增收、缩差距”的双重政策目标,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有鉴于此,政府应持续推进并优化调整小额信贷帮扶政策,提高低收入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在农村地区金融素养、风险分担、人力资本水平及多元化产业等方面发挥长效机制作用,以通过“促增收、缩差距”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
关键词
金融帮扶政策
小额信贷
低收入农户
共同富裕
收入效应
-
Keywords
financial assistance policy
microcredit
low-income farmers
common prosperity
income effect
-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F323.8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 2
-
-
作者
秦冠宇
赵翠萍
张颖
黄祖辉
-
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0-328,共9页
-
基金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BJY1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2103054)
+2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YJA79012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14批特别资助项目(2021T140181)
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岗位专家基金(HARS-22-17-G4)。
-
文摘
农机价格的提高使中小农户难以负担购置或租用成本,资金成为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制约。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Order Probit模型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影响,并以农村家庭创业为切入点阐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农户机械化水平,且其提升作用约有30.8%是通过农村家庭创业这一中介实现的;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作用在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丘陵山区表现更显著,并受到传统金融发展程度的正向调节作用。为此,不同地形区域和粮食产销区应因地制宜鼓励农村地区开展数字普惠金融业务,并配套政策鼓励农村家庭创业。
-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数字普惠金融
农村家庭创业
中介效应
-
Keywords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digital inclusion finance
rural household entrepreneurship
intermediary effects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典型煤炭产业聚集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被引量:18
- 3
-
-
作者
刘娣
苏超
张红
秦冠宇
-
机构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黄土高原生态恢复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
出处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1-399,共9页
-
基金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03D3210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910207)
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2019L0017)。
-
文摘
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为中国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土壤污染、地下水资源破坏、土地塌陷、水土流失等,给山西省的生态环境带来严峻的挑战。其中,土壤重金属污染(如Cr、As、Cd、Pb和Hg等)尤为突出,因此,研究煤炭产业聚集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特征与风险评价对土壤修复具有重大意义。以山西长治市典型煤炭产业聚集区为研究区,系统解析不同类型企业(钢厂、采煤厂、选煤厂、洗煤厂、化工厂、焦化厂和燃煤电厂)周边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特征及差异性,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不同类型企业周边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阐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扩散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8种重金属Cr、Ni、Cu、Zn、As、Cd、Pb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64.14、37.46、29.62、80.92、17.62、0.27、24.05和0.05mg·kg^(-1),均高于山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Cr、Ni、Cu和Zn在不同类型企业周边土壤中存在显著差异。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选煤厂、燃煤电厂、化工厂和钢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达到重度污染,分别为4.63、3.30、9.12和3.58;化工厂周边土壤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指数最高,为589.53,属于强生态风险。空间分析表明,除As元素外,其他土壤重金属的浓度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北部、中部高的分布格局;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IR和Hg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高风险区集中在研究区西北部某燃煤电厂周边,属于强生态风险水平。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修复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
关键词
煤炭产业
不同类型企业
土壤重金属
污染特征
空间分布
风险评价
-
Keywords
coal industry
different types of enterprises
soil heavy metals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distribution
risk assessment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820.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