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时速160公里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模块化设计 被引量:5
1
作者 司丽 梁建全 +2 位作者 李化明 王东星 秦佳颖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年第20期34-36,共3页
模块化设计已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广泛采用的设计方法,其是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保证生产质量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制动系统的模块化设计进行了介绍和探讨,对车辆设计、制造和检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动车组 制动系统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湿工况影响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澍军 王东星 +3 位作者 秦佳颖 刘中华 陈磊 李继山 《铁道机车车辆》 2014年第4期14-19,共6页
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在雨天或湿润的环境下存在衰退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随着我国广泛开行速度超过300 km/h的动车组,潮湿工况下制动盘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首先采用1:1制动动力试验台对高... 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在雨天或湿润的环境下存在衰退的问题,直接影响到轨道车辆的运行安全。随着我国广泛开行速度超过300 km/h的动车组,潮湿工况下制动盘的性能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首先采用1:1制动动力试验台对高速动车组制动盘潮湿工况下的摩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比较了干燥和湿润两类工况下制动盘摩擦性能的异同。潮湿工况对制动盘的摩擦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潮湿工况下平均摩擦系数存在着明显的下降且波动更加明显;制动压力对于平均摩擦系数的影响有限,但在较高制动初速度和潮湿工况下,较低的制动压力却可以有较高的平均摩擦系数。最后分析了潮湿工况的各种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潮湿工况下制动系统的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平均摩擦系数 潮湿工况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制动力复合方式分析
3
作者 陈澍军 张冬冬 +2 位作者 刘中华 秦佳颖 陈磊 《消费电子》 2014年第10期214-215,共2页
制动力分配直接影响到动车组的行驶安全和运输能力。为了获得响应速度和制动效率的平衡,常常把编组内的车辆按单元进行电空制动力的分配。制动力的大小受摩擦系数、接触面积、相对速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车辆运行的各个阶段,运行... 制动力分配直接影响到动车组的行驶安全和运输能力。为了获得响应速度和制动效率的平衡,常常把编组内的车辆按单元进行电空制动力的分配。制动力的大小受摩擦系数、接触面积、相对速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在车辆运行的各个阶段,运行速度和制动力的关系是非线性的。由于复合制动的组合机制比较复杂,如果完全针对各车的实际条件分别实施复合制动,则使制动控制系统的运算量非常大,严重影响列车制动的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制动复合 制动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H3系列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介绍 被引量:5
4
作者 秦佳颖 陈澍军 刘中华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第17期98-99,共2页
制动控制系统是制动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由司机或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P控制的制动过程中负责生成、传递制动信号,并对制动力进行计算和分配的部分。文章介绍了CRH3系列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气路原理、空电复合方式以及故... 制动控制系统是制动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由司机或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P控制的制动过程中负责生成、传递制动信号,并对制动力进行计算和分配的部分。文章介绍了CRH3系列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气路原理、空电复合方式以及故障诊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H3系列动车组 制动控制系统 ATP控制 制动力 电气原理 气路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模块化设计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东星 秦佳颖 +2 位作者 李化明 杜群威 单亚男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3-136,139,共5页
模块化设计是轨道交通车辆行业广泛应用的设计方法。通过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实施模块化设计,能够整合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丰富城际动车组的配置,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对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进行单元化、区域化和功能性划分,完成了制动... 模块化设计是轨道交通车辆行业广泛应用的设计方法。通过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实施模块化设计,能够整合不同供应商的产品,丰富城际动车组的配置,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通过对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进行单元化、区域化和功能性划分,完成了制动系统不同功能模块的模块化设计;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工艺需求以及优缺点,并对城际动车组制动系统模块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动车组 制动系统 模块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轴重转移的轴控系统制动力分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高珊 秦佳颖 +1 位作者 温从溪 王振宏 《机车车辆工艺》 2023年第3期1-4,17,共5页
现有的列车制动力分配策略按整辆车重进行分配,未考虑轴重转移对列车安全运行的影响,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列车滑行。轴控制动控制系统以单轴为基本控制单元,进行制动力的计算和分配,能够提高制动控制精度和缩短响应时间。基于轴控制动控... 现有的列车制动力分配策略按整辆车重进行分配,未考虑轴重转移对列车安全运行的影响,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列车滑行。轴控制动控制系统以单轴为基本控制单元,进行制动力的计算和分配,能够提高制动控制精度和缩短响应时间。基于轴控制动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车辆轴重转移的计算方法,利用重心力矩平衡方程分别对车体和转向架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一阶状态观测器估计轮轨力转矩,同时考虑风阻及车钩作用力,对车辆各轴实际轴重进行计算,分别给出了水平轨道和坡度轨道上车辆实际轴重的计算方法,根据每根轴的实际轴重进行制动力分配。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更充分地利用轮轨黏着,同时降低了发生滑行的风险,能够有效提高列车运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控制动控制系统 轴重转移 制动力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制动盘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兴旺 王东星 +3 位作者 张新永 刘政 秦佳颖 刘佳玲 《轨道交通材料》 2023年第5期44-49,55,共7页
以高速列车制动盘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从制动盘的尺寸设计、选材、制造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方面入手,开发制备24CrNiMo合金钢制动盘试件。通过对增材制造制动盘打印态、机加工、模拟应用工况下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揭示摩... 以高速列车制动盘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从制动盘的尺寸设计、选材、制造工艺及后处理工艺方面入手,开发制备24CrNiMo合金钢制动盘试件。通过对增材制造制动盘打印态、机加工、模拟应用工况下的表面残余应力进行测试,揭示摩擦作用引起表面残余应力变化的机理,进一步研究激光增材制造制动盘的应力应变演变规律,加深对摩擦副表面磨损机理的理解。完成增材制造制动盘的制造和组装,开展制动盘物理性能测试、台架测试等,增材制造制动盘物理力学性能满足技术要求,台架试验中模拟不同工况和匹配不同摩擦副工况下摩擦性能均能满足测试标准要求;通过试验证明基于激光增材制造的24CrNiMo合金钢制动盘与粉末冶金闸片摩擦副匹配性能良好,制动盘综合性能满足使用要求,为激光增材制造高速列车制动盘的制造和运用推广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制动盘 摩擦 高速列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副匹配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东星 秦佳颖 +2 位作者 张冬冬 王振宏 李童生 《铁道机车车辆》 2017年第5期34-38,共5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动车组闸片和制动盘投入使用,新开发的闸片和制动盘构成的摩擦副是否匹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1∶1制动动力试验台对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副在同种工况下的摩擦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研究,比较了3种工况下,同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高速动车组闸片和制动盘投入使用,新开发的闸片和制动盘构成的摩擦副是否匹配,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1∶1制动动力试验台对高速动车组制动摩擦副在同种工况下的摩擦性能进行了对比测试研究,比较了3种工况下,同一闸片与不同制动盘匹配摩擦性能的差异。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测试的摩擦系数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两种摩擦副的匹配性优劣以及是否可以互换。本文的研究方法对于分析制动摩擦副匹配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盘 闸片 摩擦系数 摩擦匹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无轨电车循迹控制方法及仿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化明 高珊 +2 位作者 王东星 尚礼明 秦佳颖 《智慧轨道交通》 2022年第4期76-81,共6页
本文以4编组胶轮现代无轨电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现代无轨电车铰接编组结构和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的特点,提出了车辆运行的循迹控制方法,推导了列车的循迹控制数学模型。最后通过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所提出的循迹控制算法的车... 本文以4编组胶轮现代无轨电车为研究对象,根据现代无轨电车铰接编组结构和轮毂电机分布式驱动的特点,提出了车辆运行的循迹控制方法,推导了列车的循迹控制数学模型。最后通过Simulink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了所提出的循迹控制算法的车辆的动态特性,并与无循迹控制方法进行仿真对比。结果显示,采用角传动比的几何循迹控制算法和基于PID算法的循迹控制方法都可以实现列车的循迹控制,但自适应角传动比的循迹控制方法循迹精确度更高,为现代无轨电车的循迹设计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无轨电车 循迹控制 模型 仿真分析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超载检测报警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10
作者 朱立强 高珊 +3 位作者 王振宏 秦佳颖 张义文 焦东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5-158,共4页
介绍了动车组超载检测报警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可以准确检测动车组的超载情况,能够发出明确的单车超载或整列车超载的提示信息并发出报警声音,提醒乘务人员对旅客进行疏导;在保证运营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极大地提高动车组的运营效率。
关键词 动车组 超载 检测报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