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结局指标现状分析
1
作者 顾金光 魏光成 +4 位作者 赵勇 董永丽 卓泽川 侯成志 秦伟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使用现状,为手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意见。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 目的通过分析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局指标的使用现状,为手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提供意见。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Scopus、Web of Science手法治疗KOA的RCT研究,检索时间2014年3月-2024年3月。由2名研究者筛查文献,提取文献特征,并分析手法治疗KOA的RCT指标域、测量工具、测量时点。结果纳入文献134篇,样本量17659例,涉及结局指标138个,对结局指标进行分类,其中症状/体征64项(46.4%)、理化检查54项(39.1%)、生活质量11项(8.0%)、心理状态指标2项(1.4%)、安全性指标2项(1.4%)、肌力测试2项(1.4%)、其他3项(2.2%)。134篇文献包含36个测量时间点,研究时间跨度为治疗后1 h至1年;91篇(67.9%)文献使用了“临床疗效”作为结局指标;27篇(20.1%)文献报告了不良事件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论手法治疗KOA的RCT结局指标存在缺乏代表性、整体性、客观性和特色性等问题,应从代表性、整体性、客观性和特色性方面提升结局指标的严谨性,以期对疾病研究起到完整的评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推拿 随机对照试验 结局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液耗伤”探讨膝骨关节炎发病机制
2
作者 魏光成 秦伟凯 +2 位作者 赵勇 班林强 卓泽川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66-270,共5页
在肝肾不足的基本条件下,“数劳四肢”或“燥热所伤”造成局部筋液耗伤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环节。膝关节局部筋液耗伤既是肝肾亏虚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反应,又是造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产生以及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的病理基础。纠正局... 在肝肾不足的基本条件下,“数劳四肢”或“燥热所伤”造成局部筋液耗伤是膝骨关节炎发病的关键环节。膝关节局部筋液耗伤既是肝肾亏虚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反应,又是造成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产生以及风寒湿热等邪气侵犯的病理基础。纠正局部筋液耗伤状态是膝骨关节炎治疗的重要途径,可以柔筋安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进而保障精气的流通。纠正局部筋液耗伤状态的具体方法有整体补益肝肾、局部补充筋液、疏通经络、通玄助营、节用存阴等。同时应在整体观念指导下,在纠正局部筋液耗伤的过程中,以肝肾为本、以益气为助、以疏通为辅、以祛邪为念、以功能为志,以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从“筋液耗伤”的角度阐释了膝骨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液耗伤 膝骨关节炎 膝痹 病理机制 生病起于过用 久行伤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康复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69
3
作者 赵勇 董青青 +7 位作者 秦伟凯 闫安 张宽 赵国东 王钢 耿进朝 王站峰 卢泽明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6例,脱...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康复疗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自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72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6例,脱落1例,男3例,女32例,平均年龄(61.78±8.61)岁;对照组36例,脱落2例,男7例,女27例,平均年龄(61.64±10.12)岁,最终完成69例。试验组予以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予以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治疗,均治疗3周。以握力、腕关节患者自评量表、Gartland和Werley(G-W)腕关节评价、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总体疗效评价为评定标准,采集治疗前(基线)、治疗3周后以及骨折3个月时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3周治疗后及骨折3个月时,患侧腕关节总体疗效评价、G-W评价和PRWE评分,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患侧握力恢复方面,3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骨折3个月时试验组与对照组握力恢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而言,康复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均有所缓解,但在治疗过程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情绪缓解程度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后关节功能障碍疗效明显优于中药熏洗加功能锻炼的一般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腕关节 中医疗法 康复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筋论治膝骨关节炎疼痛临证思维 被引量:56
4
作者 赵勇 秦伟凯 +2 位作者 顾力军 崔秀仁 裘兴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92-93,共2页
膝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变性软化、软骨增生性改变和软骨下骨改变为基础,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中疼痛是绝大多数患者的主诉症状。临床上许多患者主诉关节内部疼痛的同时,在关节周围的肌肉韧... 膝骨关节炎(OA)是以关节软骨变性软化、软骨增生性改变和软骨下骨改变为基础,以疼痛、肿胀、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关节退行性疾病,其中疼痛是绝大多数患者的主诉症状。临床上许多患者主诉关节内部疼痛的同时,在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部位也存在明显的疼痛;而没有主诉关节外疼痛的患者在查体过程中也多发现关节周围软组织存在明确的压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筋 膝骨关节炎 疼痛 铍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赵勇 秦伟凯 +6 位作者 顾力军 崔秀仁 张宽 常德有 王雷 见国繁 纪树青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析。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入组的85例(85膝)膝骨关节炎患者(如为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只选其中较严重的一侧入组),其中试验组35例,男6例,女29例,脱落1例,平均年龄(56.65±4.89)岁;对... 目的:探讨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作用机制,并进行分析。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入组的85例(85膝)膝骨关节炎患者(如为双膝骨关节炎患者只选其中较严重的一侧入组),其中试验组35例,男6例,女29例,脱落1例,平均年龄(56.65±4.89)岁;对照组50例,男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7.54±4.91)岁。分别采用铍针治疗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膝关节周围最明显压痛点的压痛仪测量数据作为评定指标。结果:试验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各项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在VAS评分及压痛仪测量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感受的VAS评分和压痛仪客观测试数据之间具有相关性,可用线性回归方程表示两者间的相关关系。结论:铍针通过减轻关节局部痛点的软组织张力,解除神经压迫和刺激,从而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镇痛 骨关节炎 疼痛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从筋治骨理论的康复锻炼对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6
作者 闫安 张宽 +4 位作者 秦伟凯 郭江舟 李玲慧 陈明 王尚全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8期731-734,共4页
目的:基于从筋治骨的中医理论,观察自主康复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收治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5~70岁,平均(55.47±8.66)岁;病程1周~5年,平均(6.66... 目的:基于从筋治骨的中医理论,观察自主康复锻炼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门诊收治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试验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试验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5~70岁,平均(55.47±8.66)岁;病程1周~5年,平均(6.66±7.96)周;对照组男11例,女34例;年龄48~67岁,平均(54.07±5.36)岁;病程1周~7年,平均(4.82±3.95)周。在股四头肌等长训练的基础上,试验组采用自主功能锻炼的干预方法 ,对照组则采用器械训练方法,共治疗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VAS、Lysholm评分和愈显率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经过2周治疗,试验组的愈显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自主功能锻炼联合股四头肌等长训练的康复方案对KOA临床疗效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康复 自体锻炼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与扶他林乳胶剂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顾力军 裘兴栋 +2 位作者 赵勇 秦伟凯 董福慧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12期1036-1039,共4页
目的:观察铍针与扶他林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铍针治疗组34例和外用扶他林对照组33例,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共60例完成随访(共脱落7例,其中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其中治疗组男5例,... 目的:观察铍针与扶他林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铍针治疗组34例和外用扶他林对照组33例,治疗结束1个月后随访,共60例完成随访(共脱落7例,其中治疗组4例,对照组3例)。其中治疗组男5例,女25例;年龄40~68岁,平均(55.90±9.34)岁;病程0.25~1年,平均(0.87±0.34)年;对照组男6例,女24例;年龄40~70岁,平均(58.67±7.39)岁;病程0.25~2年,平均(0.93±0.60)年。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每周治疗1次,3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扶他林乳胶剂局部痛点涂抹,每日3次,3周为1个疗程。两组治疗前后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仪测量局部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用压痛测量仪测量压痛值,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记录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并评价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HSS评分及疗效,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压痛测量值、主观VAS评分及HSS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软组织位移值、压痛值和HSS评分高于对照组,香蕉面积和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根据膝关节HSS评分结果及VAS疼痛指数综合评定疗效,治疗组治愈3例,显效8例,有效18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铍针治疗的优势在于有效降低膝骨关节炎患者局部软组织的高张力状态,进而减轻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疼痛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动态膝关节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及仿真力学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彦飞 鲁超 +5 位作者 赵勇 成永忠 乔锋 秦伟凯 侯成志 刘广伟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基于CT影像资料构建动态性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和初步的有限元分析,为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仿真模型和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名健康男性膝关节CT资料,借助Mimics 19.0和Hypermesh 12.0等软件,从膝关节的三... 目的:基于CT影像资料构建动态性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和初步的有限元分析,为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仿真模型和基础数据。方法:选取1名健康男性膝关节CT资料,借助Mimics 19.0和Hypermesh 12.0等软件,从膝关节的三维模型构建入手,经几何重建、逆向工程、网格划分、材料定性等步骤,建立高仿真的有限元模型。通过确定边界条件和扭矩加载产生动态性的屈膝模型,并进行模型的有效性验证。予有限元模型施加近似屈膝活动时所承受的载荷(500 N),研究分析不同屈膝角度下胫股关节和髌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基于CT影像并结合解剖特性建立了膝关节有限元模型,模型包括骨、韧带、软骨、半月板和髌骨支持带等三维单元,在确立边界条件后施加不同扭矩产生了不同屈膝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根据等同工况(屈膝30°,股四头肌腱受200N牵张)加载显示髌骨的应力峰值为2.209 MPa,平均Mises应力为1.132 MPa;股骨滑车的应力峰值为1.405 MPa,平均Mises应力0.936 MPa,与既往研究比较差异性在1%~13.5%,证明模型的有效性。动态性的模型加载发现:胫股关节的Mises应力随屈膝角度增加而下降;而髌股关节的Mises应力与屈膝角度正相关,不同屈膝角度下各软骨应力面的Mises应力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结构更趋完整,可有效模拟动态性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为膝关节进一步的仿真力学研究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有限元分析 仿真力学 屈膝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赵勇 方维 +6 位作者 闫安 张宽 秦伟凯 蔡静怡 顾力军 常德有 王雷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116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共109例,治疗组56例,男15例,女41... 目的:观察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作用机制.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治疗116例肩胛肌筋膜炎患者,其中治疗组58例,对照组58例,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剔除1例、脱落4例.剔除脱落病例后共109例,治疗组56例,男15例,女41例,平均年龄(28.02±4.85)岁,病程0.25~3年;对照组53例,男19例,女34例,平均年龄(27.23±4.54)岁,病程0.25~1年.治疗组采用铍针治疗,一次性治疗,松解1~3个痛点,1周后复查,根据痛点分布可再治疗1次,松解1~3个痛点,第2周后采集数据.对照组采用针灸按摩仪治疗,每次治疗20 min,隔日1次,治疗6次为1个疗程,第2周后采集数据.两组治疗前后通过软组织张力测试仪测量局部软组织位移值、香蕉面积,用压痛测量仪测量压痛值,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记录VAS评分,最后对上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软组织位移值、压痛值高于对照组,香蕉面积和VAS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痊愈30例,显效13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对照组临床痊愈16例,显效19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铍针通过减轻肩胛部局部痛点的软组织张力,解除神经压迫和刺激,从而有效缓解肩胛肌筋膜炎患者的疼痛症状,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骨 筋膜炎 病例对照研究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骨关系”探讨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17
10
作者 陈彦飞 赵勇 +2 位作者 李元浩 吴林 秦伟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118-120,共3页
"筋骨并重"理念是骨伤科领域研究经久不衰的内容,膝骨关节炎作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患之一,其治疗也须注重"筋"与"骨"的关系。铍针疗法通过以"筋"达"骨"而恢复"筋束骨"的生... "筋骨并重"理念是骨伤科领域研究经久不衰的内容,膝骨关节炎作为最常见的骨关节疾患之一,其治疗也须注重"筋"与"骨"的关系。铍针疗法通过以"筋"达"骨"而恢复"筋束骨"的生理作用,对膝骨关节炎有良好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围绕筋骨关系探讨了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膝骨关节炎 筋骨并重 筋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肝肾同源”论雌激素与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11
作者 陈彦飞 赵勇 +2 位作者 李元浩 秦伟凯 吴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566-568,共3页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围绝经期妇女膝骨性关节炎高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它的下降不仅减少了钙元素成骨的途径,而且失去了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临床上中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及骨密度下降等皆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雌激素下... 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围绝经期妇女膝骨性关节炎高发病率的原因之一,它的下降不仅减少了钙元素成骨的途径,而且失去了对骨组织的保护作用。临床上中老年女性患者骨质疏松及骨密度下降等皆与雌激素密切相关,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雌激素下降则同源于肝肾精血亏虚,精不化血而不能经孕,精血不足以濡养筋骨则骨痹。雌激素与筋骨结构在生理上同源协同,病理上相互传变且有标本连属相关。因此,在处理围绝经期妇女膝骨性关节炎时,需充分考虑雌激素水平的影响,因人制宜,以"肝肾同源"为基础,肝肾并补,筋骨兼治,以使"宗筋束骨而利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肾同源 雌激素 膝骨性关节炎 筋束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股骨颈骨折的评估与内固定治疗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4
12
作者 赵勇 秦伟凯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95-199,共5页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两大手术方式,其中内固定术对于中青年患者依然是首选的治疗方式。随着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内固定材料和设计的更新,其内固定...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内固定和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两大手术方式,其中内固定术对于中青年患者依然是首选的治疗方式。随着治疗理念和手术技术的进步、内固定材料和设计的更新,其内固定治疗的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但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依然较高,所以股骨颈骨折一直都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主要挑战[1]。局部血运损伤情况、力学结构改变程度等是股骨颈骨折预后的关键性因素,另外内固定治疗的手术时机、复位方式、复位质量、固定方式与技术等方面依然存有争议,也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临床实践,本文提出重视对股骨颈骨折的全面评估以利于判断预后,同时对内固定治疗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以降低并发症,以期为临床的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评估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铍针治疗肩胛肌筋膜炎经筋理论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方维 赵勇 +1 位作者 秦伟凯 张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97-98,共2页
肩胛肌筋膜炎又称肩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痛症、肌疲劳综合征等,是指因慢性劳损、寒冷、潮湿而使肩胛部筋膜及肌肉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症,以明显的局限性痛点,且绕肩胛可触及硬结或束条为主要... 肩胛肌筋膜炎又称肩胛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痛症、肌疲劳综合征等,是指因慢性劳损、寒冷、潮湿而使肩胛部筋膜及肌肉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症,以明显的局限性痛点,且绕肩胛可触及硬结或束条为主要特征。肩胛部有手太阳、手阳明等经筋通过,其描述多为“绕肩胛”,即肩胛部的经筋“结”、“聚”点多环绕肩胛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针 肩胛肌筋膜炎 经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病名考 被引量:4
14
作者 魏光成 陈泓颖 +5 位作者 章金曦 赵勇 秦伟凯 侯成志 班林强 卓泽川 《环球中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567-1571,共5页
中医对于以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内经》出现“肩痛”“肩不举”的症状描述,晋唐宋时期归于“痹”的范畴,元明清以来以“风”为名,近代以来又与来自日语、英语的翻译概念相混杂,最终造成了... 中医对于以肩痛和肩关节活动受限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疾病的认识经历了几个阶段:《内经》出现“肩痛”“肩不举”的症状描述,晋唐宋时期归于“痹”的范畴,元明清以来以“风”为名,近代以来又与来自日语、英语的翻译概念相混杂,最终造成了今天肩关节周围炎中医名称众说纷纭的局面。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中外历史文献,对在文献中被视作肩关节周围炎中医病名的相关名词进行考证,指出本病应当属于“痹”的范畴,“肩痹痛”是中医古籍中第一个与今天肩关节周围炎内涵相似的疾病名称,“漏肩风”至晚在明代已经出现,是中医古籍中第一个体系完善的肩关节周围炎类病,“冻肩”“凝肩”“五十肩”等名称则来自外文。强调中医标准病名的确定要有明确的目的,首先要能指导治疗,其次要能沟通古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中医病名 肩痹 漏肩风 肩凝 五十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