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秦义人 王达鹏 +1 位作者 赵红如 方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6期3302-3309,共8页
背景氯吡格雷作为一种经典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及治疗中。然而部分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CYP2C19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此相关,然而不同年龄患者中该基因多态性是否为脑卒中... 背景氯吡格雷作为一种经典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及治疗中。然而部分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仍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CYP2C19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此相关,然而不同年龄患者中该基因多态性是否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尚存争议。目的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479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0岁169例,年龄>60岁310例。患者均接受氯吡格雷口服治疗为期1年。住院期间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糖、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白细胞计数、糖尿病、高血压、CYP2C19 LOF等位基因、吸烟、饮酒、性别。随访记录患者卒中后三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的情况,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1年期的临床预后,mRS≤2分为临床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mRS>2分为临床预后不良(预后不良组)。根据CYP2C19功能变异型(LOF)等位基因携带状态分为携带组和非携带组。使用同质性检验分析不同年龄层结果异质性,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年龄层中与临床预后相关的潜在预测因子。结果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NIHSS评分、血糖、LDL、白细胞计数、糖尿病、高血压、CYP2C19 LOF等位基因、吸烟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患者: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血糖、HDL、LDL、TG、糖尿病、高血压、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reslow-Day检验: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χ^(2)=6.352,P=0.012),Tarone's检验: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和临床预后的相关性与年龄间存在交互效应(χ^(2)=6.351,P=0.012)。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交互效应大小,结果显示,交互效应的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OR=3.63,95%CI(1.31,10.07)〕。此外,不同年龄层患者CYP2C19 LOF等位基因与卒中后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相关性差异并无异质性(P>0.05)。CYP2C19 LOF等位基因携带患者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比例(9.7%)高于非携带患者(3.9%)(P=0.0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的患者中,CYP2C19 LOF等位基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LDL可能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年龄>60岁的患者中,高血压、糖尿病、饮酒、男性、血糖、HDL可能是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在控制CYP2C19 LOF等位基因、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性别、NIHSS评分、血糖、TC、TG、LDL、HDL、白细胞计数上述临床混杂因素后,尚不能肯定CYP2C19 LOF是该类研究患者卒中后3个月卒中复发/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在接受氯吡格雷治疗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卒中患者中,年轻患者的长期功能预后与CYP2C19 LOF基因的相关性可能较年老患者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年龄组 CYP2C19基因 基因多态性 细胞色素P450 血小板计数 氯吡格雷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温度模式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相关性的研究
2
作者 秦义人 郭效宁 +7 位作者 蒋建华 王达鹏 张全全 刘美蓉 刁珊珊 李坦 赵红如 方琪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探讨寒冷和温暖两种不同温度模式下,气温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住院当日平均温度、人口... 目的探讨寒冷和温暖两种不同温度模式下,气温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住院当日平均温度、人口学特征、卒中严重程度(NIHSS评分)等资料,评估寒冷和温暖两种不同温度模式下卒中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361例患者,其中温暖组179例,寒冷组182例;轻型卒中组(NIHSS≤3分)239例,非轻型卒中组(NIHSS>3分)122例。低温是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OR 3.08,95%CI 1.52~6.24,P=0.002)。差异性检验提示存在糖尿病(OR 3.65,95%CI 1.14~11.67,P=0.029)、高危高脂血症(OR 0.24,95%CI 0.08~0.68,P=0.008)与温度模式间的交互作用。不同温度模式下,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也不相同。结论低温与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严重程度相关,不同温度下的小动脉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不同,在该类患者中,需根据温度情况采用针对性更强的缺血性卒中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模式 小动脉闭塞 缺血性卒中 独立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兆偏头痛合并卵圆孔未闭行封堵治疗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全全 严满云 +5 位作者 胡小伟 秦义人 王达鹏 蒋建华 方琪 赵红如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937-940,共4页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复发性、致残性头痛,在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3%,男女比例1:3,其中伴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约占偏头痛人群的36%[1,2]。2018年Lancet杂志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复发性、致残性头痛,在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3%,男女比例1:3,其中伴先兆的偏头痛(migraine with aura,MA+)约占偏头痛人群的36%[1,2]。2018年Lancet杂志发表的世界卫生组织(WHO)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调查的研究结果表明,按失能所致生命年损失(years of life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计算,偏头痛为五大主要疾病之一,造成严重的全球疾病负担[3]。卵圆孔未闭(patent foramen ovale,PFO)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存在于20%~30%的成人人群中[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先天性心脏病 全球疾病负担 致残性 META分析 封堵治疗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马驰千 郭效宁 +1 位作者 张全全 秦义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采用银杏... 目的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10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联合组采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持续治疗7个疗程后,评估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MMSE)及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下降,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二磷酸腺苷(ADP)诱导下,两组血小板聚集率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诱导下,联合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周、12周,两组MMSE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且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合并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脑梗死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 氯吡格雷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