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个地理种群红砂的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63
1
作者 种培芳 苏世平 李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3,共8页
在自然条件下以分布于兰州九州台(LZJ)、张掖临泽(ZYL)、武威民勤(WWM)和酒泉金塔(JQJ)4个地理种群的荒漠植物红砂为试材,对与其抗旱相关的光合、荧光、水分、渗透调节以及酶活性等18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 在自然条件下以分布于兰州九州台(LZJ)、张掖临泽(ZYL)、武威民勤(WWM)和酒泉金塔(JQJ)4个地理种群的荒漠植物红砂为试材,对与其抗旱相关的光合、荧光、水分、渗透调节以及酶活性等18项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应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对这些生理指标及不同地理种群红砂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群红砂的抗旱性强弱顺序为:WWM>JQJ>ZYL>LZJ,总体趋势表现为水分条件越差抗旱性越强,这是植物通过自身生理调节对外部环境条件产生适应的结果。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势等18项指标在红砂的抗旱性中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综合调节着红砂的内在抗旱机制,但通过降低蒸腾速率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依赖于叶黄素循环的热能耗散机制以及以Pro为主的渗透调节这3大机制在红砂的抗旱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种群 红砂 抗旱指标 隶属函数值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旱区5个经济林树种的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2
作者 种培芳 单立山 +1 位作者 苏世平 李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8-204,247,共8页
以核桃、枣、枸杞、沙棘和花椒5个树种的2年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干旱胁迫处理下5个树种叶片的质膜透性、根系活力、丙二醛、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等10个相关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 以核桃、枣、枸杞、沙棘和花椒5个树种的2年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测定了干旱胁迫处理下5个树种叶片的质膜透性、根系活力、丙二醛、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等10个相关指标,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了5个树种的综合抗旱能力及各指标与树种抗旱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干旱处理下5个树种的抗旱性大小排列顺序不同,在对照处理下,核桃的隶属函数值最大,为0.5385,在重度胁迫下,则是花椒的最大,为0.5312。通过综合分析发现,5个树种的隶属函数值分别为花椒0.5610,核桃0.4992,枣0.4796,枸杞0.5028,沙棘0.5221,由此判断的5个树种抗旱性大小为:花椒>枸杞>沙棘>核桃>枣。在10个指标中,脯氨酸、膜透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和CAT 6项指标的关联度平均值可高达0.8562,可作为抗旱性鉴定的依据,而这6个指标代表的是渗透调节物质、酶活性系统和质膜过氧化3个体系,这些体系能充分反映5个经济林树种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抗旱性 甘肃旱区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理种源红砂幼苗对PEG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26
3
作者 种培芳 苏世平 +1 位作者 李毅 孙兆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以兰州、武威、张掖、酒泉4个地理种源红砂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PEG胁迫对红砂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红砂的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糖(SS)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 以兰州、武威、张掖、酒泉4个地理种源红砂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PEG胁迫对红砂叶片的质膜透性、保护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红砂的脯氨酸(Pro)含量和可溶性糖(SS)含量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武威种源渗透调节物质累积较其他种源的多。丙二醛(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武威种源增加幅度最小,说明武威种源红砂的组织受伤害较小,抵御干旱的能力较其他3个种源强。活性氧清除酶类(SOD,POD,CAT)活性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武威种源红砂始终比其他3个种源保持较高的POD和CAT活性。但在胁迫状态下植物体内保护酶对体内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有一个阈值,超过此阈值,则保护酶活性下降。相关性结果表明,4个地理种源红砂的细胞膜透性与MDA含量呈正相关,与游离Pro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酶活性呈负相关。通过综合分析发现,4个地理种源红砂的抗旱能力依次为:武威种源>酒泉种源>张掖种源>兰州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地理种源 PEG胁迫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甘肃地区5种经济林苗木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种培芳 单立山 +1 位作者 苏世平 李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干旱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在干旱地区影响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的高低。以核桃、枣、枸杞、沙棘和花椒5个甘肃地区的经济林2年生实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实验,... 干旱作为全球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在干旱地区影响林木成活率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的高低。以核桃、枣、枸杞、沙棘和花椒5个甘肃地区的经济林2年生实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实验,对其在干旱胁迫(对照、轻度胁迫、中度胁迫和重度胁迫)下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_I)、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_L)、生物量以及稳定性碳同位素比率(δ^(13)C)等进行了测定,分析了5种苗木δ^(13)C与长期水分利用效率WUE_L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下,5个经济林树种的Pn、Tr、Gs在中度和重度胁迫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而WUE_I则仅花椒、枣和枸杞在重度胁迫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沙棘因较低的Tr而获得了比其它4个树种高的WUE_I。5个经济林苗木的WUE_L和δ^(13)C在重度胁迫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而生物量则仅花椒、核桃和枣在重度胁迫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分析发现,枸杞和沙棘δ^(13)C与WUE_L的相关性较其它3个树种高,而枸杞和沙棘在干旱胁迫下的WUE_L也高于其它3个树种,说明干旱条件下高δ^(13)C是评定经济林高WUE的可靠指标。因此,在甘肃地区进行经济林选择时,枸杞和沙棘可在干旱地区种植,而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则可选择其它3个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水分利用效率 经济林 稳定性碳同位素比率(δ^13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地理种源白刺气体交换特性比较 被引量:9
5
作者 种培芳 苏世平 +2 位作者 高暝 李毅 孙兆成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7-312,共6页
以金塔、临泽、民勤和兰州九州台4个地理种源白刺为试材,利用Locpro便携式光合仪对其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源白刺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其净光... 以金塔、临泽、民勤和兰州九州台4个地理种源白刺为试材,利用Locpro便携式光合仪对其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测定,并采用非直线双曲线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个种源白刺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等气体交换参数在金塔、临泽和民勤3个种源与兰州九州台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金塔种源对高光强利用能力最强,光饱和点为(1 800±68)μmol/m2.s,兰州九州台种源对弱光利用能力显著高于其他种源,光补偿点为(25.52±17)μmol/m2.s。4个地理种源白刺具有高光饱和点低光补偿点,说明其对光照的适应性较强,是阳性植物,属于宽域物种。原来生境水分条件较低的金塔种源表现出较高的光合能力,说明白刺种源光合能力对水分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种源 白刺 气体交换 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胁迫下不同地理种源白刺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37
6
作者 高暝 李毅 +1 位作者 种培芳 苏世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7,共9页
以武威、张掖、酒泉3个地理种源的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白刺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等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EG渗透胁迫造成3个种源白刺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积累... 以武威、张掖、酒泉3个地理种源的唐古特白刺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浓度PEG胁迫下白刺的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抗氧化酶等各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PEG渗透胁迫造成3个种源白刺相对含水量下降,丙二醛积累,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上升,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升后降及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除了3个种源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与对照均差异显著(P<0.05)。从相关分析结果看出,3个种源白刺丙二醛与超氧化物歧化酶、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对含水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看出,白刺的第1主成分为相对含水量、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和渗透调节物质,第2主成分为超氧化物歧化酶,第3主成分为过氧化氢酶。在PEG胁迫下,3个地理种源白刺的耐旱性表现为酒泉种源>张掖种源>武威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刺 PEG胁迫 不同地理种源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不同红砂天然群体种子表型性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苏世平 李毅 +1 位作者 种培芳 高茜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7-94,共8页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河西走廊红砂天然分布区10个群体种子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4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以系统揭示不同群体红砂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 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河西走廊红砂天然分布区10个群体种子千粒重、种子长、种子宽、种子长宽比4个表型性状进行研究,以系统揭示不同群体红砂种子表型性状的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性状在群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群体内没有显著差异;4性状平均变异系数为0.019 3,变异幅度0.001 8~0.068 5,其中千粒重最大,为0.068 5,种子长最小,为0.001 8,各群体4性状平均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张掖1,为0.048 4,最小的是酒泉2,为0.006 6;各性状变异来源以群体间为主,占到总变异的68%以上;各表型性状均呈现出以经度、纬度和海拔为主的梯度变异规律;通过对4个表型性状各测量值的聚类分析,将10个天然群体拟划分为4个类群。对不同群体红砂种子表型性状的研究,初步了解和掌握河西走廊红砂种子的变异趋势和变异规律,可为今后开展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遗传评价及种质创新利用以及人工辅助更新及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种子表型 相关性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对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8
作者 邱真静 李毅 种培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8-114,共7页
以甘肃省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幼苗为试材,采用PEG-6000模拟胁迫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处理对沙拐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幼苗的脯氨酸(Pr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 以甘肃省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幼苗为试材,采用PEG-6000模拟胁迫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PEG胁迫处理对沙拐枣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幼苗的脯氨酸(Pr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丙二醛(MDA)含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随时间的延长出现了"M"型的变化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是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3个地理种源幼苗在不同强度PEG胁迫处理下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各胁迫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为武威>酒泉>张掖。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为酒泉>张掖>武威。MDA含量增加幅度为武威>张掖>酒泉。SOD活性增加幅度为武威>张掖>酒泉,而POD活性的增加幅度则是酒泉>武威>张掖。不同地理种源沙拐枣的耐旱机制存在差异,而保护酶系统的调节是其对生态环境适应的重要生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 PEG胁迫 地理种源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对甜瓜种子萌发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5
9
作者 杨江山 种培芳 费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黄河蜜甜瓜种子为试材,通过水杨酸(SA)浸种预处理,研究了 SA 对甜瓜种子萌发质量和相关生理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较低浓度 SA 浸种预处理明显促进了黄河蜜甜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其萌发指数、发芽势、发芽率、根冠比和生物学产量等指... 以黄河蜜甜瓜种子为试材,通过水杨酸(SA)浸种预处理,研究了 SA 对甜瓜种子萌发质量和相关生理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较低浓度 SA 浸种预处理明显促进了黄河蜜甜瓜种子的萌发和生长,其萌发指数、发芽势、发芽率、根冠比和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在低浓度范围内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 0.5 mmol/L 的 SA 处理效果极为显著。而高于 0.5 mmol/L 的 SA 处理则对种子萌发起抑制作用,各项萌发和生长指标均随 SA 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SA浸种后甜瓜萌发种子内蛋白质和脯氨酸的含量的变化同种子的萌发和生长趋势相似,较低浓度 SA 显著提高了种子内蛋白质、脯氨酸的含量,此后随 SA 浓度的升高其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甜瓜 种子 萌发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博 种培芳 +3 位作者 苏世平 李毅 詹瑾 辛安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67,73,共10页
【目的】探讨2种核桃适宜的栽植密度,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实核桃品种‘强特勒’‘香玲’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栽植密度(3m×3m、3m×6m、6m×6m)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结果】不同... 【目的】探讨2种核桃适宜的栽植密度,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实核桃品种‘强特勒’‘香玲’为试材,在自然条件下研究不同栽植密度(3m×3m、3m×6m、6m×6m)下两种核桃的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差异.【结果】不同栽植密度核桃园内微环境存在差异,6 m×6 m的栽植密度更有利于核桃园内光合有效辐射(PAR)与空气CO_2浓度(C_a)增加,相对湿度(RH)减小,使果树间通风透光性增强.3种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曲线,有明显光合‘午休’现象,且P_n的下降均由非气孔限制引起,其光饱合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最大净光合速率(P_(n max))在6m×6m的栽植密度下均明显高于其他2种密度.‘强特勒’和‘香玲’分别在3m×6m和6m×6m的栽植密度下P_n、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非光化学淬灭(qN)日均值较高,表现出较佳的光合能力.两种核桃单株产量均在6m×6m的栽植密度下最高,‘强特勒’在3m×6m的栽植密度下比3m×3m和6m×6m分别显著高15.51%和87.68%,而‘香玲’在3m×3m的栽植密度下比3m×6m和6m×6m分别显著高33.05%和16.39%,两种核桃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及粗脂肪(CF)含量在6m×6m的栽植密度下均显著高于3m×3m的栽植密度,并有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栽植密度下两种核桃P_n与单株产量极显著正相关,与SS、SP及CF有一定程度正相关.【结论】3m×6m和6m×6m分别是‘强特勒’和‘香玲’核桃较为适宜的栽植密度,可以达到产量与品质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栽植密度 光合特性 产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株红砂根际固氮菌分离鉴定及对幼苗促生作用的研究
11
作者 张峰 种培芳 +1 位作者 包新光 王雪莹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4-153,共10页
为了获得荒漠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优良固氮菌,探究其对红砂幼苗氮代谢的影响,验证固氮菌的促生效果。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利用Ashby固体培养基从红砂根际土中分离得到4株固氮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 为了获得荒漠植物根际土壤中的优良固氮菌,探究其对红砂幼苗氮代谢的影响,验证固氮菌的促生效果。本研究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利用Ashby固体培养基从红砂根际土中分离得到4株固氮菌,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及促生特性。结果表明,菌株Y3与Y2为芽孢杆菌,菌株P4为桑树肠杆菌,菌株N12为阴沟肠杆菌;4株固氮菌均能提高红砂幼苗叶和根中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接种菌株后红砂幼苗根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间均有差异(P<0.05);其中,固氮菌P4促生效果最为显著,接种P4菌株后叶和根中NR活性分别提高了31.99%、34.63%(P<0.05),GOGAT活性分别提高了25.63%、25.08%(P<0.05),GS活性分别提高了23.31%、24.30%(P<0.05),且根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分别增加27.99%、20.75%、33.34%、33.25%(P<0.05)。综上,4株固氮菌可促进红砂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成活率,同时也为研发微生物菌剂提供了优质菌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氮菌 分离鉴定 促生作用 氮代谢 红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源地云杉的苗期抗旱性评价 被引量:13
12
作者 冯祥元 于柱英 种培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5-102,共8页
以青海云杉、黑云杉、欧洲云杉、蓝云杉和白云杉不同种源的2年生苗木为试材,测定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质膜透性(RP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 以青海云杉、黑云杉、欧洲云杉、蓝云杉和白云杉不同种源的2年生苗木为试材,测定其在不同水分梯度下叶片的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质膜透性(RPP)、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糖(S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分析其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研究其抗旱性.结果表明:在连续干旱胁迫下,5种云杉的SOD、CAT活性和Pro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S含量、MDA含量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POD活性呈降-升-降的趋势,叶绿素则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在不同种及种源间的表现不一.5种云杉的苗期抗旱性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黑云杉>欧洲云杉>蓝云杉>白云杉;不同种源地云杉的抗旱性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001>黑云杉001>欧洲云杉001>黑云杉002>欧洲云杉002>蓝云杉001>蓝云杉002>白云杉001.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抗旱指标与平均隶属函数值的关联顺序依次为过氧化氢酶>可溶性糖>脯氨酸>质膜透性>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叶绿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 种源 抗旱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南北两山主要水土保持造林树种荧光特性比较
13
作者 张瑞玲 单立山 +2 位作者 李毅 张正中 种培芳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1-364,369,共5页
在兰州南北两山,以自然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 在兰州南北两山,以自然分布的柽柳(Tamarix chinensis)、柠条(Caragana intermedi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利用PAM-2000便携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植物叶片的初始荧光(Fo)、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光合有效辐射(PAR)、叶温(TMP)的日变化较明显。其中Fv/Fm和qP均呈反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强光下降低至最低值;Fo,qN,PAR和TMP则呈正态分布曲线日进程,在13:00达到最大值。3种植物的Fv/Fm在中午呈降低趋势,在13:00左右达到的最低值分别为0.778(柽柳),0.676(柠条)和0.65(红砂),表明均发生光抑制现象,但红砂受到的胁迫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素荧光 光合有效辐射 最大光化学转换效率 水土保持造林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与珍珠猪毛菜水浸提液对其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14
作者 王钰煐 种培芳 +3 位作者 张建喜 刘行行 包新光 王雪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110,共12页
植物可以通过化感作用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混生生长明显优于单生,这种现象是否与化感作用有关值得探讨。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一年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的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红砂和珍珠猪毛菜不... 植物可以通过化感作用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混生生长明显优于单生,这种现象是否与化感作用有关值得探讨。为此,本研究选取了一年生红砂和珍珠猪毛菜的幼苗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红砂和珍珠猪毛菜不同器官水浸提液(0.02、0.04、0.06、0.08 g·mL^(-1))对其幼苗生长和生理的影响,以期为生态修复和保护荒漠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质量浓度下,红砂和珍珠猪毛菜根、茎和叶化感抑制的综合效应依次为叶>茎>根。整体上,红砂和珍珠猪毛菜的水浸提液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其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均为处理浓度在0.02 g·mL^(-1)时抑制作用最弱,处理浓度为0.08 g·mL^(-1)时抑制作用最强。总体而言,红砂各器官水浸提液处理对珍珠猪毛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更强。综上,红砂与珍珠猪毛菜之间存在化感效应,因此,在荒漠地区建立人工植被时,应考虑种间的化感作用,并选择适当的种植方式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珍珠猪毛菜 幼苗生长 化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CO_2浓度升高及降雨变化对荒漠灌木红砂光合及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种培芳 詹瑾 +1 位作者 贾向阳 李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7-37,共11页
【目的】未来大气CO_2浓度显著升高将引起降雨格局的变化,必将对荒漠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研究CO_2浓度及降水变化对荒漠优势植物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有助于预测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以荒漠优势植物红砂2年生... 【目的】未来大气CO_2浓度显著升高将引起降雨格局的变化,必将对荒漠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研究CO_2浓度及降水变化对荒漠优势植物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有助于预测荒漠生态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以荒漠优势植物红砂2年生苗木为试材,采用开顶式CO_2控制气室模拟CO_2浓度(350和700μmol·mol^(-1))变化,研究降水变化减少30%(-30%)、自然降水0、增加30%(+30%)及其与CO_2的协同作用对红砂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生理参数以及株高、生物量和根茎比等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1)CO_2浓度倍增可显著提高红砂的光合速率,降低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P<0.05),降水增加30%对高浓度CO_2下红砂叶片的光合速率有显著促进作用,对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降低有一定补偿效应。2)长期高浓度CO_2处理使红砂存在光合适应现象,光合能力下调。3)CO_2浓度倍增和降雨量增加可显著增加红砂的株高、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且CO_2浓度增加可以减缓因降雨量减少而引起的红砂生长量减小。4)降雨减少,红砂的根生物量增长,导致根茎比增加;CO_2浓度升高则显著促进地上部分生长,导致根茎比减小。【结论】未来CO_2浓度升高条件下,降雨量增加地区红砂因充足的碳源和水分而得以恢复;降雨减少地区,CO_2浓度升高对降雨减少有一定的补偿作用,红砂以较高的根茎比来维持其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降雨量变化 光合特性 生物量 红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漠植物红砂根系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38
16
作者 种培芳 李航逸 李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2-80,共9页
以抗旱性不同的红砂2个种源2年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实验,测定干旱胁迫后红砂苗木根系的活力、膜透性(RP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物酶系(SOD、POD、CAT)的活性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 以抗旱性不同的红砂2个种源2年生苗木为试材,通过盆栽实验,测定干旱胁迫后红砂苗木根系的活力、膜透性(RPP)、脯氨酸(Pro)、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含量和抗氧化物酶系(SOD、POD、CAT)的活性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各指标与红砂根系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导致红砂根系活力下降,膜透性RPP和膜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Pro含量、SS含量和SP含量明显增加,抗衰老酶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且抗性强的种源比抗性弱的种源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更明显。红砂根系的RPP、Pro和根系活力的关联度虽然都大于0.9,但红砂根系并不是完全通过这几种机理适应干旱,而是发生了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以提高其根系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砂 根系 抗旱性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8
17
作者 种培芳 陈年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04-109,共6页
综述了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园艺植物的光强-光合曲线总体趋势相似,但不同植物存在一定差别,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随光照强度变化,园艺植物的部分生理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长期处于逆... 综述了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园艺植物的光强-光合曲线总体趋势相似,但不同植物存在一定差别,且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随光照强度变化,园艺植物的部分生理特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使得长期处于逆境光照强度下的植物对弱光和强光有一定的适应性;光照强度还会与CO2浓度、水分状况、温度、矿物质营养状况等生态因子协同对园艺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园艺植物群体光合作用与其单叶的光合作用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因种类、品种、生育期或生态因子的不同而各异;光照强度对园艺植物同化物的运输和分配也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园艺植物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基因型厚皮甜瓜的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种培芳 陈年来 张玉鑫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49,55,共7页
以‘黄河蜜3号’和‘迎春’2个基因型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利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对2个基因型甜瓜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光合特性对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厚皮甜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典型... 以‘黄河蜜3号’和‘迎春’2个基因型厚皮甜瓜为试验材料,利用CIRAS-2便携式光合仪对2个基因型甜瓜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及其光合特性对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个厚皮甜瓜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为典型的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且气孔调节不是甜瓜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决定因素.2个厚皮甜瓜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单一生态因子水平变化的响应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其光补偿点在12.5~36.0μmol/(m2.s)之间,光饱和点在1 150~1 485μmol/(m2.s)之间;‘迎春’对光强的利用范围比‘黄河蜜3号’大,光合潜能也高于‘黄河蜜3号’.2个厚皮甜瓜的CO2补偿点在67.5~95.5μmol/mol之间,CO2饱和点在1 345~1 505μmol/mol之间,‘迎春’的CO2饱和点、羧化效率和RuBP再生速率均显著高于‘黄河蜜3号’,而CO2补偿点比‘黄河蜜3号’低.2个厚皮甜瓜光合作用对温度的适应范围为10~46℃,最适温度在27~29℃之间;各基因型的光合适温、光合温度上、下限及最适温时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皮甜瓜 生态因子 光合特性 光合适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置艺术在高原地区城市公园中的创新设计研究
19
作者 王丽丽 种培芳 +1 位作者 袁亚飞 贾永辉 《艺术科技》 2024年第9期206-209,212,共5页
目的:在高原地区,城市公园的发展虽然容易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其作为天然氧吧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为了适应居民逐步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迎合文旅... 目的:在高原地区,城市公园的发展虽然容易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人口密度等因素的影响,但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景观。其作为天然氧吧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为了适应居民逐步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迎合文旅产业发展浪潮,高原地区的城市公园设计需要彰显特色与创意,形成三维实体景观模型或艺术空间,引发居民的情感共鸣。方法:文章对高原地区城市公园中的装置进行创新设计,从解读装置艺术与高原地区城市公园的关系入手,在分析现代城市公园装置艺术设计案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设计方法和原则,并列举笔者在甘肃省合作市城市公园设计的菩提树风动亮化艺术装置和风马树冠走廊两类装置艺术。结果:从空间的定义和构想创新、地域文化传承和创新、材料选择和应用创新三方面阐释装置艺术对于高原地区城市公园的创新设计路径。一是在空间定义和构想上,通过菩提树风动亮化艺术装置和风马树冠走廊等装置,巧妙融合自然元素与人工元素,营造独特的宗教文化氛围,满足当地居民的精神需求。二是在地域文化传承上,借鉴唐卡、木雕等传统艺术形式,将其融入装置艺术当中,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游客的文化体验。三是在材料选择和应用上,用各种发光材料和现代科技手段,在保证可持续性的同时,为人们带来视觉震撼和身临其境的交互体验。结论:装置艺术对高原地区城市公园的空间创新至关重要,园林景观设计师要从各个角度持续深入探索其创新设计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置艺术 高原地区 城市公园 创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砂根系形态和功能特征对CO_2浓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
20
作者 种培芳 姬江丽 +2 位作者 李毅 单立山 刘晟彤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35-1344,共10页
【目的】探明CO_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对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根系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荒漠生态系统中CO_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下荒漠植物红砂的生长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开顶式CO_2... 【目的】探明CO_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对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根系形态结构及其功能特征的影响,为预测未来荒漠生态系统中CO_2浓度升高及降水变化下荒漠植物红砂的生长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和开顶式CO_2控制气室,研究了红砂根系形态及功能特征对不同CO_2浓度变化(350、550和700μmol/mol)和降水处理[–30%、–15%、100%(自然降水)、+15%、+30%]的响应。【结果】CO_2浓度升高、降雨量变化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红砂总根长、总表面积、根生物量和根平均直径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CO_2浓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对红砂根冠比、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而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CO_2浓度升高和降水量变化显著提高了红砂总根长、总表面积、总根体积、根生物量和根平均直径(P<0.01),但总根长、总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平均直径在降水量减少时的增加量大于降水量增加时的增加量(平均高出18.53%),生物量在降水量增加时的增幅大于降水量减少时的增幅(平均高出120.84%)。红砂根冠比在降水量减少时比降水量增加时提高更显著(平均高出57.14%),CO_2浓度升高显著降低了红砂的根冠比。降水量增多,红砂比根长和比面积显著降低,CO_2浓度升高则显著提高了这两个指标。降水量增加显著提高红砂根系的碳、氮含量,CO_2增加显著增加根系碳含量而降低氮含量;CO_2升高和各降水量的耦合导致红砂根系的C/N随CO_2的升高而升高,随降水量的增加而呈波浪形变化。【结论】CO_2升高对除红砂根冠比以外的根系形态指标具有显著的正效应,总根长、总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冠比、比根长和比表面积对降水量减少的响应更为显著,而总表面积和根生物量则对降水增加的响应较为显著。红砂可通过升高C/N来响应CO_2浓度的升高,但C/N比对CO_2与降水量耦合的响应则因CO_2浓度及降水量多少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升高 降水量 根系形态 功能特征 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