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禁忌 被引量:4
1
作者 秋浦 《思想战线》 1987年第1期68-75,共8页
什么叫禁忌?禁忌一词在《辞海》中作如下解释:“禁忌,见塔布。英文taboo或tabu的音译,意译为‘禁忌’。原字起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指禁止同‘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人们、事物等接近,否则即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在许多原... 什么叫禁忌?禁忌一词在《辞海》中作如下解释:“禁忌,见塔布。英文taboo或tabu的音译,意译为‘禁忌’。原字起源于中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亚。指禁止同‘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人们、事物等接近,否则即会招致超自然力量的惩罚。在许多原始民族中都有类似观念”。问题是这种禁忌最初是如何产生的?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它对社会发展有何影响?旧的禁忌消失了,还会不会产生新的禁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一条释文中当然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它说得一清二楚。本文拟围绕着这些问题作些探索。这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今天,也许并不是没有意义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忌 各民族 鄂伦春族 宗教观念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民族学 苗族 自然力量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问题 被引量:2
2
作者 秋浦 李清和 《思想战线》 1984年第4期18-28,55,共12页
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至今约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才仅仅五六千年,可见人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原始社会中度过的。阶级社会的分期,其主要标志,取决于生产方式在三个社会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 地球上自有人类以来,至今约有三百多万年的历史,而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才仅仅五六千年,可见人类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原始社会中度过的。阶级社会的分期,其主要标志,取决于生产方式在三个社会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正是由此而得名。而漫长的原始社会,怎样分期才算科学,则是一个需要继续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自十八世纪以后,英国学者福格森·亚当·斯密和泰勒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 共同体 马克思恩格斯 原始群 人类社会 社会关系 阶级社会 主导地位 家庭公社 现实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婚礼的起源和演变 被引量:3
3
作者 秋浦 《云南社会科学》 1986年第6期45-50,共6页
关于婚礼,《礼记》中有一段话:“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女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婿亲御授,亲之也。出乎大门,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 关于婚礼,《礼记》中有一段话:“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女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婿亲御授,亲之也。出乎大门,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这里所说的嫁从夫,夫死不嫁,夫死从子,认为这才合乎夫妻关系的准则,显然是阶级社会中的伦理道德。但把婚礼说成是万世之始,则未免有些荒唐了。 实际上,婚礼不是从来就有的。占时的所谓吉、凶、宾、年、嘉五礼,其中吉礼又分为十二种,宾礼分为八种,凶礼、年礼各分为五种,嘉礼分为六种,这一切的礼,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郎 新娘 礼的起源 从妻居 男家 婚姻关系 男子 从夫居 个体婚 迎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民族学材料看恩格斯关于嫉妒问题的论断 被引量:1
4
作者 秋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62-68,共7页
本文用丰富的民族婚姻关系的材料,就恩格斯“嫉妒是一种较后发展起来的感情”的论断在婚姻关系上的表现作了具体分析,认为这种感情的产生,与人们的私有观念和婚姻关系向着个体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 本文用丰富的民族婚姻关系的材料,就恩格斯“嫉妒是一种较后发展起来的感情”的论断在婚姻关系上的表现作了具体分析,认为这种感情的产生,与人们的私有观念和婚姻关系向着个体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各民族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今天,在婚姻关系上应该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形态 爱情 现实生活 丈夫 婚姻关系 女子 妻子 民族学材料 恩格斯 嫉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白族本主崇拜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秋浦 《云南社会科学》 1988年第3期46-53,共8页
本文揭示了白族本主崇拜的丰富内涵,分析其特征,阐明其研究价值。作者认为,剔除宗教迷雾,把本主崇拜看作是白族传统文化的一个储存库,可以从中领略到白族风采的若干侧面,可以发现白族人民内心世界许多闪光的东西。
关键词 本主崇拜 白族 研究价值 宗教 内心世界 本主庙 传统文化 大理 大黑天 储存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谈起 被引量:1
6
作者 秋浦 《云南社会科学》 1984年第5期70-76,97,共8页
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程德祺同志的《试论对偶婚》。这篇文章认为,对偶婚作为一种个体婚制,在原则上是否定“多夫多妻”的,它具有个体性和独占性。现在,我们发表秋浦同志的文章,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秋浦同志认为,对偶婚是处... 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发表了程德祺同志的《试论对偶婚》。这篇文章认为,对偶婚作为一种个体婚制,在原则上是否定“多夫多妻”的,它具有个体性和独占性。现在,我们发表秋浦同志的文章,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讨论。秋浦同志认为,对偶婚是处于群婚和一夫一妻婚之间的婚姻形态,它保留有若干群婚的残余,又孕育了某些个体婚的因素。我们既不能把保留有若干群婚残余的对偶婚说成就是群婚,也不能把孕育了某些个体婚因素的对偶婚说成就是个体婚。对偶婚部分地带有个体化,具有若干个体婚的特点,并不等同于个体性质,更不能由此而引伸出独占性质,因为无论是个体性质或独占性质,都是一夫一妻婚所具有的明确特征,两者是不能加以混淆的。如果把对偶婚放到实际生活中加以检验,那么永宁纳西族中所保留的“阿注”婚姻,最雄辩不过地向我们证明,一个人在他一生中所结交的众多“阿注”关系中,都已有一个“阿注”保持比较长期的关系,这种长期关系,有的是采取异居的形式,有的是采取同居的形式,有的则是采取入赘和娶妻的形式,说明主夫、主妻正是贯穿对偶婚阶段的重要婚姻形式,而不是“只作为群婚的残余存在于对偶婚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偶婚 群婚 纳西族 婚姻形式 异居 个体婚 对偶家庭 摩尔根 娶妻 男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风云中的黄慕松 被引量:1
7
作者 秋浦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81,共2页
民国时期,边疆地区政情复杂,加之交通梗阻,通讯不畅,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中央政府即陷入窘境,仓促应对。时任国民政府参谋本部次长兼边务组组长的黄慕松,是为数不多“通晓边情”的官员,曾受命于危难之际,派赴新疆,应对险隋。
关键词 新疆 民国时期 边疆地区 突发事件 中央政府 国民政府 梗阻 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与火把节
8
作者 秋浦 《思想战线》 1985年第5期66-73,共8页
在中国西南部的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和哈尼族等民族居住的地区,每届夏历六月,照例要举行传统的火把节活动,其规模是极其盛大的。在彝族地区,火把分大中小三种。大火把,平年扎十二台,润年则十三台,竖立于村口或广场。大火把用松... 在中国西南部的彝族、白族、纳西族、普米族和哈尼族等民族居住的地区,每届夏历六月,照例要举行传统的火把节活动,其规模是极其盛大的。在彝族地区,火把分大中小三种。大火把,平年扎十二台,润年则十三台,竖立于村口或广场。大火把用松明柴做成,高三、四丈,上面挂满了多种农作物模型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祝词,每当挂线烧断,人们就争先恐后地去抢这些模型和祝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米族 彝族地区 鄂伦春族 赫哲族 各民族 白族 鄂温克族 仙人柱 基诺族 火把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原始社会的分期问题(续)
9
作者 秋浦 李清和 《思想战线》 1984年第5期33-45,77,共14页
(五) 我们既然否定了氏族制度是产生于所谓“两合组织”,肯定了血缘婚和血缘家庭公社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那么,母系氏族公社究竟如何从血缘家庭公社产生的呢?为此,我们还需要分析一下血缘家庭公社的发展。如前所述,血缘家庭公社建立在... (五) 我们既然否定了氏族制度是产生于所谓“两合组织”,肯定了血缘婚和血缘家庭公社是一个历史发展阶段,那么,母系氏族公社究竟如何从血缘家庭公社产生的呢?为此,我们还需要分析一下血缘家庭公社的发展。如前所述,血缘家庭公社建立在血缘婚基础上,两种生产结合在一起,是实行按人平均分配的共产制的社会组织单位,反映了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的有机联系和高度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公社 母系氏族公社 原始社会 血缘婚 个体家庭 血缘关系 部落联盟 地缘关系 氏族制度 自然分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唯物史观一个公式的再认识
10
作者 秋浦 《社会科学辑刊》 1983年第3期78-82,共5页
最近两个多世纪,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度。据史书记载,从汉代到明末长达一千七百多年间,中国人口总数始终在五千万至六千万水平上波动,清以后才有较快增长。1760年时中国已有二亿人口,1900年为四亿,1954年为六亿... 最近两个多世纪,中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高度。据史书记载,从汉代到明末长达一千七百多年间,中国人口总数始终在五千万至六千万水平上波动,清以后才有较快增长。1760年时中国已有二亿人口,1900年为四亿,1954年为六亿,1969年为八亿,1982年已突破十亿。这就是说,经过几十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社会末期 鄂温克 阶级社会 民族 起源 唯物史观 马克思恩格斯 中国人口 三十年 弓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血性——读张自忠抗战文电
11
作者 秋浦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77,共2页
抗战八年,最具血性的中国军人非张自忠将军莫属。时隔七十余年,捧读张自忠将军抗战文电,依然令人血脉偾张。捐弃前嫌血战临沂1938年3月,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进逼鲁南重镇临沂,临沂守将庞炳勋连电告急。张自忠奉命率第59... 抗战八年,最具血性的中国军人非张自忠将军莫属。时隔七十余年,捧读张自忠将军抗战文电,依然令人血脉偾张。捐弃前嫌血战临沂1938年3月,号称日本"钢军"的坂垣师团进逼鲁南重镇临沂,临沂守将庞炳勋连电告急。张自忠奉命率第59军紧急赴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同是西北军出身的将领,性情却大相径庭。张自忠豪爽耿直,而庞炳勋却世故圆滑,素以避重就轻、保存实力著称。当年中原混战,庞炳勋曾夜袭张自忠师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自忠 庞炳勋 西北军 中国军人 潢川 荩忱 孙连仲 集团军总司令 第五战区 副总司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原始社会的研究推进一步——《鄂伦春社会的发展》序言
12
作者 秋浦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5期78-83,共6页
(一)日文版序言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所组成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民族共同开发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总和约五千六百万。截至解放时为止,其社会... (一)日文版序言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由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所组成的国家。我国幅员辽阔的疆域,是由各民族共同开发的;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人口总和约五千六百万。截至解放时为止,其社会发展水平呈现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其中,大部分少数民族已接近于或者基本上接近于汉族的发展水平(个别少数民族在某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汉族的发展水平);约四百万人口的藏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原始社会 各民族 鄂伦春 家庭公社 民族学 汉族 阶级社会 社会面貌 发展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