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P30基因MBP融合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5
1
作者 丛华 古钦民 +2 位作者 黄勇 李瑛 禹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 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中表达。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引物5’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 目的 构建弓形虫主要表面抗原P30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E-coli 中表达。方法 根据已发表的弓形虫P30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并在引物5’端分别引入限制性内切酶EcoRI、SalI酶切位点,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 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30 基因片段,插入pMALP2 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aα感受态细胞,于氨苄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经过酶切及PCR扩增鉴定重组子。将阳性重组子经IPTG诱导表达,SDS- PAGE及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从弓形虫RH 株DNA中扩增出976bp 的P30 基因,构建成功pMALP2 - P30 重组质粒;SDS- PAGE电泳及Western - blot 显示MBP/P30 融合蛋白条带的分子量约为77-5kD,减去MBP的分子量43kD,得出P30 蛋白分子量为34-5kD,且能被弓形虫高免鼠血清识别。结论 从弓形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30 基因,并成功构建pMALP2 - P30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了P30 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P30 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对动物的免疫原性研究作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P30基因 融合蛋白 基因表达 M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南地区牛隐孢子虫病调查
2
作者 郭淑玲 袁方曙 +7 位作者 禹卉 于安珂 韩玉敏 王长岭 周根宝 聂克平 刘宝贵 祁世荣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3年第1期34-35,共2页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最早被Tyzzer(1907)发现于小鼠胃腺组织中。隐孢子虫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部分省市陆续有发现本病流行的报道。鉴于人隐孢子虫的感染多年来自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家畜,为此,作者对济南地区奶牛的感染及...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最早被Tyzzer(1907)发现于小鼠胃腺组织中。隐孢子虫病为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近年来,部分省市陆续有发现本病流行的报道。鉴于人隐孢子虫的感染多年来自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家畜,为此,作者对济南地区奶牛的感染及发病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隐孢子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